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 C
Hong Kong
Thursday, August 7,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43

奧迪運動包攬雪邦 12 小時耐力賽冠亞軍


奧迪運動連續第三次問鼎雪邦12小時耐力賽。實力非凡的 Pro-Am 車手組合奧迪運動官方車手 Markus Winkelhock、奧迪運動亞洲青年車手余快和國際汽聯(FIA)認證銅級天賦車手 Andrew Haryanto 為絕對車隊贏得這項極負盛名亞洲賽事的首座冠軍獎盃。B-Quik Absolute Racing 車隊的奧迪運動官方車手 Christopher Haase、Peter Kox 與 Henk Kiks 一同登上領獎臺,該車組駕駛另一台第二代奧迪 R8 LMS GT3 evo II 賽車在5.543公里長的馬來西亞賽道上連續競逐215圈,最終成就了四環品牌包攬冠亞軍的矚目成績。


“六位車手以及絕對車隊和 B-Quik Absolute Racing 車隊所有人的表現都格外出色,車手們很好地執行了車隊的策略,令奧迪運動在七家廠商同場競技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帶來新賽季完美開局,”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同時也祝賀賽會在該區域歷經數年挑戰後再次成功舉辦雪邦12小時耐力賽,它無疑是開啟亞洲賽車運動精彩賽季的重要里程碑。”

Mercedes-Maybach EQS SUV 網上和上海同步全球發布


Mercedes-Maybach EQS 680 SUV 將為電動車時代樹立了新的標準。該車基於 Mercedes-EQ 的 EQS SUV 豪華化而來,並結合了 Maybach 品牌的獨特性,為用戶提供絕對頂級的電動車駕駛體驗。今次新車發布將在 4 月 17 日在上海和網上世界同步發布,影片將在 Mercedes me 平台、Mercedes-Benz 的多個網上媒體 YouTube、LinkedIn 和 Twitter 上向公眾和媒體公開。(暫定數據:綜合耗電量:每 100 公里 24.4-22.5 千瓦小時;二氧化碳排放:0 克/公里)

有關電能消耗和續航里程的數據均為暫定,並根據 “WLTP 測試程序” 認證方法進行了內部測定。目前尚無經官方認可的測試機構確認的數據,也無任何歐盟型式批准或具有官方數據的合格證書。所述數據與官方數據之間可能存在差異。

320 匹 Honda Integra Type S 將在 4 月在美國正式發布


本田宣布將於今年夏季在美國推出的高性能 Acura 品牌運動房跑車「Integra Type S」版本,將於 4 月在第 48 屆 Acura 格蘭普里長灘賽車之前正式亮相,在宣布這個消息時,本田同時公開了兩張預告圖片。

Integra Type S 擁有320 匹馬力和 420 牛頓米的扭力,具有同級別最高的動力重量比,性能達到最高水平。它使用了用於賽車的高轉速 2.0 公升 VTEC 渦輪增壓引擎,並配備了短行程的 6 速手動變速器,承諾提供極致的街頭性能和高檔配置。

日産全新概念車!將 R32 Skyline GT-R 變成電動車


日産汽車於 3 月 28 日宣布,將以 R32 型「Skyline GT-R」為基礎,結合日産的最新電動化技術,開始製作「R32 GT-R EV」。

在日産,有很多人熱愛「GT-R」和「Fairlady Z」等車型所具備的「操控」、「駕駛樂趣」以及「強大引擎」的魅力,並懷著熱情加入日産。如今,他們終於加入了公司的時候,將熱情用在研究最新的電動化技術,並致力於為社會帶來更安全、更令人興奮的駕駛體驗。

這個項目起源於技術人員的想法:「將最喜愛的車型與自己認為是最好的技術相結合,是否能創造出讓世界更加興奮的車輛?」選擇 R32 型 Skyline GT-R 作為基礎,這款車在國內外眾多比賽中獲得勝利,至今仍受到全球粉絲的高度支持。通過將日産最新的電動化技術融入其中,將製作出一款獨一無二的 EV 轉換概念車。

究竟今年能否看到它的真身呢?今次這個概念是否因為 Toyota 電動 86 而來呢?

Toyota C+walk S 電動代步車正式日本推出


隨著全球面臨高齡化社會的挑戰,年長者的出行需求日益增加,電動代步車已成為很多人的首選。近期,Toyota 推出了 C+walk S 電動代步車,這款三輪電動代步車具有前一後二的配置,為乘客帶來舒適的乘車體驗,外觀富有未來感。全新 C+walk S 電動代步車採用高座位設計,前方裸把式方向盤帶來更寬廣的視野。整體造型簡潔大方,隱藏式輪拱呈現出科技感。最小轉向半徑僅為 0.95 米,非常適合在繁忙的市區穿梭。此外,還配備了 10 吋防爆輪胎。


C+walk S 特別為年長者設計,具有偵測障礙物的功能,以防止在行駛過程中與行人或障礙物發生碰撞。此代步車還可在人行道上行駛。座椅下方設有置物空間,提高了實用性和便利性。在動力方面,C+walk S 配備了輪轂馬達和可拆卸式 0.33kWh 鋰離子電池。最大動力輸出達 0.35kW,極速為 6km/h,最大續航里程達 12 公里。原廠設計使年長者能夠以接近步行速度的方式出行。電池充滿電僅需 2.5 小時。


C+walk S 提供兩種車型。入門版售價為 49.8 萬日元(約 34,000 港元),高階版則具有安全偵測功能,售價為 50.5 萬日元(約 34,500 港元)。這款電動代步車既滿足了香港年長者的出行需求,也為他們提供了時尚、舒適的出行體驗。

【好生意!】林寶堅尼 2022 年營業額超 20 億歐元


林寶堅尼2022年業績再創紀錄。自2021年起就經已表現出色的業績,以及時至今日所達到且前所未有的里程碑,來自聖亞加塔·波隆尼的林寶堅尼汽車公司進一步證明其多年來的成就。

在宣布去年全年交付9,233台車輛之後,林寶堅尼公佈創紀錄的營業額——歷史上首次超20億歐元,營業收入較2021年增長56%。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Stephan Winkelmann表示:「林寶堅尼的業務持續增長,公司在2022年再次達成卓越目標,對此我們深感自豪。伴隨著這些業績數據的公佈,林寶堅尼也迎來了十分重要的一年——公司成立60週年,及步入Direzione Cor Tauri(向金牛座之心前進)發展規劃的第二階段,這項前所未有的投資項目將引領我們進一步增長,使財務表現得以持續優化,並提升林寶堅尼品牌和公司的價值。我們已做好準備以面對2023年的諸多變化和挑戰,並繼續向全新領域邁進。客戶訂單已排滿18個月,在此基礎上,我們得以專注實現下一個目標,以十足信心面對未來。這是林寶堅尼締造歷史的黃金時代,我們將持續尋求增長。」

2022年,公司營業額達到23.8億歐元,相比2021年增長22%,是 2017 年的兩倍多,這一切實證明了林寶堅尼的卓越成績,突顯了公司財務表現達指數級增長。突破性的25.9%營利率為其所在細分市場最佳表現,使林寶堅尼在超豪華跑車領域名列前茅。公司營業收入高達6.14億歐元,與2021年創紀錄的成績相比漲幅達56%。此外,2022年是林寶堅尼營利率連續增長的第五年,成為公司的又一個里程碑。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執行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 Paolo Poma 表示:「近年,在嚴峻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形勢下,公司繼續展現出強大韌力以及達到出色經濟和財務業績的實力。2022年是公司有史以來所有財務和商務業績表現最好的一年,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對品牌和公司的價值增長持樂觀態度。」

2022年也是交付量創下新紀錄的一年。林寶堅尼達成了史上最高交付量,首次超過9,000台。所有區域市場表現積極,取得均衡且持續的增長,與公司戰略保持一致。相比於2021年,亞太區域增長14%,位於領先地位,美洲區域為10%,歐洲、中東及非洲區域達7%。美國市場憑藉2,721台交付量繼續位居榜首,增長率為10%,中國內地及香港、澳門市場以1,018台交付量(增幅9%)位列第二,其次是德國(808台,同比增長14%)、英國(650台,增長15%)和日本(546台,增長22%)。

就車型而言,林寶堅尼超級SUV Urus以5,367台交付量繼續領先,較2021年增長7%。其次是增長顯著的Huracán車型,共交付3,113台,增長20%。 Aventador車型於2022年9月停產,全球交付量為753台。

2023年是林寶堅尼成立60週年,也是公司歷史上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全新V12超級跑車,即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發布,將是林寶堅尼向全系車型混能化邁出的第一步,該計劃將於2024年底前實現。至2028年,品牌將投入25億歐元,也是公司史上的最大投資。

Mercedes-Benz 在電動車原材料採購方面實現下一個里程碑


德裔加拿大人初創企業 Rock Tech Lithium Inc. 今日在布蘭登堡州古本市為其鋰工廠舉行了奠基儀式,讓 Mercedes-Benz 在實現歐洲電氣化目標的驅動技術方面取得了更多的本土化和垂直整合。與 Rock Tech 的合作將使斯圖加特汽車製造商能夠向其電池合作夥伴提供高品質的氫氧化鋰,以擴大其全電動汽車的生產規模。

這家新的轉換工廠是 Mercedes-Benz 和德裔加拿大人初創企業之間戰略合作的另一個里程碑。去年,兩家公司簽署了一份協議,新建 Rock Tech 工廠將為梅賽德斯-奔馳的電池合作夥伴提供足夠生產約 150,000 輛全電動汽車的高品質氫氧化鋰。

Mercedes-Benz 集團董事會成員、首席技術官、開發及採購部門負責人馬庫斯·沙費爾 Markus Schafer 表示:“對Mercedes-Benz 來說,轉向電動出行也意味著供應鏈的變革。我們的三個核心目標是:可持續性、原材料安全和採購的本土化。因此,今天在古本舉行的奠基儀式是 Mercedes-Benz 實現可持續生產最先進電池的又一個里程碑。在我們歐洲的鋰供應方面,Rock Tech將在未來對 Mercedes-Benz 起到關鍵作用。”

2022 年 8 月底,在多倫多舉行的德國-加拿大峰會上,Mercedes-Benz 和 Rock Tech 宣布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Mercedes-Benz AG 與加拿大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這為汽車價值鏈各階段的深入合作鋪平了道路,重點關注天然資源開發。

根據供應協議,兩家公司將合作制定一個實現氫氧化鋰生產淨碳中和的路線圖,目標在 2030 年底之前達成。此外,Rock Tech提供的氫氧化鋰必須來自經過“負責任礦業保證倡議”(IRMA)審核的礦場。

Mercedes-Benz 與 Rock Tech Lithium Inc. 的合作,將有助於實現 Mercedes-Benz 在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的擴張目標。通過在德國古本市建立新的鋰工廠,Mercedes-Benz 將能夠向其電池合作夥伴提供高品質的氫氧化鋰,為全電動汽車的生產提供更強大的支持。此外,雙方還將共同努力實現氫氧化鋰生產的淨碳中和,並確保所使用的鋰來自經過 IRMA 審核的礦場,以促進可持續發展和環保。

IWC 萬國錶於日內瓦 發表工程師自動腕錶 40


沙夫豪森IWC萬國錶在日內瓦「鐘錶與奇蹟」(Watches and Wonders)錶展上推出工程師自動腕錶40,靈感來自傑羅.尊達(Gér ald Gent a)於1970年代設計的工程師SL腕錶。新款工程師腕錶以 FORM UND TECHNIK(形式與技術)為口號,向這個以簡約及技術設計方法為標誌的時代致敬。來自那個時期的實驗車 Mercedes-Benz C 111-III是展廳的視覺焦點,展現引人注目的復古未來主義設計。Vitra的經典家具與主要設計重點相互呼應。最後,在元宇宙中專為IWC萬國錶鑽石手俱樂部(Diamond Hand Club)會員打造的工程師腕錶空間,把尊達鮮明的藝術風格連接到未來。

1970年代,腕錶設計師傑羅.尊達創作出工程師SL腕錶(型號1832),作為他奢華精鋼運動腕錶系列的一部分。 其獨一無二的視覺形象啟發了I WC萬國錶今年在 「鐘錶與奇蹟」錶展上推出的全新工程師自動腕錶40。 1970年代是一個設計表現形式充滿力量感的時代,展廳便以 FORM UND TECHNIK為口號。IWC萬國錶使用德語的「形式與技術」一詞,不僅指出品牌根源於瑞士德語區,也暗示了德國工業設計中以進步和技術性為特色的特定時期。


工程師腕錶在鋼板上閃耀
秉承這種富功能性的設計方法,工程師自動腕錶40以簡化、技術性的方式呈現。該系列整合在一塊大鋼板上,訪客能夠欣賞腕錶如雕塑般的美感,並進一步了解其複雜的製造過程。IWC萬國錶首款民用防磁腕錶的歷史亦會在展覽中展出,顯示從1976年到2013年此腕錶系列的演變。全新工程師腕錶還能在元宇宙中體驗。在全新設計的工程師腕錶空間中,IWC萬國錶鑽石手俱樂部會員將有機會從IWC萬國錶專家那裡親身了解這款時計的發展歷程。

新發現的工程師SL腕錶原稿
傑羅.尊達手繪的工程師SL腕錶原稿也會在日內瓦首次公開展出。這幅水彩畫一直被認為早已遺失,但最近被IWC萬國錶博物館館長大衛.賽費爾(David Seyffer)及其團隊發現。該藝術品具有傑羅.尊達原創設計的許多顯著特點── 從畫紙和比例到陰影以及八角形錶冠。其真偽經過傑羅. 尊達傳承協會(Gérald Genta Heritage Association)的調查和正式認證。


MERCEDES-BENZ C111-III 成為視覺焦點
Mercedes-Benz C 111-III是展廳的一大視覺焦點。這輛車是1970年代為測試新引擎和新材質而生產的一系列實驗車之一, 也是「形式追隨功能」工程的完美典範。其車身經過精心設計,致力提升空氣力學表現。這款概念車非 常注重功能性和技術細節,成為1970年代相關設計款式的象徵。

休息區以VITRA家具布置
訪客可在休息區內的經典家具上放鬆身心,例如瑞士家具品牌Vitra所提供、由Charles和Ray Eames操刀設計的休閒椅ES104。Charles和Ray Eames是20世紀最舉足輕重的設計師之一。Vitra從1957年起即成為其產品在歐洲和中東地區的唯一授權製造商。這對設計夫妻檔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是把功能設計與對細節的堅持相結合。這種方法也反映在全新工程師腕錶上,在加工及表面修飾方面展現出令人驚嘆的細節和品質。

IWC萬國錶是計時腕錶的「基準」
展廳也可讓人深入探索IWC萬國錶的計時腕錶。IWC萬國錶的傳統深植於專業腕錶,並以堅固耐用和精確著稱。40多年來,這項傳統亦推動品牌製造出業界最出色的計時腕錶。 對性能、功能及品質毫不妥協的態度,讓IWC萬國錶成為機械計時腕錶的「基準」。IWC萬國錶在日內瓦展出飛行員系列、葡萄牙系列及柏濤菲諾系列計時腕錶。所有款式均搭載以堅固、精確、耐用為設計重點的IWC萬國錶自製69000型機芯系列。IWC萬國錶計時腕錶的另一典型特色是垂直錶盤佈局,這是品牌功能性設計方法的成果,大幅提升可讀性。


IWC萬國錶測試計劃簡介
IWC萬國錶讓訪客一瞥位於沙夫豪森的IWC萬國錶實驗室,品牌在此進行嚴格的品質和型式測試計劃。每一款新機芯、複雜功能或腕錶型號都經過數十項測試,模擬在正常和極端條件下佩戴至少十年的情況。在日內瓦展出的四台訂製品質測試設備,分別用於耐腐蝕及防水性的浸入測試、計時腕錶的超壓測試、齒輪系加速磨損測試以及抗磁性測試。

透過CYBERLOUPE展示製錶過程
在製錶師的工作台上,訪客可以親眼目睹製錶師在幾枚IWC萬國錶自製機芯上施展魔法。利用專利的Cyberloupe, 訪客能更近距離觀察內部的微小零件。Cyberloupe 在沙夫豪森研發、設計及製造,是世界上首款製錶師專用數碼放大鏡,配備高解析度攝影機和網絡連接。自2020年問世起,這款數碼工具不斷改進和升級。最近,IWC萬國錶更推出了加入全面擴增實境(AR)功能的Cyberloupe 3.0。

森那美汽車於屯門市廣場落成充電站


森那美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森那美」)與信和集團(「信和」)攜手合作,在信和旗下的屯門市廣場一期停車場增設了兩個快速充電車位和三個中速充電車位。這是森那美SD Charging在新界西北部的首個充電站,進一步擴展了森那美智慧式充電站網絡。

森那美目前在香港各區設有近百個充電車位。在上月於中環中央廣場開設的充電站正式啟用後,這次選址屯門市廣場,該商場集吃、喝、玩、樂於一身,成為居民衣食住行需求的熱點。


位於屯門市廣場一期停車場四樓的森那美智慧式充電站於三月二十八日正式啟用,全天候24小時運作。充電站配備快速CCS2及中速IEC Type 2充電裝置,兼容市面上大部分品牌的電動車車款。

森那美與信和集團都致力於推動可持續發展。信和集團計劃將電動車充電器的數量增加至超過1,400個,積極推廣綠色運輸。森那美計劃在三年內提供超過300個充電車位,打造全港覆蓋的完善智慧式電動車充電服務網絡。

為提升香港電動車車主的充電體驗,森那美推出了「SD Charging」手機應用程式。車主只需簡單登記,即可使用應用程式的導航功能前往充電站,查看實時狀態、收費計劃及網上付款,還可享受充電折扣優惠。

地址:屯門屯順街一號屯門市廣場一期停車場四樓

香港榮獲 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年終賽主辦權


香港作為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會,有幸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的大力支持,首次獲得 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FIA World Rallycross Championship)壓軸一站年終賽的主辦權,這也是這項全電動賽車比賽首次落戶亞太地區。


為了慶祝第十個賽季,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今年將擴大版圖,涵蓋三大洲,除了保留傳統的歐洲站,還將重返南非並新增香港站,令人期待。

2023年的 FIA 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共有8站,從今年6月開始,一直到11月11-12日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進行賽季年終賽。

賽道將在中環海濱活動空間興建,長約1公里,路面一半是泥地,一半是柏油碎石路。所有賽車都是電動並且速度極快,每場比賽共有五輛賽車在安全的情況下滑行、跳躍和互相碰撞。

賽事將先在歐洲多站舉行,包括葡萄牙、挪威、瑞典、英國、比利時和德國,然後前往南非,最後在香港作為最終站。


以下是2023年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的比賽日期:
6月3-4日: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葡萄牙-蒙塔萊格雷站
6月17-18日: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挪威-Hell站
7月1-2日: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瑞典-霍耶斯Höljes站
7月22-23日: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英國-Lydden Hill站
8月5-6日: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比荷盧經濟聯盟-Mettet站
8月19-20日: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德國-Estering站
10月7-8日: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南非-開普敦站
11月11-12日: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中國-香港站

作為首次在亞太地區舉辦的FIA世界場地越野車錦標賽,香港站將吸引眾多賽車愛好者和觀眾。中環海濱活動空間作為賽事場地,具有獨特的香港背景,將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賽事組織方和主辦商已簽訂了多年合約,今年只是這個賽事項目的開始。期待在未來幾年,香港能繼續舉辦更多精彩的賽車活動,為賽車運動在亞洲地區的發展做出貢獻。

香港 SPOTV 可以觀看 MotoGP 2023 賽季


東南亞體育迷將迎來雙重福利,體育娛樂平台 SPOTV 將於本周啟動全新 MotoGP 賽季,同時為其串流應用程式 SPOTV NOW 提供免費試用。

體育迷在 2023 年 3 月 22 日至 4 月 4 日期間註冊 SPOTV NOW,可免費觀看 2 周的直播。免費試用期間不僅可以觀看葡萄牙和阿根廷 MotoGP 開幕賽以及巴西聖保羅 Formula E 大獎賽的精彩比賽。

2023 年將是摩托車世界錦標賽史上最盛大的一年,因為 2023 MotoGP 世界錦標賽將成為摩托車世界錦標賽歷史上的第 75 屆,同時也是 5 月法國勒芒的第 1000 屆大獎賽。

本賽季共有 21 場大獎賽,分布在 18 個國家,並新增 21 場 MotoGP Sprint 賽事。賽季首場比賽將於 2023 年 3 月 24 日至 26 日在葡萄牙舉行,這是該國首次舉辦賽季開幕賽。

SPOTV 將在其線性頻道以及 SPOTV NOW 上全程覆蓋今年所有 MotoGP 比賽,包括 Helicam 和車載攝像機視角。此外,SPOTV 工作人員還將在葡萄牙現場為觀眾帶來額外內容,如幕後花絮、每日精彩片段、賽道和觀眾席 Facebook 現場直播,以及獨家賽車手訪談。

SPOTV 致力於開創體育娛樂新時代,讓粉絲更接近全球最大、最受歡迎的體育賽事,無論是在電視屏幕上還是通過 SPOTV NOW 應用程式,以及在 Youtube、Facebook、Instagram、TikTok 和 Twitter 上的 @SPOTVSEA。

SPOTV NOW 可在香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的 Google Play 商店和 App Store 中下載。SPOTV 頻道在香港的 NOW TV 上提供。

*免費試用期將從註冊之日起計算兩周,例如 4 月 4 日註冊,免費試用將從 4 月 4 日至 17 日。

**請參閱附錄了解 2023 MotoGP 臨時賽程表。

平治北角友邦廣場充電站車主提供免費充電服務


為支持可持續發展及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平治積極在香港各地擴展充電網絡,為 Mercedes-EQ 車主提供更便捷的電動車體驗。北角友邦廣場平治電動車充電站去年初設立,擁有三個中速充電裝置。即日起,該充電站將升格為 Mercedes-EQ Priority Station,為 Mercedes-EQ 車主提供更方便的服務。

Mercedes-EQ 車主只需在友邦廣場地面禮賓部出示 Mercedes me 應用程式,並以八達通卡完成一次性登記手續,便可同時在恒基地產旗下的友邦廣場及 H Zentre 專享免費充電服務。已於 H Zentre 登記的車主則無需重新登記,即可在友邦廣場享用免費充電服務。

然而,其他品牌的電動車車主使用這兩個充電站將需支付充電費用。今年,平治將引入更多先進的電動車型,並在全港積極擴展充電網絡,為 Mercedes-EQ 車主提供更便捷的電動車體驗,持續推動可持續發展。

Honda Civic 美國市場車款轉向出問題


Honda 的經典房車Civic在全球各地陸續推出,然而,近期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收到超過 100 起關於 Civic 轉向問題的投訴,這可能導致駕駛員無法控制車輛,美國已對此展開調查。根據外媒報導,美國 NHTSA 已收到超過 145 起 Civic 投訴,指出轉向助力短暫喪失,導致轉向變得沉重且難以操作,最糟糕的情況可能導致無法控制車輛,甚至可能發生碰撞。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尚無因此問題引起的車禍或傷亡報告。這些投訴主要出現在高速公路上以及低里程的 Civic 車輛上,但 NHTSA 尚未明確說明低里程的標準。受影響的車型包括 2022 年和 2023 年的 Civic,涵蓋了房車、掀背車和 Si 車型,它們均出現在投訴名單中。

目前調查仍在進行中,但如果最終確定需要進行召回,可能會有超過 23 萬輛 Civic 受到影響。因此,Civic 在全球各地的上市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消費者應密切關注相關消息,了解是否對所在地區的 Civic 產品有所影響。同時,Honda 公司需要積極解決這一問題,以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和信心。

法拉利 Roma Spider 正式亮相


法拉利於馬拉喀什巴迪宮(El Badi Palace)向躍馬客戶 揭開品牌旗下最新力作法拉利 Roma Spider 的神秘面紗。這款兼具雋永優雅與超卓性能的新車以當代風範 詮釋 20 世紀 50 和 60 年代優雅無羈的意式生活理念。該開篷跑車承襲法拉利 Roma 大獲成功的 V8 2+ 理 念,以及其車身比例、線條輪廓以及規格參數,但此次更為引人注目的則是軟頂開篷設計的華麗回歸。這是法拉 利在 1969 年的法拉利 365 GTS4 車型發布後,時隔 54 年再次將這種開篷設計方案應用於前置引擎布局的躍馬車型。

法拉利 Roma Spider 的軟頂開篷設計既新奇且摩登,彰顯新車的蓬勃活力。新車還針對軟頂開篷結構提供豐富多樣的個性化定製配置,其中包括精緻的特製織物與撞色縫線。論其功能,軟頂開篷在時速不超過 60 公里 的情況下僅需 13.5 秒即可輕鬆開啟或關閉。此外,其採用緊湊造型,有助於帶來更為寬裕的行李箱空間,提升車輛的多功能性。新車還引入了獲專利認證的全新擋風板,整合於後排座椅靠背,可通過位於中控區域的按鈕啟用,毫不佔用車內空間,確保出色的駕乘舒適性。


法拉利 Roma Spider 沿襲了法拉利 Roma 車型的卓越動態性能,擁有傲視同儕的重量功率比。這不僅歸功於所採用的軟頂開篷設計,還有賴全鋁車身和最大功率輸出達 620 cv 的 V8 引擎。這一系列引擎連續四年摘得「國際年度引擎大獎」殊榮。與這部引擎協同配合的是廣受讚譽的法拉利 8 速雙離合器波箱,這款波箱憑藉 迅捷的換檔表現以及優異的舒適性和機械效率而備受推崇。

法拉利 Roma Spider 不僅擁有令人滿意的操控便捷性,且具備卓絕的動態及反應能力。同時,在法拉利 V8 引擎一如既往的美妙聲浪加持下,將會是週末郊遊和長途旅行的完美伴侶。新車採用了多項旨在提升多功能性的配置,其中包括標配的 Android Auto 和 Apple CarPlay Wi-Fi 無線互聯功能以及同級領先的行李箱空間,憑藉後排座椅靠背的艙口設計,可存放體積較大的物品。除此之外,新車還配備了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 18 向可調節座椅,帶有座椅加熱功能並可選裝頸部加熱功能,輕鬆應對寒冷天氣出行困擾。

法拉利 Roma Spider 由 Flavio Manzoni 領導的法拉利設計中心(Ferrari Styling Centre)傾力打造,旨在以閒逸雅致的開篷駕駛體驗傳遞「La Nuova Dolce Vita」意式生活理念。這款 2+開篷跑車配 備精緻的織物軟頂,沿襲法拉利 Roma 車型的優雅流暢輪廓,同時進一步改善其和諧比例。


在法拉利 Roma 車型的基礎上,逐漸收窄的快背式車頂線條經重新設計,調整後的後車窗可融合於軟頂開篷結構內,在頂篷開啟時將被收納於頂篷罩下方。在法拉利 Roma Spider 上,一條橫跨可開篷軟頂底部的車身色條設計成為了一大頗具獨創性的造型主題。其將碳纖維材料的主動式擾流板與可開篷軟頂和後車窗分隔,令頂 篷罩呈現渾然一體的視覺美感。在軟頂開啟的情況下,主動式擾流板在視覺上亦與後排座椅及頭枕完美連接。

與大多開篷車上更為常見的織物不同,法拉利 Roma Spider 的軟頂開篷結構採用了一種全新材料,賦予車輛精緻不凡的氣派。獨特的織物編織式樣搭配多種配色方案,凸顯新車既優雅又動感的「雙魂一體」特質。融入雙色編織式樣的特製織物表面從四種配色中汲取靈感,彰顯織物的雅致美感及其高級定製特性。而專為這款新車研發的可選高科技織物則為整車增添動感十足、不落俗套的魅力。其採用的創新編織式樣打造出斑斕變幻的視覺效果,格外引人注目,並進一步增強了頂篷表面的 3D 效果。

在外觀方面,法拉利 Roma Spider 側重簡潔的設計風格,力求不同設計項目之間和諧共生。協調的比例和純粹優雅的造型與以往採用前置引擎布局的 GT 車型的一脈相承。設計師以現代手法重新演繹經典比例設計,給予這款新車精緻時尚的當代風範。
修長的引擎罩前部凸顯出車身側翼的簡約輪廓,幫助展現整車的流暢美感與動感風範。新車前臉採用外懸式鯊魚鼻設計,醒目而簡約,宛如整塊金屬雕琢而成。


引擎罩與曲線型側翼相輔相成,承襲法拉利經典造型風格。在新車設計過程中,為充分體現新車極簡優雅的造型風範,設計師團隊摒棄了不必要的通風口和複雜多餘的裝飾細節。實際上,此次首發的新車並未引入法拉利車隊 (Scuderia Ferrari)盾形車標,旨在呼應 20 世紀 50 年代的公路車型設計。

為確保引擎冷卻性能,新車僅在格柵表面必要的位置上打造開孔設計,開創了全新的格柵設計理念。這種別具特 色的格柵採用車身同色配色,與整體造型無縫融合。前格柵的邊緣與兩個線性全 LED 頭燈流暢相接,為新車頭 臉增添與眾不同的色彩。貫穿頭燈的一條水平日間行車燈帶暗示了車身外型之下的精妙構造,並為車輛全身營造 出一種張力感。

快背式座艙採用緊湊且整體靠後的布局,末端是一個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隆起造型。在這個巧妙設計項目下方,設計師們為新車打造了極具現代感的法拉利標誌性車尾。長後懸是 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法拉利車型的代表 性設計項目。而在法拉利 Roma Spider 車型上,長後懸比例經過重新調整,呈現緊貼後軸緊湊的尾部流線造型。環繞式尾部的特點在於簡約現代的「橫樑」設計。憑藉先進的技術,尾燈總成的尺寸實現縮減,從而形成 純粹至簡的經典風格。此外,整合導流板與排氣管的緊湊型空氣動力學擴散器,堪稱車尾設計的點睛之筆。


針對法拉利 Roma Spider 的座艙輪廓和造型,法拉利設計中心的設計師們採用了與法拉利 Roma 車型相 同的設計理念。新車座艙基於自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躍馬車型所採用的「雙座艙」設計進行改良升級,為駕駛者和乘客打造互不干擾的駕享空間及區域。該理念由儀錶板延續至整個座艙,賦予雙座艙設計創意風格。因此,兩個模組化空間的設計為駕乘者提供包裹感十足的體驗,並向後延伸與兩個後排座椅相融合。

法拉利 Roma Spider 的座艙結構幾乎完全對稱,從而進一步改善了空間與功能分布的有機整合,令乘客如領航員般充分體驗駕駛帶來的樂趣。內飾造型經過精心設計,使座艙空間極富雕塑感。在這裡,不同的元素相輔相成,賦予座艙統一質感。

雙座艙布局歸功於經改良的車內空間,滾邊處理尤為奪目。置身環繞式座艙中,座艙由儀錶板一路延伸至後排座椅,令儀錶板、車門、後排座椅與中控區域和諧貫通。因此,座艙並非簡單地將不同的獨立組件集合在一起,而是將不同設計項目進行了有機結合。
新車座艙所採用的技術源自法拉利 Roma:數碼儀錶板與周圍的設計項目融為一體,並採用了從儀錶板處自然向外延伸的防眩目保護罩。新車還提供可選的乘客側顯示屏幕,便於共用駕駛資訊。8.4 吋的中央顯示屏設於兩個座艙之間,並且部分懸空於儀錶板和中控區域,整合了資訊娛樂和溫度控制等其他功能。

F1 波箱的控制裝置集成於現代感十足的金屬面板,令人不禁聯想到經典的換檔桿設計。該部件傾斜安置於法拉利 Roma Spider 座艙內中控區域的中央,在駕駛者視線輕鬆所及範圍之內,便於操控。

新車軚盤的人機交互介面(HMI)在法拉利 Roma 的基礎上進一步改良升級,在軚盤輻條上布置了觸控功能。

左側輻條設計了與觸控功能相對應的凹點,為駕駛者提供直觀的操作體驗。右側輻條上的觸控板設計同樣得到進一步完善,新增凹點便於滑動操作。這些設計方案有助於駕駛者了解控制按鍵所在位置,切合法拉利長期以來採 用的「眼觀路面,手握軚盤」理念。引擎啟動鍵現採用紅色背光設計,旨在強調享譽盛名的法拉利雙渦輪增壓引擎啟動時帶來的澎湃激情。


法拉利 Roma Spider 搭載一副 V8 渦輪增壓引擎,該系列引擎連續四年摘得「國際年度引擎大獎」殊榮,並且還從過去多個贏得「國際年度引擎大獎」桂冠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於 2018 年一舉榮獲「巔峰引擎大獎」。這副總排量為 3855 cc 的引擎可在轉速達 7,500 轉/分時爆發高達 620 cv 的功率輸出,功率系數 為 161 cv/l。此外,引擎僅在 1900 轉/分的轉速工作時,便可釋放 80%的扭矩,因此確保低速區工作時靈活的加速性能。

法拉利 Roma Spider 的機油泵實現了重大升級,將冷啟動時的壓力建立時間縮短了 70%,並提高了在引擎中等轉速情況下的機油流速。此前,法拉利 Roma 曾採用相同的改良策略,印證了法拉利致力於持續研發的堅定信念。

與其他躍馬車型一致,法拉利 Roma Spider 能夠帶來極致的瞬態油門反應。這主要歸功於多項特定的設計方案:例如平面曲軸採用了更為緊湊的結構,實現更低的旋轉品質,從而改善了流體動力學表現;緊湊的渦輪設 計確保了更低的轉動慣量;雙渦流技術可將各個氣缸的廢氣通過單獨的渦管進行引導,增加排氣脈衝的壓力,盡可能地釋放動力潛能;採用等長布局的一體化鑄造排氣歧管有助於改善渦輪中的壓力波,並減少能量的損耗。

法拉利 Roma Spider 還配備了可變增壓管理系統(Variable Boost Management)。這項由法拉利研發的控制軟件可根據所選檔位相應調節扭矩輸出,確保隨著引擎轉速的提升,新車能帶來更為強勁的起步表 現,同時改善燃油經濟效益。隨著檔位的增加,引擎的扭矩輸出持續增大,直至在 7 檔和 8 檔時達到 760Nm 的峰值扭矩。因此,新車在高檔位時擁有更廣的齒輪比範圍,有效降低燃油消耗與排放;切換至低檔位時,可憑藉更陡峭的扭力曲線,帶來順滑而連貫的加速體驗。

新車的波箱採用濕式雙離合器架構,其研發靈感源自率先引入法拉利 SF90 Stradale 的 8 速波箱。新車所搭載的波箱實現了進一步提升,主要包括增大齒輪比範圍以及引入倒檔。憑藉全新的結構布局和零部件整合,波箱的尺寸及安裝方式進而得到改良。
受惠於 8 個檔位和絕佳的傳動效率,新車在城市和高速公路行駛時的油耗減少,並且不影響性能表現。實際上,即使在動感駕駛情況下,燃油經濟效益也有明顯的改善。這主要與幾項技術解決方案有關:採用了低黏度潤滑油 及乾式油底殼,從而盡可能地減少流體動力效率的損耗(機油飛濺損失);配備了特別設計的差速器(搭配無偏移輸入小齒輪軸,以減小轉速差)。


相較之前的 7 速波箱,這款波箱的離合器模組體積縮小了 20%,但所傳遞的扭矩卻增加了 35%,並且在換檔操作中可傳送高達 1200Nm 的動態扭矩。憑藉功能更強的電子控制單元(ECU)以及與引擎管理軟件的集成改良,波箱的軟件策略實現了進一步提升。新車還尤為注重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相關的策略,特別是在使用啟停 功能的情況下。

每一副法拉利引擎都因其獨特的聲浪效果而別具特色,法拉利 Roma Spider 的引擎自然也不例外。除確保引擎點火同步的平面曲軸、帶來均衡聲浪效果的等長排氣總管外,這款開篷跑車還整體沿用了法拉利 Roma 的 排氣管路,取消了兩個後消音器,並採用了新的旁通閥幾何造型。根據具體的駕駛情況,新車可實現對旁通閥連續且漸進的控制,彰顯引擎的聲浪效果和性能表現。

新車採用織物軟頂開篷設計,間接改善了車身的幾何造型,從而為空氣動力學的研發工作奠定了基礎。為了延續法拉利 Roma 的低風阻系數,並高效地產生下壓力,法拉利設計團隊在空氣動力學部門的指導下,針對車頂線條及車頭的曲度進行了深入的數值分析,以確保設計目標順利實現。

法拉利 Roma Spider 針對車身進行了一系列改良升級,其中包括採用全新幾何造型的主動式擾流板。事實上,主動式擾流板的設計經過精心打磨,以凸顯新車的整體造型及全新的車頂線條。類似於法拉利 Roma 所採用的空氣動力學技術,該設計根據開篷跑車獨有的特點針對擾流板的展開與收起進行調校,令其可根據車速以及橫向和縱向加速度調節,確保擾流板擁有適用於開篷駕駛的三個展開位置。

因此,法拉利 Roma Spider 在操控狀態和高速行駛時所產生的下壓力可與法拉利 Roma 相媲美,確保新車始終保持均衡的空氣動力學表現,同時帶來與法拉利 Roma 如出一轍的駕駛樂趣。研發團隊傾注了大量心血,尤其是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車內紊流和風噪,以確保新車在開篷時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及駕乘舒適性。

此次為新車選擇的解決方案是為了簡化從關篷到開篷的轉變過程,通過引入自動控制的表面,在座艙上方形成氣 流真空區,確保出色的座艙舒適性。第一個解決方案是在位於氣流分離區的全新擋風玻璃頂部橫樑處增加一個 5 毫米的凸起擾流。第二個解決方案則是開發一個獲專利認證的自動擋風板,駕駛者無需停車便可將其展開或關閉。 如果駕駛者想要展開擋風板,只需按下中控區域的按鈕,後排座椅的靠背(在沒有後排乘客落座的情況下)便會 翻轉至前排乘客頭部後方的位置。

這種巧妙設計可針對通常會從車身後部被引入座艙內的氣流進行引流,從而在乘客周圍形成一個相對靜止的氣流 區,同時進一步降低圍繞在較高乘客頭部周圍的紊流,相較此前的 2+開篷跑車可降低約 30%。位於中心位置的 橫向開口設計改善了擋風板的透氣性。該開口設計的角度經過校準,可充當空氣動力學通道,從俯視角度看,其 整體造型向兩側收窄。這兩大獨特的幾何設計共同作用,將進入座艙的強大氣流進行導流,使其遠離乘客。

法拉利 Roma Spider 的動態性能研發旨在提供媲美法拉利 Roma 的澎湃駕駛激情與操控精准性,這歸功於車輛側滑角控制系統(Side Slip Control)的應用。該系統利用法拉利自主研發的先進演算法,為所有車載控制系統提供即時預估的側滑角資訊。隨後,這些控制系統基於這項資料協同合作,針對新車的動態表現實施 快速、及時、準確的干預。

新車配備 6.0 版車輛側滑角控制系統(SSC),同時整合所有車輛動態控制系統,包括最為著名的法拉利動態強化系統(FDE,Ferrari Dynamic Enhancer),其僅能在 Manettino 旋鈕的「Race」模式下啟用。法拉利動態強化系統(FDE)是一種橫向動態控制系統,可根據需要控制的動態情況,快速調節作用在每個煞車鉗上的液壓制動壓力。在過彎與出彎時,該系統賦予新車更具可預見性的橫向動態變化,確保駕駛者能夠 更輕鬆直觀地操控軚盤與油門踏板。此外,該系統可輔助傳統的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與法拉利 Roma 相同,法拉利 Roma Spider 所採用的 Manettino 旋鈕也提供包含「Race」模式的五 種操控模式,帶來輕鬆自如的操控體驗與易於控制的牽引力表現。在法拉利動態強化系統(FDE)的加持下,「Race」模式旨在顯著提升駕駛樂趣。

ABARTH 500e 小跑車六月歐洲推出


ABARTH 去年 11 月推出了 FIAT 500e 強化版 ABARTH 500e,並在義大利、德國、比利時、荷蘭、英國、葡萄牙和西班牙展開了巡迴展示活動。未來還將前往奧地利、法國、瑞士等國家。ABARTH 宣布新 500e 將於六月在歐洲上市,讓歐洲車迷倍感振奮。ABARTH 500e 配備單馬達動力系統,最大馬力達 155hp,最大扭力為 24kgm。0-100km/h 加速只需 7 秒,與同級車型相比表現優異。40-60km/h 加速比汽油版快約 1 秒。搭載 42kWh 電池,最大支援 85kW 快速充電,3 5分鐘可充至 80% 電量。


由於 ABARTH 汽油車排氣聲浪一直深受車迷喜愛,因此 ABARTH 500e 純電動車上亦搭載了符合 ABARTH 傳統引擎聲浪特點的聲浪模擬器。該模擬器根據實際駕駛狀況改變排氣聲浪,讓駕駛者享受更沉浸式的駕駛體驗。此外,「Key-On-Off」系統會在駕駛者進入車內時模擬 ABARTH 引擎車上的其他聲音,進一步提升沉浸式體驗。這樣的設計讓車主在駕駛這款純電動車時,仍能感受到 ABARTH 引擎車的獨特魅力,增加了駕駛樂趣。總之,這款車充分融合了性能、節能和沉浸式體驗,成為了一款獨具特色的純電動車。


這款車提供「Turismo」、「Scorpion Street」和「Scorpion Track」三種駕駛模式。在「Turismo」模式下,動力輸出降至 136hp 馬力和 22.4kgm 扭力,著重性能與耗能的平衡。「Scorpion Street」模式則最大化煞車動能回收,並保持良好性能。「Turismo」和「Scorpion Street」模式都支援單踏板駕駛,而「Scorpion Track」模式則提供最佳性能輸出。

全新法拉利 Purosangue 香港正式發布


法拉利 Purosangue 正式引進香港,作為躍馬品牌 75 年來推出的首款採用四門四座布局的跑車,Purosangue 同時極受一眾法拉利車主的期待,終於可以一睹真身。

自法拉利創立初期,2+2 車型(即配備兩個前排座椅和兩個較小的後排座椅)一直在品牌的製車策略中發揮著 舉足輕重的作用。巔峰性能結合舒適性,已成為眾多躍馬車型備受青睞的堅實製作方針。如今,法拉利運用 75 年間在尖端技術研究多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打造出一款獨樹一幟的車型,完美結合強悍性能、駕駛樂趣與駕乘 舒適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承襲躍馬品牌標誌性基因。這也正是法拉利將新車命名為 Purosangue(該詞在 意大利文中的意思是「純血」)的原因。


為了實現前所未有車型設定的宏大目標,打造一款出類拔萃的新車,法拉利採用了與現代 GT 車型(跨界車和 SUV)截然不同的機械布局和車身創新比例。一般而言,現代 GT 車型的引擎安裝在車輛前方橫跨前軸的位置,與波箱相連;這種布局方式會導致重量分布偏於前軸,重心也高,不夠理想,使車輛的行走動態性能和駕駛樂趣 遠低於躍馬車主和愛好者預期水準。

法拉利 Purosangue 採用前中前置引擎布局與運動性能十足的驅動結構,引擎及波箱被置於車輛前軸後方。動力傳輸單元(PTU)位於引擎前方,從而實現了獨特的 4×4 四輪驅動布局,令這款嶄新車型實現了前後車軸重量 49:51%分布的極理想目標,法拉利工程師們認為這是採用前中前置引擎布局跑車最理想的重量分配比例。


法拉利 Purosangue 憑藉出眾的性能和舒適性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是唯一採用這種比例設計並搭載前中前置 自然吸氣 V12 引擎的車型,並無同級對手。這也是此款法拉利標誌性引擎首次應用於採用全新布局的躍馬車型, 為其帶來傲視同儕的強大馬力輸出(725 cv)與令人沉醉的躍馬 V12 引擎聲浪。此外,即使在低轉速情況下, 引擎也能釋放 80%的峰值扭力,令新車在任何時候皆可提供獨一無二的駕駛樂趣。

在空氣動力學方面,法拉利 Purosangue 的研發重點在於將車身、車身底部和車尾後擴散器的空氣動力學效 率最有效率;當中採用的新穎設計方案包括利用前泵把造型與車輪拱罩飾板,協同合作在行走時營造出氣簾效果, 此出色的空氣動力學特性確保前輪周圍的氣流暢順,有效抑制渦流產生。

法拉利 Purosangue 擁有四輪獨立轉向系統之外,法拉利同時將目前搭載在躍馬超級跑車車型上的最新版動 態控制系統,加入到這款新車之上,其中包括 6 向底盤動態感測器(6w-CDS)的 ABS 「evo」系統。這 款高科技新車還搭載世界首創的全新法拉利主動懸掛技術,該系統能極有效地控制過彎時的車身側傾幅度,以及 在高頻顛簸下保持輪胎合理的觸地面積,提供與其他躍馬跑車同樣優異的整體性能表現和操控回饋反應。


設計師們從零開始設計車身架構,全新底盤及車架設計,標準配上碳纖維車頂,以減輕重量並降低重心;另一獨 特之處,是後車門以後方門鉸連接車身(歡迎門)設計,作用是保持緊湊車身設計外觀的同時,令乘客進出車廂 更加輕鬆便捷。座艙內配備了四張設有加熱功能的全電動座椅,可為四名成年人提供舒適的乘坐體驗。新車同時 擁有法拉利史無前例的大容積尾廂空間,後排座椅還可折疊,進一步增加行李空間。相較其他躍馬跑車,法拉利 Purosangue 擁有較高的駕駛位置,但其構造布局與其他躍馬車型沒有明顯分別,駕駛位置依然緊貼地板, 讓駕駛者能直接地感受新車的動態性能。

法拉利 Purosangue 擁有卓爾不凡的性能表現(0-100km/h 加速僅需 3.3 秒,0-200km/h 加速 僅需 10.6 秒);理想的駕駛坐姿和自然吸氣 V12 引擎震撼人心的美妙聲浪,為駕駛者帶來耳目一新卻依然純 粹的法拉利駕駛體驗。此外,新車標準配置了豐富的舒適性設備,例如音色超凡的柏林之聲(Burmester)音響系統。此外,多項可選配置包括全新 Alcantara 內飾面料(由得到認證的再生聚酯製作)等,種種優良設 計及配備,讓新車成為四門四座跑車市場中最獨當一面的強者。


基於法拉利嚴苛的品質標準和對客戶精益求精的服務態度,Blackbird Ferrari After Sales Service Centre 為法拉利 Purosangue 車主提供長達七年的定期保養服務。七年原廠保養計劃適用於躍馬全系車 型,涵蓋售後首七年內定期常規保養。該計劃是法拉利推出的獨家客戶服務,確保每位法拉利車主的愛車在安全 及性能方面始終保持最高水準。易手車客戶同樣可以享受到這項特別的專屬服務。

直接受訓於馬拉內羅法拉利培訓中心(Ferrari Training Centre)的專業服務團隊,採用現代最先進的檢 修儀器,進行嚴謹細緻的常規維護(每 2 萬公里一次,或不計里程每年一次)、原裝配件及其他檢查。這些只是 「原廠保養計劃」眾多優勢的一部分。全球各地的法拉利客戶均可通過法拉利官方經銷商網絡享受此項服務。

「原廠保養計劃」旨在進一步拓展法拉利的售後服務,以滿足車主需求,保持每一部躍馬跑車的最佳性能和卓越 品質,而這些也正是馬拉內羅打造的所有躍馬跑車的標誌性特徵。

查詢:2376 8080(Blackbird Concessionaires)

Ford Explorer 型仔純電動版歐洲獨佔


Ford 出了德國設計和製造的 Explorer 純電動版,該車基於大眾 MEB 平台構建,定位在 ID.3 和 ID.4 之間,並成為科隆電動汽車中心首款量產電動車。該款車型僅在歐洲銷售,暫無美國上市計劃,預計售價起自 45,000 歐元。

為滿足歐洲市場需求,全新 Ford Explorer 對於美規版的尺寸有所縮減,演變成一款時尚的中型跨界車。電動版Explorer 外觀造型與燃油版相似,但車頂線條更加流暢,特別是後半部輪廓經過重新設計。值得一提的是,Explorer EV 並未採用 Mustang-E 隱藏式把手,而是保留了傳統車門把手。此外,車頭水箱罩被密閉式盾牌面板取代,D 柱換上獨特飾板,並對前後保險杠、鈑件和輪圈進行全新設計,呈現出與燃油版截然不同的現代和先進形象。


Explorer EV 內部將七座配置改為標準五座,具有 470 升的行李空間。前排扶手下方設有一個 17 升的置物空間,可容納 15 吋筆記本電腦等物品,再加上手套箱和感應式尾門等功能,整體可用空間非常充足。車艙中控台的亮點是一個直立式 15 吋觸控螢幕,可手動上下滑動調整觀看角度,並設有一個隱藏空間,用於存放私人物品。

Explorer EV 配備了多種先進駕駛輔助功能,成為 Ford 在歐洲首款搭載車道變換輔助系統的車型,並具有離車安全警示輔助功能,可在開車門前警告接近的行人或騎士。雖然Ford尚未公開該車的動力和電池規格,但它擁有 10% 至 80% 充電僅需 25 分鐘的快速充電性能,續航力約 500 公里,並提供四輪和前輪驅動版本。

Tesla 宣布與英皇集團合作擴充及升級超級充電站


Tesla 今天宣布在英皇集團旗下的不同地產項目升級更多的 Tesla V3 超級充電站,同時公布最新目的地充電站計劃,將會在英皇地點率先 試行,增建更多目的地充電站為車主提供配合不同生活模式的充電選擇,並進一步完善香港 Tesla 電動車充電網絡的覆蓋範圍,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充電體驗。

是次 Supercharging 超級充電升級及目的地充電計劃將於今年第一季陸續在英皇旗下共六個商場、商廈及住宅項目推出,包括淺水灣 the pulse、北角 Fitfort 健威坊、火炭穗禾 、屯門 Lane Up 商廈及全新屯門新都大廈充電點,共設 55 個充電器,當中 18 個為超級 充電器,37 個位目的地充電器。

Tesla 一直以推動全球轉向可持續能源為使命,直至目前為止香港 Tesla 充電網絡已遍佈 全港十八區,共設 62 個超級充電站,提供 237 個 Supercharger 超級充電器和超過 600 個 Tesla 目的地充電器,覆蓋住宅、工商業大廈、商場及酒店等不同熱點。

Porsche 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 電動車平台為未來鋪路


保時捷和集團夥伴共同開發的全新 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PPE)平台,擴大了電動車平台概念的應用範疇。對保時捷而言,這使得量產車款能夠擁有高科技規格,同時仍具有盈利機會,推動產品陣容的電動化進程。保時捷計劃在 2030 年前使超過 80% 的新車銷售為純電動車款。PPE 平台充分利用全電動平台的多種優勢,使保時捷更有望實現這一目標。

除了多樣化的車輛布局和充足的空間外,鋰電池安裝在車底也是這一平台的一大優勢。保時捷展現了獨特的設計理念,注重行車時間,同時提供軸距、輪距和離地高度的靈活變化,性能表現可根據市場級距定位、後輪驅動或全輪驅動進行調整,使續航里程、性能和永續性能夠和諧共存。

PPE 平台的靈活性使保時捷車款能夠保持強大且獨特的特性。首先,動力系統最大輸出可達到 612 PS(450 kW)、最大扭力超過 1,000 Nm。首款採用PPE平台的保時捷車款將是純電動 Macan,憑藉 800 V 電力架構、最新一代的強大電動馬達以及先進的電池和充電管理系統,這款電動車將具有保時捷一貫的高性能。作為廣受好評的中小型SUV Macan的繼任者,開發目標是成為同級別中最具運動性能的車型,除了呈現出色的駕駛性能外,開發目標還包括適合長途駕駛的續航里程和高功率的快速充電效率。


通過單一平台支持多款電動車型的平台具有相當多的優勢。然而,設計這樣的平台對工程團隊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工程師需要充分考慮各種車型需求,並確保平台能夠滿足不同級別、性能和市場定位的電動車型。此外,為了確保成本效益,平台設計還需要考慮到生產過程中的效率、模組化以及組件共享的可能性。

PPE 平台為保時捷未來的電動車發展提供了穩固基礎。這一平台將助力保時捷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同時實現其電動化戰略。通過這一平台,保時捷將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純電動車款,同時滿足對性能、範疇和永續性的需求。

保時捷透過這一平台的開發,正在為汽車行業設定新標準。其他汽車製造商有望效仿保時捷,開發自己的靈活電動車平台。這將有助於加速全球電動車的普及,同時降低生產成本和環境影響。

總之,保時捷的 PPE 平台將成為業界的一大突破,為未來電動車的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隨著電動車市場的逐步成熟,這一平台將帶動保時捷以及其合作夥伴在電動車領域的創新和成長。

文:莊爺

專訪 MBHK 行政總裁 Andreas Buchenthal:電動車、燃油車雙線發展 照顧不同駕駛者需要


在 2020 年 11 月從北京調職來香港出任 Mercedes-Benz Hong Kong 行政總裁的 Andreas Buchenthal 先生,以一貫的燦爛笑容接手香港市場,在燃油車和電動車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我們找他談談 2022 年和將來的汽車市場發展。

請給廣大車主和車迷回顧一下平治在 2022 年裡發生的重要事宜。
2022 年對我們來說是充實的一年,在這一年我們推出了多個新型號,例如在 Mercedes-EQ 電動車系列中,我們引入了 EQE 行政房車、EQB 七座 SUV、EQV 七座 MPV 和 eVito 商用客貨車,為顧客帶來更多電動車的選擇。

Mercedes-AMG 高性能型號方面,我們亦推出由 AMG 重新將經典演繹的 SL63 開篷跑車、首部採用 F1 電池技術的高性能混能四門跑車 GT63 S E Performance 和採用電動渦輪增壓器的 C 43 高性能房車。

主流內燃機型號方面,在 2022 年底剛剛推出了全新一代 GLC SUV。

2022 年裡你們那些車款最受顧客歡迎呢?
隨著電動車的銷量逐年增加,EQA 及七座位的 EQB 亦成為最暢銷的電動車型號。而傳統引擎車系中,全新 C-Class 仍然深受用家歡迎。

越來越多平治的電動車在街上行走,這個系列的銷售怎麼樣?平治在香港的充電網絡又發展得如何呢?
平治電動車系列現包括有 EQA、EQB、EQC、EQE、EQS、EQV 和 eVito,涵蓋豪華房車、SUV、七座 MPV 甚至客貨車,陣容強大而且各有特色,能符合不同用家的需要。

充電網絡方面,過去一年多,我們已在山頂廣場、家樂商場、淘大廣場、康怡廣場、友邦廣場共設立了五個電動車充電站及十七個充電器,供 Mercedes-EQ 的車主使用。在 2022 年底,平治更在尖沙咀中間道 H Zentre 設立提供八個充電器,包括首個快速充電服務的公眾充電站。平治的充電站只會越來越多,覆蓋更廣,車主會越來越方便。

2023 年平治會有甚麼新動向值得我們留意呢?
平治會就內燃引擎車和電動車雙線發展。內燃引擎車型方面,2023 年平治會有多個新型號推出。電動車方面,平治即將推出採用 EVA2 電動車底盤的 EQS SUV 和 EQE SUV,這兩部車會以 EQS 和 EQE 的上乘質素和性能,加上 SUV 車型優勢,相信將會成為 2023 年汽車市場焦點。

平治亦會繼續在不同地區繼續擴展充電網絡,亦會為家用充電器提供更多選擇,為 Mercedes-EQ 車主帶來更多便利和專屬優惠。


Andreas Buchenthal 先生在 1997 年加入平治工作,曾在多個重要市場包括日本和中國工作,主要負責銷售策劃、供應鏈管理、物流、產品管理、市場分析以及銷售管理;2013 年出任北京 Mercedes-Benz Sales Service Co., Ltd.(BMBS)的銷售策劃和物流總監,集中負責當地的商務營運和效率,以及加強客戶服務;2020 年 11 月 Buchenthal 先生調來香港出任 Mercedes-Benz Hong Kong 的行政總裁。

文、攝:Car1.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