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已經完滿結束,精彩的賽事為觀眾帶來一個動感激情的週末。場外鬥得難分難解,場內美女多不勝數,同樣令人目不暇給,口水不多過浪花,現在就為大家繼續分享吧!
文:Car1.hk
攝:Jeff & Richard
推出至今已經有 5 年的 Porsche 918 Spyder,採用 4.6 公升 V8 高轉引擎,前後軸再配備了電動馬達組成混能系統,綜合馬力足足可達輸出 887 匹,配合 PDK 7 速波箱,由 0-100km/h 加速只需 2.8 秒,極速可達 342 公里,在 2013 年時曾經創下紐布靈北賽道最快量產車記錄。
早前,2016 年 F1 冠軍車手 Nico Rosberg 於銀石賽道試駕 Porsche 918 Spyder,最後十分興奮地表示:「直線加速的速度感與 F1 賽車一樣快,對於 5 年前的作品來說相當令人驚訝。而且 918 Spyder 平衡做得十分出色,給予駕駛者足夠信心將性能推至極限。」其實從 Nico Rosberg 試車影片已知他相當滿意,在一開始試駕時,可以看得出 918 Spyder 的直線加速能力令 Nico Rosberg 興奮到面紅,其後越開越快,一直不斷將 918 Spyder 推至極限。
另外,Porsche 表示未來一定會推出 Porsche 918 Spyder 的後繼車,但必須在電池技術取得突破,令到新世代蛙王得到最強提升後才會考慮推出。
文:Issac.C
國際汽聯 GT 世界盃正賽星期日舉行,比賽在天氣晴朗乾地下進行。起步P1寶馬巴西藉車手法夫斯(Augusto Farfus Jr),P2 平治馬些路(Raffaele Marciello)和 P3 晏高(Maro Engel)帶領。
比賽一開始,駕駛寶馬 M6 GT3 的法夫斯把握到動態起步節奏,起步非常順利保持頭位進入第一個彎,另外三部平治只能跟尾等待機會。第四圈時平治馬些路開始發力,慢慢追貼頭車。第八圈時平治馬些路葡京彎收車不及直指牆邊,跌至第十位繼續比賽。此時澳門先生莫他拿造出最快圈2分18秒342。他在第十圈時再造出最快圈2分18秒276。
第十二圈時,平治晏高追近法夫斯在0.8秒之內,此時比賽仍有六個圈,晏高和莫他拿仍未放棄,莫他拿跟晏高只有一秒距離。晏高屢次使用閃動頭燈等伎倆向前車施壓,但仍未能找到超越法夫斯的機會。各車手表現穩定,安全車無需出動。最後三圈比賽,頭四車每車距離只有大概 0.8秒。
最後寶馬法夫斯成功穩守冠軍位置衝回終點,平治晏高和莫他拿包辦亞季軍。保時捷車手班博(Earl Bamber)和奧迪車手富林斯(Robin Frijns)則分別取得第四名和第五名。
BMW Team Schnitzer 車隊領隊 Charly Lamm 今場後就會退休,是次 GT World Cup 冠軍將為他的賽車事業畫上完尾句號。
寶馬車隊在今場 GT World Cup 堅守了 18 個圈後,車隊上下終於可以放鬆下來慶祝一番。
文:Teddy Leung @ 澳門直擊
攝:Jeff & Richard & BMW
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世界盃正賽在星期日舉行,經過連番戲劇性角逐,英國車手迪圖奪得職業生涯中第二座澳門冠軍獎盃。
賽事期間共出現兩次黃旗,更因德國車手佛羅絲(Sophia Flörsch)的意外而一度遭紅旗打斷。但無論如何,這位Motopark車手一直保持帶頭領跑位置。在第四圈,佛羅絲的賽車從坪井翔(Sho Tseboi)的賽車上方飛往葡京彎。兩位車手連同受事故波及的兩位攝影師和一位賽道工作人員均已送往醫院治療,五人均無生命危險。
大會出示紅旗,並因需修復撞毀的圍欄而延長紅旗時段。在比賽恢復後,迪圖以完美姿態起步,在第12圈更成力抵禦於早在第七圈超越費尼特拉斯(Sacha Fenestraz)的瑞典車手約•艾歷臣(Joel Eriksson)的攻擊。
迪圖以驚人的速度做出無可挑剔的表現。迪圖表示:「相比去年的勝利,今年的沒有太多的驚喜,但卻更得心應手。當你能夠以這樣的方式統領比賽週末,感覺實在是非常、非常的特別。我非常激動。」
費尼特拉斯取得第三名,曉士(Jake Hughes)、米克•舒密加(Mick Schumacher)和艾隆(Ralf Aron)依次取得第四至第六名。
攝:Jeff & Richard
澳門房車世界盃在星期日進行,Münnich Motorsport車手古里亞利(Esteban Guerrieri)奪得澳門東望洋大賽第三回合冠軍,首次登頂東望洋。九屆澳門冠軍侯夫(Rob Huff)和匈牙利車手米捷利斯(Norbert Michelisz)分別以第二名和第三名衝線。
以第10名完成第三回合賽事的意大利車手泰基尼(Gabriele Tarquini,BRC Racing 現代賽車)則成為第一屆國際汽聯房車世界盃年度總冠軍。擁有多次在澳門比賽的經驗的泰基尼帶著18分的領先優勢征戰第三回合,而積分榜次席的伊雲•梅拿(Yvan Muller)則從第六位出發。伊雲•梅拿必須在這回合至少取得第三名,才有機會擊敗從第14位出發的泰基尼。最終,泰基尼以第10名完賽,並收獲足夠積分成為年度總冠軍。
伊雲•梅拿在起步後迅速超越駕駛Münnich Motorsport本田Civic賽車的侄子艾拿卓(Yann Ehrlacher)和WRT奧迪車手禾尼(Jean-Karl Vernay),躍升至第四位。與此同時,古里亞利在前往葡京彎途中超越桿位車手侯夫(Rob Huff),取得帶頭位置。
奧迪RS 3 LMS賽車速度驚人,幫助禾尼在入葡京彎前收復失地,從伊雲•梅拿手中奪回桿位。之後,泰基尼的隊友米捷利斯在第二賽段擋在禾尼和伊雲•梅拿之間,成為伊雲•梅拿最終失落頒獎台席位的關鍵。
在第二回合受葡京彎事故影響而未能完賽的泰基尼重新振作,展開第三回合的角逐,並成功避開首圈時在同一彎角發生的意外事故,晉升至第九位。此時,伊雲•梅拿必須奪得第二名,才能成為最終王者。
伊雲•梅拿嘗試發力追回前三位置。到了第三圈,柏尼斯(Aurélien Panis)的Comtoyou奧迪RS 3 LMS賽車在火藥局退賽,引發黃旗出動。比賽在第五圈末段恢復,米捷利斯迅速被前列車手拋離。
伊雲•梅拿的隊友比約克(Thed Björk)在第六圈於火藥局超越泰基尼,升至第十位。泰基尼一直緊隨比約克和前方車群至比賽後段。
到了第11圈,禾尼於葡京彎發生事故,泰基尼順勢升上第九位,惜後在第12圈被比頓(Nathanael Berthon)超越。其後,Zengő Motorsport車手沙保(Zsolt Szabo)撞向水塘北角彎,驟停在出彎處,引發安全車出動,同時為泰基尼鎖定年度總冠軍的名次。
伊雲•梅拿以第四名完賽,而泰基尼則以三分的優勢奪得房車世界盃年度總冠軍,是其職業生涯中的第二個世界房車賽總冠軍。二人曾在2009年世界房車錦標賽上演相似局面,泰基尼當年以四分的優勢擊敗伊雲•梅拿。
古里亞利奪得第三回合冠軍,第一次站上澳門頒獎台最高處,亦是其在本賽季的第二勝,同時助他獲得季度總季軍。英國車手侯夫雖然鎖定兩個回合的桿位發車位置,但最終未能完成摘下東望洋大賽第十勝的願望。
艾拿卓跟隨米捷利斯和伊雲•梅拿身後衝線,奪得第五名,而奧拿(Pepe Oriola,Campos Racing Cupra賽車)和捷康(Kevin Ceccon,愛快羅密歐Giulietta賽車)則奪得第六名和第七名。
比約克、比頓和泰基尼收獲剩餘積分。
駕駛Team Work Motorsport奧迪賽車的謝榮鍵奪得第十七名,再次成為表現最為出色的外卡車手。
攝:Jeff & Richard
Ford 在今年 4 月時宣佈在美國停售房車及掀背車引起喧然大波,Toyota 亦有可能跟進腳步重新審視賣車策略。早前北美集團 CEO Jim Lentz 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Toyota 今年頭 10 月的銷售成績,pick-up 車及 suv 增長了 7.7%,而乘用車則下跌了 11.1%,隨著 SUV 及 Pick-up 在北美市場越來越受歡迎,Toyota 正檢視車款的利潤情況,可能會將某部份車款將會停車,例如銷售日漸低迷的開篷車及房跑車等等。雖然 Toyota 仍然沒有講明北美市場將會停產何款車,但外界估計最有可能是房跑 Lexus RC,甚至銷量並沒有很好的 86 也有機會在名單之上,而久久沒有改款 Lexus GS 亦有能停售。究竟最終誰去誰留,是否只有北美市場受到影響?就要留意待事態發展了。
文:Issac.C
英國車手迪圖(Dan Ticktum)在星期六舉行的太陽城集團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 – 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世界盃選拔賽中統領群雄,取得勝利。
迪圖駕駛其Motopark戰車從桿位起步,在第一圈駛向葡京彎時被同在頭排出發的伊洛特(Callum Ilott)超越。不過他隨即在第二圈開始時,順著領跑者的尾流,在同一彎角煞車從外側成功反超。
迪圖嘗試擴大領先優勢,但在第三圈時,賽道發生事故而引發安全車出動。
比賽在第五圈重開,迪圖起步俐落,並逐步拉開距離,最後成功奪冠。他身後的隊友約.艾歷臣(Joel Eriksson)不斷發力,在安全車時段過後,於文化東方彎的內側超越費尼特拉斯(Sacha Fenestraz),由第四升上第三位。
在緊接著的下一圈,約.艾歷臣成功在極微的空隙越過伊洛特,升至第二位並保持到比賽結束。伊洛特最終排名第三,緊隨其後的分別是費尼特拉斯、曉士(Jake Hughes)和米克.舒密加(Mick Schumacher)。
對於自己的表現,迪圖表示:「當我看見約.艾歷臣在身後並且越來越近的時候,我只有加把勁來拉開一點距離。而最後一圈我只是專注保持領先位置,沒有特別使勁。」
Photo:Jeff Poon
來自巴西的寶馬車手法夫斯(Augusto Farfus Jr)成功抵禦平治勁敵馬些路(Raffaele Marciello),取得壓倒性勝利。法夫斯與桿位車手馬些路並肩出發,他在馳向文華東方彎的路上,趁對手偏離走線而伺機迅速超越。此時,來自比利時的保時捷車手雲科爾(Laurens Vanthoor)和其隊友班博(Earl Bamber)與平治車手莫他拿(Edoardo Mortara)並排馳過文華東方彎,期間班博輕碰莫他拿,導致莫他拿從旁擦碰雲科爾,使其不幸退賽,同時引發安全車出動。
比賽在第三圈重新出發,法夫斯留待越過起步線前的最後一刻才發力並順利一躍向前,更在一圈內迅速與馬些路拉開1秒的距離。雖然平治車手馬些路和最終收獲第三的晏高在山路段速度較快,但法夫斯仍然保持優勢,最終以超過三秒的優勢衝線,奪得冠軍。
法夫斯表示:「澳門十分特別,而GT盃賽事更是非常艱鉅,因為有很多極富經驗的車手。我在起步時已竭盡全力,而安全車時段後我也使出了渾身解數。」
晏高在比賽末段一直緊貼馬些路身後,而他在整場比賽中均受莫他拿追逼。三位平治車手鬥得難分難解,讓後方的保時捷車手班博得以緊隨在後以第五名完賽。
日本的會計年度由 4 月開始計算,直至 9 月完結上半年,如今,各大車廠的上半年成績亦出爐了。Toyota 上半年總共賣出了 441 萬 8928 輛車,比去年同期成長了 0.68%,繼續穩坐日本車廠第一名位置。第二名為 Nissan 賣出 268 萬 3000 輛,比去年同期衰退 1.8%。第三名為 Honda,比起去年同期成長 1.11%,共賣出 182 萬 7000 輛。第四名為 Suzuki 的 172 萬 1000 輛,在印度市場足足成長了 11%,使集團比起去年同期成長達 7.8%。第五名為 Mazda 的 76 萬 9000 輛,比起去年同期成長 2%。但增長最強勁的是 Mitsubishi,憑著,Eclipse Cross 跟 Xpander 在東南亞地圍突跛而出,令集團賣車數量比去年同期成長高達 19%以上,三菱共賣出 59 萬 4000 輛。最後一名為 Subaru 的以 48 萬 2100 輛,比去年同期衰退 9.26%。
新車試駕:Mitsubishi Eclipse Cross 來趁個熱鬧
文:Issac.C
侯夫(Rob Huff)在澳門東望洋大賽的第二節排位賽時段中再度造出最佳成績,奪得澳門站比賽的第二個桿位發車位置。然而,於房車世界盃總積分榜領先的泰基尼(Gabriele Tarquini)在Q1中發生了擦碰事故。
剛剛在星期五早上鎖定第一回合桿位位置的Sébastien Loeb Racing車手侯夫於第二節排位賽時段中的全部環節均造出最快圈速,成功摘下職業生涯中的第八個澳門桿位。在Q3中,侯夫在其飛馳圈的第一和第二賽段均稍遜於駕駛Münnich Motorsport本田賽車的古里亞利(Esteban Guerrieri),共落後0.097秒。侯夫在駛至嚤囉園這一右彎時,於出彎處將左後視鏡撞掉,但仍能輕盈地在圍欄間穿馳,以優秀的速度完成第三賽段,此時他已反超前古里亞利接近半秒。最後造出2分29秒660的最快圈速,以0.374秒的優勢打破原本的桿位紀錄,奪得本比賽週末的連續第二個桿位。
BRC Racing車手米捷利斯(Norbert Michelisz)駕駛現代i30N戰車排名第三,而駕駛WRT奧迪RS3 LMS賽車的禾尼(Jean-Karl Vernay)在完成前三個賽段後,與古里亞利之間僅存在0.034的距離,惜在出水塘北角彎時擦碰圍牆,導致失去寶貴時間,最終只能從第四位出發,而古里亞利則將排在第三。
駕駛Münnich Motorsport Civic迎戰的艾拿卓(Yann Ehrlacher)與侯夫之間相差1秒,是Q3中五位車手中速度最慢的一位。他的舅父伊雲•梅拿(Yvan Muller)在Q2中以0.15秒的差距失落前五名,將在星期日的兩場正賽中分別從第五位和第六位出發。
仍有力爭奪冠軍的奧拿(Pepe Oriola,Campos Racing Cupra賽車)和Comtoyou 奧迪車手維域治(Frédéric Vervisch)將在第一場正賽中於伊雲•梅拿後方出發。駕駛Team Mulsanne 愛快羅密歐Giulietta賽車的捷康(Kevin Ceccon)和兩次德國房車大師賽(DTM)總冠軍西拿(Timo Scheider)則將分別從第九位和第十位出發。由於與侯夫同屬SLR車隊的賓拿利(Mehdi Bennani)發生事故並引發紅旗,西拿將成為第二回合採取反向順序起跑賽規的桿位車手。
伊雲.梅拿在排位賽初段的成績未如理想,不過終在Q2成功提速,擊敗其勁敵泰基尼,令他在爭奪本年度錦標之路上增加一點希望。泰基尼曾一度躋身頭十二位,但他卻在Q1最後一個飛馳圈,駛至葡京彎時將其BRC現代賽車撞向防撞護欄。儘管賽道人員從旁協助,但他仍未能重啟賽車,最後由起重機移離賽道。隊友米捷利斯和伊雲.梅拿隨後陸續超越其最快圈速。
泰基尼目前在房車世界盃車手積分榜上以39分優勢領先頭號勁敵伊雲.梅拿,他將於星期日的兩場賽季收官戰中,從第十四位起步,排在比約克(Thed Björk)之後。
回顧星期五早上第一節排位賽,比約克在漁翁彎發生撞車事故。YMR車隊成功趕在本節排位賽前,修復了其現代i30 N賽車。然而,這位瑞典車手在排位賽後表示,他在最後一個飛馳圈已出盡全力。
最快的外卡車手是Team Work Motorsport車手謝榮鍵,他駕駛奧迪RS3 LMS賽車造出2分34秒551的圈速,排名全場第二十四名。
文:澳門格蘭披治
攝:Jeff Poon
國際汽聯GT世界盃的排位賽在星期五舉行,馬些路(Raffaele Marciello)在最後一圈造出亮麗的圈速,將在選拔賽中以首位出發。這位意大利車手在練習時段未能得到足夠的賽道時間,但仍能在抵禦寶馬勁敵法夫斯(Augusto Farfus Jr.),以近乎完美的步伐完成最後一圈,刷出全場最快圈速。
該位平治車手表示:「在此之前,這個比賽週末對我們來說都很困難。我在第二節自由練習中只跑了三圈,所以排位賽可以算是我第一次真正在賽道上馳騁,但我立刻感覺到賽車的表現非常好。」
在長達30分鐘的排位賽中,巴西車手法夫斯一直都是桿位有力競爭者,他在比賽剩下三分鐘之際刷出個人最快圈速,領先平治對手晏高(Maro Engel)0.065秒,但最終仍不足以穩坐桿位。法夫斯坦言在得知馬些路在最後一刻將其超越的時候有些失望。他表示:「我們不斷改進賽車,我亦傾盡全力,付出所有。那一圈非常乾淨利落,而且速度極快,不過能取得第二位也很不錯了。我非常期待明天的比賽。」
晏高與平治隊友莫他拿(Edoardo Mortara)展開激烈爭位戰,儘管莫他拿在排位賽後段刷出多個快圈,但仍以0.009秒的差距不敵晏高,最終排在第四。班博(Earl Bamber)和雲科爾(Laurens Vanthoor)分別排在第五位和第六位。
文:澳門格蘭披治
攝:Jeff Poon
迪圖(Dan Ticktum)在本節排位賽的最後幾分鐘中造出兩個精彩的快圈,摘得太陽城集團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 – 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世界盃選拔賽的桿位。
這位於星期四暫奪桿位的英國車手,在本節關鍵性的排位賽早段未能發揮得當,相反其他勁敵卻狀態大勇,處於上風。隨後,艾美達(Enaam Ahmed)在最後彎角打滑引發全場出示黃旗以清理賽道,其後迪圖在排位賽最後六分鐘把握機會,造出兩個得以奪得桿位的飛馳圈。
2017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冠軍得主迪圖去年在排位賽中排名第八,他表示:「今年我有機會全力發揮所能,而去年卻未能做到。能夠造出(2分)10.1秒實在近乎完美,而下一個快圈我又成功改正了幾個錯誤。」
迪圖最後的亮麗快圈擊敗了同樣為英國披掛上陣的伊洛特(Callum Ilott)。這位Carlin車手在排位賽初段因慢車和黃旗出示等情況而錯失了造出快圈的機會。他在最後一飛馳圈進行之際,於16號站彎遇上剛發生賽車打滑撞欄事故的Motopark車手佐藤万璃音(Marino Sato),幸好他成功避過一劫,並取得選拔賽次名排位資格。
另一位在排位賽末段才展現實力的車手費尼特拉斯(Sacha Fenestraz)在最後關頭摘下第三名。在排位賽接近尾聲之際,約.艾歷臣(Joel Eriksson)和賽車打滑的笹原右京(Ukyo Sasahara)在最後彎角相撞而阻擋賽道,令其他車手無法造出更快圈速。最終約.艾歷臣取得全場第四名,周冠宇和曉士(Jake Hughes)則緊隨其後。
文:澳門格蘭披治
攝:Jeff Poon
香港汽車會(HKAA)官方認可的電競賽車賽事「SmarTone香港電競賽車挑戰賽」首場激戰今天於紅磡置富都會上演,首場公開賽冠軍已順利誕生!Fortune Malls E-Racing Team王禮文以25分19秒的以首名出線,Metro Broadcast E-Racing Team Brad Dias及FRD E-Racing Team李敬培則勇奪第二及第三名。今日更有兩屆亞運跳馬金牌得主石偉雄作嘉賓選手代表錢家班電競賽車隊,跨界與精英車手於賽車模擬器上飆車較量。16位選手將於12月9日愛丁堡廣場的總決賽中爭奪冠軍殊榮,屆時將以總成績計算結果。
在「SmarTone香港電競賽車挑戰賽」第一場激戰上,公開組16名入圍車手、大專組4支車隊將要完成練習賽、排位賽、正式比賽三個環節,累積分數,爭奪冠軍榮耀。每位車手軟硬件設定完全一樣,所以今天的每一場賽事都是純技術較量!公開組入圍車手早前已獲得國際職業車隊包括Craft Bamboo E-Racing Team、FRD E-Racing Team、KCMG E-Racing、S&D E-Racing Team,明星車隊錢家班電競賽車隊及莊思敏代表的Spirit E-Racing Team全力支持及積極備戰,故此所有車手在今天的公開賽上盡顯專業水平。賽道方面,第一場及第二場比賽分別是上海國際賽車場及日本富士國際賽車場,而公開組及大專組就分別以利曼原型車及方程式賽車出賽。
比賽過程相當激烈,戰果亦相當接近,頭三名是代表Fortune Malls E-Racing Team的王禮文、Metro Broadcast E-Racing Team的Brad Dias及FRD E-Racing Team的李敬培:成績分別為25分19秒、25分23秒及25分24秒。「FRD香港大專聯校電競賽車大賽」首場賽事最終由香港科技大學的代表周雋軒勝出,成績為25分03秒。
香港體操代表、兩屆亞運會跳馬金牌得主石偉雄今日作為嘉賓選手代表錢家班電競賽車隊參戰,與16名精英車手互相較量。有「跳馬王子」之稱的石偉雄因為速度感,愛跳馬之餘亦愛車,今次的比賽給予他不一樣的快感。石偉雄賽後表示:「參與今次比賽之後發現,原來電競賽車也不容易,而且像真度非常高,彷彿在駕駛真正的賽車一樣。」
大會昨日亦同場舉辦了「電競賽車體驗日」,多部專業電競賽車模擬器供大眾試玩,完美感受電競賽車的真實性。現場設有不同攤位介紹與電競賽車相關的資訊及賽車小遊戲,派發賽車小禮品,與眾同樂,加深市民對賽車運動及電競賽車的知識。
從氣候暖化、貧窮等全球問題越見增多,因而需要更多方面的協作及跨文化的對應方案。分別來自智利的Nicolas Orellana及肯尼亞Yaseen Noorani— 代表著人才的新時代,他們正共同開發能解決全球問題的科技。於蘭卡斯特大學(Lancaster University)修讀國際創新理學碩士學位的二人開始研發嶄新的風力渦輪機,利用城市風能來發電。但當中遇什麼問題呢?
城市所建造的高樓大廈越高,風吹得越大。我們正在尋找可再生能源發電時,為什麼尚未開發這種具優勢且強大的資源?傳統風力渦輪機只能捕獲一個方向的風,但由於風徑難以預測及多向性,功效亦因此非常低。
當風吹入城市時會被困於建築物之間,然後拖到道路繼而吹向天空,風向造成一片混亂,使傳統渦輪機無法使用。O-Wind Turbine採用簡單的幾何形狀,利用這種強大的未開發資源,即使於最寒冷的日子裡也能產生能源。
James Dyson表示:「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一個廣泛的參賽題材,我們邀請一眾有才華的年輕發明家,不僅去解決問題,而是利用他們的才能來開發富創意的解決方案。O-Wind Turbine正是如此,它在挑戰可再生能源和幾何結構的應用,它在城市這個被我們忽視的地方生產能源。這是一個非常巧妙的概念。」
Nicolas Orellana在研究NASA的火星風力探測球後首次對多向風的問題感興趣。這個擁6英尺直徑的充氣球會自動彈跳和滾動,穿過火星表面以測量火星的表面狀態及地理位置。與傳統風力渦輪機一樣,它由單向風吹動以提供動力,在遇到障礙物時,單向風的條件嚴重損害流動站的機動性,最終導致項目失敗。
在研究探測球的局限時,Nicolas的三維風力渦輪機技術形成。Nicolas和他的同學Yaseen Noorani很快就確定善用城市的優勢及這項技術來幫助風力發電。
O-Wind Turbine如何運作?
O-Wind Turbine為一個25厘米的球體,帶有幾何通風口;並位於一個固定的軸上,當風從任何方向撞擊它便會旋轉。當風轉動裝置時齒輪便會驅動發電機,將風力轉換成電力。這既可以用作直接電源,也可以用於輸電網絡。Nicolas和Yaseen的目標是把O-Wind Turbine安裝到大型建築物上,例如風速最高的建築物外牆或陽台。O-Wind Turbine 的運作可擊此處。
Nicolas Orellana說:「我們希望O-Wind Turbine能夠為世界提高渦輪機的可用性和可負擔性。城市是多風的地方,但目前我們沒有善用這種資源。我們的信念是希望能更容易產生綠色能源,讓大家在保護地球上發揮更大的貢獻,贏得James Dyson設計大獎已經證實了我們的理念。我們所受到的關注讓我們更有信心把概念發展為未來的職業。我們已經與投資者進行討論,希望在未來幾個月達成共識及協議。」
為隆重慶祝又一城20週年,又一城特別打造全港首個13米高、共4層高的巨型生日蛋糕裝置矗立於中庭,配以仿照「Merry Go Round」的金鹿作裝飾,頂部更特別裝上巨型紅色20週年標誌閃耀全城,配上一系列金光閃爍的華麗聖誕裝飾,為今個聖誕添上繽紛色彩!巨型裝置底層更設有多個場景,包括以金色的時間齒輪打造的時光隧道,代表這些年來又一城的光輝閱歷,旁邊放置金光閃閃的聖誕小鹿及聖誕雪橇歡迎大家;巨型香檳杯、以多個香檳杯砌成的水晶燈裝置以及閃爍聖誕樹裝置更盡顯節日喜悅氣氛。同時,華麗裝置播放全港首創利用3D全息立體影像技術打造的超逼真大型3D立體聖誕投影片,仙子及聖誕老人立體活現眼前,恭賀又一城20週年!同時,於巨型蛋糕背後更特設拍照專區,以20週年標誌及香檳為佈置,讓大家留下饒具意義的紀念時刻!
此外,於UG層特設又一城經典聖誕展覽,精心挑選5棵歷年來最教人回味的昔日經典「全港室內最高聖誕樹」,並以迷你模型的方式重現眼前,同時展示歷年又一城聖誕樹的珍貴相片,彷如走進時光隧道,與您一起回顧又一城不同年代的經典聖誕。
今個聖誕特別邀請來自意大利享負盛名的世界級倒掛特技表演大師Kai Leclerc再度親臨香港獻技。他曾參與多個國際著名馬戲團及現場電視節目演出,將特別獻上精彩絕倫的雙人特技表演「Duo Topsy-Turvy」玩轉聖誕;Kai Leclerc更編排嶄新極具娛樂性的聖誕喜劇,表演者將施展混身解數與大家「玩轉」聖誕!同時,更會呈獻技驚四座的空中雜技表演,歡迎各位親臨現場欣賞非一般的國際級特技表演!
此外,又一城原創表演 —「聖誕大巡遊」已成為每年聖誕節不可或缺的經典表演節目。今年將以「Merry-Go-20th」為主題,由聖誕老人率領國際級特技表演隊伍,配以繽紛華麗的聖誕主題舞衣遊走場內各層,顧客可以最近距離欣賞連場精彩的雜技及歌舞匯演,誠邀您及摯友親臨一同感受濃厚的聖誕喜悅氣氛!
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現已接受全新奧迪R8 LMS GT3賽車的預訂,確保新款賽車能在2019賽季開始時,出現在亞洲各大賽場。這款賽車於今年10月在巴黎車展首次亮相,為奧迪運動客戶專門打造,在整個研發階段經歷了由專業車手和紳士車手共同完成的賽車測試。新款賽車的耐久性和可靠性有所增強,空氣動力學設計和制動冷卻系統得到優化,車輛操控性能更加出色,這一切提升將帶來更快的圈速成績。
根據車手的回饋,新款賽車的工程研發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空氣動力學設計、制動冷卻系統、離合器和變速器。所有的創新都是為了提升賽車操控性能,也就是增強車輛在賽道上的穩定性,這對比賽來說至關重要。
賽車仍然搭載一台5.2升V10自然吸氣發動機,能產生585匹馬力,但是傳動系統的耐久性需要進一步提升。新款賽車在整體設計概念上進行了適當調整,延長了離合器和變速器的保養週期,這樣就能獲得更多賽道行駛時間。
略顯誇張的前臉和導流板設計是為了產生持續穩定的下壓力,讓氣流更容易流向車尾,同時提升制動系統的散熱性能。
對於想要將2016款奧迪R8 LMS GT3賽車進行升級的客戶,升級套件現已開放購買,並可直接運送至亞洲地區。
“我們希望看到全新升級的奧迪運動R8 LMS GT3賽車,在2019賽季登陸亞洲地區各大賽道,”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總監馬丁(Martin Kuehl)表示。“我們相信,這些賽車技術創新能夠提升車手們在賽道上的表現,為他們帶來更多參賽樂趣,助力車手收穫更多佳績。”
新款奧迪R8 LMS GT3賽車是奧迪運動客戶賽車部門近年來推出的第四款新車,此前推出的三款分別是第二代奧迪R8 LMS賽車(2015年)、奧迪RS 3 LMS房車(2016年)以及奧迪R8 LMS GT4賽車(2017年)。
奧迪R8 LMS賽車自2011年首秀至今,先後登陸歐洲、美國和亞太地區,參加全球最負盛名的耐力賽,並多次贏得冠軍。這台賽車的榮耀紀錄包括在世界各地斬獲的冠軍頭銜,以及在國際汽聯GT世界盃和洲際GT挑戰賽中取得的傲人戰績。
現在,亞洲地區客戶可以通過奧迪運動(亞洲)客戶賽車部門預訂全新奧迪R8 LMS GT3賽車,售價為398,000歐元(不包含運費)。為符合2019賽車規格認證標準,舊款車型可加購升級套件,亞洲地區售價為30,000歐元。此外,變速箱也可進行升級,在亞洲地區購買升級配件的價格為8,000歐元。根據國際汽聯的規格認證標準,新款賽車將從2019年1月起開始參加國際賽事,為贏得積分、比賽勝利和冠軍頭銜而征戰。
一連三日的《阿里體育WESG 2018香港電競節》於日前(11月11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圓滿結束。是次電競節合作單位 — ER Esports Limited 舉辦了刺激好玩的「ER ESpeed Series賽車系列賽」活動:「ER Esports亞洲電競賽車錦標賽」總決賽、「ER ESpeed Series 表演賽」 及 「仁濟慈善名人邀請賽」,以提高香港電競水平及促進電競普及化。為增加電競節熱度,大會更邀請到知名專業賽車手艾度亞度.莫他拿 (Edoardo Mortara) 到場表演到場與一眾嘉賓激鬥車技﹗引得場內觀眾注目圍觀,氣氛高漲。
有「澳門先生」之稱的專業賽車手莫他拿將於今個周末參與澳門格蘭披治大賽,今次電競賽以迫真的澳門賽道作賽,正好為他進行賽前熱身﹗駕駛賽車早已駕輕就熟的莫他拿,面對真實感十足的賽車模擬器亦操控自如,輕易於「ER Espeed Series表演賽」及「仁濟慈善名人邀請賽」以最快圈速勝出。為增加比賽氣氛,大會更請來同樣熱愛追求速度的知名意大利籍冠軍級騎師李寶利 (Umberto Rispoli),及一眾仁濟醫院代表:董事局主席馮卓能先生、副主席王賢訊先生、副主席葉恭正博士、總理方力浩先生及總理陳承志先生現身會場於「仁濟慈善名人邀請賽」一同激鬥車技﹗大會特別邀請到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核實比賽結果,並由ER Esports 代表將籌得善款共十萬元正,捐贈予仁濟醫院作為幫助青少年發展用途。
同場亦有進行全港首個國際性大型電競賽車賽事「ER Esports亞洲電競賽車錦標賽」總決賽,雲集世界各地的代表選手於迫真的模擬賽車跑道風馳電掣,驚險程度不輸真實賽事!賽事由香港代表選手 — Elton Chong 勇奪冠軍及港幣十萬元正獎金!ER Esports Limited總裁唐紹裘先生表示:「是次亞洲電競賽車錦標賽的冠軍選手 Elton Chong 及於 Pro Evolution Soccer (PES) 2018 對戰比賽當中奪得亞軍的 Sywai 也曾接受ER Esports Academy 的電競賽前訓練,並表示課程能有效幫助他們作賽前準備,並提升比賽水平。很高興他們均於今次電競節的賽事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彰顯電競教育的成果,為透過教育推廣電競產業起了很大鼓舞作用,期望未來能為香港培訓更多優秀的電競精英。」
Audi 自新 A8 推出新格調車身設計路向,和少按鈕、多觸碰的雙屏幕數碼化新錶板後,A6 是繼 A7 後第三部跟隨這大方向的新車,引擎亦跟隨它們「微混能化」。
以短外懸、富動感和尖銳的線條來突顯優雅與運動性於一的新 A6,體積比舊款長 7mm,闊 12mm 和高 2mm。新款更闊更大的六角形「Singleframe」車頭入風口,不好意思也要說有點似某會主席的「孖膶腸」嘴唇般,與 A8 一樣有其威嚴。腰線有拋出的後輪拱骨線來表達 quattro 四驅的特性,A5、Q5、A8 和 A7 續款都是這樣。頭泵把角有類似 Air Curtain 的入風口將汽流繞過前輪。採取數碼主題的燈組設計,原廠有三款選擇,這裡見到是最高級的 HD Matrix LED headlights,由 32 個燈組組成,有五條日行燈條,尾燈有 9 格紅燈,反映「0101」電腦語言,在開關門鎖時頭尾燈會閃起光舞來迎送車主。車底在引擎倉、車側、後懸掛和油缸處有封板來減風阻;新的車殼少不了由鐵和鋁混合製造,現車門、頭冚、前沙板、尾箱蓋、C 柱支座、後雜物台、前懸掛塔頂都是鋁質。
驟眼看與 A8 差不多一樣的錶板設計,同樣有橫形線條,娛樂資訊系統所在的上方屏幕,微微側向司機的,觸碰按鍵有點擊聲和反動感覺,長按時像手機般可移動方格來自定屏幕介面,熄 Mon 時屏幕變為黑色,用意是與錶板周遭的亮黑色飾塊融合;下方屏幕用作空調和其他舒適系統。Audi Virtual Cockpit 數碼儀錶,同樣從軚盤按鈕可選大儀錶的 Classical View 和小儀錶、大顯示的 Infotainment 兩種顯示。原廠屬另購配置的聲控操作系統,能識別自然說話的語氣,然後根據車內和雲端的數據來識別乘客的指令。原廠有三款前座,包括我們試 A7 時坐過的標準 Comfort Seats、Sports Seats 和 Super Sports Seats。需另購的 Air Quality Package,有霧化香醺、離子淨化和多重隔濾網。新車隨稍大的車體,車廂長度比舊款長 21mm,換來較多後排膝蓋等空間,後方設施正正常常有中橋冷氣控制板和出風口,B 柱出風口,安全帶扣設有燈泡。代理為方便顧客裝配最精選的裝備,設有在 $843,000 基本車價之上加 $17,300 另購的 Prestige Package 和加 $13,500 的 Prestige Package Plus 兩個套裝,前者有 360 度泊車鏡頭、Lane Departure Warning 偏航警示、車廂罅隙滲光的 Contour Ambient Lighting 氣氛燈、四區冷氣、電動尾窗窗簾和後側窗拉簾;後者有前排 Sports Seats、高級皮革、20 吋輪圈、Bang & Olufsen Advanced Sound System 立體環迴音響和鋁紋飾塊。
車系推出初期與 A7 一樣只有「55」一款 3.0 V6 單渦輪增壓電油引擎,現經「優化」至有 340 匹和 500 牛頓米輸出,與「55」的 A8 和 A7 一樣,引擎採用 A8 最先有的 48V 電力系統微混能技術 MHEV(Mild Hybrid Technology),水冷的 BAS(Belt Alternator Starter)發電機兼撻火器由皮帶接駁曲軸,可為行李箱內的 10Ah 容量鋰電提供能量回收即制動充電,車子 55 至 160km/h 可熄火滑行 40 秒,start/stop 系統可高至 22km/h 運作,鏡頭見前車開車便懂在司機識踩油前「重撻」引擎,系統每 100km 可為引擎減 0.7 升耗油量。類似 Miller Cycle、Audi 稱為 B-cycle 的活塞衝程,進氣活瓣通過 AVS(Audi Valvelift System)的兩段升程控制,在低負荷行車時可進行早關進氣活瓣、短進氣時間、遲壓縮、提高壓縮比、延長爆炸的衝程,以提高扭力和減低耗油量。排氣喉的滅聲鼓雙連,減低低頻噪音。車子 0 至 100km/h 加速在引擎「咋咋」聲下只需 5.1 秒便到,比重些少的 A7 快 0.2 秒,一踩油便魚貫地去。
標準裝備的 Progressive Steering 快慢軚,同是輕巧得來感覺偏直接的,新的設計現提供更強路面感。經「優化」的前、後五連杆懸掛,前輔車架與車身緊接,後輔車架有油壓座墊隔震;車系有 4 套懸掛選擇,包括基本鐵彈簧、低 20mm 的鐵彈簧 Sport Suspension、有自動水平控制的氣壓避震 Air Suspension,和測試的低 10mm 舒適調校電子避震,在軟柔間有著歐式的微硬。香港由今代 Q5 最先有的新版本 quattro 四驅系統,含「Efficient Ultra」技術,波箱尾端和後差速器各有離合器,平常可將最大阻力的驅動軸和後差速器分離來行頭轆慳油,前轆跣時才行四驅,我們測試的全程都集中享受 A6 的順滑和寧靜,所以相信後輪沒有獲派過動力。可以另購的 Dynamic-all-wheel Steering四輪轉向,60km/h 之下後輪反方向轉至 5 度,減少迴旋直徑 1.1 米,較高速時後輪同方向轉至 2 度,加強穩定性。Audi Drive Select 系統,同有 Efficient 慳油、Comfort 舒適、Auto 自動、Dynamic 動感模式,以及 Individual 可自定例如慢引擎/波箱、硬懸掛和重軚盤之類。Lane Departure Warning 亦一如所指,踩界時頗準確地會閃錶板燈和震軚提示。車子一如以往,說是舒適與跑格共存似是有點老套,但確實沒有更好的字眼可以形容。
這裡見到是最高級的 HD Matrix LED Headlights,由 32 個燈組組成,有五條日行燈條。
娛樂資訊系統所在的上方屏幕,微微側向司機的,下方屏幕用作空調和其他舒適系統。
340 匹的 3.0 V6 引擎與「55」的 A8 和 A7 一樣,微混能系統每 100km 可減 0.7 升耗油量。
尾燈有 9 格紅燈,反映「0101」電腦語言,在開關門鎖時頭尾燈會閃起光舞來迎送車主。
車廂長度比舊款長 21mm,換來較多後排膝蓋等空間,後方設施正正常常有中橋冷氣控制板和出風口,B 柱出風口,安全帶扣設有燈泡。
Lane Departure Warning 在踩界時頗準確地會閃錶板燈和震軚提示。
Audi Drive Select 系統同有 Efficient、Comfort、Auto、Dynamic 以及 Individual 模式。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6 渦輪增壓引擎 + 48V Mild-hybrid 系統
排氣量:2,995cc
最大馬力:340 匹 / 5,000 – 6,400 轉時
最大扭力:500 牛頓米 / 1,370 – 4,500 轉時
波箱設計:七前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波箱
體積:4,939 X 1,886 X 1,457mm
重量:~1,825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Audi-A6/1044/
售價:HK$843,0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James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