26.5 C
Hong Kong
Saturday, May 3,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93

Audi Q4 e-tron、Sportback 4 月 14 日發表


Audi 宣佈在4月14日將會發表全新 Q4 e-tron,而去年還是概念車身份的 Q4 e-tron Sportback Concept,量產版本亦會同日發表。目前,Audi 只有釋出了一張車側預告照片,但從身形上判斷 Q4 e-tron Sportback會保留大部份概念車設計。暫時可以確認的是,車廂採用全數位設計,配備 10.1 /11.6吋 MMI Touch 媒體資訊娛樂系統。Q4 e-tron 軸距為 2760mm,後座擁有充裕空間,行李廂容量為 590 公升及最大 1490 公升。

文:Issac.C

四位賽車精英加入 Audi Sport 亞洲 2021 賽季官方車手陣容


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正式公佈其2021賽季官方車手名單。非凡陣容由四位國際汽聯(FIA)認證的銀級車手組成,包括正式回歸的奧迪傳奇車手程叢夫,以及三位新銳車手陳維安、Sandy Stuvik和馬丁·魯普(Martin Rump)。

“程叢夫自2013年起便攜手四環品牌征戰GT級別賽事,曾在包括奧迪運動R8 LMS杯、GT世界挑戰賽亞洲杯、亞洲GT系列賽等比賽中屢屢奪魁,”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他將與三位雄心勃勃、嶄露頭角的賽車新秀——Sandy Stuvik、陳維安和馬丁·魯普一起,組成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陣容,進一步強化該項目對於亞洲區域內奧迪車隊和客戶車手的支持。”

程叢夫是首批征戰國際頂級賽事的中國車手之一,憑藉在五大洲諸多賽事中取得的精彩戰績成為中國賽車界的領跑者。他從初級單座方程式賽車起步,以卓越的技藝迅速拓展至德國房車大師賽和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等其他級別賽事,更成為第一位在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中登上組別領獎台的中國車手。

同樣來自中國的年輕小將陳維安憑藉在泛珠三角超級賽車節賽道英雄和中國超級跑車大師賽中的冠軍成績,在亞洲賽車界備受關注。自此以後,他便屢次登上領獎台,最近一次是2020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期間,代表奧迪運動亞洲天石車隊駕駛奧迪R8 LMS賽車奪得澳門GT杯季軍。

除了兩位天賦過人的中國車手,來自泰國的Sandy Stuvik和愛沙尼亞的馬丁·魯普也同期成為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

25歲泰國車手Sandy Stuvik的賽車生涯從單座方程式比賽起步,隨後轉戰GT級別賽事。他曾代表B-Quik Racing車隊連續兩次贏得泰國超級系列賽GT3組別冠軍。 2019賽季,Sandy Stuvik與馬丁·魯普搭檔一舉奪魁;隨後得2020賽季,他與奧迪運動亞洲杯2020賽季冠軍Daniel Bilski搭檔,再度將年度冠軍頭銜納入囊中。 Sandy Stuvik已於近期宣布將再度出征泰國超級系列賽2021賽季,力爭衛冕冠軍頭銜。

同樣是25歲的愛沙尼亞車手馬丁·魯普曾多次代表奧迪出征,獲得多場比賽勝利。這位機械工程專業畢業的車手,還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駕駛教練和紳士車手指導。在由奧迪支持的初級單座方程式系列賽——青年冠軍方程式系列賽中收穫2015賽季年度車手總冠軍後,馬丁·魯普被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發掘,隨後攜手四環品牌在賽道內外共同開拓,成就非凡的賽車生涯。

儘管目前仍有部分地區存在旅遊限制,但四位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已經整裝待發,以迎接即將到來的忙碌賽季。車手各自的賽程安排將於後期公佈。

MINI ELECTRIC 正式開始接受預訂 以「一換一」購入只需 $329,800 起


2009年,MINI推出了首部電動概念車MINI E。睽違已久,全新MINI ELECTRIC終於開放網上預購通道,車主可以提前搶購首輪份額,率先感受由MINI ELECTRIC帶給你昇華革新後的駕駛樂趣!MINI ELECTRIC 現售$464,570起*,以「一換一」^購入售價由$329,800起*。只需支付$1,000可退還網上訂金及完成其餘程序,即可輕鬆預留此型號。

MINI Electric 網上登記平台:https://offers.minihk.com/minielectric/

全新MINI ELECTRIC除了保留經典時尚外型,電池設於車底,座駕重心比現有汽油型號更低,全方位提升向來獨一無二的Go Kart駕駛快感更是進一步提升!MINI ELECTRIC配備的電動馬達最高輸出達184 匹馬力,峰值扭力達270Nm,0至100km/h只需7.3秒;亦設有加速防滑控制系統 (ASR Traction System),保證車主每個彎角都操控自如。續航距離達203-234公里,擁有8年/100,000公里電池保養,更好的保障車主。於駕駛模式上,加入了全新的GREEN+模式,以減低不必要的電力消耗。為了方便逐步適應一踏啟動,一放即停的電能車駕駛體驗,MINI ELECTRIC配備嶄新的動力回收系統 (Brake Energy Recuperation) 按鈕,隨時可以轉為較低效的煞車腳踏系統。

於外形方面,MINI ELECTRIC在側鏡、S徽章、鬼面罩及輪圈添上跳脫的黃色點綴;同時配合電能主題,輪圈設有英式三腳充電插頭標誌,設計上更添玩味。

透過網上平台,只需簡單6步則可以預留心愛型號**,快人一步體驗最新MINI Electric的極致快感!

註:以海關最後公佈之零售價為準。
* 此價格已扣除電動車首次登記稅寬減費
** 透過寶馬汽車(香港)有限公司 MINI HK (簡稱: MINI) 網上限定汽車平台的在線預訂,閣下可以預留此網頁上列出的所選車輛。實際庫存情況將視乎您在訪問我們的陳列室而定。
^ 有關「一換一」計劃資料,請根據政府最新公佈相關條件修訂為準

Audi Sport 亞洲杯第二賽季全面啟動


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近期宣佈正式啟動奧迪運動亞洲杯2021賽季比拼。亞洲區域內的國際汽聯(FIA)認證銅級個人車手,無論是駕駛奧迪R8 LMS GT2、GT3、GT4還是奧迪RS 3 LMS賽車,都將自動加入奧迪運動亞洲杯競逐。賽季完結後,杯賽積分榜排名前三的車手將分享價值100,000歐元的備件獎勵。此外,GT3組別排名前三的奧迪個人車手將有機會加入由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全額資助的車隊,出征聲名遠揚的2022賽季鈴鹿10小時耐力賽。

“上個賽季,我們首次設立奧迪運動亞洲杯,便見證了亞洲區域內41位元個人車手全情投入的精彩角逐”,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在奧迪運動亞洲的組織下,這場為期一年的比拼聚集所有區域內奧迪個人車手,積極參與豐富的賽事競逐。新的賽季,無論是參加GT賽還是TCR房車賽、短程衝刺賽還是耐力賽,我們十分期待在2021賽季末見證亞洲區域內最佳奧迪個人車手的誕生。”

Volkswagen 入門 SUV 新增 Taigo


Volkswagen 宣佈未來將會在歐洲推出名為「Taigo」的入門 SUV,外觀及身形與去年 6 月巴西推出的 Nivus 相似,說是歐洲版本亦不為過。造型採用鬼面罩與頭燈一體化的計,頭泵把有大型開口設計,車側看來有類 Coupe 的設計,還有車頂行李架和車頂尾翼設計,整體感覺偏向年輕化。動力系統方面採用 1.0 公升 TSI 渦輪增壓三缸引擎,6 速棍波可輸出 116 匹馬力,6 速 DSG 波箱則為 128 匹力。Taigo 預計主攻歐洲市場,其他地區推出的機會不高。

文:Issac.C

Mercedes-Benz CLS 450 4MATIC 就是愛斜尾


將一部房車改個斜尾車頂扮 Coupe 車去賣,史上最早有這玩法的,是 2003 年由平治將 E-Class 改成首代的 CLS,期後有由 A-Class 變出來的 CLA,SUV 那邊有 GLC 和 GLE 的斜尾 Coupe 款,玩車款變身,平治絕對絕對是車壇魔術手!


現款 CLS 是第三代設計,2017 年推出,車子當然同樣是由 E-Class 改出來,機械構造、裝備配置、錶板設計一樣。平治藉這代 CLS 推出的新一輪「Sensual Purity」設計路向,有扁扁斜斜的頭和尾燈,期後的 A-Class、B-Class、S-Class、小改 E-Class 等也陸陸續續改為類似的模樣。


變成四門 Coupe 後,CLS 有低扁的車窗,車門沒有窗框,腰線斜上,後輪處「拋沙板」,像鯊魚鼻的車頭設計,配上參照 AMG GT 的上窄下闊鬼面罩,就是比較 Sporty 的模樣。車子標準採用 18 吋輪圈,用前窄後闊輪胎,示範車改用了 20 吋 AMG 款輪圈和前後泵把,充斥著 E-Class 所沒有的跑格氣氛。

CLS 原廠有三款引擎選擇,350d 和 400d 柴油引擎沒有引入香港,香港只有一款電油引擎「450 4MATIC」應市,它採用「M256」3.0 公升直六引擎配 EQ Boost 48-Volt 微混能系統。動力輸出有 367 匹馬力和 500 牛頓米扭力。引擎排氣一方有渦輪增壓器,入氣一方有電動機械增壓器 Electric Auxiliary Compressor(eZV)在廢氣 Turbo 有效谷氣前提供無 Turbo Lag 的即時加壓反應,引擎與波箱之間有 Integrated Starter Generator(ISG)撻火器/發電機,提供「EQ Boost」微混能功能,包括熄火/重撻、動力回收反充電,和在 Coasting 分離滑行和短途加速時提供 22 匹 / 220 牛頓米摩打輔助。  


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4.8 秒,引擎反應如絲幼滑,一如以前試過的「M256」引擎一樣,起步加速不錯,收油再踩全沒感受得到的 Turbo Lag,9 速波箱轉波反應細密。「EQ Boost」微混能系統沒有甚麼介入動矩可以感受得到,只有從錶板才知道它運作狀況。4MATIC 四驅系統有電子控制多碟式分動器,可將 Up to 100% 扭力傳至個別車軸。Dynamic Select 系統有 Sport、Sport+、Comfort 和 Eco 模式,Individual 可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和 ESP 反應,標準採用鐵彈簧的 CLS,沒有懸掛軟硬可揀,要選購 DYNAMIC BODY CONTROL 電子吸震或 AIR BODY CONTROL 氣壓避震才有;與 E-Class 一樣的前四、後五連杆懸掛,有高水準隔震和隔音表現,唯那 20 吋輪圈加薄胎組合好看歸好看,卻令行車變得較為彈跳。


由今代 E-Class 牽起的闊玻璃錶板設計,CLS 的也一樣,儀錶顯示同有四款圖案可選,包括傳統黑白色 Classic、黃紅色 Sport、紅黑色漸變 Progressive 和黑色「得個框」的 Discreet;左、右圓錶和中央小顯示屏可從軚盤上的觸感按鈕自行「碌」不同顯示訊息。中台屏幕的圖案和功能與現年其他平治一樣,踩油/踩煞車顯示、馬力/扭力輸出、耗油量圖都非常漂亮。64 色氣氛燈光,全車窿窿罅罅連冷氣風口也有光出。較明顯與 E-Class 不同的,是 CLS 有獨特的前、後座椅設計,尤其後排左、右邊兩張有較包身的側墊,以及在斜尾車頂下較少的後排頭頂空間,但其實也是構成它跑格氣氛的一環。


錶板左、右圓錶和中央顯示屏可從軚盤上的觸感按鈕自行「碌」不同顯示訊息。


車子 0-100km/h 加速需 4.8 秒,起步加速無需等它谷氣,收油再踩全沒 Turbo lag。


與 E-Class 一樣的儀錶圖案,有黑白色 Classic、黃紅色 Sport、紅黑色漸變 Progressive和「得個框」的 Discreet。


由今代 E-Class 牽起的闊玻璃錶板設計,CLS 的也一樣。


中台屏幕的圖案和功能與現年其他平治一樣,踩油/踩煞車顯示、馬力/扭力輸出、耗油量圖非常漂亮。


Dynamic Select 系統有 Sport、Sport+、Comfort 和 Eco 模式,Individual 可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和 ESP 反應。


較明顯與 E-Class 不同的,是 CLS 有獨特的前、後座椅設計。


後排左、右座椅有較包身的側墊;在斜尾車頂下後排頭頂空間較少。


引擎排氣一方有渦輪增壓器,入氣一方有電動機械增壓器提供無 Turbo Lag 的即時加壓反應。


20 吋輪圈加薄胎組合好看歸好看,卻令行車變得較為彈跳。


車子標準採用鐵彈簧,沒有懸掛軟硬可揀,要選購 DYNAMIC BODY CONTROL 或 AIR BODY CONTROL 才有。


「EQ Boost」微混能系統沒有甚麼可以感受得到,只有從儀錶顯示得知它運作。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六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 EQ Boost
排氣量:2,999cc
最大馬力:367 匹(EQ Boost 22 匹)
最大扭力:500 牛頓米 / 1,600-4,500 轉時(EQ Boost 250 牛頓米)
波箱設計:9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988 X 1,890 X 1,435mm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899,000 起
網址:http://www.mercedes-benz.com.hk/
查詢:2895 7339 (Zung Fu Company)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影片】Kia 正式發表 EV6 純電動車


3 月中旬時,Kia 當時只有釋出了 Kia 純電動車 EV6 的外觀造型及車廂佈局照片,如今終於揭露了更詳盡動力系統資料。EV6 車身尺碼為長 4,680 x寬 1,880 x高 1,550mm、軸距 2,900mm,分為 58kWh 標準版、77.4kWh 長距離版。58kWh 標準版為分為 2WD 後輪驅動可輸出 168hp 及 35.7kgm,4WD 四輪驅動為 232hp 及 61.7kgm;77.4kWh 長距離版的 2WD 後輪驅動可輸出 225hp 及 35.7kgm,4WD 四輪驅動為 320hp 及 61.7kgm。

值得一提是,高性能版本 EV6 GT 使用 77.4kWh 鋰電池組及四輪驅動,性能達到 576hp 及 75.5kgm,3.5 秒即可完成0-100km/h 加速,是 Kia 史上最強的車款。

58kWh 標準版售價為 4,950 萬韓元(約 34 萬港元),77.4kWh 長距離版為 5,400 萬韓元(約 37 萬港元),EV6 GT 為 7,200 萬韓元起(約 50 萬港元)。預計今年第三季開始交車,但 EV6 GT 則要等到 2022 年第三季才交車。

文:Issac.C

賓利汽車英國總部工廠持續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


賓利汽車英國克魯總部工廠發布最新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數據,致力於實現引領未來奢華出行方式的願景。在 2010 年的基礎上,賓利汽車在生產運營的所有領域均取得了積極成果,並有望在 2025 年前對於生產相關的環境影響降低 75%。


2010 年至 2020 年數據顯示,賓利汽車總部工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在生產過程中,每台車輛產生 29 公斤二氧化碳排放,相較此前降低 99.5%。這一成果主要得益於賓利品牌在過去 12 個月的監測週期中,對於太陽能電池板和其他綠色能源在生產製造中的廣泛應用。作為英國知名超豪華汽車品牌,賓利汽車總部工廠相繼引入一系列符合可持續理念的創新舉措,其中包含安裝氫化植物油(HVO)燃料供應設施。此後,廠區物流車輛不再依賴傳統燃料,而是採用氫化植物油作為再生燃料實現排放量的降低。

在過去的 10 年間,賓利汽車總部工廠生產汽車的用水降低了 55.9%,每台車輛的生產用水從 21.1 立方米縮減到 9.31 立方米,節省了約 12 立方米。同時,總部工廠還引入了全新水資源循環利用系統,用以降低水資源消耗。

此外,得益於資源循環利用過程中的方法優化,生產每台車輛所產生的無法實現可持續利用的廢棄材料,相較於 2010 年減少了 99.1%,實現每輛車僅產生 3.57 公斤。


賓利汽車董事會成員,負責製造業務的Peter Bosch 先生表示:“賓利汽車發布了’Beyond100’商業戰略詳情,展現出賓利汽車英國克魯總部工廠致力為環境產生良性影響,以此引領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未來奢華出行方式。同時,我們的理念也與大眾集團“go to zero”戰略高度契合,其將連續十年監測生產對於環境的影響。”

“通過資源利用效率和循環經濟等方法,我們致力截至 2025 年前,賓利汽車英國總部工廠在2010 年基礎上,對生產相關的環境影響降低75%。目前,賓利汽車在能源、水資源、材料資源等領域皆取得了積極的可持續發展成果。”

“同時,賓利員工在可持續發展的征程上也發揮關鍵作用。2021 年,我 們攜手員工推出了‘Wings’生產製造戰略,以推動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製造模式轉變。”

TUMI 聯乘 McLaren 開啟全新旅程


TUMI聯乘著名豪華跑車品牌及一級方程式賽車車隊 McLaren (麥拿倫) 及F1車隊,攜手合作推出全新行李箱及旅行用品精選系列。

為了追求完美,McLaren的設計師、工程師和賽車手每年環遊世界數千英里。正如每位車手都依靠著自己的汽車越過終點一樣,車隊也要依靠他們的行李箱和旅行用品陪伴他們前往目的地,將此靈感結合卓越工藝技術及品質完美展現於聯名系列。

TUMI在過去45年一直致力打造世界級商務及旅行生活配件,將獨特創新的設計理念與無與倫比的功能巧妙結合,專注於提升用家體驗與感受,務求為全球用家帶來自由隨心的旅程。

自2019年宣布兩個品牌合作以來,TUMI 的創意總監 Victor Sanz 和 McLaren 超級跑車設計總監 Rob Melville 共同打造適用於商務、旅行和日常生活的頂級系列,以簡約風格設計同時提升生活中各方面的表現,打造最細膩的精緻體驗。

TUMI 一直深受不同創新產業的啟發,包括航空、汽車及體育。而全球知名品牌領導者McLaren,致力於將頂尖技術融入至清新設計美學的產品中,旅行和生活風格更是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這兩個品牌有著共同的願景-不斷追求更加卓越的精神,將理念展現在細節設計與材料選擇上,完美呈現於此聯名系列商品。

備受矚目的聯名合作系列由9件商品組成,將TUMI和McLaren 共同追求豪華極致性能的精神融入設計中,結合McLaren時尚且大膽的超級跑車和賽車經典元素,以McLaren招牌橘色及碳纖維(CX6®)材質為包款裝飾。

AERO旅行箱和QUANTUM旅行袋不論外型樣式或是材質選擇都和超跑設計元素互相呼應,採用多種材質製成包含Tegris®,這是賽車中使用的極為耐磨的熱塑性複合材料,具有高耐溫、防撞、輕巧等特性,表面外框採用特殊紋路打造,撞擊後不易留下痕跡,堅固的構能夠保護所攜帶的物品。內部則以全球限量車款McLaren Senna GTR中六點式安全帶為靈感設計成彈性束帶,輕鬆收納簡單出遊。

Aero 旅行箱 – 港幣$12,200
Velocity 後背包 – 港幣$8,900
Quantum 旅行袋 – 港幣$10,090

Velocity後背包則是為使用者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性,包袋外USB插口和付有襯墊的筆記本電腦隔層讓用家能隨時隨地為電子產品充電。而TUMI標誌性特色“ Add-a-Bag”功能則可輕鬆將背包放置在隨身行李上,成為最佳旅伴。Torque 單肩包和Lumin手拿包以現代風格詮釋,仿車體流線型設計具有極佳的收納空間,輕巧攜帶打造低調時尚品味。Orbit收納包及Teron收納包外殼防撞特性具有保護功能且輕便攜帶,內袋設計可整齊收納物品,在旅途中輕鬆隨時取用。

Lumin 手拿包 – 港幣$3,690
Orbit 收納包- 港幣$1,190
Torque 單肩包 – 港幣$4,690

全新 TUMI | McLaren 行李箱及旅行用品精選系列由2021年4月1日起在全球 TUMI 專門店、www.TUMI.HKMcLarenstore.com 及指定 McLaren 專門店有售。

傳聞 Toyota 與 Tesla 合作!?


日前韓國媒體《朝鮮日報》表示獲得消息透露,Toyota 與 Tesla 正討論合作空間,計劃強強聯手推出小型電動車,由 Toyota 提供車輛平台,Tesla 提供車載系統及軟體技術,目標是希望推出平價電動車。當然,雙方合作的消息暫時只是傳聞,但 Elon Musk 曾經表示希望在 2023 年前推出 2.5 萬美元的電動車,如果與 Toyota 合作結合雙方優勢,相信平價電動車不再是夢。

文:Issac.C

Lexus 純電概念車 LF-Z Electrified


Lexus 發表新電動概念車 LF-Z Electrified,同時公佈在 2025 年推出 20 款新電動車的規劃。LF-Z Electrified 採用 BEV 平台打造,電池組在車輛底部能降低車身重心。Lexus 表示外型造型代表了未來品牌設計走向,車頭線條與引擎蓋設計令整體變得更為立體;另外,車輪尺寸十分大,而且接近邊緣位置,帶來強烈「大腳八」的效果。車廂則與其他概念無異,十分科幻及未來感,強調人車互動,Lexus 指將導入 AI 系統,自動學習車主習慣。

文:Issac.C

Audi S3 Sportback quattro 入門小鋼炮上場


德系運動型揭背小車市場從來鬥得激烈,2021 年 Audi S3 Sportback quattro 終於上場,這部車明顯針對 Mercedes-Benz A 35 4MATIC 而來,新一代 S3 由外到內都有設計轉變,更高馬力的它在數字上看帶來一點優勢,再看看價目表,基本版只需 $526,488 元,的確有點吸引。


Audi A3 S3 系列揭背車的身型向來瀟灑,S3 除了動力比較強之外,今代車身和內裝設備都有地方令人驚喜,首先,車頭繼續是家族式鑽石型鬼面罩,一看便知道是 Audi 車系,標準配備已有矩陣 Matrix LED 頭燈和動態指揮燈,數碼日間行車燈內置 15 粒 LED 燈,其中 10 粒組成了兩行垂直線條,日光下都很搶眼。車身兩邊側鏡外殼是鍍鉻顏色,放在今次黃色車身可以提升一點視覺對比。車身兩側腰線延伸到尾燈,其線條硬朗,將車頭惡相造型和運動感車尾連在一起。車身沒有多餘的肌肉感和臃腫的外型,相信是不少車主喜愛它原因之一。今次試駕的車款是 Vorsprung Edition 特別版,由 18 吋輪圈改成 19 吋 Audi Sport 五輻式輪圈,前排運動化座椅採用 Nappa 真皮、鑽石型縫線包裹。

今代 S3 Sportback 車身比起上一代是有提升的,車長增加 30mm,達到 4,351mm,寬度也增加了 20mm,為車廂添加了一點空間。尾箱預設空間是 325 公升,翻平後座有 1,145 公升。


車廂內的設備跟過往有點不同,首先是中控台用了 10.1 吋觸控顯示屏配新的操作介面,支援 Apple Carplay 及 Android Auto 功能,可將手機連接到汽車,將音樂、手機電話簿、自己常用的 GPS 導航地圖跟 S3 連動起來。駕駛席使用 Audi S line 的 D 型運動化軚盤,後方有轉檔撥片,後面是一個 12.3 吋 Audi virtual cockpit plus 數碼錶板。

車身動態配置方面,S3 Sportback 配用了運動化懸掛連吸震機,後懸掛用上四連桿結構,車身的高度比普通版 A3 下降了 15mm。引擎方面,使用 2.0 TFSI 引擎和 7 前速 S tronic 波箱傳動,最大馬力 310 匹,峰值扭力 400 牛頓米,也有 quattro 恆久式四輪驅動。車子開起感覺輕巧,起步和動力反應不錯,廠方表示 0-100km/h 加速需要 4.8 秒。依舊利用 Audi drive select 將車子轉到 Sport 模式,去試一試它,第一個獲得的是引擎發出更雄亮的聲效,尾喉聲也沉實起來,在快跑時鬆開油門,可以聽到引擎艙傳來放氣聲。走彎時軚盤轉向反應不俗,車身傾側不多,在收油、煞車到轉向時的指向性,其反應都不難掌握,算是易開。走過不太平坦的路面時,車身的彈跳不多,亦能感受到一點路面傳來的感覺,以一部需要應付日常代步,又要兼顧玩樂性的小車來說,S3 Sportback 再加上價格優勢,令它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S3 使用 s line 包圍,賣相比 A3 多了一份惡型惡相的面貌。


駕駛席使用新款佈局,中控台使用 10.1 吋觸控顯示屏,D 型運動化軚盤後方是 12.3 吋 Audi virtual cockpit plus 加強版數碼錶板。


中控台是 Audi 最新的操作介面,我們也可以微調駕駛模式。


這部 S3 Sportback 有自動泊車和即時天氣查詢功能。


運動化錶板介面將引來轉數、車速都放在中央位置。


中控台的按鈕都是重新設計,沒有波棍,改用撥杆,科技感強了一點。


這個調校音響的部份,它是一個觸控板,可以用手指在上面旋轉調校大細聲。



車廂內的細節跟過往都作出改變。


後座的腳部和頭頂有一定伸展直間。


後座有冷氣出風口和兩個 USB 手機充電接口。


試駕車是 Vorsprung Edition 特別版,有 19 吋 Audi Sport 五輻式輪圈和前排運動化座椅採用 Nappa 真皮、鑽石型縫線包裹。Vorsprung Edition 特別版售價 $558,738 元。


尾箱標準為 325 公升,當翻下後排靠背時可增至 1,145 公升。


S3 Sportback 和 Sedan 版本的引擎一樣,310 匹力和 400 牛頓米扭力,0-100km/h 加速在 4.8 秒完成。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310 匹 / 5,450-6,500 轉時
最大扭力:400 牛頓米 / 2,000-5,45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S tronic 半自動波箱
體積:4,351 X 1,816 X 1,438mm
重量:1,571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526,488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2291 0000(Kam Lung Motors Limite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今個長假期 BMW 海運大廈復活節車展


今個長假期一連五日BMW海運大廈復活節車展列陣10款皇牌型號,同場推出額外獎賞每日限定20隻即揭即享彩蛋禮遇,包括送首年牌費﹑海港城禮品卡、現金回贈高達$10,000等,另有額外Trade-in優惠高達$30,000!車展將首度展出全新THE 5 PREMIUM、SAV THE X1 SPORT及THE X3 LUXURY PLUS,把握BMW海運大廈復活節車展額外獎賞,盡享節日禮遇!

BMW MOTORSHOW
日期:2021年4月2日至6日 (本週五至下週二)
時間:上午11時至晚上8時30分
地點:海港城海運大廈展覽大堂
查詢:3129 9000
了解更多: https://bit.ly/3ufZPmX

【真係玩野】美國 Volkswagen 轉型改名「Voltswagen」!?


Volkswagen 美國分公司日前在官網上表改名新聞稿,新名為「Voltswagen」,原本的 Volk變成 Volt(伏特),只是改了一個英文字母,而且發音亦沒有太大改變,但就能夠符合全力發展電動車大勢的意思。外界以為可能是 4 月 1 日愚人節的玩笑,但 Volkswagen 說其實確認真有其事,並由即日起開始進行宣傳工作,預計 5 月就會改成新名「Voltswagen」。

更爆笑的是,在 3 月 30 日晚 Volkswagen 在社交媒體刪除了改名這個消息,福斯汽車發言人 Mark Gillies  指是行銷部門愚人節的搞笑梗,看來大家都被消息愚弄了。

文:Issac.C

Rimac C_TWO 極端天氣測試


Rimac 銳馬克C_Two經歷數年的全球認證測試現已進入最終階段,這意味著品牌即將可以向世界各地發售這新一代的頂級跑車,包括冬天極其嚴寒的加拿大及夏天被酷熱天氣籠罩的中東地區。為確保C_Two能夠應付每一個極端環境,工程師已經為其HVAC系統進行極端天氣測試。

利用可調節高達攝氏48度(華氏118度)和低至攝氏-28度(華氏-4度)的氣候室,將C_Two放置在高濕度的攝氏48度空氣中烘烤,同時太陽燈照射下,令車艙升溫至攝氏70度(華氏158)。然後,啟動車內壓縮器、泵和風扇,冷卻內部至只有攝氏22度(華氏72度),使任何組件不會過熱。

另一方面,將敞開車門的C_Two原型車放置在攝氏-28度(華氏-4度)一晚,令車身形成一層薄薄的冰面。即使車內液體在零度以下變得濃稠,泵的運作變得相對困難,但組件都能正常無誤地運作,車身亦能順利解凍,達到全球認證的指標。

經過以上測試,C_Two前系列原型車將會進行最終階段的認證測試、耐久測試、飾件試驗、NVH調整和全球產品評估,然後於今年內生產最終規格的跑車。C_Two將在未來幾個月耀目亮相。

Mercedes-Benz 釋出 EQS 車廂照


Mercedes-Benz 釋出純電旗艦房車 EQS 車廂照片,EQS 中控台採用前所未有的 56 吋曲面螢幕的 MBUX Hyperscreen,以 12.3 吋儀錶板、17.7 吋觸控螢幕及 12.3 吋副駕駛螢幕組成,佈局比 S-Class 更大膽更科幻。不過,入門車型就沒有使用 MBUX Hyperscreen。其他還配備了 HEPA 等級濾網可有效過濾污濁空氣,15 顆喇叭 Burnmester 環繞音效系統及 Mood Linen 專屬香氛等等,賣點為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的所有感官體驗帶來滿足。Mercedes-Benz EQS 預計今年 8 月推出。

文:Issac.C

全電動!Audi 停止開發新燃油引擎


Audi 早已經宣佈在 2035 年停止燃油車,日前 Audi 老闆 Markus Duesmann 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由於歐盟七期法規對傳統燃油引擎太嚴苛,經過集團認真考慮後,如果要改善燃油引擎需要投入巨大成本,加上面對電動車的大勢,很有可能會得不償失,所以 Markus Duesmann 也只能無奈宣佈停止開發新燃油引擎,但目前仍然會為現有引擎進行優化和調整,在完全轉型前繼續提供優秀產品。

文:Issac.C

【視像】PORSCHE X BOSS 2021 春夏聯乘系列正式推出


保時捷與BOSS第五度聯乘合作,再次結合兩者對品質與設計理念的共同追求,發佈全新2021春夏男裝系列。

全新Porsche x BOSS聯乘系列靈感來自保時捷跑車的經典美學。保時捷將優雅與力量注入高性能跑車,BOSS則為今季的休閒單品增添其標誌性的剪裁工藝﹕精準、內儉而充滿自信。


弧形接縫與彩色飾邊細節線條流暢別緻,呼應保時捷跑車獨有元素。從外套的廓形、針織衫衣袖的色彩對比及襯衫的隱藏式門襟設計,無一不彰顯精準俐落的工藝格調。

今季的單品在搭配上更顯靈活,無論是飛行員外套、襯衫、Polo衫及牛仔褲均可配襯正裝或休閒的造型。系列採用低調的黑、白及灰色系,並加入一抹活力的藍色,完美融入現有衣櫥。

全新廣告企劃強調匠心設計的無限力量。白色保時捷Taycan Turbo S跑車置於白色背景,汽車與服裝的輪廓和細節皆引入入勝。

賓利香港 – 錦龍推出 6 合 1 兒童三輪車 優惠價 HKD$3,800


賓利香港 – 錦龍推出的全新 6合1 兒童三輪車具有創新的設計,可輕鬆從嬰兒車轉變為兒童三輪車,適合 12 個月及以上的孩子。

賓利香港 – 錦龍特意為客戶提供高達 7 折尊享優惠,選購原廠賓利精品。6合1 兒童三輪車折後只需 HKD3,800 (原價 HKD5,400)。

產品查詢:+852 2111 9679

F1 2021 首戰巴林站:紅牛大戰平治 兩車只差 0.745 秒


紅牛佩雷斯熱身圈已出事,戰車停在路邊。比賽額外跑多一圈熱身圈,佩雷斯入Pit起步。起步頭四車順利起步,第4位陸克萊很快就超越平治保達斯。Haas車隊新人MAZEPIN在第三個彎就炒車還賽,安全車出動。第4圈比賽重新開始,金牛嘉斯利碰撞歷卡度車尾後跌了頭翼,Haas舒麥加失控跌到隊尾,嘉斯利換到頭翼繼續比賽。第5圈麥拿倫羅利斯超越四萬哥歷卡度暫時第5位。

第9圈麥拿倫羅利斯成功超越法拉利陸克萊。第14圈平治咸美頓換白邊硬胎。第17圈保達斯換白胎。第18圈紅牛韋斯塔本換黃胎,平治咸美頓超越紅牛爬上第1,第2韋少,第3佩雷斯,第4才到平治保達斯。第18圈保達斯輕鬆超越佩雷斯。


第29圈平治咸美頓換白胎,跌至第3位。紅牛佩雷斯仍在第7位,前方有歷卡度、陸克萊、羅利斯。第31圈保達斯換白胎,過程不順利跌至第5位。第35圈佩雷斯超越歷卡度,暫時在第5位。


第33圈法拉利陸克萊、麥拿倫歷卡度換上白胎。第34圈Alpine 艾朗素後煞車系統出問題需要退賽。第40圈紅牛韋少換胎,跟平治咸美頓位置互換,兩車差距 8.6 秒。第50圈紅牛韋少追近至1.7秒,最後5圈兩車只差 0.3秒。第53圈紅牛韋少成功超越平治咸美頓。韋少彎位迫出咸爺,隨即將位置讓點咸爺,兩車只差0.7秒,最後兩圈比賽。


第55圈咸美頓領先1秒多,令紅牛不能使用DRS超車。最後一圈兩車差距1秒內,平治咸美頓成功守住第1位,兩車只差 0.745 秒。第3位保達斯,同時拿下最快圈速。

金牛新人角田裕毅第9位完成比賽。
紅牛佩雷斯第5位完成,
麥拿倫羅利斯第4位。

下一站 4 月 18 日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