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預告又預告,測試又測試,Honda 終於宣佈新一代 Civic Type R 將於 7 月 21 日正式發表。Civic Type R 一直以來都備受熱血車迷矚目,現在更多了一個意義,就是「最後的純燃油性能車。」,未來就會轉型電氣化市場發展。可惜,暫時仍然沒有任何有關新車的資料釋出,估計將會升級 2.0 公升渦輪引擎,大約可輸出 310 匹馬力及 42.8kgm 扭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yPjS3BO7I
文:Issac.C
Audi Hong Kong 在西九龍 M+ 博物館舉行 A8 新車發佈會,屬第四代的今代 A8 於 2017 年推出,是次中期小改廠指目的是給予車子更有貴氣和權勢的外觀。身在德國因戈爾施塔特的奧迪集團中國及香港區銷售主管兼奧迪香港代表處首席代表 Jacquiline Harvey 以視像形式至辭,奧迪[錦龍汽車]總經理梁栢福先生分享新車的科技和頂級設備。
小改 A8 有改為「Z」字形的新設計 HD Matrix LED 頭燈,頭燈有 130 塊微鏡片像光線折射成像素帶來各種主動投射功能,改闊的鬼面罩有從上而下漸變細粒的銀色顆粒,新頭泵把有新的「@」形左右裝飾,側裙改得較為浮凸,同樣有紅色光條和電鍍邊串連的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尾燈,燈組有新的「箭嘴」形圖案,尾泵把的下部裝飾有「嘴唇」形電鍍邊。
屬「55」引擎型號的這部長陣距 A8 L,機械規格無變,3.0 公升 V6 渦輪增壓引擎有 48V 微混能輔助,輸出同是 340 匹 / 500 牛頓米,8 速自動波箱,quattro 四驅,平均耗油量 8.2-8.4L/100km,0-100km/h 加速需 5.7 秒,車身使用了 Audi Space Frame(ASF)車架含58%鋁合金,懸掛採用氣壓吸震筒,主動安全系統有車道偏離警示及緊急援助( Lane change assistant with exit warning)、Audi pre sense前預及後預警輔助(Audi pre sense front and rear)。買家可加購後輪有扭力調配的 Sports differential、四輪轉向和其他。
車子現已抵港並接受預訂,A8 L 55 TFSI quattro 頂級版(Premium Edition)售價$1,499,000 起,商務版(Business Edition)售 $1,160,000 起。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奧迪香港今天於M+ 博物館舉行的新車發佈會為品牌創下另一個里程碑。M+ 博物館位於西九文化區,是全球最大的現代與當代藝術與文化博物館之一。M+與Audi A8 L的特質互相呼應,雙方皆對其豐富的產品與服務有更高層次的追求。奧迪極具品味的設計正巧妙地演繹着其品牌故事 Living Progress。
於今日的發佈會上,身在德國因戈爾施塔特的奧迪集團中國及香港區銷售主管兼奧迪香港代表處首席代表Jacquiline Harvey女士,以視像形式首次於香港登場。在她的歡迎辭中,她表示:「獨特的『Space for Progress』將會是Audi A8 為Audi品牌故事——Living Progress添加的新篇章。Audi A8採用的數碼化燈光系統亦同時帶領品牌走向更光明的未來,並把更有前瞻性的用戶體驗帶給所有駕駛者以及愛車者。我們一起攜手透過可持續發展、數碼化以及創新科技來共建汽車的未來。『We Are Progress』 ── Progress一直是奧迪的品牌基因。這基因不只是在我們的產品裏,也存在於我們的身上……我們致力透過產品讓客戶知道我們的與別不同之處和所有人也能感受到的進步與進程。」
奧迪[錦龍汽車]總經理梁栢福先生亦於活動中分享新Audi A8 L的創新科技以及頂級設備,他表示:「全新豪華旗艦Audi A8 L擁有尖銳的設計配搭革新性的科技,是品牌地位與聲譽的象徵和先驅。新型號結合前瞻未來高端科技、優雅的外型、精湛的工藝及豪華裝備,讓A8 L成爲最頂級豪華的房車。」
他接着分享奧迪將如何塑造香港未來汽車的發展,他表示:「香港的純電動車市場發展比全球其他地方領先。奧迪的e-tron SUV、Sportback以及e-tron GT自推出以來均獲得非常好的成績與迴響,並深受客戶愛戴。在香港,由於市場的需求仍然在轉變當中,內燃引擎的車輛銷售在未來幾年對我們仍然同樣重要。奧迪亦承諾,最後一代的內燃引擎車輛仍然會是市場上最有動感與效能的型號。」
「Best of Both Worlds」旗艦級展覽
齊來體驗當下與未來。與奧迪一起踏上不斷向前的旅程及感受豪華汽車的體驗。由即日起至7月31日,奧迪愛好者可到奧迪香港旗艦店的「Best of Both Worlds」展覽參觀品牌旗艦型號——全新Audi A8 L以及電動車Audi e-tron GT。
日期:2022 年 7月19日至7月31日
時間:上午九時正至晚上八時正
地點:奧迪香港旗艦店
地址:香港太古城太古灣道12號地下
展示型號:全新Audi A8 L 、 Audi e-tron GT quattro
電話:2291 0000
專門改裝 Audi 的 ABT,最近又有新攪作,今次是 Audi RS3,ABT 將它改名為 ABT RS3-R Sportback。原廠的五缸 2.5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有 394 匹和 500 牛頓米最大扭力。ABT 使用軟件與硬件升級,更換進氣冷卻器和電腦程式,最大馬力提升至 493 匹,最大扭力也達到 600 牛頓米。這部車 0-100km/h 只需 3.3 秒內完成,比原廠再快多 0.5 秒。最高速度則能達到 300km/h。ABT 為車尾換上 95mm 口徑的排氣管,底盤使用全新調校彈簧與車身穩定桿,為駕駛感大大提升。
動力提升外,車身也加了跑化包圍和配件,輪圈就換了 ABT 20 吋輪圈,使用 Eagle F1 SuperSport R 245/30 R20。今次新車未有定價,但只限量 200 部。
萬事得的中小形 SUV CX-5,首代於 2012 年推出,是它們首個全依照「KODO–Soul of Motion」(魂動)外型和「SKYACTIV 化」引擎、波箱、底盤來設計的車系,2017 年推出的第二代採納期後由 CX-3 引起的新一輪 KODO 設計語言,新近由代理帶來的這部,是今代的小改款式,車系由之前有的基本 High Version 和有較多裝備的 i-Plus 改為以下四個型號:2.5 公升的 i-Nappa、測試的 2.5 公升 Sport Edition 和 2.0 公升的 Active Edition,和 2.0 公升 Core「齋」版本,售價分別是 $359,000、$319,990、$264,990 和 $255,990。
經小改的 CX-5,最明顯的不同是頭燈改為有兩條「L」形的日行燈(2.0 型號的其實是兩條反光條,並不會發光),尾燈也有相似的「雙L」圖案,我們倒覺得之前像機械人眼的模樣較為型格;另外鬼面罩由「x」形網格改為一個個「晾衫夾」形,兼在右上角的「晾衫夾」之間有四片有顏色的裝飾東西,2.5 的是紅色,2.0 的綠色,鬼面罩的電鍍下框由「丫叉」模樣變為「U」形,泵把下部裝飾由「=」形改為彎形一塊,尾泵把的黑膠 Diffuser 和紅色反光片也有點不同。四個型號當中,i-Nappa顧名思義有Nappa皮座,車廂有木紋飾件,泵把裝飾、側裙和輪拱與車身同色;圖中紅色的那部 Sport Edition 有亮黑色車身配件和輪圈、黑皮座椅、紅色縫線;淺啡色的一部 Active Edition 有銀色頭唇和 Diffuser、亮黑色門鏡殼、綠色冷氣風口外框、「Grand Luxe」纖維物料加合成皮革座椅。
沒有大改變的車廂,同有盒形儀錶盒、三個有銀色框的指針儀錶和顯示屏、棟在中台上的防反光屏幕系統、五角形冷氣風口、「T」形軚盤、波棍、門壁、A 柱內藏高音喇叭等都與之前一樣,唯 Active Edition 特有綠色冷氣風口框和座椅有綠色圖案,加添了點設計味,行李箱內可反轉使用的兩塊層板,一邊是地毡,一邊是防水膠料,能配合「Active」用家的需要,所以我們亦按代理的提議下只集中影這部的內籠。順帶一提的是,今代 CX-5 有比舊款垂直的軚盤,波棍位置較高,坐姿較為自然;油門腳踏改為「鋼琴」式,位於地板;有厚身側墊的座椅,有不同密度的海綿來平均分散乘客重量,椅墊用高密度海綿,給臀部傳來富溝通感的震動;而今代 CX-5 的車架在A柱、門檻和經電腦分析所得的弱點加入超高剛性鋼材料,抗扭曲度有所提升;並有更多針對路面噪音、風聲和輪胎滾動聲的隔音/隔震物料,車內噪音水平更低。i-ACTIVESNSE 安全系統方面,2.5 公升的 Sport Edition 只有前方 SCBS(Smart City Brake Support)自動煞車,要頂級的 i-Nappa 才有全套包括前後 SCBS 自動煞車、LDWS(Lane Departure Warning System)偏航「嘟嘟」和震軚盤警示、Lane Keep Assist 偏航自動扭軚、自動高燈切換,和 DAA(Driver Attention Alert)注意力警示。
維持一樣的機械規格,SKYACTIV-G 2.5 公升引擎有不規則活塞機油環(Asymmetrical Oil Rings),能加厚汽缸壁上的機油層,減低磨擦量,13:1 壓縮比,194 匹和 258 牛頓米輸出一樣,2.0 公升的同有 165 匹和 213 牛頓米輸出。6 速 SKYACTIV-Drive 自動波箱有手動 +/- 轉波。車子駕駛感覺與前一樣,2.5 版本的加速不慢,扭力線性,接近 6,200 轉紅區時引擎稍為嘈雜,2.0 版本的只是稍慢一點。自動波箱有能根據車速、油門角度和引擎轉數來了解駕駛者意願的轉波控制程式,應用起來時發覺在重油門時波箱遲遲才「+」波,又肯自動高轉拖波,縮油不久又回服低轉行車,確很依人的,頗有智慧。波棍旁的 Sport Mode 制只在 D 波全自動時幫你降低波段,提高轉數,對油門敏銳度沒有影嚮,用 M 波手動時其實沒有作為。摩打按裝在轉向軸上的電動軚盤,在日式汽車正常的輕巧之外,另有一種很舒服的幼滑感覺。萬事得各車系通用的 GVC–Plus 穩定系統,除了 GVC 懂得幫你入彎收油、出彎加油功能外,「Plus」的地方在於出彎時懂自動夾外 Brake 幫車抝回直路以增加穩定性,車子就是在預期中高身房車不會很高的速度下響胎,甩起頭時頗易控制。拋浮的懸掛在感覺扎實的車架下,車子順滑的溜過路面,行車質感、隔音隔震水準高端,向來都是 CX-5 的強項。
沒有大改變的車廂,2.0 的 Active Edition 特有綠色冷氣風口框、座椅有綠色圖案,加添了點設計味。
2.0 Active Edition 採用「Grand Luxe」纖維物料加合成皮革座椅。
行李箱內可反轉使用的兩塊層板,一邊是地毡,一邊是防水膠料,能配合「Active」用家的需要。
維持一樣的機械規格,SKYACTIV-G 2.5 引擎有 194 匹和 258 牛頓米輸出一樣。
2.5 Sport Edition 有亮黑色車身配件和輪圈。
2.5 Sport Edition 只有前方 SCBS 自動煞車,要頂級的 i-Nappa 才有全套 i-ACTIVESNSE 安全系統。
車子加速不慢,扭力線性,接近 6,200 轉紅線時引擎稍為嘈雜,2.0 的就是稍慢一點。
Sport Mode 制只在 D 波全自動時幫你降低波段,提高轉數,對油門敏銳度沒有影嚮,用 M 波手動時其實沒有作為。
鬼面罩由「x」形網格改為一個個「晾衫夾」形,兼在右上角的「晾衫夾」之間有四片有顏色的裝飾東西。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引擎
排氣量:2,488cc
最大馬力:9194 匹 / 6,000 轉時
最大扭力:258 牛頓米 / 4,000 轉時
波箱設計:6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575 X 1,845 X 1,680mm
重量:1,566-1,619kg
售價:HK$319,990 起
網址:www.mazda.com.hk
查詢:3768 4888(Vang Iek Motors (HK)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平治 VISION EQXX 今年四月首航,從斯圖加特(Stuttgart)到法國地中海沿岸的卡西斯(Cassis),締造出單次充電行駛 1,008 公里的驕人成績。儘管旅程中室外溫度從攝氏 3 度到 18 度不等, VISION EQXX 仍能以 8.7 kWh/100km 的極低耗電量完成這段旅程,並剩餘約 140 公里的續航力。為展示其真實行車表現,將發展步伐推至更高層次,工程團隊會繼續安排更多不同路況的旅程,令 VISION EQXX 的技術精益求精。
於今年六月平治 VISION EQXX 再度出發,成功再創單次充電超越 1,000 公里的新紀錄。繼四月從斯圖加特到法國卡西斯的破紀錄首航後,這次標準定得更高;由德國斯圖加特到英國銀石 (Silverstone)的路線,距離達 1,202 公里。車輛初時在斯圖加特附近遇上高速公路關閉,需繞道山路而行。繼而 VISION EQXX 在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附近越過法國邊境,然後以高速駛經法國北部前往加萊(Calais),並進入英法隧道。抵達英國後,它沿倫敦周圍的 M25 高速公路行駛,前往位 於布萊克利(Brackley)的平治車隊總部,探望 Formula 1 和 Formula E 專家。VISION EQXX 隨後前往銀石,並受到特別嘉賓車手 Nyck de Vries 的歡迎。這位來自荷蘭的 Mercedes-EQ Formula E 車 手對車輛毫不吝嗇,在此著名英國賽道上開至 140 km/h 的極速。他完成了 11 圈後,才耗盡所有電力。在整個旅程面對交通擠塞和炎熱天氣下,VISION EQXX 利用其創新的熱能管理系統,做出更出色的 8.3 kWh / 100km 平均耗電量。
透過這些旅途,VISION EQXX 除了展示平治電動車技術經得起真實路況的考驗外,亦為研發專家提供了更多寶貴數據。VISION EQXX 證明在不同現實條件下,俱能在單次充電下輕易突破 1,000 公里。隨著平治矢志於 2030 年在市場條件容許下邁向全電動化,現時向全世界展示結合尖端技術、團隊合作和決心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Bentley Bentayga 長軸距版的新款航空級座椅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先進的座椅,不僅具備22向可調節功能,還配有全球首創的自動溫度感應和先進的舒逸按摩系統,以此成就自慕尚以來最舒適的後艙乘坐體驗。
賓利航空級座椅套件擁有全球首創的自動溫度感應功能和先進的舒逸按摩功能,溫濕度感應精度達到每25毫秒0.1°C,七檔溫度調節模式,可實現理想溫度的自由切換,自動溫度感應功能相較手動控制可提升40%的效率,舒逸按摩系統可在6個完全獨立的座椅控制區域內實現177次單獨壓力微調,後排座椅具備22向可調節功能,配有可電動調節足憩踏板,12個電機與3個智能氣門電子控制單元精密配合,由主控制系統調節,成就非凡舒適的旅程體驗。
賓利第三代 Continental GT Speed 承襲品牌歷久彌新的設計理念,其整體設計、工程研發,與手工匠造均在獲得碳中和標準認證的英國克魯總部工廠完成。第一代 Continental GT Speed 於 2007 年一經問世便廣受讚譽,其設計靈感源自 20 世紀 20 年代打造的賓利 3 升車型。最新一代 Continental GT Speed 蘊藏賓利豪華Grand Tourer座駕的純粹設計基因,以非凡性能表現與精緻奢華格調打造雙門四座跑車。
全新電子全輪轉向系統(New Electronic All-Wheel Steering)可增強車輛在「賓利模式」和「舒適模式」下的動態表現。更值得一提的是,得益於「賓利動態駕駛系統」(Bentley Dynamic Ride) 和電子防滑差速器相互配合,令車輛在「運動模式」下的動態表現更為突出。
在中低速行駛時,Continental GT Speed 的後輪與前輪可實現相反轉向,其有利於快速實現轉彎,從而顯著提升靈活性,為駕駛者增添了操控信心。在高速行駛時,後輪與前輪側會保持相同轉向,從而提高車身穩定性。這一系統助力 Continental GT Speed 有效減小轉彎半徑和提高高速穩定性。通過主動式全輪系統(Active All-Wheel drive),牽引力控制系統和扭矩分配系統針對所有駕駛模式均經過重新調校,增強在不同模式行駛時所需的穩定性, 也是賓利汽車一直嚴謹掌控動態性能表現與行駛安全的雙重平衡造車特色。
通過牽引力控制系統和主動式底盤系統的協同調整,電子限滑差速器提高了車輛的橫向承載力,與縱向穩定性,進而增強加速踏板的調節能力,更好地應對惡劣道路情況。在「賓利模式」和「舒適模式」下,電子限滑差速器加強車輛牽引力,從而提升車輛的高速穩定性,增強駕駛信心;在「運動模式」下,電子限滑差速器將調節加速踏板的開度,以此改善轉向響應以及直線行駛性能。得益於此,Continental GT Speed 在實現相比於此前車型更為卓越動力表現的基礎上,依舊保持舒適性和穩定性。這一新系統令車輛以優異的彎道表現和更大的抓地力,助力駕駛者精準且自信地行駛過各種彎道。此外,車輛所輸出的牽引力能更大限度地提升車輛性能,成就首屈一指的加速表現。在「運動模式」下,牽引力管理系統將更大比例的動力輸送到後輪,以便增強對彎道行駛的控制力。
與這些系統相輔相成的關鍵是底盤技術,進而確保車身控制性和乘坐舒適性,包括帶有自適應阻尼的三氣室自適應空氣懸掛,以及 48 Watt「賓利動態駕駛系統」。這一系統也應用於其他第三代 Continental GT 車型和新 Bentayga 車型。在這一創新技術中,每個防側傾桿均配備強大的電機,有效防止車身側傾。在最高硬度設置下,電機可在0.3 秒內輸出1,300 牛頓米的扭矩,以平衡轉彎力並保持車身穩定。
同時,根據駕駛模式的不同,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C)為Continental GT Speed 的駕駛者營造更為自由的駕駛感受。在電子穩定控制系統介入後,車輛在不平路面、異常彎道和惡劣天氣條件下持續表現出色平穩性。當切換至到「動態模式」時,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給予駕駛者更大的操控自由度。
在電子穩定控制系統關閉後,Continental GT Speed 的抓地力和固有平衡機制發揮作用,提供先前僅在賓利賽車中才能感受到的以駕駛者為中心的駕控體驗。憑藉全輪轉向系統和電子防滑差速器帶來的轉向性能,駕駛者通過平衡油門和轉向,以實現輕鬆的轉向角。
此外,Continental GT Speed 可選配經全新設計的碳陶製動系統,進一步釋放底盤的性能潛力。碳化矽/碳複合材料打造的製動盤具備更強勁的製動咬合性能,提供強大、牢靠的製動踏板觸感和出色的製動阻力。十活塞前製動卡鉗和四活塞後製動卡鉗輸出充沛的製動力,在車輛從最高速度製動至完全停止的過程中將高達 10 兆焦耳的能量轉換成熱量。碳陶瓷材料還實現了超過 33 公斤的減重(均為非簧載質量),最大限度減少了製動粉塵,有利於保護Continental GT Speed尊屬的 22 英寸輪殼的清爽外觀。
Continental GT Speed 以極致的奢華造工、頂級的舒適度與日常實用性,為雙門四座Grand Tourer 跑車樹立標桿。這輛跑車搭載性能進一步提升了的賓利6.0 升W12 TSI 發動機,最大功率高達659 馬力(比普通W12 發動機了增加4%,即24 馬力),峰值扭矩高達900 牛頓米。在出色的操控輔助下,最高速度達335 公里/小時,0-100 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為3.6 秒。
發動機和變速箱均進一步調校,更能突出強勁的駕控體驗。澎湃的性能在「運動模式」下尤其明顯,因為雙渦輪增壓W12 發動機所採用的調校模式為加速時的升擋延後,減速時的降擋得到提前,從而將發動機的高功率工作方式保持更長的時間。這會對駕駛者的油門踏板加速動作產生更加靈敏的響應。
八速雙離合變速箱在「運動模式」下的換擋速度是普通版W12 車型的兩倍,充分體現極速版車型的強勁風範。這與車輛啟動和降擋時引人入勝的排氣聲浪相得益彰。
Continental GT Speed 蘊藏傲視同儕的性能表現,為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效,該新車採用了賓利啟停技術(Stop-Start),在車輛靜止時以及車速接近為零時發動機均會停止運行。
賓利可變排量系統(Bentley’s Variable Displacement)可在預設條件下關閉發動機一半氣缸。同時,駕駛者絲毫不會感覺到這一狀態轉換過程。指定氣缸的進氣門和排氣門、燃油噴射以及點火裝置均會關閉,通過發動機中的六個氣缸繼續運行,從而達到提高燃油經濟性的目的。
秉承Continental GT 最有特色的立體車身線條同時,設計師在Speed 的外飾也精心加添獨有的細節, 包括深色散熱器格柵和下保險槓格柵、尊屬的迎賓踏板和 “Speed” 徽標。此外,更有三種Continental GT Speed 專屬設計的 22 英寸輪殼可供選配。
Continental GT Speed 的車廂設計充分展現了賓利工匠的極致手工藝。Continental GT Speed 甄選上乘木材與皮革,客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個性化定制,打造自己獨一無二的賓利座駕。
車外徽標與車廂內中央木飾上的 “Speed” 徽標遙相呼應。 標配了Alcantara拼天然皮革或者客人可以選配純天然皮革打造車廂皮飾,共有15 種純皮革主色和 11 種配色打造多款組合。 加上不同顏色的縫線效果,加上17種不同木飾組合設計,可以創造出不同風格的車廂設計,每一台賓利汽車相當如一件藝術品,擁有著客人的個性與非凡品味。
技術參數
引擎
配置 / 6.0 升雙渦輪 W12 TSI 引擎
排量 / 5,950立方厘米
進氣系統 / 雙渦流渦輪增壓器,直接中冷
最大功率 / 馬力659 PS/ 650 制動馬力/485 千瓦
最大扭矩 / 900 Nm
缸徑 x 衝程 / 84 毫米 x 90.2 毫米 / 3.31” x 3.54”
最高時速 / 335 公里/小時
0-60英里/小時加速 / 3.5 秒
0-100 公里/小時加速 / 3.6 秒
基本資料及尺寸
全長 4,850 毫米
總寬 1,966 毫米
總高 1,405 毫米
軸距 2,851 毫米
車重 2,273 千克(空載)
賓利銅鑼灣陳列室
地址:銅鑼灣禮頓道91號雲翠大廈地下
查詢:2890 1918
Volkswagen 高級旗艦 Phaeton 車系在 2016 年因「柴油引擎排放造假事件」及集中資源在電動車開發上,所以宣告停產。如今,Phaeton 車系誕生 20 周年,Volkswagen 釋出後繼車 Phaeton D2 Concept 的官方照片。從圖看來新車整體輪廓保留了 Phaeton 血緣,而更銳利的頭燈組和全新鬼面罩表現出更為動感的外觀。車廂佈局維持豪華風格,大量木紋飾板及真皮材料營造豪華感,還有曲面中控台搭配數碼儀錶板,令 Phaeton D2 Concept 的質感大大提升。至於動力系統暫時沒有消失。目前 Phaeton D2 Concept 只用作展示,並沒有量產計劃。
文:Issac.C
在Super Trofeo歐洲挑戰賽第三輪比賽之際, 林寶堅尼Squadra Corse賽事運動部門獲得意大利TÜV頒發的「大型活動可持續性管理體系(ISO 20121)」認證,證明賽事的組織和籌備工作是按照環境、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標準而執行。
根據品牌「Direzione Cor Tauri(向金牛座之心前進)」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的遠大目標,林寶堅尼賽事運動部門在米薩諾賽段實施了詳盡的計劃——基於節能專案、減少紙張和塑膠的使用、將當地有機產品作為餐飲,以及為慈善目的開展的食品回收專案,以提高週末賽事期間每一位參與者對於可持續發展的理解與認知。
意大利TÜV是環境、品質、能源和安全領域的認證機構,其商業保障部門負責人Francesco Scarlata向林寶堅尼賽事運動副總裁Maurizio Reggiani頒發了ISO 20121證書。 Maurizio Reggiani表示:「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誌著我們向完全可持續的錦標賽邁出了一大步。 我們在各類活動、項目和措施中履行的承諾是全面且貫彻始終的。 早在2014年,林寶堅尼汽車公司就獲得了TÜV對整個產品系列碳纖維車輛維修服務的認證,隨後,林寶堅尼Squadra Corse賽事運動部門又在2016年獲得了『品質管理體系認證(ISO 9001)』。 可持續發展是一個已經植根於品牌基因中的重要理念,Squadra Corse賽事運動部門希望在該領域中繼續發揮積極作用。 」
除了獲得ISO 20121認證外,林寶堅尼Squadra Corse賽事運動部門在Super Trofeo歐洲挑戰賽中使用的Pirelli輪胎將在賽後用於材料和能源回收,這也是林寶堅尼和Pirelli關注循環經濟的措施之一。
Toyota 與 Suzuki 合作開發、針對印度市場的全新 Urban Cruiser Hyryder 正式推出。車身尺碼長寬高為 4,365mm、1,795mm、1,635mm,軸距為 2,600mm,與 Suzuki S-Cross(SX4)差不多,車身輪廓四四方方,車頭採用「Crystal Acrylic Grille」封閉式鬼面罩,車尾的造型設計並沒有太大驚喜。車廂佈局以 9 吋多媒體系統與 7 吋儀表板為主,還有全景天窗、抬頭顯示器、無線充電板及通風座椅等設備。動力系統方面,入門車型使用 Suzuki 的 1.5 公升自然吸氣引擎配輕混能可輸出 101 匹馬力及 135 牛頓米扭力;高級車型為 Toyota 的 1.5 升 Hybrid 系統可輸出 114 匹馬力及 141 牛頓米扭力。
文:Issac.C
自2010年 Amarok 面世以來,Volkswagen Commercial Vehicles已生產超過830,000 部。有別於品牌旗下其他車系,屬於Pick-Up 車種的Amarok 自帶運動化元素,硬朗線條與粗獷外裝,深受豪邁奔放風格的車迷青睞,不論承載物品或是攀山越嶺,Amarok 都能以自身條件輕鬆征服。
外型方面,配上新一代品牌標誌及家族面譜,鬼面罩設計更為利落鮮明,搭載全新IQ. LIGHT LED頭燈,以銳利目光開拓前路。為滿足一眾“off-road“ 車迷需求,Amarok可選擇16吋至21吋輪圈。
車廂方面,第二代Amarok 車體較先代長96mm,但軸距卻有173mm增長,意味著車廂內部有更寬裕空間;最大可達12吋的數碼化儀表板及中控台,將行車資訊及音訊娛樂清晰展現,且可輔以AppConnect功能,數碼化駕駛室完美呈現。
不論征服越野地域或日常使用,全新Amarok可配搭5種引擎系統,其中V6引擎更能迸發出302匹強大馬力,配備10前速波箱,動力系統無懈可擊。
作為Volkswagen 品牌中的運動健將,可配備4MOTION 四輪驅動令操控性及安全性全面提升;此外,超過30種駕駛輔助系統亦悉數上陣,其中20種是首次於Amarok車系應用如Adaptive Cruise Control及Area View 360° 鏡頭等,全面強化駕駛安全及應對路上所需。
頭12位車手都是黃胎起步,大會表示只有 10% 機會落雨。起步頭段車手穩定,平治羅素和紅牛佩雷斯在 T4 夾劍,佩雷斯戰車受損跌出賽道,需要入維修站換頭翼和換白胎。秒第10圈大會罰 5 秒。第 12 圈羅素入 Pit 換胎換頭翼和罰 5 秒,跌至第 19 位。
第 12 圈法拉利陸克萊超越紅牛韋少,同時開拉距離。韋少亦改變戰術入 Pit 換白胎。第 15 圈麥拿倫羅利斯換白胎。平治咸美頓超越 Haas 麥勞臣,爬升至第4位。
第 27 圈佩雷斯退賽,陸克萊換白胎,同時韋少已超越前車,暫時第 2 位。第 28 圈辛斯換白胎,暫時第 4 位,前車是未換胎的咸美頓。第 29 圈咸美頓換白胎。
第 33 圈陸克萊輕鬆超越韋少,重上頭位。第 37 圈紅牛韋少再次換白胎。
第 49 圈陸克萊換白胎,距離前車韋少 3 秒,下一圈辛斯亦換白胎。
第 53 圈陸克萊再次超越韋少,輕鬆重返第 1 位,韋少後方 3 秒是辛斯。第 57 圈辛斯爆偈,戰車著火,車手安全離開車視,虛擬安全車出動。陸克萊和韋少換黃胎。比賽尾段陸克萊跟車隊表示油門感覺出了問題,但後方韋少仍未追到上來,距離有 3 秒。韋少後方是 35 秒後的咸美頓。
最後一圈,頭兩車只差 2 秒距離,最後陸克萊領先 1.5 秒衝回終點,韋少亞軍,咸美頓季軍。
在 2019 年推出的今代豐田 RAV4,是車系自 1994 年首次出現後的第五代設計,香港代理現引入其「HEV」即 Hybrid 型號作為 2022 年度車款,車子由 2.5 升引擎加摩打油電混合驅動,平均耗油量 17.1km/L,每升汽油比現有的 2.0 公升型號(13.5km/L)行多 3.6km,售價 $369,660,只是比 2.0 的「Luxury」($323,346)貴 $46,314,就算未試車,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在 2018 年 New York 車展推出、作為 2019 年度車款的今代 RAV4,有勁富立體感的外形設計,車身體積比之前第四代稍為短、闊和矮,輪距加長3 0mm,離地距增多;車系亦改用豐田現年多個車系共用的 TGNA 底盤,堅硬度比前高 57%,用前支柱式、後雙搖臂懸掛。有點小改的這部 2022 年款,新設計的全 LED 頭燈有長條形的日行燈分開上下兩層,圖案改得更為立體,高燈有自動切換功能;前泵把霧燈裝飾由之前的「洗衫板」形改為有個方形的凸出物體包圍著燈泡的設計,同是 18 吋的輪圈循例有新的合爪形設計,其他地方如鬼面罩、前後泵把、尾燈沒有不同,不過HEV款有專屬的 Premium Black Package 黑化裝飾,有黑或亮黑色的鬼面罩、輪拱、輪圈和泵把飾件,以及黑車頂帶來的 Two-tone 車身顏色,令車子更有設計感。
沒有大分別的車廂裡,只有兩個顯示屏有點不同,有音響和 Apple CarPlay 玩的中台屏幕,使用大型 10 吋畫面,同樣是 Nakamichi 機頭,輕觸式操作和圖案一樣。豐田認為駕駛 Hybrid 車的人無需看轉數錶,所以錶板左邊原是轉數錶的位置改為電錶一個,中央有一個 7 吋小顯示屏,可以顯示動力流程、耗油量、EV 行車用量、慳油駕駛態度以及新增的安全系統設定,全可從軚盤按鈕揀出來,小顯示屏有顏色線跟隨駕駛模式變白、藍、紅色,另有豐田環保車必有的藍色撻車制,車內照明亦改為 LED;中控台與以前一樣有 USB 插頭、無線手機充電座,其他配置就有門邊載物格、雙區冷氣、前座暖氣、後泊鏡頭、電動尾門連踢腳開關功能、有捲簾的實用尾箱、60:40 後座椅背、後排冷氣出風口和 12V 插頭,然而作為 SUV 以及作為較貴型號的 Hybird 版本卻沒有 Luxury 型號有的兩截天窗倒令人覺得奇怪和失望。車子亦在新年度加入 Toyota Safety Sense(TSS)主動式安全系統,包括有前撞「嘟嘟」警示和自動煞車輔助 Pre-Collision System、自動跟車巡航定速系統 Dynamic Radar Cruise Control、自動扭軚的線道追蹤系統 Lane Tracing Assist,和離線「嘟嘟」警示 Lane Departure Alert。
相比有 175 匹和 208 牛頓米輸出 2.0 公升 Luxury 型號,RAV4 Hybrid 的 2.5 公升電油引擎本身有 178 匹 / 221 牛頓米輸出,同步摩打有 119 匹 / 202 牛頓米,系統總輸出有 217 匹(車廠並沒有列出系統最大扭力);前者的「Direct Shift」CVT 無段變速波箱有 10 速 +/-,Hybrid 版使用的 e-CVT 有 6 速。混能系統的玩法和運作與豐田其他 Hybrid 車一樣,「EV」電動模式只可在大約 40km/h 以下兼要電池夠電的話才可使用,稍大油加速或超過 40km/h 它會「嘟」你說「不行」然後撻著引擎,起行後摩打會按加速需要來提供輔助,收油滑行和踩 Brake 時系統會密密充電,駕駛者沒有甚麼可以做。不過有趣的是,以前開過的豐田 Hybrid 車都很易在 40km/h 下例如燈與燈之間塞車和停車場內慢行用得到 EV 模式,但這部 RAV4 Hybrid 只要稍為踩大點油都會「嘟」你,要很輕力、很輕力的踩油才會行電。在油電混合驅動下,車子加速明顯較為爽快,電摩打的天生扭力亦令加速反應更為線性,其他時間轉數隨油門控制而升升降降。波棍台上的引擎反應模式制有 Eco、Normal 和 Sport,Eco 時車子以低轉數和慢反應慳油,Sport 時有較高轉數兼摩打會加大力度幫助加速,各反應的分別明顯。其他地方如 TGNA 底盤帶來感覺硬淨和順滑的行車質感,一貫豐田的輕鬆易開同時具有舒適的懸掛。大家等了很久的 RAV4 Hybrid 真的算遲大到,但總比沒有引入更好,在環球油價急升的問題下,有 Hybrid 輔助的 SUV 的確可以為大家慳一點金錢,也減去電動車需要充電的煩惱,如果未有打算購買純電動 SUV,RAV4 這個時候到來,的確為不少車主省下不少煩惱。
Hybrid 有專屬 Premium Black Package,有黑色鬼面罩、輪拱、輪圈和泵把飾件,以及黑車頂帶來的 Two-tone 車身顏色。
新的全 LED 頭燈有長條形的日行燈分開上下兩層,前霧燈有個方形的凸出物體包圍著。
2.5 公升引擎有 178 匹 / 221 牛頓米輸出,摩打有 119 匹 / 202 牛頓米,系統總輸出有 217 匹。
電動尾門連踢腳開關功能,實用尾箱有捲簾,60:40 後座椅背,後排冷氣出風口和 12V 插頭。
EV 電動模式只可在大約 40km/h 以下兼要電池夠電的話才可使用。
反應模式制有 Eco、Normal 和 Sport,Eco 時車子以低轉數和慢反應慳油。
同是 18 吋的輪圈循例有新設計;TGNA 底盤用前支柱式、後雙搖臂懸掛。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 Hybrid 引擎
排氣量:2,487cc
最大馬力:178 匹 / 5,700 轉時(摩打:119 匹 / 總輸出:217 匹)
最大扭力:221 牛頓米 / 3,600-5,200 轉時(摩打:202 牛頓米)
波箱設計:e-CVT 無段變速波箱
體積:4,600 X 1,855 X 1,685mm
重量:1,605-1,680kg
售價:HK$369,660 起
網址:http://www.crown-motors.com/
查詢:2884 7999(皇冠汽車)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