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C
Hong Kong
Tuesday, July 8,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84

Nissan ARIYA Nismo 日本正式推出


Nissan 日産宣布於今年1月公開介紹的「Nissan ARIYA NISMO」,現在宣布將於3月下旬推出「Nissan ARIYA」的B6 e-4ORCE、B9 2WD、B9 e-4ORCE和B9 e-4ORCE Premier等全新車型。值得一提的是,「Nissan ARIYA NISMO」的發售計劃定於6月展開。

以B9 e-4ORCE為基礎的車型,將最大功率提升至320kW,並進行了NISMO專屬的加速調校,實現了令人愉悅的強勁加速體驗。此外,在NISMO驅動模式下,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加速響應,讓駕駛者可以感受到獨有的靈敏加速控制。

車輛採用了專為「Nissan ARIYA NISMO」開發的制動片、輪胎和設計獨特的輪圈,從材料到內部結構均極為講究,同時在輕量化和輪圈寬度增加的同時提高了空氣動力性能。此外,在底盤方面,前後懸掛系統和防傾桿均進行了專屬調校,實現了兼顧運動性能和EV特有的平穩舒適駕駛感。


「NISMO tuned e-4ORCE」通過對電動四輪驅動系統進行NISMO專屬調校,展現出在各種情況下卓越的牽引力性能,並實現了電動車獨有的清爽轉彎加速。同時,在彎道等場景下,也實現了類似跑車的優異路線追蹤性能和可控的轉彎。

外觀設計體現了「日産ARIYA」的高質感和空氣動力性能,採用了NISMO專用的保險槓、尾翼和側裙,使其在精緻造型的同時實現了空氣阻力的降低和下壓力的提升。

內飾採用了以黑色為主調,並配以調和的紅色點綴,打造出高質感且富有運動氛圍的車內空間。特別加強了專用座椅的支撐性和貼合感,讓駕駛者能夠更好地感受到與車輛的一體感。此外,當啟動NISMO模式時,搭載NISMO專用BOSE Premium Sound System的車型還可享受類似Formula E賽車的EV音效,帶來更加興奮的駕駛體驗。車身顏色方面,提供了包括NISMO Stealth Grey在內的全6種顏色可供選擇。


「日産ARIYA」不僅具有強勁的加速性能、平穩的駕駛感和EV特有的安靜舒適性,還提供了滿足客戶需求的兩種電池尺寸和兩種驅動方式。此次推出的新車型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滿足了更多不同類型消費者的需求。

這次的「日産ARIYA NISMO」發表可謂令人期待,不僅延續了NISMO的優良傳統,更將動力性能提升至一個新的高度。其專屬設計和卓越性能無疑會引領潮流,讓人迫不及待想要親身體驗一番。

Nissan ARIYA NISMO tuned e-4ORCE 4WD 售價
66kWh NISMO B6 e-4ORCE – 8,429,300
91kWh NISMO B9 e-4ORCE – 9,441,300

Hyundai 推出型爆 IONIQ 6 EV Black Edition


Hyundai 現代推出了更型的 IONIQ 6 Black Edition,它採用全黑設計,搭配20英寸的啞光輪圈、黑色前後護板和側裙。這個特別版還包括黑色的外後視鏡蓋和前方車徽。

這款新車型已在韓國推出,但現代尚未確認最新車型是否會遠赴海外。現代的新款 IONIQ 6 全黑特別版是一款「設計專用套裝,表達了黑色的精緻之美」。它可以從 Exclusive Plus 配置開始選擇。

韓國汽車製造商還推出了新的「EV 每一份關懷」計劃,適用於IONIQ 5、IONIQ 6和Kona Electric的購買。現代提供高達160萬的充電積分和家庭安裝服務。現代還提供了「殘值保證」,保證車輛銷售價格的55%。儘管全新的現代 IONIQ 6 Black Edition 尚未在美國上市,但該汽車製造商正在美國的電動車型上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優惠。

現代的IONIQ 6 Black Edition以其獨特的全黑設計吸引了我的注意。這種時尚和精緻的外觀讓它在眾多電動車中脫穎而出。而且,現代提供的「EV每一份關懷」計劃和殘值保證為購買者提供了額外的價值和信心。我期待著看到這款黑色特別版車型是否會在未來登陸香港市場,帶來更多的選擇和驚喜。

Volvo 2 月份全球銷量達到 50,315 輛


在2月份,Volvo汽車實現了史上最高比例的電動車銷量,包括全電動和插電混合動力車型。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全新的全電動小型SUV,EX30的增產。全電動車在全球銷量中占比22%,全電動和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則共佔44%。

歐洲市場銷量持續增長,比2023年2月增長了26%,達到26,773輛。全電動或插電混合動力車型銷量增長了18%,全電動車型銷量更是較去年同期增長了31%。

在中國市場,銷量為7,911輛,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9%。這主要是由於農曆新年的時間安排。

美國市場的銷量達到7,920輛,較去年同期減少了7%。全電動或插電混合動力車型銷量增長了6%,佔所有銷量的32%。

2023年12月,Volvo汽車推出了最新的全電動車型——EX30。在2024年的前兩個月,共售出5,863輛,並已開始交付給歐洲、日本和巴西的客戶,更多市場將在未來幾周內推出。

就2月份而言,Volvo XC60仍然是最暢銷的車型,銷量達到16,026輛(2023年:16,103輛),其次是XC40,共售出13,193輛(2023年:15,435輛),以及XC90,銷量為7,299輛(2023年:7,120輛)。

雖然2月份的銷量略有下降,但Volvo汽車在電動車市場的份額卻創下了歷史新高,這顯示了消費者對電動車的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在歐洲,電動車的銷量增長勁頭十分強勁,這為Volvo汽車帶來了穩健的增長動力。我期待未來Volvo汽車在電動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在全球市場的持續增長。

Honda Accord e:HEV 第十一代日本國內首配 Google 和 SENSING 360


Honda 本田將於3月8日推出第11代全新「Accord」車款。這是首款在日本國內Honda車輛上搭載「Google」和「Honda SENSING 360」等最新安全技術和先進配備的車型,售價為544萬9400日元。


自1976年首款車型推出至今,第11代全新Accord秉承了「Driven by My ACCORD ~相棒Accord與你同行~」的宏偉理念,延續了一直以來堅持的「融入時代、貼心無間」的設計理念。


動力系統採用了2.0升直噴引擎和全新開發的高功率馬達,搭配2馬達內置電控CVT變速箱。這不僅提升了最大扭矩,同時實現了卓越的靜音性,為Honda的混合動力系統「e:HEV」注入了更高品質和更爽快的駕駛體驗。

全新Accord首次搭載了「Google」系統,成為國內Honda車輛的先驅。車內可以輕鬆使用Google助手、Google地圖和Google Play等應用程式。這些功能使駕駛者能夠在行車過程中無縫地使用他們平時在智能手機上使用的應用程式,實現更便捷、更個性化的舒適出行體驗。

同時,作為日本國內Honda車輛首次引入的「體驗選擇式轉盤」,駕駛者可以通過組合設定空調、音響源、音量、燈光顏色和亮度等設置,並通過一個轉盤輕鬆操作。



全新「Honda SENSING 360」是日本國內Honda車輛首次搭載的最新全方位安全駕駛輔助系統,除了擁有約100度有效水平視角的前置攝像頭外,還配備了前方和各個角落的共計5台毫米波雷達,實現了360度的感應。此外,它還增加了傳統「Honda SENSING」系統的功能,如前方交叉車輛警報、車道變更時的碰撞抑制功能和車道變更輔助功能,提供更安心、更安全的駕駛環境。


預計在2025年,Accord將配備全方位安全駕駛輔助系統「Honda SENSING 360+」,以覆蓋車輛周圍的盲區,幫助避免交通事故並減輕駕駛負擔。「Honda SENSING 360」的功能將新增手離開方向盤的高級車道內駕駛輔助功能、推薦型車道變更輔助功能、彎道外離早期警報、停車時車輛接近警報和駕駛者異常時響應系統,旨在讓所有人都能心安理得地自由行動,並提供一款能激發人們「積極外出」和「希望更遠旅行」的車輛。

此外,在行駛性能方面,全新「動態管理系統」首次在國內Honda車輛上搭載。它結合了「敏捷駕馭輔助」系統,通過添加「前載荷控制」技術,使駕駛者在各種行駛狀況下,如濕滑的雪地和雨水濕潤的路面,以及城市和彎道等不同行駛場景中,都能輕鬆操控。

Accord提供了多種車身顏色選擇,包括「鉑金白珍珠」「引擎紅金屬」「峽谷河藍金屬」「流星灰金屬」「水晶黑珍珠」。

Toyota Yaris 配第五代 Hybrid 歐洲正式推出


全新Yaris提供了更強勁的動力選擇,擁有129匹馬力/96千瓦的全混合動力電動動力系統,此外還有已經標準款的114匹馬力/85千瓦系統。這充分發揮了第五代Toyota混合動力技術的優勢,使車輛具有更銳利的加速性能,並與車輛的靈活性格相得益彰。


這種性能配置越來越成為B級車型消費者的首要考慮因素,尤其是那些希望減小車輛尺寸的消費者。而且,隨著新的“雙重混合”產品戰略的推出,Toyota正在擴大Yaris在一個關鍵領域的吸引力:對大多數買家來說,混合動力是首要購買考慮因素。


1.5升全混合動力電動系統擁有出色的性能表現,以領先的燃油效率和排放效率為基礎,以及在全電動EV模式下擁有更長的行駛里程能力。關鍵的改變在於引入了一個新的混合動力變速箱,配備了更強勁的電動馬達發電機(輸出從59千瓦提高到62千瓦),以及對動力控制單元(PCU)中的軟件和硬件進行了調整。其結果是總系統輸出增加了12%,從114匹馬力(116 DIN馬力/85千瓦)提高到129匹馬力(130 DIN馬力/96千瓦)。這不僅僅是關於頂級功率:也有更多的動力,MG2電動馬達的最大扭矩提高了30%,從141牛頓米增加到185牛頓米,在整個轉速範圍內均可使用。


這意味著更快的加速,將0-62英里/小時的基準時間縮短到了9.2秒。同樣地,超車速度也更快,50-75英里/小時的加速完成時間為7.5秒。燃油消耗量僅有輕微的差異,為65.4-67.3英里/加侖(WLTP綜合週期數據)。新動力系統在新的Yaris Premiere Edition和GR Sport車型中為標準配置。

Yaris的升級動力系統為這款經典車型注入了更多的活力,不僅加速更快,而且在燃油效率和環保方面也有所提升。這種改進使Yaris在B級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同時滿足了消費者對性能和環保的雙重需求。

價格:
Icon 1.5混合動力114匹馬力 £22,630
Design 1.5混合動力114匹馬力 £23,535
Excel 1.5混合動力114匹馬力 £26,700
GR Sport 1.5混合動力129匹馬力 £28,805
Premiere Edition 1.5混合動力129匹馬力 £28,925

荷里活廣場 5 小時泊車優惠


在星期一至五晚上七時後消費 200 元以上可獲 5 小時泊車優惠。七時前可獲 4 小時泊車優惠。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消費滿 $300 以上可獲 3 小時泊車優惠。

查詢:2118 8811

始創中心消費 200 元或以上可獲免費泊車優惠


星期一至四消費滿 $200 可獲一小時免費泊車,$400 以上可獲 1+1 小時免費泊車。星期五、六、日及公眾假期,消費 $300 以上可獲 1 小時泊車。$500 以上可獲 1+1 小時泊車。

* 可累積場內不同商戶(包括商場B1至6樓參與商戶)發出之即日電子貨幣付款存根及相符有效機印發票
# 包括一小時即日免費泊車及一小時泊車券(於下次泊車時使用)

即日消費滿HK$10,000^ 或以上,可享當日免費泊車優惠一次 (免費泊車時段為08:00-24:00)

^ 憑商場B1至6樓參與商戶發出之即日單一電子貨幣付款存根及相符有效機印發票。免費泊車優惠數量有限,換領全日免費泊車優惠前,請先向商戶確認泊車優惠餘額及有關換領安排。

時代廣場消費滿 200 元可獲泊車優惠


於星期一至五到時代廣場消費滿港幣$200或以上(即日單一機印收據),即可獲得3小時免費泊車;星期六、星期日及公衆假期,可獲2小時免費泊車。

推廣期為2024年1月22日起直至另行通知。於推廣期內,顧客凡於時代廣場任何商戶消費滿港幣$200或以上即可享有以上優惠,只接受即日消費之單一機印收據(不接受重印收據、拆單、信用咭收據、EPS收據、手寫收據)。2)隨後每半小時需要繳付指定泊車費用(星期一至五:每半小時$17;星期六、目及公眾假期:每半小時$18)。3)每張車票每日只可享用此泊車優惠一次。4)此優惠不適用於商舖購物咭增值、八達通增值、繳付帳單、購買現金券、網上購物及快閃店或時代廣場展銷集購物。5)此優惠只適用於私家車。6)每輛私家車每日只可享用此泊車優惠一次。7)時代廣場有限公司可保留隨時更改此項優惠條款之權利;如有任何爭議,時代廣場有限公司將擁有最終決定權。8)離開前請先辦理此泊車優惠。

Mercedes-Benz 推出全新 EQV 和 V-Class 豪華 MPV


Mercedes-Benz 將採取一種差異化的戰略方法來規劃 MPV 的未來。新 MPV 電動車 EQV 和燃油車 V-Class 將是品牌的重要里程碑。兩者在外觀和內飾設計上進一步升級。特別是由於更智能的功能加到車內,舒適性和安全性也有所提升。這些車型自2024年1月起已經在歐洲 Mercedes-Benz 按受訂購。標準配置已全面升級,更精確地符合了客戶的需求。新的V-Class起價為59,470.25歐元,新的EQV起價為75,281.78歐元。


新EQV和V-Class的亮點包括全新的外觀,新的車頭設計,引人注目的散熱器格柵和運動化的保險杆。根據配置的不同,散熱器格柵周圍還配有LED燈帶。頂級V-Class EXCLUSIVE還首次在引擎蓋上配有莊嚴挺拔的梅賽德斯星徽。可依據個人喜好去選擇MULTIBEAM LED頭燈,為車子增添了時尚的觸感。在車尾,新的鍍鉻飾條與 Mercedes-Benz 字樣和全新設計的LED燈確保了獨特的外觀。。新的合金輪圈設計有 17、18 和 19 英寸,也優化了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完美呈現出升級的外觀,還有四種新的車漆顏色。


內飾設計方面,儀表板經過重新設計,配備了兩個 31.24 厘米(12.3英寸)寬屏顯示屏,時尚的新出風口和具有電容式識別功能的全新一代軚盤。重新設計的中控台支持手機無線充電功能,此外,也有 KEYLESS 啟動功能,加熱軚盤以及夜間駕駛時調暗的車內照明。環境燈光提供了64種顏色,為車內打造了更加個性化和溫馨的氛圍。為了更方便地進入後排座椅,V-Class和EQV現在還標配了車輛左側的滑動門。



EQV全電動車型的客戶可以選擇兩種電池容量(90 和 60 kWh),峰值輸出為150 kW(204 hp),持續輸出為70 kW(95 hp)(WLTP:綜合功耗:29.43-27.04 kWh/100 km)。EQV的全電動WLTP續航里程可達277-365公里,這得益於高效的回收和優化的熱管理;後者進一步提高了實際效率和續航里程。全電動MPV支持家庭或公共充電站的交流充電(AC),最高可達11 kW,以及快速充電站的直流充電(DC),標配110 kW。在快速充電站,充電時間從10%到80%SoC(充電狀態)約為40分鐘。



V-Class 的高效柴油引擎 OM654 提供三種性能級別:120 kW(163 hp),140 kW(190 hp),174 kW(237 hp)(WLTP:綜合燃油消耗:8.7-6.9 l/100 km)。此外,一種新的汽油引擎 M254 將在 2024 年作為輕混合動力車型推出,提供 170 kW(231 hp)(臨時數值 WLTP:綜合燃油消耗:11.3–8.9 l/100 km)。

Volvo EX30 富豪小型電動車


有見市場對小型電動車需求持續擴大,Volvo 繼 XC40 Recharge(即現在 EX40)、C40 Recharge(即現在 EC40)和之前在香港做過一輪宣傳的 EM90 後,現有這部最新最多人討論的電動小車 EX30。根據 Volvo 的電動化藍圖,在 2025 年開始,電動車會佔他們的一半銷量,2030 年亦只會有電動車出售,預計 EX30 將會是他們最熱銷的車系之一。

EX30 是現時市面上其一最細的電動車,其 4,233mm 長度與 Smart #1 和 MINI Countryman 差不多,至執筆時的「一換一」售價是 $336,800。在吉利背景下,車子與 Polestar 和 Smart 有著同一底子,不過 Volvo 作為富豪,自然有其沒有爭議的北歐格調,但又與 XC40 和 C40 Recharge 見慣的設計有所不同。


EX30 在「的的骰骰」的體型之內充滿設計感,同是「T」形的日行/指揮燈現在像擔正大旗般,成為頭燈組的主角。無面孔的鬼面罩地方以 Volvo 標誌作為車鼻。尾燈有點像 Polestar 2 的「C」字形加兩條指揮燈在內,不過沒有紅色燈條橫跨兩邊,黑色的 D 柱有多幾格紅燈,有點像豐田 Sienta 那樣。黑車頂、半條黑 C 柱、加上黑色飾件的下身為這部小型 SUV 帶來越野味道。19 吋輪圈循例是多鐵、少孔的低風阻設計。整體感覺年青、科幻、很 Volvo。 

機械上,EX30 車系原廠設有兩種電池:含 Lithium iron phosphate(鋰/鐵/磷酸鹽)的 LFP 細電,和含 Lithium、nickel、manganese、cobalt(鋰/鎳/錳/鈷)的 NMC 大電;三個型號有頂級的 Twin Motor Performance 雙摩打四驅/大電、初級的 Single Motor 單摩打後驅/細電,和測試的這部 Single Motor Extended Range 單摩打後驅/大電,其後置摩打有 272 匹 / 343 牛頓米輸出,與 Smart #1 一樣。懸掛與 XC40/C40 Recharge、Polestar 2、Smart #1 一樣是前支柱、後多連杆。全車用料有 25% 是循環再造鋁,17% 循環再造鐵,17% 再造塑膠。64kWh 的電池容量有 476km 續航距離,用 175kW 快充由 10-80% 只需 28 分鐘。主動安全系統有離線扭軚輔助 Lane Keep Aid、離線震軚或「嘟嘟」警示 Lane Keep Warning、Driver Alert 防瞌睡、前方自動煞車 FCW、後撞警示 Rear Collision Warning、在側鏡閃燈的盲點有車警示Blind Spot Information、開門有車警示Door Opening Alert、車後橫向障礙警示Rear Cross Traffic Alert;新版本泊車輔助系統 Park Pilot Assist,除一般「S」和「L」形位外,45 度斜角和彎路車位也懂識別和全自動泊入。


相比有 315 匹 / 543 牛頓米輸出的 Twin Motor 款,其 0-100km/h 加速只需 3.6 秒,是現時加速最快的 Volvo,香港賣的這部中階單摩打後驅款亦只須 5.3 秒,其實也很飛快,雖然重量與 Smart #1 差不多(1,765-1,885kg VS 1,800kg),但加強力度明顯比它(雖 6.7 秒)快。拖慢充電控制只有一個模式,屏幕內可選有或沒有 One-pedal Drive 單腳踏控制,使用時有強度拖慢充電,不有使用時只有丁點拖慢;軚盤調校,可以轉變重量;沒有 Normal 或 Sport 的踩電反應可改,落山有 HDC (Hill Descent Control)自動慢爬控制,Adaptive 巡航系統可選三段跟車距離,駕駛中其實沒有太多地方可玩。電動車循例行車寧靜、舒適,懸掛反應偏柔軟,沒有太大跟電池「贅吓贅吓」的感覺,以後驅應付電動扭力,巡跡力明顯比頭驅的電動車優勝,因尾轆可以承受更大踩電動作,不過重磅加高身的車子,貼路性能亦高不到那裡,穩定系統在彎路上發掉最大作用。車子行駛時沒有人造怪聲效向車內播出,但有向外提醒途人的「Wee Wee」聲。  


繼續實行簡約路線的車廂,EX30 比 XC40/C40 Recharge 的那種簡約更簡約,中控台上就只有中央屏幕,即實行那種「多撳 Mon、少撳制」的「Tesla 模式」。司機面前並無錶板可看,軚盤後面的黑色東西是一個人臉識別系統,在你似打瞌睡和望 Mon 太久時會「嘟」聲提示,望實前方安全駕駛,後者其實有點難以避免,因為 EX30 與 Smart / Tesla 一樣,將大大小小理應隨手可得的按個制,放進屏幕內,以「Quick Control」頁面進行調校側鏡、開關頭燈、霧燈要從屏幕撳;彈尾冚要從屏幕撳;中台有一儲物盒,好端端伸手打開的不行,要你同樣伸手但從屏幕撳才會彈開;校櫈要從屏幕選擇那塊椅墊,再從椅邊制校;改變冷氣要從屏幕調校,駕駛途中因多次因被逼眼離路面太久而被它「嘟」!我們的應對方法是一:等停紅燈才撳,二:聲控 Volvo 的同行職員「剛才那個調校軚盤重量的制在那裡?」,「剛才有個 One-pedal Drive 的制在那裡?」,「開燈,開燈,怎樣開燈?」。垂直的屏幕只有上方一小截顯示與駕駛有關的資料,如波段、車速、踩電/充電、續航距、電量,從軚盤按鈕可改為第二種顯示模式:在左邊加部「車仔」顯示鄰線「鬼影」,字體和圖案全是「懶型」的又幼又細,踩電/充電錶更是一條牙籤般幼的綠色線,遇上陽光折射更是不能看到甚麼。平心而言,這些設計有好也有不好,Tesla 這些年來都是這樣設計,賣個滿堂紅!但是在我們的職業來看,要在短時間內試玩一部車,就出問題了。這些都是個人使用習慣問題而已,就像 iPhone 用家忽然轉到 Android 平台也會出現同樣情況。所以新車主新車到手後,花多點時間在車中玩多一點中控台介面,反正是電動車,著車後不會花上太多電費吧。


EX30 的車廂採用大量循環再造物料,有分 Indigo、Mist、Pine 和所見淺灰/深灰色的 Breeze 的四種色調,各個的座椅套、錶台/門板飾件、地毡等採用不同循環再造物料製造,如回收膠樽、回收塑膠、舊牛仔布、Tailored Wool Blend 羊毛混尼龍、北歐 Pine oil 松樹油、Woven Flax 亞麻纖維之類。Harman Kardon 音響採用設於錶台頂部的一整條「Soundbar」發聲,取代門邊喇叭來慳位。以北歐風景為主題的氣氛燈光,有綠色的 Forrest Bath、橙色的 Archipelago、黃色的 Midsummer、紫色的 Nordic Twilight 和綠色的 Northern Lighting 五種變幻燈效,並各可有音效配襯。雙層的中橋,上層有杯架,下層有膠兜和充電座。整幅的天幕天窗沒有窗簾。比較清簡的後排,沒有中央手枕,沒有喇叭,沒有樽格,沒有冷氣風口,有窗邊掛勾,前座椅背有布袋可以插物,中橋有充電插頭,腳位是細車般的空間大小,是夠用的。尾箱有層板,之下另有儲物空間,尾冚內有一「Will it fit?」(載得下嗎?)黑膠板,以圖案提示大家行李箱的容量,正如頭冚下的儲物箱蓋和中橋膠兜有「北歐風景」圖案、前座椅側有「瑞典」旗仔,此車處處充斥著只有 Volvo 可以有的獨特格調。


中控台上就只有中央屏幕,即實行那種「多撳 Mon、少撳制」的「Tesla 模式」,司機面前並無錶板可看。


EX30 比 XC40/C40 Recharge 的那種簡約更簡約;座椅套、錶台/門板飾件、地毡等採用循環再造物料製造。


比較清簡的後排,沒有中央手枕,沒有喇叭,沒有樽格,沒有冷氣風口,有窗邊掛勾,腳位是細車般的空間大小。


變幻的氣氛燈光以北歐風景為主題,並各可有音效配襯。


EX30 與 Smart 一樣,「Quick Control」可以進行大量功能操作。


中控台儲物盒從屏幕內選擇才能打開。


64kWh 的電池容量有 476km 續航距,用 175kW 快充由 10-80% 需 28 分鐘。


拖慢充電只有 One-pedal Drive 一個模式。


中控台顯示屏亦會負責顯示波段、車速、續航距、電量等資訊。


Harman Kardon 音響採用設於錶台頂部的一整條「Soundbar」發聲,取代門邊喇叭來慳位。


尾燈像似 Polestar 2 的「C」字形加兩條指揮燈在內,黑色的D柱有多幾格紅燈,有點像豐田 Sienta。


尾冚內有一「Will it fit?」黑膠板,以圖案提示「番」行李箱的容量。


「T」形的日行/指揮燈現在像擔正大旗般,成為頭燈組的主角。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D$577,120 /「一換一」計劃:$336,800
網址: http://www.volvocars.com/hk
查詢:2927 3388 (Wearnes Motors (HK)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推薦內容:Car1.hk「首選汽車 2023」名單公開

朗豪坊增設26個EV充電位!全場食肆推出50%餐飲回贈


為推動本地顧客於場內食肆消費,同時瞄準旺角區內及朗豪坊辦公大樓的上班族消費群,朗豪坊舉行長達兩個半月的激抵餐飲優惠,於即日起至4月30日期間,逢星期一至五午市及下午茶時段,與全場40間餐飲食肆推出《朗豪坊DAYTIME DINING REWARDS》50%餐飲回贈活動。除此之外,廣大車主務必留意,朗豪坊重磅加推《6PM DINE & PARK 免費泊車升級賞》,盡享高達4小時免費泊車!只要逢星期日到星期四晚上6時後入車,以電子消費滿HK$100即享1小時免費泊車,於食肆消費更可額外多1小時,輕鬆賺取最抵泊車獎賞! 此外,為方便各位電動車車主,朗豪坊已增設26個電動車充電位,成為旺角區最多電動車充電位的商場。

食飯、行街消費滿HK$300輕鬆換領高達4小時免費泊車 增26個電動車充電站車位
朗豪坊由3月7日起,逢星期日至星期四,晚上6時後推出《6PM DINE & PARK 免費泊車升級賞》,只要於場內商舖即日消費滿HK$100即可享1小時免費泊車、$200即享2小時,而於場內食肆消費滿HK$100更可額外多送1小時,換言之,只要消費滿$300 (包括食肆單一消費HK$100或以上),即可享有最多4小時免費泊車,讓你無拘無束享受於朗豪坊的購物樂趣。

除此之外,為方便一眾電動車車主,朗豪坊於B4層設置26個全新充電站車位,全層共安裝24部電動車充電器,當中包括22部提供3相21kW的中速充電樁,以及2部同時支援4架電動車充電的最高60kW的快速充電樁,成為旺角區最多電動車充電站的商場,讓電動車車主於購物消費期間為自己和心愛坐駕同時充電,輕鬆便捷。

許建德首次角逐全季 GT 歐洲賽耐力盃及衝刺盃


香港車手許建德(Jonathan)宣佈在本年新賽季,將銳意提升其個人參賽目標,在 2024 年的 GT 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賽季中,同時角逐耐力盃(Endurance Cup)及衝刺盃(Sprint Cup)賽事,並以該兩項盃賽分數所結合計算的全場銅盃車手總冠軍為本年目標。Jonathan 將會與意大利車手 Eddie Cheever III 合作出戰耐力盃及衝刺盃,而另一合作多年的英國隊友 Chris Froggatt,則只會與上述兩人一同參加耐力盃的比賽,他們三人去年已一同贏得耐力盃的銅盃總冠軍。這次將是許建德首度同時出戰GT歐洲賽旗下的兩項盃賽。同一時間,他所屬的車隊將更換參賽車廠商,繼 2020 年為許建德贏得該屆總冠軍後,他們將再次回歸與法拉利車廠旗下的 AF Corse 車隊合作,以 93 號披上 Sky 車花的法拉利 296 GT3 為新戰車參賽。假若這名香港車手能成功奪得全場銅盃車手總冠軍殊榮的話,許建德將可獲得世界最高舞台,2025 年的利曼 24 小時大賽的參賽資格。


雖然今年是許建德首次同時挑戰耐力盃和衝刺盃賽事,但這名港將對 GT 世界挑戰賽歐洲錦標賽絕不陌生,2024 年將是他連續第六個賽季參加此項歐洲最頂級的 GT3 系列賽。這項歐洲錦標賽已成為全球最難度最高的賽事之一,本季將有 55 輛賽車於全賽季角逐。許建德對耐力盃賽事非常熟悉,他是這項賽事的上屆銅盃總冠軍。然而,他今年將在競爭激烈、壓力更為巨大的衝刺盃中挑戰自己,因為一小時的短途比賽將考驗他全力以赴的能力,有別於耐力盃的長途比賽性質。Jonathan 希望能持續學習進步並且可做到快速適應比賽,因為他正努力準備好自己,與世界上的頂級 GT 車手作正面交鋒。


Sky Tempesta Racing 在 2023 年度過了輝煌的賽季,在耐力盃 5 站比賽中 4 次打入前三名登上頒獎台,並且為許建德收獲銅盃總冠軍。來到今季,這支英國車隊將戰車由麥拿侖換成法拉利 296 GT3,他們將在今年整個賽季中,獲得法拉利專家 AF Corse 的技術支援。許建德與他的隊友,以及車隊的目標是贏得全場的銅盃車隊和車手總冠軍,從參賽對手的陣容以及和合共 9 站緊密賽程可看到,要達成這目標絕不容易。

已為車迷所熟悉,披著 Sky 白色車花的 93 號法拉利 296 GT3 賽車將於 3 月 5 日至 6 日在法國 Paul Ricard 賽道首次亮相,該項錦標賽將在這裡舉辦 2024 賽季的首個官方測試日。許建德將聯同他在耐力盃的兩名隊友,Chris Froggatt 及 Eddie Cheever III 於 4 月 5 日至 7 日,出戰本賽季第一場在法國站舉行的耐力盃賽事,隨後將於 5 月到訪意大利並與 Eddie Cheever III 合作參加衝刺盃賽事。他們本年的賽季將巡迴多條世界聞名的賽道,包括上演季末閉幕戰的沙地阿拉伯的 Jeddah 街賽道,進行長達 6 小時的終極決戰。GT歐洲賽的所有比賽,均會在賽事官方網站以及其官方 YouTube 頻道上進行直播。

2024 GT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賽程
2024年 4月5至7日 | 第一回合,法國Paul Ricard站,耐力盃
2024年 5月17至19日 | 第二回合,意大利Misano站,衝刺盃
2024年 6月26至30日 | 第三回合,比利時Spa-Francorchamps站,耐力盃
2024年 7月19至21日 | 第四回合,德國Hockenheim站,衝刺盃
2024年 7月26至28日 | 第五回合,德國Nürburgring站,耐力盃
2024年 8月23至25日 | 第六回合,法國Magny-Cours站,衝刺盃
2024年 9月20至22日 | 第七回合,意大利Monza站,耐力盃
2024年10月11至13日 | 第八回合,西班牙Barcelona站,衝刺盃
2024年11月21至23日 | 第九回合,沙地阿拉伯Jeddah站,耐力盃


許建德 | 93號 Sky Tempesta Racing 車手
「繼去年取得冠軍後,我決定在 2024 年開始新的挑戰。首先,我們將以一部法拉利 296 GT3 為新戰車,並且連續第六個賽季與 Sky Tempesta Racing 參加 GT 歐洲賽耐力盃,與此同時,今年我更會與車隊一同首次參加衝刺盃的比賽。衝刺賽要求車手擁有不一樣的思維,這並非是我的所長,很想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快速地適應。耐力盃以及衝刺盃兩項賽事都可取得全場銅盃年度錦標的積分,冠軍得主更可獲取一張進軍 2025 年利曼大賽的參賽入場劵。我非常期待賽季的來臨!」

2024 法拉利 Ferrari GTO 傳承之旅即將盛大展開


1984 年,法拉利 GTO 車型在日內瓦車展(Geneva Motor Show)首次亮相。時隔四十年後,法拉利宣佈將舉辦 2024 法拉利 GTO 傳承之旅,紀念這款頗具傳奇色彩的躍馬傑作的問世。2024 年10 月1 日至5 日,法拉利GTO 車主們將受邀參加一場別具特色的駕駛體驗之旅,飽覽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


本次法拉利 GTO 之旅是躍馬品牌舉辦的第二屆傳承之旅。2023 年,躍馬品牌以致敬法拉利 F40 為主題,成功舉辦了首屆躍馬傳承之旅。當時,39 組嘉賓自瑪律米堡(Forte dei Marmi)啟程,穿越阿普安阿爾卑斯山(Apuan Alps)和托斯卡納(Tuscan)鄉間,最終抵達馬拉內羅。而在2024 法拉利GTO 傳承之旅中,車隊將從倫代納山谷(Val Rendena)出發,沿途盡情領略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壯麗的自然景觀。活動的最後一日,車隊將抵達位於馬拉內羅的法拉利總部,屆時法拉利經典車部門(Ferrari Classiche)的專家以及初代法拉利 GTO 車型研發團隊的部分成員將親臨現場,為嘉賓們深入剖析這款跑車的奧秘。參與本次活動的法拉利GTO 超級跑車將在馬拉內羅工廠內展出,隨後,作為此次活動的壓軸環節,這些跑車將在 Fiorano 賽道上進行一場激動人心的巡遊,為法拉利 GTO 傳承之旅畫上句號。有意參加法拉利 GTO 傳承之旅的 GTO 車主,請在 4 月底前聯繫您的法拉利經銷商,或通過 MyFerrari App 的 MyStore 專區,獲取更多活動詳情。


1984 年,法拉利 GTO 在日內瓦車展上正式揭幕。這款超級跑車一經問世,便憑藉其強勁的 V8 渦輪增壓引擎、由賓尼法利納操刀設計的車身線條、以及採用先進複合材料打造的車身,迅速收穫了公眾的廣泛讚譽。法拉利GTO 也是首台搭載縱置布局的雙渦輪V8 引擎的躍馬車型。這款跑車以2.8 公升排量與8 個氣缸的設計獲得了「288」的非官方名稱,而其官方命名則是向 20 世紀 60 年代早期的傳奇車型——法拉利 250 GTO致敬。為了符合 B 組賽事的認證標準,法拉利最初僅計畫生產 200 台法拉利GTO。然而,由於相關規則發生了重大變化,躍馬品牌最終無緣參賽。儘管如此,法拉利 GTO 仍作為躍馬品牌的首款超級跑車被載入史冊,此後法拉利F40、法拉利F50、法拉利Enzo 及法拉利LaFerrari 等跑車也相繼推出。法拉利 GTO 在停產前的總產量達到了 272 台,充分證明了這款超級跑車的非凡魅力。

慶祝 15 週年《Car1.hk 新車試駕年鑑 2024》正式上架


Car1.hk 終於踏入第 15 個年頭,《Car1.hk 新車試駕年鑑》由 2011 年開始推出,不經不覺已經來到第 14 本。有 Fans 每年都會支持實體版書籍買回家珍藏,也有不少車主為了心頭好車款而買書回家。今年收到大家傳來的訊息特別多,都是查問這本書何時上架,可能大家看到紙媒一個一個停刊,也擔心我們今年不會再出版,慶幸的是有大家支持,終於成功面世。

今年更本就是一本《Car1.hk 電動車試駕年鑑》,2023 年大家換了車嗎?2024 年準備換電動車嗎?在我們看不到油價會下跌的時候,對於精打細算,又想有部車代步的香港人來說,電動車不斷有新款推出,甚至比油車更為搶眼,香港人換車次數又比較密,其實一試無妨吧。現在欠缺的仍是電動小車市場,不單是香港,就算國外電動小車也沒有太多款式可供選擇。Tesla 平價電動車看似很吸引,但是何時推出更本是一個「迷」,上年跟大家說的中國汽車將殺入香港市場,大家應該深深感受到吧,大家亦不太抗拒。希望汽車市場可以健康地轉型,偏重於某一國家汽車款式,對整體環境、消費者都不是一件好事。2024 年中國汽車會全球展開攻勢,歐美電動車虎視眈眈,日本電動車對市場的威脅,應該都不用多說,BYD、Tesla 今年將會展開大戰,其他歐美品牌在旁邊看準形勢默默吸客,簡單來說就是「盡做」。小編期待年尾埋單究竟誰能勝出,誰能追近!

《Car1.hk 新車試駕年鑑 2024》繼續落重本,全書 164 頁特厚粉紙精裝印刷,以滿足愛儲書、愛揭書睇的車迷、車主,在此要再一次多謝各位讀者們多年支持,我們會繼續將更多大家關心的本地汽車資訊帶給大家。現已在各大 7-11 便利店、書報攤、書店、機場書店及澳門地區有售,各位 Fans 請即搶購。

售價:$50
銷售點:在各大 7-11 便利店、書報攤、書店、機場書店及澳門地區

精彩內容預覽

文、攝:Car1.hk / Teddy Leung / James Chan / Issac.C

推薦內容:Car1.hk「首選汽車 2023」名單公開

Hyundai 歐洲推出 i20 N Line 版本


Hyundai 在歐洲宣佈全新i20 N Line具有升級外觀。i20 N Line在外部和內部均具有更新的設計元素,旨在通過其時尚現代的外觀提升駕駛體驗。這款i20車型的運動版本將於4月開始生產。全新i20 N Line呈現一系列外觀增強功能,擁有迷人的運動美學。這些增強功能包括一套新設計的17英寸合金輪圈和前散熱器格柵的更新圖案。


此外,N Line特有的設計元素,如保險槓和插入件,為車輛的外觀增添了獨特的風采。該車型提供九種車身顏色可供選擇,包括四種新選項:Lumen Grey Pearl、Meta Blue Pearl、Vibrant Blue Pearl和Lucid Lime Metallic,讓駕駛員在路上展現個人風格。

踏進車廂,駕駛員立即會注意到多色環境燈的增加,營造出動感氛圍,與車輛的運動特性相得益彰。此外,為了確保乘客在較暗的環境中有最佳的能見度和便利性,新LED燈已添加到地圖、內飾和遮陽板區域。



i20 N Line在不影響安全性和連接性的前提下,將風格置於首位,提供全面的安全套件和一流的連接功能,包括前方碰撞預防輔助系統(FCA)和車道跟隨輔助系統(LFA),以增強安全性。可選的安全系統,如停車輔助(PA)和盲點碰撞避免輔助(BCA),提供額外的保障。基於導航的智能巡航控制(NSCC)可調整速度,以實現更安全的高速公路行駛。與標準i20車型相似,最新的i20 N Line變種擁有相同的增強功能,包括新的標誌設計、USB Type-C、基於4G網絡的第二代eCall和OTA地圖更新。

Hyundai的i系列,包括i10、i20和i30,在歐洲仍然是受歡迎的客戶選擇,體現了卓越、可靠和實用的品質,滿足了廣泛客戶的日常需求。隨著不斷的改進,如新增N Line變種,i系列已經演變為具有動態設計元素、尖端連接選項和對可及性和舒適性的承諾,從而進一步鞏固了其魅力。

全新 Jeep Avenger 4xe 正式登場


全新Jeep Avenger 4xe 憑藉對性能和電氣化界限的堅定承諾,為消費者帶來多一部越野車。Jeep品牌歐洲區總裁Eric Laforge表示:“新款Jeep Avenger 4xe標誌著品牌的一個轉折點。我們成功車型的最新版本將Avenger的緊湊性和多功能性與全輪驅動系統的性能相結合。其結果是無與倫比的能力,為更動感的駕駛體驗增添了一抹亮色。新的Avenger 4xe完成了該品牌在所有級別的4×4 SUV中的產品組合。”


將Avenger傳奇的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4xe變體通過整合全輪系統獲得了顯著升級。通過利用電氣化的力量,新款Avenger 4xe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牽引力和越野性能。該車輛將136匹馬力(100千瓦)的熱引擎與兩個功率為21千瓦的電動馬達相結合,能夠驅動兩個軸並確保後輪1900牛頓米的扭矩。多虧了“功率迴圈”技術,新的Avenger 4xe無論電池充電狀態如何都能保證全輪驅動牽引力,為駕駛者提供在最具挑戰性的各種地形上無縫而自信的駕駛體驗。新的Avenger 48V輕混合系統通過自動6速e-DCS6雙離合器變速箱及其集成的電動引擎的組合,允許在低速時以全電動模式行駛。


Avenger系列是品牌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選擇自由的承諾的明證,促進並鼓勵客戶使用電氣化車輛,確保每次旅程都是完美的。提供多種動力總成選擇、兩種變速箱(自動和手動)以及兩種牽引方式(前輪驅動和全輪驅動),Avenger滿足了每個駕駛者的需求和偏好。無論是選擇先進的BEV技術、電氣化的48V輕混合系統還是傳統的汽油動力,駕駛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和駕駛需求來定制他們的Avenger。


48V輕混合技術與全輪驅動系統的結合體現了Jeep品牌致力於提供可持續的4×4駕駛體驗,同時保持對歐洲客戶的包容和可及性的意圖。Jeep品牌一直追求著向人們敞開大門的目標,通過一系列完全適應每個客戶需求的4×4車輛。作為Jeep品牌電氣化策略的結果,該品牌的回應是一個全面且多樣化的車輛產品組合,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廣泛。隨著Jeep Avenger 4xe的訂單將於2024年年底在歐洲開賣,從城市探險家到越野愛好者,Avenger 4xe承諾重新定義能力和可持續性的界限。

McLaren Artura Spider 混合動力開篷車面世


McLaren 推出了 Artura Spider 首款混合動力開篷車。但品牌強調,這不僅僅是一款給Artura跑車裝上可收納式車頂的車型;Artura Spider 還帶來了一系列的改進,同時也延伸到了Artura敞篷跑車上。


因為這是McLaren,Artura Spider 的改進範圍包括其實都很多。一如既往,McLaren 的碳纖維輕量化結構(基本上是一個充當車輛核心的碳纖維機身)的工程設計確保了開篷車型無需額外的結構加固。這降低了敞篷和跑車之間的總增重量(敞篷Artura僅比跑車重62公斤),以保持Artura的銳利操控。


車頂機構本身只需11秒即可升降,還可以選配電致變色玻璃(在強烈陽光下可以使玻璃自動變色),當車輛上鎖時,玻璃還會自動變暗。Artura Spider 的首席工程師安迪·比爾說:“我們還選擇將車頂控制器放在上風擋的周圍,不會干擾Artura極簡的內飾或造成任何包裝問題。”

此外,Artura Spider 的風擋還具有一些自己的空氣動力學設計。風擋頂部不再附有風擋板,而是在風擋框的頂緣上設有小型車身導流翼片,用於將空氣從車廂中偏向偏離。甚至還有玻璃後車頂支撐,有助於提高可見度。


比原車型增加了20匹馬力,最大功率現在達到了690匹馬力和531磅英尺。所有的推力依然來自該品牌的新型3.0升V6混合動力系統,比爾告訴我們:“額外的20匹馬力在轉速的下半段,並會在8500轉/分時達到高潮。”


動力系統本身受益於新的支撐,Artura 的八速變速器包括經過修訂的校準,並且具有一個新的預充功能,可以使換擋速度提高25%。這意味著0-10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三秒,而0-300公里/小時只需21.6秒。Artura 的最高時速達到了205英里。現有的Artura車主如果喜歡,也可以享受到20匹馬力的提升。McLaren 表示,新的Artura Spider以及更新後的跑車現已接受預訂,首批車型將於“2024年年中”交車。英國率先以 221,500 英鎊開賣

LG 和本田美國電池廠最後一根結構鋼樑完成安裝


LG 和本田在俄亥俄州Jeffersonville附近正在建造的合資企業新電動車電池生產設施豎起了最後一根結構鋼樑。這一重要的建設里程碑來得幾乎就是一年前的那一天,那是為這座預計在2024年底完成的佔地超過200萬平方英尺的設施舉行的動土儀式。預計將總投資達44億美元,並創造約2200個新就業機會,這個合資企業旨在於2025年開始大規模生產袋式鋰電池,以供應給本田汽車工廠,用於生產在北美銷售的電動汽車。


“對於LG能源解決方案-本田團隊來說,今天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電動車電池生產設施的結構正在最後成形,” LG能源解決方案-本田合資企業的首席執行官Bob Lee表示。“一年前,我們正在一片空地上動土,而今天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項目的終點線,我們要感謝所有在工地工作的人以及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的當地社區。”除了建設進展之外,工廠的招聘也在進行中。公司網站上目前刊登了各種工程和支援職位的信息,預計未來幾個月將宣布技術人員和生產角色的信息。

“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我們開始了為LG能源解決方案和本田建立的合資企業電動車電池設施組建新團隊的第一步,”新合資企業公司的首席運營官Rick Riggle表示。“在未來幾個月,我們將繼續宣布新的職業機會,我們希望這將激勵下一代勞動力參與到將幫助生產鋰電池並將在2025年底在俄亥俄州生產的Acura和本田電動車型中的先進製造角色中。”

*使用美國和全球來源的零部件

Maserati 全新開篷 GranCabrio 正式發布


Maserati瑪莎拉蒂推出全新 GranCabrio開篷跑車,匠心致力滿足追求最高舒適度和時尚感的駕駛愛好者。 GranCabrio 是其同系轎跑車、屢獲殊榮的 GranTurismo 的全新、優雅的開篷版本。Maserati GranCabrio 推出的這一刻,以高性能Trofeo級別打響頭炮,配備V6汽缸Nettuno引擎,3.0公升排氣量配雙渦輪增壓器,最大輸出功率達到542馬力,是三叉㦸品牌中目前最高性能汽車方會配上的動力核心。


在 GranCabrio 上,Nettuno 引擎的非凡性能(是Maserati GranTurismo車系中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引擎)再次與真正適合長途旅程的舒適性車體基礎相結合,打開車篷露天開揚的駕駛體驗得到強化,可以充分享受每次駕駛旅程的親近美景,以及從不同角度來看都無與倫比的開篷跑車獨有特徵。新款GranCabrio開篷跑車 100% 在意大利製造,追隨 GranTurismo 的腳步,提供卓越豪華跑車的全新迷人版本,同時不犧牲豪華、性能、駕駛舒適性和運動性能。


車頂軟篷由織物製成,有五種顏色可供選擇,當打開存放在車尾行李箱空間中時,佔用的空間有限;而且,在50km/h或以下車速的情況下,也能在14秒時間內打開或關閉。GranCabrio前座配備了創新的頸部保暖設備,為駕駛者和乘客頸部提供三個強度保暖效能。車廂空間,還保證了可舒適地容納四名乘客,無論是結伴出遊還是獨自駕駛,迎風送爽加上正宗意大利跑車風格,都是無懈可擊。車主還可選配放於後座的擋風器,在承載兩名乘客時提供額外抗亂流效能,享受更理想的駕乘環境。

當軟篷打開,引擎轟鳴聲震撼駕駛艙,Maserati GranCabrio 的優雅從外觀就可以明顯地感受到,受人注目欣賞。道路與景觀的結合是無與倫比的駕乘體驗,這種獨有的氛圍,自 1959 年日內瓦車展上首次亮相的 3500 GT 承傳至今。

勞斯萊斯汽車宣布新任銷售與品牌總監


勞斯萊斯汽車作為一家實力雄厚、持續成功的公司,其核心價值在於毫不妥協、貫徹最高水平、客戶高度參與的真正個性化服務,以及全球一致的勞斯萊斯品牌形象。今天,勞斯萊斯汽車宣布,推動多項重要決策並成就非凡佳績的核心人物Henrik Wilhelmsmeyer在任職6年後,將卸任勞斯萊斯銷售與品牌總監一職,並於3月1日起前往寶馬集團履任全新高級管理職位,在打造BMW品牌未來高端豪華車型方面發揮領導作用。

Henrik Wilhelmsmeyer於2018年加入勞斯萊斯位於古德伍德的全球總部,此前曾擔任勞斯萊斯汽車大中華區總監。在其任職期間,引領了Cullinan、Ghost、Phantom Series II等重點車型以及最新車型Spectre的產品開發、銷售及市場活動。同時,他在將專屬車身定製業務(Coachbuild)設立為勞斯萊斯永久部門的過程中擔任了重要的角色。

Henrik Wilhelmsmeyer致力於保持各方面工作的一致性,他改變了勞斯萊斯的思維方式和態度,尤其是從根本上重塑了勞斯萊斯對客戶的理解、與客戶的互動以及為客戶提供的體驗。他為客戶互動體驗帶來了更專屬化、個人化、嚴謹,並數據驅動的方法,例如專為勞斯萊斯車主打造並僅供受邀使用的Whispers應用程式。同時,在Henrik Wilhelmsmeyer的領導下,勞斯萊斯開發了全新的品牌視覺形象,目前正透過全球經銷商合作夥伴陸續進行推廣。2023年,憑藉古德伍德專屬客製化中心(Private Office)全球策略的持續發展,勞斯萊斯Bespoke高級定製的業務量及利潤均創造了歷史新高。繼去年先後於杜拜和上海開設專屬客製化中心,今年更將延伸至另外兩個重點地區。


作為Henrik Wilhelmsmeyer的繼任者,Julian Jenkins將於3月1日上任。Julian Jenkins曾在古德伍德任職6年,最初擔任銷售營運總經理,隨後就任歐洲區域總監,在勞斯萊斯汽車內部享有盛譽。他曾先後任職Aston Martin Lagonda美洲區總裁、賓利北美區和亞太區高級職務,此次重返勞斯萊斯之家,令人倍感欣喜。在履新前,他曾擔任寶馬英國公司銷售總監,以及意大利超級跑車製造商Bizzarrini商務總監職位,在推動該品牌利潤成長及塑造公司商業成就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Julian Jenkins的國際經驗、產品專業知識及其對奢侈品領域的深入了解,確保他有足夠的能力帶領勞斯萊斯邁向純電動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