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C
Hong Kong
Wednesday, August 6,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57

60km/h 只有 3 成成功!美國汽協測試 AEB 輔助煞車


自動輔助煞車(AEB)推出以來,其實已經為路上減少了交通意外,不過它的能力、可靠性仍然存有太多問號。美國汽車協會(AAA)行用 4 款 SUV 進行 AEB 測試,發現 AEB 在兩種致命碰撞事件,無法有效煞車。今次測試車入面有 Honda CR-V Touring、Toyota RAV4 LE、Chevrolet Equinox LT 和 Ford Explorer XLT。

在 T 字路口和迎面而來的車輛左轉下情況下測試,碰撞發生可能性是 100%!證明 AEB 在這個情況下沒有用處。追尾部份方面,30 miles/h 在 20 次測試,有 17 次成功。40 miles/h 在 20 次測試有 6 次成功。所以大家在駕駛時仍要保持警覺,以免發生意外影響自己影響他人。

Peugeot e-Traveller 法籍貨 Van 電動化


可以無需入油的搵食車暫時選擇不多,貨 Van 中只有日產 E-NV200 和平治 eVito 是電動車,兩車售價分別賣 40 萬和 60 萬元樓下,香港市場新加入可以充電上路的有標緻這部 e-Traveller,車子顧名思義是現有 Traveller 貨 Van 的電動版本,原價 $588,800,「一換一」賣 $398,800,比柴油款($308,800 起)貴一些。


e-Traveller 與柴油 Traveller 一樣,原廠有 Compact、Standard 和 Long 三個車身長度和兩種陣距選擇,測試的這部是最長的 5,309mm Long 款,3,275mm 長陣距,車身高度 1,877mm。車子的車身設計不見有甚麼特別「電動化」的地方,頭尾燈、前後泵把、鬼面罩、「L」形泵把電鍍裝飾和 7 顆 LED 日行燈、泵把下方霧燈完全一樣,17 吋的輪圈也是現有款式,不是甚麼低風阻設計,唯一不同就是左邊沙板有個充電蓋而已。


e-Traveller 原廠有較大的 75kWh 容量電池,能給予 330km 續航距,香港則採用 50kWh 細電,續航距有 238km,不算遠程。車子用普通充電需 7.5 小時充滿,50 和 100kW 快充分別需 53 和 30 分鐘由 0% 充電至 80%。相比有 177 匹/400 牛頓米輸出的 2.0 公升的柴油渦輪增壓 Traveller,e-Traveller 的同步摩打有 100kW(136 匹)/260 牛頓米輸出,比柴油款細力,0-100km/h 加速需 13.1 秒,極速 130 km/h。


沒有大分別的車廂配置,e-Traveller 同有 5 或 6 座佈局,雙電趟門可從中台按鈕開關,中排座椅可摺合和整張抽起來,趟門有手拉窗簾,冷氣系統在前排有雙區恆溫,後排有獨立控制按鈕和天花出風口,錶台頂部、前乘客前方、各個門邊設有大大小小的儲物格,輕觸式的中台屏幕系統可配對 Apple CarPlay,主動安全系統有 Lane Departure Warning 離線警示、Blind Spot Assist 盲點有車警示、Driver Attention Alert 瞌睡警示、交通標誌識別功能;電動版本的儀錶則循例改為較 Cyber 的藍、綠色顯示,轉數錶變為電錶一個,小顯示屏有電流圖、耗電量、車速顯示,可從軚盤按鈕揀選。「波棍」由柴油 Traveller 的旋轉制改為「e-toggle」推杆,設有「B」for braking 拖慢充電按鈕。


車子的重量有 2,965kg,比柴油款(3,100kg)稍輕,在摩打隨踩隨扭的反應下,加速性能算是較慢的那種,商用車沒有相干了吧;Drive Mode 模式有 Eco、Normal 和 Power,各有「踩油」反應和耗電量的分別,拖慢充電控制只有「B」模式一個,司機沒有太多可以操控。在貨 Van 式車身隨路面搖晃的懸掛反應之下,沒有柴油引擎「達達達達」聲和震動的 e-Traveller 自然寧靜和順滑得多。


在摩打隨踩隨扭的反應下,0-100km/h 加速需 13.1秒,加速性能算是較慢的那種。


「波棍」由柴油 Traveller 的旋轉制改為「e-toggle」推杆,設有「B」for braking 拖慢充電按鈕。


在貨 Van 式車身隨路面搖晃的懸掛反應之下,沒有柴油引擎「達達達達」聲和震動的 e-Traveller 自然寧靜和順滑得多。


中排座椅可摺合和整張抽起來,趟門有手拉窗簾。


車子用普通充電需 7.5 小時充滿,50 和 100kW 快充分別需 53 和 30 分鐘由 0% 充至 80%。


相比有 177 匹/400 牛頓米輸出的 2.0 公升的柴油 Traveller,e-Traveller 的摩打有 136 匹/260 牛頓米輸出。


主動安全系統有離線警示、盲點有車警示、瞌睡警示、交通標誌識別功能。


小顯示屏有電流圖、耗電量、車速顯示,可從軚盤按鈕揀選。


Drive Mode 模式有 Eco、Normal 和 Power,各有「踩油」反應和耗電量的分別。


測試的這部是 5,380mm Long 款,3,275mm 長陣距,高度 1,877mm,車身沒有甚麼特別「電動化」的地方。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永磁同步摩打
電池容量:50kWh
最大馬力:136 匹
最大扭力:260 牛頓米
續航距離:238km
體積:5,309 X 1,920 X 1,877mm
重量:2,965 (五座位 5-Seater) / 3,030 (六座位 6-Seater)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588,800(「一換一」:$398,800)
網址:http://www.peugeot.com.hk/
查詢:查詢:2834 4233(Universal Automobile Company Lt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奪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 8 小時耐力賽冠軍


以香港為基地的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在剛過去的週末為香港揚威美國,首奪印第安納波利斯8小時耐力賽全場總冠軍(Indianapolis 8 Hour)。此賽事為本年度洲際 GT 挑戰賽(Intercontinental GT Challenge,IGTC)的第三站賽事,於美國著名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Indianapolis Motor Speedway)上舉行。該支香港車隊在長達 8 小時的耐力賽上全程毫無瑕疵,以 0.8 秒力克對手首奪此項比賽錦標。車隊的 77 號平治-AMG GT3 戰車由三名車手合作駕駛,分別是瑞士車手馬些路(Raffaele Marciello),來自西班牙的真卡迪拿(Daniel Juncadella),,以及加拿大藉的莫拉德(Daniel Morad)。在他們出色的表現下,配合由車隊所定的比賽策略及後勤工作,77 號的平治-AMG GT3 戰車得以從第 15 位起步並且成功一舉後上封王。這支由香港車手歐陽若曦所領導的車手,成功替平治-AMG 提早一站鎖定 2022 賽季的 IGTC 廠商錦標,此冠亦同時是平治-AMG 的跨季連續第四個 IGTC 冠軍。值得一提的是,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於今年較早前,已為平治-AMG 於 IGTC 澳洲分站的巴瑟斯特12小時耐力賽(Bathurst 12 Hour)上奪得亞軍,為該廠商成功提早封王奠下基礎。


是次以 Mercedes-AMG Team Craft-Bamboo Racing 之名出戰美國的香港車隊並非首次遠赴參加此項賽事,他們去年亦曾經非常接近勝出比賽,在領先大部分時間的情況下,因被落後的賽車碰撞,在比賽最後半小時被迫退賽。這支香港車隊於本屆賽事上帶著香港德利賽車隊的紅白經典車花捲土重來,自賽前的練習賽上已表現出極佳的速度。可是他們在排位賽上先遇挫折,其他賽車出現事故引發紅旗中止排位賽,令馬些路未有機會造出有效時間,戰車只有真卡迪拿及莫拉德的於事故前所造的排位時間,最終只排到第 16 位出賽,未能晉身由排位賽前十名所爭奪的超級排位賽。


77 號戰車及後因其他賽車被罰,正賽上得以提升至第 15 位起步。負責首棒比賽的莫拉德有極佳發揮,於逾兩個多小時的首棒比賽時間上逢車過車,當他將車交棒到隊友真卡迪拿手上時,戰車已經排位第 2 位。這位跑第二棒的西班牙車手亦展現出他的速度,成功追上領先的 71 號法拉利賽車,並把握對手被大會判罰的機會,帶領 Craft-Bamboo Racing 於第四個小時比賽時升上首位。真卡迪拿取得領先後繼續有上佳表現,並一直保持位置直至交棒給馬些路。接手最後一棒的馬些路還有接近三小時的比賽時間,他在第一個小時保持領先。比賽在距離完結還有兩小時的時候,因出現事故,賽會出動安全車領航。由於比賽重開時,安全車沒有先讓落後的賽車超過並回到隊尾,令領先比賽的馬些路需要面對慢車並逐一超越,令第 2 位的 71 號法拉利賽車有機可乘,把握馬些路被慢車阻擋的機會,於 10 號彎上超越反先,77 號戰車一度跌落第 2 位。


意外落後的馬些路不甘示弱,在接下來的 20 分鐘內不斷向領前的法拉利施壓,兩車上演一幕又一幕精彩的攻防戰。經過 20 分鐘的努力,馬些路最後成功在 4 號彎上取回第 1 位再度領先,並且一至領放至超過 4 秒優勢。比賽在日落後進入最後階段,距離比賽完結的最後 30 分鐘現場氣溫下降,71 號法拉利賽車藉著較好的輪胎再次追上,並且在最後一圈上試圖超越 77 號賽車。馬些路最終以出色的防守成功保持領先直衝終點,以 0.8 秒的差距勝出比賽。


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這次奪得勝利可說是有驚無險,他們成功克服排位賽的失利,於正賽上的出色表現終令他們於美國首奪此項賽事冠軍。他們今次的冠軍戰車車花是向傳奇的香港德利賽車隊(Theodore Racing)致敬,後者曾代表香港參加印第 500 (Indy 500)賽事並取得成功。故此,今次的勝仗對兩支香港賽車隊都有著標志性的意義。這次奪冠亦成功為平治-AMG 鎖定 IGTC 的年度廠商錦標,同時協助真卡迪拿在車手榜上繼續擴大領先優勢,下站於阿布扎比舉行的 IGTC 閉幕戰將決定年度車手總冠軍誰屬。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在此感謝比賽主辦單位 SRO Motorsports Group 的通力協助,同時亦要感謝合作伙伴香港德利賽車隊、Tarmac Works、Lone Star Racing、Pikes Peak International Raceway、香港亞洲醫療控股,Evisu,Kaze 口罩,FreeM,以及嘉柏建築師事務所的全力支持出戰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8小時耐力賽。

歐陽若曦 | Craft-Bamboo Racing 車隊總監
「對車隊來說這次比賽十分成功。我們的準備很充足,整個比賽過程可說是近乎完美。我要感謝車手們的出色表現,亦要向所有隊內成員表達祝賀和感謝,成就 CBR 取得第一個洲際 GT 挑戰賽冠軍。特別要感謝 AJ 和他的 Lone Star Racing 為我們遠征美國所給予的全力支援,他們的工作非常出色。我期望這次只是車隊的首個國際大賽錦標,接下來將可與Mercedes-AMG Customer Racing 合作贏得更多大賽冠軍。我亦期待車隊合作伙伴 Tarmac Works 將這部帶著特別車花的冠軍戰車製作成模型推出,非常高興我們能夠帶著香港德利賽車隊的經典造型回到印第賽場上並取得成功。」

馬些路 Raffaele Marciello | 77 號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車手
「我很高興能夠勝出比賽。戰車給我的感覺一直都很好。我們在排位賽曾出現狀況,但這是比賽的一部分。我們知道戰車的速度很好,莫拉德的第一棒非常利害,讓我們重回爭冠行列,真卡迪拿亦為我們取得領先。我與第 2 名的法拉利賽車有一段激烈的比拼,我在前面已拼盡全力保持著位置,很高興終能成功贏得這場比賽。」

真卡迪拿 Daniel Juncadella | 77 號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車手
「這是一場美好的比賽。去年我們在這裡只得第 2 名令我很失望,所以今年再來這裡的目標就只有冠軍,而我們終於成功了。戰車給我的感覺非常好,比賽過程基本上堪稱完美,特別是我們在較後的位置起步。莫拉德一舉從後追上到第 2 位,真的是非常出色。我們之後亦成功一直保持著領先。在比賽尾段有些令人緊張的時刻,但馬些路重新取得第 1 位的爬頭動作非常精彩。很高興能贏得比賽冠軍,同時在 IGTC 車手榜可以取得領先更是錦上添花。」

莫拉德 Daniel Morad | 77 號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車手
「比賽開始在不利的位置,但我們成功在第 2 個小時便克服追回前列,這本應就是我們在賽前所預計的位置。我追上至第 2 位交棒給真卡迪拿,他更進一步帶我們取得領先,馬些路的神級表現更令這個冠軍份外甜美。非常感謝車隊上下的協助,所有車隊工作人員包括經理和機械師等都是我們勝出比賽的關鍵,十分感謝他們。」

添加 1.5 直三引擎!Toyota Corolla 日本版小改款終於發布


歐洲發布了小改款 Corolla 之後,日本在 10 月也終於發布,新車一口氣有齊房車、揭背、旅行車。新車頭燈會有小改款,外型不變。新車將使用第 5 代 Toyota Hybrid 系統,同樣是 1.8 公升油電系統,電器設計、重量輕化後,令到它的油耗、加速都比上一次出色了一點點。綜合馬力達到 140 匹,平均油耗為 30.2km/L。

Corolla Sport、Corolla 就添加了 1.5 公升直三引擎版本,最大馬力 114 匹和 169 牛頓米扭力。而 Corolla Sport 還有 2.0 Dynamic 引擎版本,最大馬力 170 匹。

新車車廂方面,中控台換了 8 吋大屏幕,駕駛席前方的錶板,換了 10.5 吋全數碼錶板,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而 TSS 安全系統都會有所升級,在十字路口、路面監測行人的防止碰撞功能會有提升。

BMW 新車名字 iX8、iX9 已註冊


德系電動車一部接一部推出後,大家買車時的選擇的確多了很多。不過 BMW 看來還有更多想頭,最近他們進行了商標申請,當中包括 iX6、iX7 之外,更爆的是還有 iX8 和 iX9。iX7 大家都不難想像它的同級對手是 Mercedes-Benz 的 EQS SUV,不過 iX8 和 iX9 就仍是個迷,不過一定是豪華車中的頂級版本吧,更大、更豪,隨時還添加強勁的越野性能,還有機會是 Rolls-Royce Cullinan 的電動化版本的 BMW 版本,令人期待。

Toyota Crown PHEV 有望在美國推出


Toyota Crown 發布之後,引來全球車迷注意,而在美國市場將在 2022 年 10 月推出。Toyota 社長豐田章男於美國經銷商會中爆料,新車有機會添加 PHEV 版本。以現時豐田擁有的棋子之中,最有機會使用 RAV4 PHV 版本動力單元放到 Crown 之中,它擁有 2.5 公升直四引擎,配前後軸雙馬達,可輸出達 302 匹馬力,在 18.1kWh 鋰電池配合下,可以行走約 68 公里路程。

Toyota Crown Signia 商標已註冊


Toyota 經典型號 Crown 2022 年進行變革之後,首炮是 Crown Crossover 休旅車,而且已經量產。其他款式還有 Sport、Sedan、Estate。不過日本媒體發現 Toyota 還有另一個新商標註冊了,就是 Crown Signia。當全新 Crown 推出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新車欠缺了舊款車的貴氣、豪氣。看來 Toyota 的 Crown Signia 就是要來填補這個空缺。不過何時會才出現就未有答案,而其他幾個版本的 Crown 將會在 2023 年陸續推出。

奧迪賽車斬獲泰國超級系列賽 F1 新加坡站冠軍


奧迪運動亞洲絕對車隊車手 Andrew Haryanto 在泰國超級系列賽(TSS)F1 新加坡站一舉斬獲第一場正賽冠軍。在全長5.063公里的濱海灣街道賽道上,這位 Am 組別車手在經歷晴雨交加的10圈正賽後,最終率先撞線。此外,Haryanto 領銜同隊車手 Yasser Shahin 和 B-Quik Absolute Racing 車隊車手Vincente Floirendo 橫掃 Am 組別領獎臺,再次彰顯了第二代奧迪 R8 LMS GT3 evo II 賽車的絕對實力。


在第二場正賽中,Yasser Shahin 以出色的表現取得全場亞軍,Andrew Haryanto 緊隨其後將季軍收入囊中,Vincente Floirendo 以一步之遙錯失 Am 組別領獎臺席位。由於在早前的自由練習環節遭遇事故,原本計畫駕駛奧迪 R8 LMS GT4 賽車的 Anderson Tanoto 臨時改換 GT3 賽車出戰,在兩場正賽中均以前十名完賽。B-Quik Absolute Racing 車隊經理 Henk Kiks 在第二場正賽中同樣位列前十。


“衷心祝賀四環客戶車手和車隊攜第二代奧迪 R8 LMS GT3 evo II 賽車在 F1 新加坡站取得出色成績。”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負責人柏艾力(Alexander Blackie)表示,“我們的客戶車手在這個以高難度著稱的世界級街道賽道上與職業車手同場競技,不僅帶回了全場冠軍、多個領獎臺席位,也充分享受了賽車競技的樂趣。我們也為 B-Quik Absolute Racing 車隊致以祝賀,為車隊的精彩表現喝彩。”

林寶堅尼傳奇 V12 超級跑車 Murciélago 邁進 21 世紀


022年是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向V12引擎致敬之年。 這台傳奇引擎為品牌標誌性車型提供動力近60年,其中包括Murciélago超級跑車。 該車型在2001年9月的法蘭克福車展首次亮相,肩負眾望將其搭載的傳奇性V12引擎帶入21世紀。 在新車發佈之時,其搭載的6.2L引擎輸出最高達580匹馬力。 鑒於該車在全球市場發售,為滿足最嚴謹的排放要求,這台車型加裝了大型催化轉換器,因此其馬力數值表現實屬優異。

Murciélago是首台完全使用CAD-CAM系統設計的林寶堅尼車型,確保了設計的精確度達到最高標準,以便在生產製造環節達到更高的品質要求。 在設計方面,Murciélago完全出自林寶堅尼設計部門Centro Stile,並由重新設計Diablo的設計師Luc Donckerwolke負責。 在Murciélago的設計過程中,他重新設計了車身和內飾。 車身整體高度為120cm,並延續了極具辨識度的標誌性“剪刀門”設計。

最初Murciélago只有一款硬頂車型,搭配6.2L引擎,在7200rpm時可達到580匹馬力。 得益於乾式油底殼的潤滑,Murciélago的引擎位置比Diablo低5cm,駕駛性能明顯提升。 其極速高達330km/h,0-100 km/h加速僅需3.8秒。

2004年,Murciélago在硬頂車型之外加入了開篷車型。 2007年,第二代Murciélago車系發佈,命名為Murciélago LP 640-4(硬頂和開篷版)。 新車繼續搭載V12引擎,在8000rpm時輸出馬力達640匹馬力。 2010年,Murciélago LP 650-4開篷跑車問世,搭載手動軟篷和6.5L引擎,在8000rpm 時可達650 匹馬力。 同時在2009至2010年間,670-4 SV (Super Veloce)車型發佈,得益於碳纖維部件的使用,車身減重100kg,動力輸出670匹馬力,極速高達341km/h。


Murciélago是最後一款採用機械傳動的林寶堅尼V12跑車,其手動變速器擁有六個擋位和一個倒擋。 後載入自動變速器,採用撥片設計,位於軚盤之後。

2004年,Murciélago以R-GT車型首次亮相賽道,出征國際汽車聯合會(FIA)和西部汽車俱樂部(ACO)舉辦的GT 世界冠軍大獎賽日本站。 林寶堅尼生產了 9台賽車,全部為後輪驅動,採用大量碳纖維材料,大幅減重,並配大尺寸輪胎和剎車系統。

作為傳統,林寶堅尼從鬥牛世界中汲取靈感為其車型甄選車名。 Murciélago源自西班牙文,意為“蝙蝠”。 傳說曾有一頭以此命名的公牛倖存於鬥牛場,並被贈送給Don Antonio Miura,而後者培養出了著名的Miura鬥牛品種。 其實,沒有證據證明該傳說的真實性,而隨著時間推移,傳說內容也存在一定差異。

Murciélago的限量系列始自2003年,為慶賀林寶堅尼汽車公司誕生40周年而推出限量版本,限量生產50台。 40周年限量版擁有特殊的“Verde Artemis”車身顏色、外部碳纖維細節和改進的輪毂造型、升級的排氣系統和位於專屬設計真皮駕駛座艙內的限量銘牌。


2006年,林寶堅尼首次發佈了 Murciélago LP 640 Versace 限量版,僅提供黑白兩種車身顏色。 林寶堅尼Ad Personam高級個人化定製工作室和Versace 設計師聯手設計,推出兩套內飾風格和相匹配的旅行箱,由Versace 生產。 特殊配飾包括了圍巾和駕駛鞋,皆配有Versace 品牌標識。

林寶堅尼還專為中國市場專屬打造了10台670-4 SV中國限量版,車頂和引擎蓋上有專屬條紋以供辨識。

2002年2月,林寶堅在位於Puglia的Nardò測試賽道用一台Murciélago打破了量產車的速度紀錄。 駕駛者是測試車手Giorgio Sanna,如今他已榮升為林寶堅尼賽事運動部門的負責人。 雖然在入站加油期間經歷了未曾預料的換胎,但本次測試的目標仍順利完成,該車在一小時內行駛了305.048 km,最快圈速下的平均時速達到325.98 km/h,百公里和百英里的紀錄也均被打破。

Murciélago多次出現在電影和音樂影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次無疑是2005年由克利斯蒂安·貝爾(Christian Bale)擔任男主角的《蝙蝠俠:俠影之謎》, 該車成為劇中角色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 )也即蝙蝠俠的私人座駕。 Murciélago也蜚聲遊戲界,出現在各大賽車類電子遊戲如《跑車浪漫旅 7 》(Gran Turismo 7)、《極限競速:地平線 》 (Forza Horizon ) 1-2-3-4版 、《狂野飆車 7:極速熱力 》(Asphalt 7)、 《駕駛俱樂部 》(Drive Club)和《追蹤地平線》(Horizon Chase )中。

在2022年底,這台「純粹」的林寶堅尼V12內燃機引擎最終版將正式停產,並裝配於最後一台 Aventador Ultimae。 自明年起,Aventador的繼任車型將搭載全新的插電式混能V12引擎。

Murciélago 全系共計生產4,099台 (2001-2011年之間)。

法拉利 296 GTS 香港正式開賣


Blackbird Concessionaires正式引進法拉利296 GTS!採用中後置引擎布局的躍馬雙座Berlinetta最新車型,法拉利296 GTS與296 GTB一脈相承,重新定義中後置引擎開篷跑車的駕駛樂趣,無論進取地駕駛或是日常使用均展現出法拉利獨有的純粹激情感受。

法拉利296 GTS是首款搭載6缸引擎並帶有躍馬標誌的法拉利道路使用開篷跑車,採用全新120° V6引擎,最大輸出功率高達663 cv,配合輸出功率為122千瓦(167 cv)的電動摩打,總輸出達到830 cv;這套動力系統首次應用於法拉利296 GTB身上,進一步提升卓爾不凡的開篷駕駛體驗。渦輪引擎有著別具特色且震撼人心的美妙聲浪,獨特悅耳的排氣聲在打開車頂後更為直接地傳入座艙。

新車的命名將其總排量(2.992 升)、6汽缸數量與GTS(Gran Turismo Spider)縮寫組合而成,該引擎不僅是法拉利296 GTS「躍動的心臟」,還開創了全新V6劃時代的動力輸出技術,表現出深深植根於法拉利75年的品牌發展精神。


回顧歷史,法拉利首款V6引擎採用65°夾角結構設計,並且率先應用於1957年的法拉利1500cc Dino 156 F2單座賽車。在隨後的1958年,更大排量及動力輸出版本,搭載於採用前置引擎布局的Sport Prototype車型(法拉利196 S和296 S)以及法拉利246 F1賽車身上。同年,法拉利246 F1賽車協助車手邁克·霍索恩(Mike Hawthorn)勇奪F1車手冠軍頭銜。

法拉利296 GTS的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PHEV)系統確保其具備卓越的實用性與零遲滯油門加速反應,電動摩打為中、低引擎迴轉範圍提供不可思議的扭力輸出;在eDrive純電模式下的續航里程可達25公里。憑藉緊湊的車身造型、創新的動態控制系統以及精心打造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新車提供令駕駛者驚歎的靈敏操控及即時反饋。其動感優美的設計和極其緊湊的車身也彰顯獨具魅力的現代造型,同時從1963年的法拉利250 LM等車型汲取靈感,彰顯了純粹至簡風格與出色功能性的完美結合。

新車的可折疊式硬頂開篷確保了無與倫比的駕乘舒適性。頂篷開啟時,新車盡展流暢動感的設計;頂篷關閉時,其輪廓造型與法拉利296 GTB頗為相似。在車速不高於45公里/小時的情況下,輕量化的可折疊式硬頂開篷僅需14秒便可輕鬆開啟或關閉。車身與頂篷的分隔線位於B柱上方。因此,可折疊式硬頂開篷分為兩部分,於引擎前部折疊收納,以此確保引擎艙的散熱效果與外型設計的平衡美感絲毫不受影響。同時,設計師得以在引擎蓋的後部設計一個車窗,通過該後窗,全新V6引擎清晰可見。頂篷開啟時,座艙與後甲板由高度可調節的玻璃後車窗隔開,即便在高速行駛時,也能確保最佳乘坐舒適性。

一如法拉利SF90 Stradale及296 GTB,新車同樣可選配Assetto Fiorano配置,其中包括基於法拉利GT賽事經驗打造的Multimatic減震器、裝於前泵把上可產生額外10公斤下壓力的碳纖維附件、特別適合賽道駕駛的米芝蓮Sport Cup2R高性能輪胎以及其他輕量化材料等。

基於法拉利嚴苛的品質標準及對客戶精益求精的服務態度,Blackbird Ferrari Technical Service Centre為法拉利296 GTS車主提供長達七年的定期保養服務。「七年原廠保養計劃」適用於躍馬全系車型,涵蓋售後首七年或12萬公里行駛里程內的定期常規保養。該計劃是法拉利推出的獨家客戶服務,確保每位法拉利車主的愛車在安全及性能方面始終保持最高水準。易手車客戶同樣可以享受到這項特別的專屬服務。

直接受訓於馬拉內羅法拉利培訓中心(Ferrari Training Centre)的專業服務團隊,採用現代最先進的檢修儀器,進行嚴謹細緻的常規維護(每2萬公里一次,或不計里程每年一次)、原裝配件及其他檢查。這些只是「七年原廠保養計劃」眾多優勢的一部分。全球各地的法拉利客戶均可通過法拉利官方經銷商網絡享受此項服務。

「七年原廠保養計劃」旨在進一步拓展法拉利的售後服務,滿足車主需求,保持每一輛躍馬跑車的最佳性能和卓越品質,而這些也正是馬拉內羅打造的所有躍馬跑車的標誌性特徵。

法拉利 296 GTS 建議零售價(連首次登記稅) 港幣 5,492,800 元起

全新 Audi R8 Coupe V10 GT RWD 高性能後驅正式發布

Static photo: Audi R8 CoupÈ V10 GT RWD, Colour: Suzuka Grey, Audi R8 CoupÈ V10 performance RWD, Colour: Tango red, Audi R8 GT CoupÈ (1st Generation), Colour: Suzuka Grey, Audi R8 5.2 FSI quattro (1st Generation), Colour: Silver metallic.


Audi R8 GT 推出12年後的今天。Audi Sport GmbH欣然宣佈將會為這款獨有的超級跑車推出嶄新的第二代版本,全新的Audi R8 Coupé V10 GT RWD*。配用5.2公升V10自然吸氣引擎,最大馬力被調升至456 kW (620 PS) (綜合耗油量以 l/100 km**:- NEDC;15.0 – 14.9(WLTP);綜合二氧化碳排放量以g/km計算- NEDC;341 – 339 (WLTP)。令其成為奧迪品牌歷史上最強大的後輪驅動超級跑車。嶄新的七前速雙離合器式變速箱換檔更敏捷迅速、而新的可變扭力輸出後驅模式可讓駕駛者自行選擇個人喜歡的ESC行走級別。此舉可以實現後輪驅動跑車能夠達到精準轉向過多帶來的操作樂趣。七個級別的可變扭力輸出後驅駕駛模式透過軚盤選擇及切換。全新Audi R8 GT*全球限量生產僅333部!獨特的外形及內廂項目都承襲第一代R8 GT而來!當中包括,每部獨有的順序式編號、特輕合金輪圈、紅色及黑色混合組成的內廂設計!全新Audi R8 Coupé V10 GT RWD*預定於2023年在各經銷商推出發售,售價會由 225,000.歐元起。


與擁有 570 PS馬力 的 Audi R8 V10 高性能 RWD版本相比(以 l/100 km為單位的綜合油耗:12.9 NEDC;12.9 – 12.5(WLTP);綜合碳排放量g/km:295 – 294 (NEDC);293 – 284(WLTP),這是 R8 GT 第二代的基本配搭。Audi Sport GmbH不斷努力提升跑車的性能,以使新跑車能達到與 Quattro 車型相同的水平。嚴格來說,這意味著排氣量5.2公升的V10引擎,能夠發出620匹馬力,並在6,400-7,000rpm(最高8,700rpm)間輪出565Nm扭力!事實上,新款 R8 GT*(綜合油耗,單位為 l/100 km(**:- NEDC;15.0 – 14.9(WLTP);綜合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g/km: – NEDC;341 – 339 (WLTP) 只需要3.4 秒就能從靜止加速到至100 km/h,在 10.1 秒內加速到200 km/h,極速更可達320km/h!

另一項重大的改變是那台全新七前速雙離合器變速箱,新波箱的換檔時間更迅速,由於改變了齒輪比例應付更高速度需要,新的變速箱可以在各檔位裡作出更強的加速能力!此外,一項專為R8 GT*而設的配搭,就是進氣歧管被塗上黑色。


Audi Sport GmbH首次委託Böllinger Höfe替R8 GT*以人手製作可變扭力輸出後驅模式。一般而言,ASR引力控制系統負責後輪滑移的修正及控制,屬於ESC的其中一個部分。現在有七種不同特性的設定藏於ASR裡,提供不同級別的駕駛風格。例如第一級可容許輕微的後輪滑移,第七級別則可以有較高的滑移幅度。駕駛者可以透過軚盤上的制鈕選擇需要的行走級別。新功能可以迎合不同駕駛技術及路面狀況的要求,系統會根據輪圈速度感應器、轉向角度,油門踏板幅度及選擇中的排檔檔位、引擎控制單元等計算後輪需要的動力。


與 Audi R8 Coupé V10 RWD* 相比,新車的重量降低了約20 kg,總重只有1570 kg(不連駕駛者)。獨特的20 吋10幅式輪圈,搭配Michelin Sport Cup 2 高性能輪胎,專為道路及賽道共用而設,在重量減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輕量鍛造輪圈源自奧迪賽車,效能強勁的陶瓷制動系統是 R8 GT* 的標準配備,能省去額外的重量。此外,還有R8專用的桶形座椅和附有CFRP防傾桿的高性能懸掛系統。前防傾桿由碳纖維增強塑料製成,連同兩個可防止鏽蝕由紅色氧化鋁製成的連接桿連接件,減輕了重量的同時,更能增加路面抓地力及彎角動態能力。至於更具運動性的Audi R8 GT 避震懸掛套件屬於選配性裝置,套件可以給駕駛者單獨調整 R8 GT* 的離地距、懸掛壓縮和回彈級別。新車交付時,R8 GT* 客戶將會收到有關系統的操作說明及相應的工具。


為了令新款Audi R8 V10 GT RWD* 有別於其他的車系,這款特別版本配備了專屬的附加配件。最顯眼的相信是設於車尾的黑色“R8 GT”字樣,其他主要標誌及字牌也同時用上黑色。配上由風洞測試而開發的碳纖維車身氣流配件,在道路上能有更高的行車穩定性,並能加快過彎速度。整套纖維車身氣流配件包括有前分流器、flics、兩側裙腳保護蓋、後防撞桿兩側的 cW 配件、排氣喉及架吊式尾翼。這些配置可確保新車有如飛行設計,具備最優秀的空氣動力分流能力。

新款 Audi R8 GT* 一如其前身,車身顏色採用啞光Suzuka Gray.。或者,可以選擇Tangorot Metallic 和 Daytona Gray Metallic。


車廂內部方面,Audi Sport GmbH繼續向 2010 年的首款Audi R8 GT 致敬。內飾採用黑色和紅色的組合。包括 12 年前只有Audi R8 GT曾經採用的紅色安全帶。地毯和 R8 桶形座均採用黑色和紅色的特別字樣。當然最受車主關注的,是位於變速選擇器中央的Audi R8 GT* 編號,清楚知道自己購買的 Audi R8 GT*屬於333部中那一部。

新車將於2023年開始在所有經銷商接受預訂,售價會由225,000 歐元起。

DESCENTE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 全新聯乘系列正式發佈


日本專業運動品牌DESCENTE與意大利跑車品牌林寶堅尼AUTOMOBILI LAMBORGHINI再度攜手合作,推出第二季DESCENTE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聯乘系列。源於兩大品牌對速度、科技和挑戰精神的共同追求,全新聯乘系列銳意喚醒每一位跑者的競速靈魂,通過一系列功能性與美學兼容的運動服飾,助攻跑者抵達超跑新「競」界,DESCENTE透過此聯乘系列鼓勵用家敢於突破自我,並向挑戰速度的超跑精神致敬。


全新第二季聯乘系列以超級跑車的未來感設計與美學爲靈感,巧妙配合DESCENTE品牌標誌性的專業運動科技、匠心剪裁與工藝設計,打造出多款高功能性又時尚的運動服裝及專業跑鞋。

DESCENTE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 F360跑步外套採用專業F-360立體剪裁版型,根據運動時人體的動態角度研製出符合的立體切割與剪裁,有效降低跑步時身體與衣服的摩擦,提高舒適度之餘,賦予跑者自由追求速度的體驗。 外套採用以舒適、 透氣見稱的皇牌3層SCHEMATECH 技術物料加上防水拉鍊,防風防潑水效能卓越,能輕鬆應對不同戶外天氣;內層針織物料提供柔軟的親膚感,配合透氣腋下設計,有助跑者保持乾爽舒適進行練習,專注突破自我極限。 保持一貫極簡純色作風,F360跑步外套的全新配色ORANGE OXIDE低調之中帶點不平凡,ORANGE OXIDE配色源自AUTOMOBILI LAMBORGHINI的經典色調,巧妙平衡超跑的高調感與DESCENTE的簡約舒適感。


一件四季皆宜的跑步外套,可無界限隨時隨地挑戰自我。DESCENTE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 2合1專業跑步外套,可自由穿搭長袖外套和跑步背心3種不同組合,跑者可根據體感自由脫卸,使運動期間的伸展更舒適自在,擺脫束縛滿足跑者不同場景下的跑步需求。 2合1跑步外套採用DESCENTE獨家TOUGH WOVEN功能性物料,跑者可長期保持輕便舒適,耐久又快乾的穿著,安心專注於跑步中的速度挑戰與加程。


DESCENTE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全新聯乘系列以專業運動科技打造出一身符合人體動態,貼身又舒適的運動服飾,跑者可在無障礙的情況下繼續超越自我,讓跑步與運動更舒適,更輕鬆。除了專業跑步外套外,聯乘系列更包括: F360 短袖T恤及梭織長褲、運動背心、緊身褲、跑步連身裙、專業跑鞋等單品。此系列設計融合不少經典AUTOMOBILI LAMBORGHINI極具辨識度的超跑美學元素,如標誌性的Y字型車燈、六邊形設計等,服裝的匠心設計使兩大品牌的獨特氣質完美昇華。


要積極迎接挑戰,跨越障礙,一對專業跑鞋助你進一步邁向成功。ENERZITE FLUID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跑鞋,受AUTOMOBILI LAMBORGHINI內飾設計所啟發,跑鞋以碳纖維紋理設計作設計點綴 ,營造出超跑高調感,跑鞋鞋底亦盡顯細節, 從AUTOMOBILI LAMBORGHINI的淩厲線條中汲取靈感,巧妙融合DESCENTE跑鞋的經典PISTE線條設計,完美演繹動感造型。而鞋後跟部分設計靈感源自賽車座椅出色的包裹感,通過一體成型的結構打造出舒適穩固的穿著體驗。 鞋後跟更以D-FLUID應變流科技加持,能夠跟隨運動強度即時作出調整,靜止時輕柔承托,運動時適應跑者律動化解衝擊震動,跑者無懼壓力,隨心奔馳制勝。而鞋面則採用TENCEL而成,快乾強度高,有助在運動過程中時刻保持乾爽感。

DESCENTE X AUTOMOBILI LAMBORGHINI全新聯名系列將於10月1日於DESCENTE美麗華及海港城專門店發售。
尖沙咀旗艦店:美麗華廣場2期地下G62號及162號店 | 電話: 2653 8306

海港城店:海運大廈 L2 270-1 | 電話:2553 9400

大昌行汽車與星群的士聯合發布香港豪華的士


大昌行汽車與星群的士今天聯合公布引入日產混合動力Serena e-POWER作為星群的士品牌下的車隊成員,為本地有史以來最豪華的士車款,為香港豪華的士新里程揭開序幕。為此,大昌行汽車及星群的士於今日(10月6日) 假九龍灣日產陳列室舉行「香港豪華的士新里程」新聞發布會。

大昌行汽車與星群的士攜手引入的日產 Serena e-POWER,車廂內中排設有標誌性的獨立座位,讓的士車程不再只是點到點的交通服務,更讓乘客猶如置身商務艙的非凡享受。新車獨有e-POWER系統,媲美電動車,並大大減少廢氣排放,讓車程變得更符合環保效益。此外,新款星群多用途的士設有輪椅上落斜板,方便輪椅人士直接上落;新的士結合環保高效、可持續發展與及社會責任,為業界樹立全新標杆。

首階段星群的士於即日起,先試行兩部新款日產Serena e-POWER 多用途的士MPTS,預計試驗期為四至六個月,下階段將計劃推出 100 部新款多用途的士作日產NV200車款外的另一選擇。市民可以如常在街上招截星群多用途的士,收費與一般的士無異;如市民想更妥善安排行程,亦可於手機應用程式「星群的士SynCab」或經預約服務熱線 (電話 :3700 6500) 進行預約。星群的士的預約服務費維持港幣120元。

星群的士董事總經理鄭敏怡表示:「星群的士一直以來致力為香港市民提供多元化優質的士服務,今次引入新款日產 Serena e-POWER 成為車隊成員,不只是星群的士的一個里程碑,更是香港的士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正在積極為年底政府推出的『的士營辦商車隊牌照』籌備,希望為香港的士服務注入更多新動力和元素,貫徹星群的士的宗旨—與市民生活同步。」


大昌行行政總裁黎汝雄先生於新聞發布會上致辭時表示:「大昌行汽車多年來一直積極推動社會創新,不斷引入嶄新的產品及服務,以回應社會及市民大眾的需求,達至可持續發展及促進社會共融目標;我們很高興從日本引入日產 Serena e-POWER 無障礙車系,為的士業界提供一個全新的選擇,並讓更多乘客親身體驗此年度話題車款。」

黎汝雄先生續道:「車系附設輪椅斜台設計,讓輪椅使用者或其他有需要的乘客,輕易進出車廂,而毋須使用其他輔助工具;而第二排座椅可水平移動,讓同行乘客能便利地照顧有需要人士;寬敞的三排座椅車廂設計,可乘載五位乘客,在有需要時亦可容納一位輪椅使用者以及三位乘客,讓照顧者、或更多家人朋友共同出行,方便舒適,真正做到社會共融。」


星群的士自2015年起,已為香港提供多元化優質的士服務,作爲優質的無障礙交通工具,廣受乘客歡迎,註冊用戶逾130,000個,完成了超過7,000,000趟旅程。星群的士司機每年亦獲得逾千位市民的優質服務提名,同時星群的士服務管理團隊更連續兩屆獲得由運輸署及的士服務質素委員會頒發的「優秀的士服務管理團隊」獎。

大昌行汽車與星群的士今次引入新一批無障礙的士車隊,希望有助提升香港整體的士服務水平,滿足更多市民的不同需要,同時亦期望多用途的士將來能夠進一步普及,讓每位市民都可以安全舒適地完成每趟旅程。星群的士與大昌行汽車將會繼續以企業公民的角色回饋社會,發揮在業界的影響力,共同創造更美好和諧以及共融的社會。

林寶堅尼全新 Urus S 推出


林寶堅尼Urus在奢華車市場突破性地開創了超級SUV這一細分領域。今天,林寶堅尼汽車公司正式發佈其繼任車型 — Urus S。 不久前發佈的Urus Performante為極致運動性能而生,而全新Urus S則以豪華多功能性和設計成為代表終極林寶堅尼生活方式的超級SUV。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Stephan Winkelmann 表示:「 Urus既是適合日常駕駛的林寶堅尼車型,也是最具運動感的SUV,兩者完美融合,並印證了其強大吸引力。 與Urus Performante並肩,Urus S為追求最純粹的性能、奢華和實用性的使用者而打造 。 Urus已經生產了兩萬多部,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正是其首創超級SUV聲譽的完美印例證。 Urus S將繼續提升這一聲譽。 」


V8雙渦輪增壓引擎的輸出馬力為666匹,與Urus Performante相同,重量馬力比為3.3 kg/CV。 從靜止加速至100km/h為3.5秒,從靜止加速至200km/h為12.5秒。 新車極速時速達305km/h,從時速百公里到靜止的剎車距離為33.7m。 這台雙渦輪增壓引擎可以在2,300rpm開始即可達到850Nm的峰值扭力。 重新調校的排氣系統時刻提醒著人們這部超級SUV是名副其實的林寶堅尼,在啟動階段其聲浪就更具辨識度,在每一種駕駛模式下都具有更高亢的聲浪。


Urus的底盤採用了自適應空氣懸掛,在STRADA(道路)、SPORT(運動)、CORSA(賽道)和EGO(自我定義)駕駛模式下,車輛兼顧了超跑駕駛樂趣和平穩操控。 而在TERRA(越野)、NEVE(雪地)和SABBIA(沙地)三種越野模式下,引擎的扭力反應更快,車身動態平衡更佳,以應對越野路況的特殊需求。 採用了與Urus Performante相同的動力系統調校,Urus S優化了引擎的反應與性能表現,其精良的底盤設定確保了日常駕駛的舒適與豪華。 新車全面的駕駛個性在任何路況下都能完美展現,是代表終極生活格調的超級SUV。


Urus S獨特、精巧的設計細節彰顯了兼顧運動與豪華的生活方式,在任何環境下都突顯其超級SUV的特別身份。 新車在車身顏色、內飾風格、輪轂、獨特風格套裝和特殊細節的選擇上均大幅增加,令個人化定製覆蓋能不同的風格——既能低調奢華,亦能具有極致運動感。

全新設計的前保險杠採用了更精緻的線條,與標準配置的啞光黑色不鏽鋼下護板形成一體式設計,並搭配前隔柵黑色線條。 Urus S的獨特風格套裝有五種組合,搭配不同的車身顏色、亮黑部件、亮光或啞光碳纖維部件,讓客戶得以充分進行個人化定製。 全新的輕量化碳纖維噴塗引擎蓋,搭配啞黑通風口,可選配亮黑通風口,車身顏色和碳纖維也均有亮光和啞光可選。 可選配的碳纖維車頂更凸顯了全新Urus S優雅的運動氣質。


全新後包圍的設計令Urus S在視覺效果上更為流線型,更為優雅。 下部採用啞黑噴塗,搭配全新的雙出排氣設計,標準配置拉絲鋼,可選配啞黑或亮黑,更可通過Ad Personam進行高亮電鍍定製。 新車標配21”輪圈,新增選配22”Nath鈦合金輪圈(可選啞光或者鑽亮風格)和23”Taigete輪圈 (可選銅色或者鑽亮風格)。

Urus S的內飾採用了全新配色與風格組合。 雙色Sportivo(運動風格)和雙色Sophisticated風格(豪華風格)的縫線樣式也適用於Urus Performante。 雙色Sportivo風格利用對比色,傳遞出更穩重、更具格調的內飾氛圍; 雙色Sophisticated風格採用黑色真皮,可選的對比色不僅有茶色、米色和啡色外,新增Blu Leandro和Verde Aura。 全新配色與內飾組合凸顯了高性能特徵的同時,也展現了內斂雋永的奢華,為Urus S車主提供最佳的風格選擇以彰顯其獨特的生活方式。

平治 SUSTAINEER 定下未來電動客貨車的新標準


通過SUSTAINEER (SUSTAINABILITY PIONEER) 科技平台,平治客貨車為未來可持續性的市區貨運 帶來啟示:一款零排放、能自身生產電力和改善城市空氣質素的電動客貨車。這輛獲進一步改良的平治eSprinter電動客貨車以四個新方案,來提升城市生活質素,減少資源消耗並保護環境,及改善駕駛者的健康和集中力。這些方案包括駕駛座多位置加熱、自動散熱器開關、按摩式座椅和駕駛者培訓應用程式。在原有版本的新穎設備,例如車頭和車底微塵隔、車頂太陽能板和循環再造零件,在這新版本都一一保留。在SUSTAINEER上的新科技均以量產為目標,所以將來用於新一代平治客貨車的可能性甚高。平治這輛精益求精的科技示範作,剛於2022年9月1-6日及7-8日在一同於柏林舉行的SHIFT Mobility及Future Mobility Summit中首度亮相。在活動中參觀人士能直接 以AR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眼鏡,親身即時體驗各種新設備。


由於客貨車車廂倘大,加上送貨時車門需頻繁開關,在寒冷天氣時暖氣系統對電動車續航力影響明顯。SUSTAINEER因此體貼地將熱能直送至駕駛者身體。其他熱能管理設備亦可增加電動客貨車的續航力,對速遞物流公司帶來方便。

在精益求精的SUSTAINEER內,不但座椅能發熱,軚盤、安全帶、駕駛座面板、擱腳空間和軚盤柱週邊都可電動加熱。近距離表面發熱元件源自一層印在絨面上的導電銀碳塗層。由於表面溫度高,駕駛者能更輕易感受到接近身體的輻射熱,令暖氣系統效率大大提高。相比一般車廂暖氣在停車時會迅速降溫,新設計的另一優點是更能保持接觸面溫暖。


不論工作休息時,坐下的時間往往過多和過長。長時間坐下能影響身體,例如背痛、疲累或減低認知能力。定時改變坐姿能減少這種影響。運動科學家因而建議頻繁的坐姿微調,來減少長時間的固定壓力。平治客貨車正正將這理念引入駕駛者座椅上。

為此平治將氣囊加進SUSTAINEER的座椅表面及靠背內。它們以擴張和收縮,來協助駕駛者身體作微調和循環。因應按摩座椅不同程式,不同區域的氣囊會模仿步行時盤骨的對稱和不對稱動作而運作。醫生、物理治療師和運動科學家等,都參與了這按摩座椅的開發。這座椅減少背部肌肉繃緊,抒緩駕駛者的辛勞。這按摩座椅不但能提升駕駛者健康,質感亦很舒適。像車廂許多零件一樣,座椅表面都用上高質循環再造物料。再造物料能減少原材料消耗,降低碳足跡。


駕駛者培訓應用程式能協助駕駛者改進駕駛態度。任何駕駛員都知道頻頻激進地加速,會提高能源消耗。當然實際情況更為複雜,因為受大量因素影響。除了駕駛員態度外,負載量、運作環境、車身款式、天氣、地形等均會影響能源消耗,降低車輛成本效益。這對客貨車用戶影響至大。

駕駛者培訓應用程式由平治和WITTE汽車集團旗下WITTE:digital共同開發。這程式記錄及分析上述 所有數據,來客觀比較車隊內各駕駛員的習慣。在日常運作中,這度身訂造的程式可視為智能導航員,協助駕駛者改進駕駛習慣,從而節省能源和改善續航力。除了提供個別駕駛者在習慣上的意見反饋,程式還提供課程和遊戲去鼓勵高效能駕駛。

此外,用家更可將程式作個人化設定,方便作貨量或路線計劃,融入企業資源計劃(ERP)及貨運文件處理。由於產品尚在開發階段和未推出市場,暫時在SUSTAINEER上大家可看到的,是這個應用程式的產品願景。隨著產品不斷發展,程式將來或會和目前有所不同。為了安全,這程式亦不應在駕駛時使用。


空氣質素是城市人最注重的生活質素之一。除了二氧化碳排放,馬路上粒子污染亦相當嚴重。為 減少粒子透過輪胎、制動和瀝青互相磨損和進入車廂,2021版本的SUSTAINEER已經安裝了兩個 與過濾專家MANN+HUMMEL共同開發的微塵過濾網。車頭和車底的過濾網可減少百分之五十的十微米粒子(PM10)–包括充電時減少百分之三十,和駕駛時減少百分之十五。如果在微塵密度高的地方,過濾效果將更顯注。在空氣質素差的地方,更多粒子能夠被隔絕。

在精益求精的SUSTAINEER上,有兩項空氣動力學上的創新。首先,車底接近完全平滑,仿如各種賽車。底板由循環再造的聚丙烯及以家居廢物和輪胎殘餘物再造的塑膠製成。此外,車頭散熱器 可在車速60公里/小時以上時自動關閉,減低風阻。這對提升續航力和降低運作成本均有裨益。

平治深信電動客貨車對環境和經濟上的優點,所以已預備好在市場容許的情況下,在2030年前全電動化。作為「Ambition 2039」策略的一部份,平治電動客貨車矢志在2039年將整個私人及商務客貨車系列的價值鏈 – 從產品開發、供應商網絡、自家生產、產品電動化、再生能源使用以至循環再造,均達到碳中和。自2022年起,旗下所有客貨車廠房均為碳中和,而且電力只會來自再生能源。

領導電動車運輸是平治客貨車的策略目標,所以現正有系統地將全系列產品電動化。目前,個人、車隊和車身廠客戶已可從四個電動車型號中選擇:eVito、eSprinter、eVito Tourer和EQV。隨著eCitan和EQT在2022年底推出,平治電動車系列更延伸至輕型客貨車級別,足證全電動車的未 來指日可待。

森那美於康怡廣場增充電站


森那美與恒隆集團合作,於旗下康怡廣場停車場內的充電站於十月一日正式啟用。場內設有兩個中速充電裝置,二十四小時服務為各用戶提供源源動力!各電動車用戶,只要您的車輛是配備 IEC Type 2 制式插頭,並下載森那美汽車充電手機應用程式,填妥簡單資料後,即可免費為愛車充電!


森那美與恒隆集團於發展電動車充電站的合作不僅於此,隨著康怡廣場設施之啟用,同為恒隆集團旗下,位於銅鑼灣地標之恒隆中心、繁華旺角之家樂坊,及可飽覽香港美景的山頂廣場之森那美充電站亦將於年底前落成,讓用戶盡享輕鬆便利的電動車充電新體驗!

森那美汽車充電手機應用程式具備多項嶄新功能,用戶除可透過應該程式了解充電站位置及實時狀態、導航功能、收費計劃及網上付款外,完成簡單會員登記後,更可專享充電折扣。

查詢電話:5742 6088

香港 Craft-Bamboo Racing 於新加坡格蘭披治大賽成功衝擊頒獎台


相隔兩年後,新加坡格蘭披治大賽終再度上演。除一級方程式賽事外,更首度於濱海灣街賽道(Marina Bay Street Circuit)上舉辦 GT3 級別賽事,TSS 超級系列賽(TSS The Super Series)。儘管賽道狀況因暴雨而變得惡劣,香港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仍成功於首場比賽,由香港車手歐陽若曦(Darryl)摘下一席亞軍。Darryl 在次回合賽事上繼續有不俗演出,駕駛 99 號平治-AMG GT3 戰車的他,為車隊於獅城兩場比賽上分別取得第二名及第四名。他的隊友李勇德則因受天雨影響未能有所發揮,只能分別以第19名和第11名完成兩場賽事。


於週五的30分鐘練習賽上,車隊兩部戰車都表現不錯,雙雙於首4名內完成。同日的排位賽上,李勇德的 J-Fly Racing 平治-AMG GT3 戰車被其他組別的慢車影響,只造出第8快的成績。Darryl 則成功避開慢車,造出全場第2快的時間,取得首場比賽第一排起步的資格。


週六的狀況對所有車隊而言都是一場挑戰,比賽早上曾有過一場滂沱大雨,但於比賽前終停雨,半濕半乾的賽道使輪胎選擇變得困難。車隊最終決定以乾地胎應戰,這看來亦是其他所有車隊的選擇。第一場25分鐘的比賽由安全車帶領下開始,李勇德開賽不久立即決定更換雨胎,可是他在維修站出口被攔阻,令他的排名下滑到最後。香港的歐陽若曦起步極為快速,綠旗揮動後已馬上搶先升上首位。他在前半場比賽都領先著比賽,但後面配上雨胎的對手步步進逼,他的速度證明賽道仍然濕滑。憑藉輪胎上的優勢,很快已成功超越歐陽若曦,該名香港車手被擠落第2位。及後比賽因出現事故而由安全車帶領,至安全車離開後賽事只餘下兩圈可繼續。使用乾胎的車手因輪胎受限,未能及時提升速度追上。Darryl 最終保持第二名衝過終點,李勇德則從後成功追回數個位置,以第19名完成賽事。


星期日天氣放晴,第二場比賽順利舉行。起步的次序由前日首場比場的最快圈速來決定,歐陽若曦和李勇德分別排在第4位和第6位起步。開賽後,Darryl 已成功一舉超前至第3位,李勇德亦給予前車不少壓力,及後更成功壓過對手升上第5位。歐陽若曦的表現勇不可擋,至比賽中段再提升名次到第2位,但他的 99 號平治-AMG 戰車因碰撞受損,令他的速度受到限制,不久後再回到第3位。該位香港車手盡力保持速度,但最終只能下滑至第4名完成比賽。隊友李勇德因碰到對手,在賽事完結後被大會判罰,最後取得第11名完賽。


總括而言,這個比賽週末並不輕鬆,不穩定的天氣以及比正常為少的練習時間都極具挑戰,但這支香港車隊成功衝擊一席頒獎台而回,可說是難能可貴。Craft-Bamboo Racing 感謝 TSS 超級系列賽成功組織新加坡的首場 GT3 賽事。同時亦感謝所有合作伙伴,包括 J-Fly Racing,Z-Challenger,CarGaia,Rev to Vertex,Tarmac Works,M 直播,香港亞洲醫療控股,Evisu,Kaze 口罩,FreeM,以及嘉柏建築師事務所的全力支持車隊出戰新加坡格蘭披治大賽。

歐陽若曦 | 99 號 Craft-Bamboo Racing 平治-AMG GT3 車手
「我很享受在新加坡的比賽,我們的比賽狀況很複雜,一場乾地和一場濕地。比賽練習時間短缺,對我們來說是很大的挑戰,特別是我們還未熟悉這賽事使用的輪胎。第一場比賽並不容易,賽道的複雜狀況令我們的輪胎選擇陷於兩難,很可惜我們選擇了錯誤的輪胎令我們未能勝出比賽。這有點不太走運,但其實這種情況本身就是一場賭博。第二場比賽的狀況更不明確,比賽的前半段的速度很好,我甚至能追上至第2位,但戰車很快便出現問題。我們還未完全清楚原因,但我們會找出來。在後半的比賽,我們未能保持應有速度,僅僅與頒獎台擦身而過。無論如何,我也十分高興能夠來到新加坡作賽。」

李勇德 | 88 號 Craft-Bamboo Racing 平治-AMG GT3 車手
「這個比賽週末對我來說十容易。兩場比賽我也感到自己有不錯的速度,但由於賽道狹窄,我一直被慢車阻擋。我們在第一場比賽上輪胎選擇錯誤,使我的名次下滑。第二場比賽我雖然以第5名完成,但由於遇到不可避免的情況令我最終在賽後受到處罰,只能取得第11名。一個困難的週末。」

BMW XM 豪氣混能


BMW XM 終於出世,車廠示範圖片看到車身很金色飾件,看上去豪會感不錯。新車是 M 部門設計,動力使用了一台 V8 4.4 公升引擎配 M Hybrid 插電混合動力系統,總最大馬力 653HP,扭力也有 81.6kgm 扭力,使用 8 速波箱和四驅系統傳動。XM 的 M xDrive 擁有 4WD Sand 沙地模式。在這麼大部的 SUV,它的 0-100km/h 加速只需 4.3 秒。

在 2023 年秋季還有一款 XM Label Red 版本推出,那時車子的最終馬力會達到 748HP 和 101.2kgm 扭力。

賓利 Bentayga 插電混動 S 及雅度版車型面世


賓利 Bentayga 車系揭曉兩款新車型 – Bentayga S 插電混動和 Bentayga 插電混動雅度版,進一步擴大了品牌超豪華插電混動車型的產品陣容。儘管兩款新車聚焦各有側重,但同樣秉承對細節的非凡追求,滿足客戶對於添越車系的個性化期待。伴隨兩款新車的發布,賓利品牌旗下的插電混動車型已佔據全部現售車型的50%,即14款車型中有7款搭載插電混動系統。

BMW Alpina B7 正式退出市場!未來針對 SUV 車款


BMW 改裝車 Aplina B7 在 2019 年推出之後,備有專屬懸掛、更為豪華的設備外,還有 608 匹馬力吸引車主。可是 Alpina 最近宣布最後一部 Alpina B7 已經組裝完成,即是這款車已經停產。Alpina 原來是 BMW 改裝廠,2022 年 3 月 BMW 正式收購,不過 2025 年之後他也會停止改裝 BMW,未來會有新車款推出,重點發展 SUV 車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