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C
Hong Kong
Thursday, August 14,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72

Polestar 2 電玩感強烈


電動車一部接一部推出,根據非正式統計,近期我們每試三部汽車就有一部電動,最新出場、也是我們熱切期待的,是 Volvo 旗下的 Polestar 2。

Polestar 之前是 Volvo 的高性能汽車系列,就像平治的 AMG 和寶馬的M,期後改為 Volvo 電動車的獨立牌子,就像平治的 EQ 和寶馬的 i 一樣吧。以數字命名其車系的 Polestar,首部 Polestar 1 在 2017 年推出,2019 至 2021 年間投產,是一貌似Volvo S90 的充電式混能雙門房跑車,後軸左右雙摩打,前渦輪增壓加機械增壓電油引擎有微混能摩打輔助,共有 609 匹 / 1,000 牛頓米輸出。Polestar 2 是之後的出品。廠指 2022 年起他們將會每年推出一款電動車,隨後會有 SUV 款的 Polestar 3,2023 年會有斜尾 SUV 款的 Polestar 4,2024 年的 Polestar 5 是一四門高性能 GT 房車。


有三款型號的 Polestar 2,包括有單摩打 224 匹頭驅 / 69kWh 細電的 Standard Range Single Motor、單摩打 231 匹頭驅 / 78kWh 大電的 Long Range Single Motor,和測試的這部雙摩打 408 匹四驅 / 78kWh 大電 Long Range Duel Motor,「一換一」售價分別是 $380,000、$440,000 和 $540,000,後者包含三個套餐:Pilot Pack 有 LED 頭燈、LED 轉向功能霧燈、智能 Cruise Control、360 度泊車鏡頭等,Plus Pack 有 Harman Kardon 音響、暖軚盤、暖後座、無線充電座、氣氛燈、天幕天窗、「Weavetech」纖維料座椅、尾箱層板和掛勾,Performance Pack 有四活塞金色 Brembo 前制動卡鉗、可手調軟硬的 Ohlins DFV 雙油路吸震器、20 吋鍛造輪圈、245/45 R20 輪胎、金色安全帶。印象中原廠採用 Ohlins 避震的汽車它還是第一部(歡迎糾正)。


身形像斜尾房車升高半級的 Polestar 2,下身有 SUV 式的有黑膠包圍,實是 Crossover 一部,車子內外有許多設計點令我們讚嘆,像凸字的頭、尾「星」標誌,不是銀色,不是黑色,不是懶環保的銀色捆條藍邊那樣,而是白色的。有一格格黑色方塊的鬼面罩,像一排珠古力般。頭燈與 Volvo 的一樣,同有那外星演員的鐵鎚形狀「T」形日行燈,這個見慣了,特別得來沒有特別。有紅色光條串連的「C」形尾燈,像是科幻電影裡的飛船推進器般。車子有種像從實驗室培植出來無塵無菌的乾淨感覺,外觀是特別的。


同樣充滿設計感的車廂,不是扮「廳堂」那一派的開揚,也不是一塊闊玻璃屏幕控制一切的清簡,而有筒形儀錶盒、垂直中台屏幕、高身的中橋那種包圍乘客的緊密設計。錶板台以灰色布料加深灰色 Black Ash 直紋木塊裝飾,加上所說的深灰色「Weavetech」料座椅,就像一個深沉色調的太空艙般。有兩種圖案的儀錶,有車速/電錶/電量顯示的一款,外圍有簡單的小圖案顯示巡航、跟線、Auto Hold、燈號這些,像實驗室的符號那樣,很靚,很喜歡;按按軚盤按鈕變為導航顯示,原有的車速/電錶/電量錶縮在一方,大大幅的地圖有細得要眯起眼看的街名字體,但卻又很高清很美。樣貌和按鈕與富豪一樣的軚盤,給換上了黑色「星」標誌。與 XC40 一樣的銀色門手柄,將它放大至十呎高擺在街上,就是現在藝術裝置一件。門邊鏡是無邊框的,像時興的無框車內鏡擺了出車外,調校時整個鏡殼一起郁動,兼有自動調暗功能。通窿的六角形波棍,窿內有發光的「星」標誌。一整幅的天幕天窗,在天花處有投影器將「星」標誌投射到玻璃上,妙!氣氛燈光只有白色一種顏色,只可調校光暗。屏幕內的資訊及娛樂系統是首個與 Google 共同設計的新版本 Google’s Android Automotive OS,有 Polestar 專屬的橙/黑色一格格顯示介面,內置 Google Map 導航、Google PlayStore、可「Hey Google」聲控 Google Assistant 和可應用 Polestar 的手機 App。斜台形的中橋,正好可以放上手臂來給手指定位觸踫屏幕,減少行車時手的浮動,我們不知這是否 Volvo 的刻意設計,但我們有這樣做。中橋旁邊有膠兜放你喜歡放的東西,前座椅背有繩網格,中橋有冷氣風口,頭冚內是行李箱一個,尾箱有所說的層板可以棟起和和掛物勾,像精品酒店般的設計背後也是部實用的混種車輛。


前、後雙摩打四輪驅動的 Polestar 2 Long Range Duel Motor,系統總輸出有 300kW(408 匹)/660 牛頓米,大電池的容量是 78kWh,與 XC40 Recharge 的數字一樣,懸掛同是前支柱、後多連杆。車子重量有 2,113kg,比 XC40 Recharge(2,188kg)輕一點,續航力有 480km(XC40 Recharge 有 418km,同車系的 Standard Range Single Motor 有 470km,Long Range Single Motor 有 540km),0-100km/h 加速需 4.7 秒,比 XC40 Recharge(4.9秒)稍快,就是一踩即扭著去的飛快那種,這點沒有意外。可改的駕駛反應,有 Light、Standard 和 Firm 三種軚盤重量,Firm時 實在而直接,沒有更改的需要;拖慢充電反應有 Off 滑行、Low 少少拖慢和 Standard 拖慢,同樣是當你習慣了兩者的減速率後很易憑調控「油門」來做 One-pedal Control,有兩段其實夠玩,三段當然會更好,但是沒有軚盤撥片、沒有波棍B波,只可按屏幕改動;另有 Creep 蠕動On、Off,ESC 穩定系統有 Sport mode,沒有「踩油」Comfort、Dynamic 反應,不過永遠都是高扭力扭著去的電動車,「油門」反應不會分別很大,所以沒有所謂。


車子給我們最大的意外,在於其操控性能,帶著電動車全是又重、又早響胎的心情開,在硬淨得相信普遍人會覺得不舒服、但我們覺得很正的 Ohlins 避震下,行車感覺像是抗衡著一組載重物「un」那樣,我們以「睇死」它必會響胎的速度掟彎,車子不甩不離的,再掟也是這樣,「這是我們開過最咬地的電動車嗎?」,應該是,就算不是也想不到那部更強,掟至開始額頭冒汗才搏得這「星」勉強跣一跣胎,像說「辛苦你了!」那樣,這除了因為四驅的前後扭力調配令你很難單靠「踩油」來將車踩甩外,應該是要歸功這套廠選用的 Ohlins 避震,代理說隨後會有單摩頭驅的 Polestar 2 可試,到時可以知道標準懸掛的表現如何,便可知道是否單靠改裝避震便可帶給我們對電車改觀的貼路性能。


錶板有筒形儀錶盒、垂直中台屏幕、高身的中橋那種包圍乘客的緊密設計。


Performance Pack 有四活塞 Brembo 前制動卡鉗、可手調軟硬的 Ohlins DFV 吸震器、20 吋鍛造輪圈、245/45 R20 輪胎。


白色的頭、尾「星」標誌像凸字般;有一格格黑色方塊的鬼面罩,像一排珠古力。


有紅色光條串連的「C」形尾燈,像是科幻電影裡的飛船推進器般。


有兩種圖案的儀錶,有車速/電錶/電量顯示的一款,外圍有簡單的小圖案顯示巡航、跟線、Auto Hold、燈號這些,很靚。


與 Google 共同設計的新版本 Google’s Android Automotive OS,內置 Google Map、Google PlayStore、可「Hey Google」聲控 Google Assistant。


軚盤重量 Firm 時實在而直接,沒有更改的需要;拖慢充電反應有兩段其實夠玩,三段當然會更好。


電池容量 78kWh 與 XC40 Recharge 一樣,續航力 480km,XC40 Recharge 有 418km。


通窿的六角形波棍,窿內有發光的「星」標誌,但沒有軚盤撥片、沒有波棍 B 波。


大大幅的地圖有細得要眯起眼看的街名字體,但卻又很高清很美。


Polestar2 擁有不同的電子安全功能。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前、後永磁同步馬達
電池容量:78kWh
最大馬力:91 匹 / 6,000 轉時
最大扭力:118 牛頓米 / 4,800 轉時
續航距離:480km
體積:4,606 X 1,859 X 1,479mm
重量:2,113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540,000 起(「一換一」計劃)
網址:http://www.polestar.com/hk
查詢:2927 3388(Wearnes Motors (HK)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勞斯萊斯 Coachbuild 專屬車身定製車型 Boat Tail 亮相


勞斯萊斯汽車榮幸宣布,全球將僅生產三輛的Coachbuild專屬車身定製車型Boat Tail,第二輛車款正式面世。勞斯萊斯Coachbuild專屬車身定製的精髓,在於令每一款定製車型都能夠將客戶獨一無二的故事、品味和情感娓娓道來。日前於2022意大利埃斯特莊園古董車展面世的全新Boat Tail,完美詮釋Coachbuild的精髓,細緻雕琢每一個細節,塑造不朽的傑作。Boat Tail以全人手打造而成,車身採用整塊的巨型鋁板,彷效20世紀初賽艇的獨特線條,每一處均顯現卓越匠心。

全新Boat Tail的委託客戶由父輩開始經營珍珠產業。客戶不僅足跡廣博、視野開闊,作為資深藝術鑑賞家,他的古董車及現代車收藏也非常可觀,更一一珍藏在他的私人博物館中。客戶對至臻奢華的深刻洞見體現在夢寐以求的座駕上。整體美學設計純粹至簡,材質精挑細選,細節反覆斟酌,含蓄真摰地表達客戶對父親的深刻景仰。

委託定制之初,客戶向勞斯萊斯Coachbuild專屬車身定製設計師展示四款由他親自從私人珍藏中悉心挑選出來的珍珠貝母。這些綺麗奪目的貝母為車身外色啟迪了靈感,進而成就了勞斯萊斯迄今為止最為精巧複雜的Bespoke高級定製外色之一。


車身色彩由牡蠣色 (Oyster) 與 淡玫瑰色 (Soft Rose)融合而成,加上白色和銅色雲母薄片增添珠光效果,在不同光線下能呈現微妙變化。引擎蓋採用對比鮮明的干邑色 (Cognac),專為此款Boat Tail設計而成,並融入精細的銅色和金色鋁片,外加水晶和啞光透明塗層。Boat Tail的下擋板採用Technical Fibre科技纖維,穿插玫瑰金色編織線。

Boat Tail的車尾採用蝶式設計,內藏精巧絕倫的Hosting Suite 。皇家胡桃木飾面,鑲嵌玫瑰金細節,並經過絲光處理,外觀細膩動人。客戶選用的皇家胡桃木,隨著時間推移會逐漸形成醉人的干邑色。從上向下欣賞,觸感細膩的木質車尾與冷峻的引擎蓋和車身的高光效果形成鮮明對比 。


車輛正面,萬神殿進氣格柵由整塊鋁金屬打磨而成,與格栅上方的玫瑰金色「歡慶女神」相輔相成。內飾方面由牡蠣色與和淡玫瑰色皮革和皇家胡桃木飾面組成,並將玫瑰金和珍珠貝母細節巧妙貫穿其中。經過珠光處理的皮革,凸顯座椅及內部設計。儀表板中心的時鐘以客戶私人珍藏的珍珠貝母製成。以簡約純粹的設計,彰顯名貴材質的獨到之美。控制按鈕與儀表盤同樣採用的珍珠母,觸目所及的設計都彰顯著座駕與車主及其家族的淵源。

勞斯萊斯Coachbuild專屬車身定製部門負責人 Alex Innes表示:「 Boat Tail可謂是創意與才華恣意展現的舞台。全手工打造也為勞斯萊斯探索全新境界帶來無限可能,打破傳統工業化生產的界限。當代汽車設計與傳統工藝融匯貫通,為Boat Tail碰撞出無限火花,成就獨一無二的卓越傑作。」

Mercedes-Benz 新子品牌 Mythos 更奢華


Mercedes-Benz 一直以來豪華的代表就是旗下的子品牌是 Maybach,但如今官方再推出更奢華的全新子品牌「Mythos」。Mythos 以 Maybach 作為基礎,再提供高度客製化及以限量版形成推出。首款 Mythos 車為 Mercedes-AMG SL Speedster。不過入門車款就會由目前 7 個車型減至 4 個,官方暫時仍未公佈,但估計可能 A-Class 與 CLA 合併,取消 B-Class 及 Shooting Brake 車型。

文:Issac.C

Toyota 大量生產線停工!交車量大受影響


全球晶片問題持續,令到不少製造行業都受到影響,日本汽車品牌 Toyota 再之宣布日本境內 14 座工廠、共計 28 條產線將實行階段性停工,預計產量減少 10 萬部車。當中不少工廠是生產主力型號,在 5、6 月停工超過 10 天。Toyota 預計他們在 6 月全球只能生產 85 萬部車左右,其中日本約 25 萬部,其他國家大概 60 萬部,在日本生產的 Toyota RAV4 的高岡工廠、Lexus LS、IS、RC、NX 等車款的田原工廠,都會進入停工狀態,而 NX 450h+、UX 300e、ES 等車生產的九州宮田工廠也準備在 6 月停工,對新車市場的交車期,將會大受影響。

文:小肥

林寶堅尼榮獲 2022 任仕達(Randstad)僱主品牌獎項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被評為意大利前三名最佳僱主之一,並排列汽車行業之首。林寶堅尼與費列羅(Ferrero)和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Thales Alenia Space)同時榮獲2022任仕達僱主品牌獎項,該獎項是由世界頂尖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任仕達頒發的唯一認證。

整體而言,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在職業發展機會類別中排名第一,並在聲譽、薪酬同福利,以及工作環境健康與安全方面均名列前茅。

「林寶堅尼重視員工的快樂指數,不斷學習機會,並關注工作的多元性,以打造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工作環境。」林寶堅尼汽車公司首席人力資本官Umberto Tossini表示。「林寶堅尼榮獲了任仕達僱主品牌調查等多個獎項,證實了對員工快樂指數的關注和對員工的關懷是傳播認知並創造價值的關鍵。憑藉提倡個性化和互相尊重為基礎的企業文化,我們的眾多措施旨在培養員工歸屬感,並促進員工的發展和成長。」

今年林寶堅尼繼連續第九年獲得「意大利傑出僱主」獎項的認可後,加上榮獲任仕達僱主品牌獎項,證明了林寶堅尼對以人為本的最高價值企業福利策略的堅定承諾。2021年公司推出了「林寶堅尼感悟項目( Lamborghini Feelosophy program )」,致力於關注員工的快樂指數,並由整體意識層面關愛員工。該項目包括與身心健康相關的長期措施,並新增了例如每日營養攝取和睡眠的重要性等提議。另外,公司已經啟動的計劃包括——多元性、包容性、親子和薪酬平等相關活動和措施亦會持續進行。林寶堅尼目前擁有超過1,900名員工,在2021年達到了5.6%的增長。

任仕達僱主品牌獎項根據其獨立調查結果而頒發,調查內容為評估潛在員工認為公司的吸引力水平。結果顯示,愉快的工作氣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優厚的薪酬水平是員工選擇僱主的三個最重要因素。在意大利僱主品牌調查透過調查年齡在18-64歲的6,590名受訪者 ,包括學生、僱員和待業者,從而了解150間潛在僱主的吸引力。

Mercedes-Benz 釋出全新 GLC 預告照


Mercedes-Benz 今年重頭戲是全新一代 GLC,最快 6 月 1 日將會發表新車。日前官方釋出了一張預告圖,從圖可以看到新式尾燈變得更細,車頂有小型擾流尾翼。車廂方面,將會全面採用 S-Class 佈局,包括 12.3 吋數儀板及 11.9 吋直立觸控螢幕。大改款 GLC 車身尺碼將會變大,甚至有可能推出 7 人車版本。動力系統方面則預計有 48V 車混能系統或擁有 100km 純電續航能力的 PHEV 車型。

文:Issac.C

BMW 推出小改款 3 Series


BMW 推出小改款 3 Series,外觀造型並沒有太大變化,亦沒有換上大鼻設計,只有重新設計的 LED 燈及倒 L 型日間行車燈,泵把氣壩換上蜂窩狀格柵。車廂方面最大變化是採用 12.3 吋數位儀表板及 14.9 吋中控螢幕,還有最新的 iDrive 8.0車載系統。

動力方面,2.0 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分為三款車型,分為 318i 性能為 156 匹及 25.5kgm 扭力,320i 為 184 匹及 30.6kgm 扭力,330i 為 245 匹及 40.8kgm。

還有 320e、330e 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綜效馬力分別為 204 匹及 35.7kgm 扭力、292 匹及 42.8kgm 扭力。


文:Issac.C

Porsche 718 GT4 ePerformance 純電賽車測試中


Porsche 以 ePerformance 來延續 Mission R 的賽車概念,新車 718 GT4 eProformance 前後各一組馬達,用來造出四驅系統,最大馬力達到 1,088 匹,不過在排位比賽時會限制在 1,000 匹水平,而正式比賽就在 612 匹水,確定在比賽時有足夠的電力。Posrche 表示,新車在 30 分鐘下可以滿足到任何極端駕駛態度,而在 900V 電池技術之中,由 5% 充電到 80% 只需 15 分鐘。暫定在今年 6 月 Goodwood 就會亮相,之後就會在歐洲開始比賽,在 2023 年就會進入美國比賽,2025 更會推出 Boxster 和 Cayman 的電動車款。

SHELL 打造尖沙咀最大型兼容不同品牌的電動車充電站


電動車使用日趨普及,於現有物業擴展及提升充電配套設施更是推動其長遠發展的重要因素。繼早前粉嶺設立首個Shell Recharge充電站後,Shell 於信和旗下中港城開設第二個Shell Recharge 充電站,並已於5月初投入服務,提供4個快速充電設備,為全港所有品牌電動車提供充電服務。配合Halo的專利配電系統,其中一組直流超級充電設備能充電速度為達300kW,最快在15分鐘內完成充電,成為全港最快的電動車充電站;加上Halo 提供的40個中速充電設備,中港城停車場將成為全尖沙咀最多電動車充電設備的停車場,為電動車駕駛人士帶來更方便和優越的充電體驗。


Shell致力實踐可持續發展的承諾,於2050年或之前成為淨零排放能源企業。Shell的全新機場(貨運中心)油電站即將於2022年第二季開幕,首個於本港同時提供傳統車輛加油及電動車充電服務的油電站。同時Shell 亦將成為全港唯一擁有全面電動車充電網絡的油氣公司。


香港蜆殼有限公司常務董事余靜雯女士指:「Shell致力協助香港達至減碳的目標,加快實現低碳運輸。我們很榮幸與信和及Halo合作開設全港最快的電動車充電站,結合大家的強項,引領業界支持香港特區政府的電動車規劃。我們將會與更多車廠和持份者攜手合作,短期目標是提供超過300個Shell Recharge充電位,覆蓋香港島,九龍及新界,未來會有更多信和旗下物業設有Shell Recharge 充電站,並於今年底陸續落成。為電動車駕駛人士提供不同充電速度的電動車充電服務,以實現香港的淨零排放目標。」

信和集團資產管理董事蔡碧林女士表示:「信和集團相信創新和科技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並積極與業界同儕和創科企業合作,今次很高興與Shell及初創企業Halo攜手,以完善的電動車充電和管理系統,有助應付現有樓宇增建充電設施方面的困難。為配合政府的重點環境保護措施,我們相信覆蓋全面的充電站網絡是推動電動車發展的關鍵,而增加電動車充電站是信和管業優勢於物業管理可持續發展策略的重要範疇之一。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擴展集團旗下物業的電動車充電器數量,預計在2022年內大幅增加67% 至超過1,400個,鼓勵市民採用綠色運輸。」

Halo創辦人及執行長曾偉華先生分享說:「Halo一直致力通過本土科研結合全球充電技術以提升香港電動車充電服務。今日,我們很榮幸在香港的核心商業區 – 中港城建設了全港最快的UNIVERSAL充電站,最快能在短短15分鐘為新型號的電動車補充約200公里的行駛里程,相當於從中港城到赤鱲角機埸來回三次,實現充電與入油一樣方便快捷的新體驗,消除市民對電動車使用的擔憂。此外,通過Halo專利的LOAD MANAGEMENT 配電系統,讓中港城大幅節省對充電站的電力負荷,輕鬆實現大面積甚至全面的電動車充電覆蓋,為未來準備電動車全面普及建立了一個正面的展示。」

林寶堅尼 2022 年第一季度營業額和營業利潤均有提升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繼2021年取得非凡成績——創下歷史最佳營業額和盈利後,2022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業績持續增長。公司營業額達到5.92億歐元,相比2021年第一季增長13.3%。營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25%,從1.42億歐元增長至1.78億歐元。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Stephan Winkelmann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在商業和財務方面的所有主要業績指標均為史上最佳。林寶堅尼極具吸引力的產品系列、供不應求以及全球三大地區市場銷量的平均佔比,均是創紀錄佳績的原因。 」

第一季度盈利能力的提升受到了匯率良好趨勢的積極影響,同時也得益於銷量的增長:從一月至三月,林寶堅尼全球交付量達到創紀錄的2,539部,相比2021年同期增長4.8%。

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執行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Paolo Poma表示:「 2022年自開初以來充滿著不確定性,儘管在這種情況下,林寶堅尼第一季度的卓越成績再次證明了我們的強大韌性。我們將繼續努力,並堅信與2021年業績相比,林寶堅尼能夠在全年實現持續增長。 」

今年年初林寶堅尼屢獲多項重要殊榮:公司榮獲「2022意大利傑出僱主」獎項,並且連續九年獲此榮譽,是林寶堅尼成為最佳僱主之一的力證。另外公司自2009年起在環境可持續發展方面採取的多項措施和不斷投入,林寶堅尼因而榮獲「2022綠色之星」獎項,連續兩年被譽為意大利最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公司之一。自一月至三月,林寶堅尼不僅持續拓展經銷商網絡——多個全新展廳開幕,並且首次進入NFT世界。

第二季度初起即創下紀錄——林寶堅尼第20,000部Huracán下線,並推出今年首款新車型Huracán Tecnica——及已經於4月12日在紐約車展首次亮相。 今年林寶堅尼將推出三款全新車型:兩款Urus和一款Huracán。

Mercedes-Benz EQE 350+ 全電動行政房車正式推出 $768,000 一換一


繼 EQS 後,Mercedes-EQ 正式推出第二款採用電動車專屬模組結構的車型 – 全新 EQE。全球版本 EQE 的生產地為德國不來梅,而首款推出市場的型號為 EQE 350+。

相對於頂級豪華的 EQS,EQE 採用了軸距較短、前懸較短和車側線條較緊湊的設計,輪廓更為流線,為行政房車的造型趨向未來。Sensual Purity 的設計理念,透過精緻圓潤的表面、減少的駁口,以及滑溜的車身(流暢無縫的設計)呈現出來。配合短前懸和短車頭,車尾的銳 利定風翼帶來動感。與車身闊度一致的 19 至 21 吋輪圈,連同充滿動感的線條,令 EQE 外形 更具跑格。

EQE 的車身尺寸(長/闊/高:4,946/1,961/1,510 毫米)跟 CLS 相約。而車尾亦與 CLS 一樣,尾窗和車尾蓋並非一體化。至於車廂尺寸,EQE 更遠優於今代 E-Class (213 系列),例如前座肩部空間(多 27 毫米)和車廂總長度(多 80 毫米)。

EQE 的懸掛系統採用前四連桿,後多連桿設計,與全新 S-Class 相近。客戶可選配包含 ADS + 主動吸震系統的 AIRMATIC 氣壓懸掛。如選配後軸轉向系統,EQE 更能像小房車般靈活。轉向角高達 10°的後軸轉向,令迴旋直徑由 12.5 米降至 10.7 米。

Mercedes-Benz EQB 小型七人家庭車抵港 $529,000 一換一


繼 EQA 後,來自 Mercedes-EQ 的第二款輕巧電動車正式誕生。EQB 與 EQA 共同採用高輸出、高效能電力驅動和智能動力回收系統,不過 EQB 的七座位在輕巧電動車市場上脫穎而出。其第三排座椅可容納身高 1.65 米以內的乘客或安裝兒童座椅。不論家庭成員多少,全新 EQB 均可提供大量空間,滿足多種出行需要。EQB 250 全電動輕巧 SUV 最高輸出為 190hp,混合耗電量 (WLTP)為 16.3 千瓦‧小時/100 公里,續航力達 474 公里(WLTP)。


EQB 的推出,進一步豐富平治輕巧車陣容。它與兩個型號關係密切:它和 EQA 共用了先進電動驅動科技,而其長軸距(2,829 毫米),寛敞多變車廂和第三排座椅均沿自 GLB。EQB 的車身長/闊/高為 4,684/1,834/1,706 毫米,帶來寛敞的車廂。前排頭部空間達 1069 毫米,中排亦達 962 毫米。平坦而倘大的行李箱提供 465 至 1,620 公升的容量,與中級旅行車不遑多讓。中排座椅除了靠背傾斜度可調較,更可前後移動多達 140 毫米。

EQB 的第三排為兩張獨立座椅,可為身高 1.65 米以內的乘客提供舒適空間。齊全的安全設備包括可調較式頭枕,預縮式安全帶連負荷限制器及覆蓋第三排座椅的窗簾式安全氣囊。第二及第三排已可安裝共四張兒童座椅,而副駕駛席亦可放置一張。如需額外儲物空間,第三排座椅亦可平放。

在歐洲生產的 Mercedes-EQ 輕巧電動車的電池,俱由平治位於德國卡門茲(Kamenz)的附屬公司 Accumotive 提和波蘭亞沃爾(Jawor)提供。兩家廠房均以二氧化碳中和形式運作。

平治 VISION EQXX 最高效能電動概念車現身香港


平治將於 5 月 20 – 24 日假 ELEMENTS 圓方商場舉行 “The Future Envisioned” Mercedes- EQ 車展,展出多款全新電動車,包括 EQS 電動豪華房車,兩款首度公開亮相的 EQE 電動行政房車與 EQB 七座電動 SUV,及特別來港展出的 VISION EQXX 概念車,讓車迷親身體驗平治的電動車科技。

為了對地球影響減至零,及竭力使用綠色能源,平治的工程師矢志不斷邁步向前,竭盡所能將續航距離和效率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平治概念車 VISION EQXX,便是此舉的最佳例證。憑藉逾 1,000 公里的續航距離和低於 10 kWh/100 km 的低耗電量,先進的驅動系 統、0.17Cd 的超低風阻和前衛的外型設計,VISION EQXX 除了完美展示平治品牌於電動車 科技的領導者地位,更成為未來電動車效能的新指標。

展覽詳情
日期:2022.05.20 | 1PM – 8PM / 2022.05.21 – 05.24 | 11AM – 8PM
地點:ELEMENTS 圓方 1 樓金區展覽場地
展示型號包括:EQB、 EQE、EQS、VISION EQXX 概念車

Nissan 發表微型電動車 Sakura


Nissan 繼 Leaf、Ariya 之後,發表第三款電動車 Sakura,定位為都市用微型電動車。車廂佈局和設計平淡,配備 7 吋儀表板及 9 吋中控螢幕支援 Apple Carplay 無線連接、Nissan Connect 等。Sakura 採用 20kWh 電池容量的鋰電池續航力,在 WLTC 模式下可提供 180 公里續航力。性能功率為 47kW 及 195Nm 扭力,極速為 130 公里。

文:Issac.C


勞斯萊斯 Phantom Series II 隆重推出


Phantom Series II 保留Phantom的莊嚴氣勢。萬神殿格柵的頂部增加了鍍鉻飾條,與車頭大燈及日行燈水平對齊,令車頭設計更加氣勢磅礴新設計。賦予Phantom 嶄新、從容、現代感的外觀,反影以駕駛者為中心的特性。
從車頭正面看,萬神殿格柵巧妙的幾何設計、令「雙R」徽誌與「歡慶女神」更顯突出。 格柵沿用在Ghost中首次亮相並大受歡迎的發光式設計。 前大燈採用鐳射切割,呈現仿似星光般的效果,與車內的星空頂飾相互呼應,為夜間駕乘Phantom 增添優雅貴氣。

車身側面,Phantom Series II保留了勞斯萊斯標誌性的短前懸、長軸距和寬C柱設計,保護乘客隱私。 車身輪廓則保留了從「歡慶女神」延伸到車尾的收束線條。 車輛腰線從前翼板彎曲貫穿至後門,向燈籠式尾燈延伸,凸顯了Phantom 長車頭的比例。 車側底部的「飄馳線」營造出較強的陰影效果,從視覺上亦可感受勞斯萊斯無與倫比的「魔毯般駕乘體驗」。
全新設計的輪圈為車身側面平添美感。 客戶可訂製全拋光或部分拋光的3D不鏽鋼三角輪圈,或選配優雅的圓盤輪圈,緬懷1920年代勞斯萊斯汽車的浪漫風情。圓盤輪圈以拋光不鏽鋼打造,配以黑色漆面,將陸地飛行感完美呈現。

應部分Phantom 客戶要求,客戶可委託定製深色鍍鉻格柵飾條、黑色引擎蓋飾條、擋風玻璃和側框飾條,用於不同色調的車身外觀之上。

Phantom Series II延續Phantom奢華內飾設計:方向盤微微加粗,為車主提供更為直接的駕控體驗。Phantom Series II和Phantom Extended Series II各具特色,代表不同駕乘樂趣。 如今,Phantom Series II受到更多偏好親自駕駛的客戶青睞,而Phantom Extended Series II為樂於尊享坐乘的客戶提供至臻奢華體驗。


為紀念勞斯萊斯推出Phantom Series II及展現品牌Bespoke高級定制精髓,勞斯萊斯特別發布一款全新的Bespoke車型——Phantom Platino, 以珍稀鉑金的銀白色調命名。

勞斯萊斯對內飾編織物料的探索始於品牌在2015年推出的Phantom Serenity特別版,一款採用手工繪飾、手工刺繡絲綢內飾的Bespoke高級定制車型。Phantom Platino代表著勞斯萊斯一脈相承、對於奢華新境的不斷探索,以及對內飾織物材質的進一步鑽研。 於Phantom Platino採用了皮革以外的內飾物料,反映著勞斯萊斯對內飾素材開放包容的精神。Phantom Platino前排座椅採用精緻的勞斯萊斯皮飾,後排座椅則採用織物軟墊,可謂與品牌早年歷史遙相呼應。該車內飾採用兩類同色系編織物料組合:包括歷久不衰的意大利頂級織物和充滿光澤的竹製纖維。

兩種物料都呈現了以「歡慶女神」圖案為基礎的花紋。 在絲綢織料中,該花紋設計較小,營造極為強烈的視覺效果。 同時,在如扶手、中控台以及在「藝境藏珍」Gallery的視線可及處,均有花紋裝飾。 竹制織料的繡紋則相對更大,採用室內設計常見的簇絨,因其具有彈性,且更耐磨耐觸而用於下方內飾。

Phantom Series II儀錶板上的時鐘採用類似設計理念。 其以當代科技呈現經典材料,時鐘錶盤為3D 列印陶瓷,鑲嵌於霜面處理的木飾面。 令Phantom Series II內飾色彩柔和協調,彌漫奢華氛圍。

Phantom 內飾中最壯觀的「畫布」當屬星空頂。 Phantom Platino典藏版的星空頂飾採用獨特設計,閃耀的群星向後延展,點點流星沿著車頂弧線熠熠生輝。

勞斯萊斯汽車行政總裁 Torsten Müller-Ötvös先生表示:「勞斯萊斯深知客戶對於Phantom 的喜愛,這一傑作已然屹立於巔峰。 我們充分尊重客戶所想,也相信在不斷追求完美的道路上,需穩步前行,進而締造無限可能。」

全新Phantom Series II每一處微妙的改變無不融𣾀深思與匠心。Sir Henry Royce所言:「細節成就完美,但完美不止步於細節。」

Bentley Flying Spur Hybrid 插電混動版被認證為最具能效表現的賓利車型


賓利品牌旗下第二款電動超豪華運動旅行座駕 Bentley Flying Spur Hybrid 是品牌迄今為止最具能效表現、燃油經濟性最出色的車型。在型式認證(Type Approval)過程中,該車基於WLTP行駛工況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為75克/公里。

該車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的賓利車型,僅為75克/公里(WLTP行駛工況),綜合續航里程達805公里,純電動續航里程為41公里(WLTP行駛工況),搭載先進動力技術,兼具奢華格調和強勁性能,2.9升V6汽油發動機和先進電機系統協同工作,最大功率達544馬力,峰值扭矩為750牛·米。

賓利飛馳插電混動版現已在英國和歐洲等市場接受客戶訂購,現有賓利飛馳車系包含V8、W12、穆萊納(Mulliner)和插電混動版車型選擇。

Lexus NX 250 肥咗又輕咗


在 UX 推出前屬 Lexus 入門級 SUV 的 NX,有位置於 RX 之下的 4、50 萬元售價和中形體積,車系在 2014 年推出,2017 年小改,這裡的一部是其第二代全新款式,車子是在「Lexus Driving Signature」(淩志式駕駛感覺)口號下推出的第一部新車,意旨車輛要有線性的駕駛感覺,直接的人車溝通感,貫切落實執行司機的意願,外形是「Lexus 設計語言」的最新進化,車廂設計用上源自 2019 年 LF-30 Electrified 概念車的「Tazuna」(控制馬匹的「韁繩」)概念,即人車合一這類東西。看來同樣是 Lexus 式三尖八角的它,裡裡外外帶著 Lexus 由它而起的新事。


新 NX 的車身體積比舊款稍長、稍闊和稍高,軸距增加 30mm,有三格燈泡的頭燈同有「Nike 剔」日行燈,尾燈有「L」形紅燈和全闊度紅色燈條,鬼面罩有一格格「U」形圖案,加長的車頭和縮短的車尾外懸帶來輕巧的感覺,走到後門邊一半便分叉的腰線,令後沙板看來像蹺起般,車尾 Logo 由「L」章首次改為「LEXUS」五隻字,輪圈由 18 吋改大至 20 吋。我們意識到所謂最新進化設計語言,就是新車比舊款稍稍不同的模樣。


進化得較明顯的車廂設計,所說的「Tazuna」概念即司機坐在右方有被儀錶盒加塊微微傾向他的中央屏幕包圍的駕駛環境、左邊乘客前面沒有甚麼的「開揚」設計。有防反光處理的觸控式中台屏幕,有 14 吋闊和高清顯示,語音聲控功能可控制導航、音響及車輛設定等,白底、藍字的頁面設計,沒有德國車的花巧顯示,而有近似 Tesla 屏幕像實驗室的簡約感。新設計的軚盤,有實體按鍵也有像平治軚盤的觸控功能,可控制音量聲浪、巡航/跟線輔助系統和其他設定。由指針改由全 LCD 顯示的儀錶,雖沒圖案可變,但外框顏色可隨 Eco、Normal、Sport 反應模式轉出藍、白、紅色;Drive Mode 制改放在中橋右上方較近司機膝蓋位置,比較就手的。兩顆冷氣圓制有幻彩的顯示溫度。車廂色調有黑白色「 Black & Rich Cream」和所見的啡色「Hazel」兩款顏色。氣氛燈有 5 組共 14 款顏色選擇。HUD投射儀錶與之前一樣有三組顯示。整體觀感和手感都有別於 Lexus 用了多年的一格格黑色按鈕、工工整整的錶板設計,而可形容為較為人性化的模樣。首次有的 e-latch System 電子門鎖,四隻車門的索緊和解鎖都由摩打負責,除了手感獨特外,可結合(香港沒有的)盲點有車系統提供 Safe Exit Assist 功能,即鄰線有車時阻止你開門。後排設備例牌有 60:40 拍低椅背,中橋冷氣風口,新車的後排坐點比前降低,頭頂空間增多。四正的尾箱旁設有按鈕可彈低後排椅背。


含高拉力鋼的 GA-K 底盤,採用激光複合焊接、膠水黏合,懸掛接點經強化,尾廂框架藏有發泡膠加硬,提高底盤硬度之餘重量減少 80kg,車重由舊款的 1,700-1,790kg 降至現時 1,620-1,705kg。與前一樣的前支柱、後雙搖臂懸掛,新的吸震器有優化的慢速吸震效能。優化的隔音物料、改良的車門膠邊、有波點減風阻的引擎底板、可防止高速行車時頭冚震動的「Twin-lock structure」雙扣頭冚,令風噪比舊款減少 15%


NX 車系在歐美國家有 HEV 混能、PHEV 充電式混能、全新的 2.4 升渦輪增壓,和香港初推時賣的「250」2.5 公升自然吸氣引擎選擇,此引擎亦即 Lexus ES 250 和豐田 Camry 所用的同個「A25A-FKS」,設計重點有長衝程,高壓縮比,可直噴也可 Port 噴的 D-4S 燃料供應系統,NX 250 有 206 匹/ 247 牛頓米輸出,加速性能不算很快,自然吸氣引擎自然沒有渦輪增壓谷著氣上路的感覺。「Direct Shift」8 速自動波,配合引擎細滑的轉波。鈕制雖改了位置,但作用一樣的 Drive Mode 系統,由 Comfort 轉至 Sport 時有加快的引擎/波箱反應和稍重的軚盤。在加硬和更隔音的底盤下,車子同有 Lexus 式拋浮、隔世和寧靜的乘坐和行車感受。



車系有 $499,075 的 Superior 和測試的 Ultimate 型號,賣 $538,205,後者多有所說的 14 吋闊高清中台屏幕、20 吋輪圈和其他。標準設有的 Lexus Safety System+ 3.0(LSS+3.0)主動安全系統,包括有 PCS (Pre-Collision System)前方自動煞車,系統新增 Intersection Assistance 路口車流辨識,以及 Emergency Steering Assist 自動扭軚閃避功能。Dynamic Radar Cruise Control 雷達感應巡航系統除懂自動跟距外,Curve Speed Control 懂得根據彎角幅度而調校減速率,司機亦可調校再加速的加速快慢。LDA (Lane Departure Alert)離線警示系統現懂識破燈柱、路膊、欄杆、牆邊。LTA(Lane Tracing Assist)離線自動扭軚現扭得較自然。


車身體積比舊款稍長、稍闊和稍高,軸距增加 30mm,走到後門邊一半便分叉的腰線,令後沙板看來像蹺起般。


司機位有被儀錶盒加塊微微傾向他的中央屏幕包圍的駕駛環境,左邊乘客前面是沒有甚麼的「開揚」設計。


鬼面罩有一格格「U」形圖案;「Twin-lock structure」雙扣頭冚可防止高速行車時的震動。


引擎亦即 ES250 和 Camry 所用的同個「A25A-FKS」,NX 250 有 206 匹 / 247 牛頓米輸出。


後排設備例牌有 60:40 拍低椅背,中橋冷氣風口,新車的後排坐點比前降低,頭頂空間增多。


改由全 LCD 顯示的儀錶,外框顏色可隨 Eco、Normal、Sport 反應模式轉出藍、白、紅色。


車子加速性能不算很快,自然吸氣引擎自然沒有渦輪增壓谷著氣上路的感覺。


後排椅背可按屏幕彈低;白底、藍字的頁面設計,有近似 Tesla 像實驗室的簡約感。


司機可調校巡航系統跟車減速後再加速的加速快慢。


巡航系統除懂自動跟距外,Curve Speed Control 懂得根據彎角幅度而調校減速率。


氣氛燈有 5 組共 14 款顏色選擇;賣 $538,205 的 Ultimate 型號才有 14 吋高清屏幕。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引擎
排氣量:2,487cc
最大馬力:206 匹 / 6,600 轉時
最大扭力:247 牛頓米 / 5,0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自動波
體積:4,660 x 1,865 X 1,660mm
重量:1,620-1,705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538,205 起
網址:http://www.lexus.com.hk/
查詢:2820 4020(皇冠汽車)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香港 Craft-Bamboo Racing 再度揚威澳洲巴瑟斯特 12 小時耐力賽

12h Bathurst 2022 - Liqui-Moly Bathurst 12 Hour - Intercontinental GT Challenge Round 1 - Foto: Gruppe C Photography


2022年度洲際GT挑戰賽(Intercontinental GT Challenge,IGTC)首回合賽事,澳洲巴瑟斯特12小時耐力賽(Bathurst 12 Hour)已於5月13-15日在澳洲帕諾拉馬山賽道(Mount Panorama Circuit)順利完成。香港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以平治-AMG 廠隊的身份再度揚威海外,憑藉大膽和卓越的比賽策略,成功克服不利因素,創下香港車隊於此賽最佳的亞軍成績。車隊以複雜的戰略,配合星級車手晏高(Maro Engel)及真卡迪拿(Daniel Juncadella),以及澳門車手謝榮鍵(Kevin Tse)的完美表現,在經歷12小時的耐力賽後,只以8.707秒之差屆居亞軍,但以成功創下香港車隊參該著名澳洲賽事以來的最佳成績。


該隊在賽前的4節練習賽上均表現不俗,每節都能造出具競爭力的圈速。週五天氣放晴,更提供車手們乾地試車的機會。車手陣容當中,真卡迪拿及謝榮鍵是首度挑戰這條長6.2公里,以困難和技術考驗著稱的山路賽道。曾到此作賽的晏高,則為他的隊友帶來寶貴經驗,使他們的圈速得以提升,最終以第3名完成該節練習賽。

他們於賽前一天遇上真正考驗。車隊工程師於週五晚上翻查引擎數據時發現當中有不尋常情況,雖然理論上該引擎仍可作賽,但可靠性及安全性均存有隱憂。經審慎考慮後,車隊決定在賽前更換引擎。車隊技師於週六早上進行該臨時工程,儘管已全力火速更換,車隊還是趕不及同日進行的練習及排位賽,以致他們在週日正賽上將從最後的位置起步。


代表香港出賽的91號平治-AMG GT3戰車,於正賽上從第19位出發。比賽開始的清晨時份,賽道非常大霧及昏暗,負責首棒的晏高以他的豐富經驗讓車隊排名慢慢提升。賽事開首的數小時曾多次發生意外並需由安全車帶領比賽,讓這支香港車隊能夠有空間進行非正統的進站程序。車隊不與其他參賽車同步,不斷利用安全車帶領比賽的時間進站,此舉能節省進站的時間,並增加他們在賽道上的作賽時間。車隊在上半程比賽已經完成14次進站,並在賽事開首4小時已經完成賽例所規定,賽車需完成9次,每次逗留維修站最少120秒的比賽要求。這大膽的策略並沒有讓車隊落後,相反更能讓他們擠身前列,並且在餘下的賽程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安排何時進站。

這出人以表之舉使車隊在比賽中成功取得領先長達4小時,更迫令其他車隊需更改策略以應對。賽事從這刻開始變得白熱化,面對時晴時雨的比賽狀況,車隊需尋找最佳的時間讓車手輪換並保持優勢,雨戰的出現更曾一度打亂車手的作賽次序。及至比賽最後3小時,車隊落後領先對手約13秒。晏高被委以重任,負責12小時比賽的最後一棒。他與另一位平治-AMG 廠隊車手 Jules Gounon 隨即展開一場史詩式的決鬥,他們在近2.5小時的交戰過程中,拉鋸只有不足1秒的差距。儘管 Craft-Bamboo Racing 車隊在最後一次進站成功為晏高爭取10秒的優勢,但車隊最終仍未能逆轉形勢,91號的平治-AMG GT3 戰車最終以8.707秒之差緊接對手獲得賽事全場總亞軍。


賽事完結時,車隊所有工作人員都百感交雜,既對未能首奪巴瑟斯特12小時賽冠軍感到失望,但又為完成一場從後趕上的精彩賽事感到高興。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車隊在此感謝各成員的努力取得佳績,並協助平治-AMG 於本季洲際GT挑戰賽揭幕戰包辦頒獎台上所有席位。亦感謝所有合作伙伴,包括 Mercedes-AMG Motorsport,Evisu,Motul 潤滑油,Contempo Concept,Tarmac Works,嘉柏建築師事務所,香港亞洲醫療控股,SP Tools,Kaze 口罩,FreeM,以及 POAD 的支持和協助,讓車隊能夠在這項澳洲最大型的國際賽事中取得成功。儘管比賽過程天氣變化不斷,Motul 潤滑油都能在高強度的長途賽事中,為賽車引擎和波箱提供最好的保護和表現,讓車隊可無後顧之憂衝擊比賽勝利。


歐陽若曦 | 91號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總監
「在如此接近勝利的情況下失落冠軍當然會感到失望,但我對車隊成功克服困難完成賽事並取得佳績感到非常感激。首先是感謝賽事主辦單位,志願者以及一眾在現場支持我們的澳洲車迷,他們給予我們團隊很多的支持和鼓勵。接著要感謝我們的3位車手 Kevin、Dani 和 Maro,他們在比賽中交出無與倫比的表現讓我們有力爭勝。感謝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車隊所有成員的付出,帶領車隊登上頒獎台。在整個12小時的耐力賽中,我們沒有被處罰,沒有失誤及出錯。特別要感謝車隊經理 Kirby,在參賽的過程中的辛勞付出,也要感謝 Matt 及工程團隊出色的比賽策略。最後更要感謝所有因疫情未能取得澳洲簽證到場作賽的所有車隊工作人員。我們非常享受這次賽事,包括當中所能學習和汲取的,期待在2023年再次回來爭取勝利。」

Maro Engel 晏高 | 91號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車手
「這是一場精彩的賽事,也是非常困難的一次。車隊及車手們都表現非常出色,從最後位置起步並成功追回奪得亞軍,亦曾一度領先確是非常難得。我們盡了最大努力嘗試收窄差距,可惜最終還是差一點點。這次比賽的表現和成績是絕對值得我們感到自豪的。很高興再次跟香港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合作參賽,感謝所有成就我們獲得成功的人,尤其是經歷了星期六更換引擎的挑戰後。非常感謝我的隊友 Dani 和 Kevin,他們的駕駛表現非常優秀。我期望在9個月後再回來參賽並爭取冠軍。」

Daniel Juncadella 真卡迪拿 | 91號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車手
「我是首次來到巴瑟斯特作賽,今仗是一場很棒的賽事。很高興取得全場總亞軍,但身為一名車手當然希望勝出比賽,所以只差8秒而失落冠軍是有點遺憾。但無論如何,我對整個團隊的表現非常滿意,他們整個週末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只是稍微有少許不足。很高興可跟香港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合作出戰,我相信所有人都會為取得此佳績感到驕傲。這次經驗給予我們更強信心,明年二月我們會回來再次挑戰勝利。」

謝榮鍵 | 91號平治-AMG Craft-Bamboo Racing 賽車隊
「我真的非常感謝平治-AMG 和 Craft-Bamboo Racing 車隊給予參賽機會,這場比賽非常具有標誌性。我是首次到巴瑟斯特參賽,很榮幸可以成為車隊當中的一員。我非常感謝車隊工程師 Matt Harvey 和我的隊友晏高,是他們定下這個比賽策略,我們亦在賽事中成功完美地執行,讓我們能取得這好成績。恭喜 Dani 能跟上與其他對手,儘管這只是他首次來此參賽。我有最好的AMG明星車手和我一起參賽,我很高興能夠參與在其中。我們距離冠軍只差8秒,但從事後來看,我們是應該為所能做到的成績感到驕傲。」

Honda ZR-V 日本預計 5 月上架


Honda 在中國、美國推出 ZR-V/HR-V 之後,日本也傅出在 5 月 19 日在網上上架,暫定 10 月正式發表,日本傳媒表示新車會用 1.5 公升四氣缸引擎和 e:HEV 兩個動力版本,後者是 2.0 公升自然吸氣加電動馬達。日本版的車頭設計,預計會跟美國版本有點不同,而車廂空間方面,由於以 Civic 底盤轉移到來,空間應用方面亦會十分出色。新車車廂駕駛席的中橋部份,兩側都會有 USB 接口,方便使用。

Lexus NX 日本新車輪侯期一年以上


2021 年 6 月日本 Lexus 發布第二代 NX,在 10 月正式交車,不過受到晶片、配件影響,交車期受到影響。可是 Lexus 預計在 2023 年 3 月就會推出小改款,對於已下單的車主來說的確是兩難。小改款新車將標準配備前座加熱座椅、軚盤。NX 450+ 還有尾箱電動翻平後座功能。新車也提供 20 吋防爆輪胎作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