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C
Hong Kong
Tuesday, September 9,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324

BMW X2 M35i 爆發 306 匹馬力


BMW 上年發佈全新 X2 後,性能版本 X2 M35i 終於也現身。外觀方面標準配備 M Sport 包圍,造型更具侵略感,輪圈則可選擇 19 吋或 20 吋,並配備深藍色煞車鉗。車廂同樣極具運動風格,尤其以標準配備的深紅色真皮跑椅最為搶眼,還有 M Sport 軚環、HUD 抬頭顯示器及iDrive 6.0 多媒體系統都等也一應俱全。不過車迷最著緊的相信是性能數據吧,X2 M35i 使用 2.0 公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306 匹馬力及 45.9kgm 扭力,配合 8 速波箱及 xDrive 四驅系統,由靜止加速 100km/h 只需要 4.9 秒。另外,還配備有 M 款差速器、M Sport 懸掛系統及優化轉向系統等,帶來更優異動態表現。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林寶堅尼 Huracan Performante 開篷版正式抵港


林寶堅尼全新車型Huracan Performante開篷版於香港正式發佈。一部完美融合革新科技、澎湃性能與開篷駕駛樂趣的傑作。


「Huracan Performante 開篷版承襲Huracan家族車系發展的巔峰成果,同時將開篷駕駛的激情提升至全新領域」,林寶堅尼汽車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執行總經理Francesco Scardaoni 先生表示:「無論在城市道路還是賽道,Huracan Performante均可帶來完美的駕駛體驗和極致激情。而其開篷版更能增進駕駛者與天空和路面的互動,享受林寶堅尼自然吸氣式引擎的迷人聲浪。」


「我們很高興今天能夠引入全新的 Huracan Performante開篷版。」林寶堅尼香港董事黃卓徽先生說道:「這款全新車型融合林寶堅尼Huracán Performante專為賽道而生的無比性能以及開篷超跑帶來的駕駛激情,是一款精心打造、兩全其美的超級豪華跑車。」

Huracan Performante開篷版搭載標誌性的5.2升V10自然吸氣式引擎以及四輪驅動系統,0-10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3.1秒,0-200公里/小時加速則為9.3秒。最高時速媲美Huracan Performante硬頂版,可達325公里。100-0公里/小時制動距離僅為31.5米。


和硬頂版相同,Huracan Performante開篷版在8,000轉/分的轉速下能夠輸出高達640匹的強勁馬力;當轉速為6,500轉/分,可達峰值扭力600牛•米;在1,000轉/分鐘,可輸出70%以上的扭力。Huracan Performante開篷版淨重僅1,507公斤,重量功率比為2.35公斤/馬力,前後重量分配為43%/57%。Huracan Performante開篷版香港建議零售價由港幣$5,380,000起(連稅)。香港首批Huracan Performante開篷版有望於2018年第三季尾交付。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中石化入油慳錢實例:買箱水送汽油優惠券 折實每升最多平 $4.45


上星期和同事出車拍外景,收隊後去中石化入油,油站姐姐第一時間推介超值優惠,只需以 $60 買一箱 12 支細樽裝「卓瑪泉」西藏水,即送「$400 送 $130」汽油優惠券一張,無論超級汽油或汽油都用得,入油滿 $530 即場使用,無須等下次,超出 $530 的金額更可按比例享有折扣優惠。

我地即刻買箱「卓瑪泉」,再用附送的優惠券入汽油,入滿油缸總共 62.39 升,埋單只需 $799.84,總共慳咗 $260.17,計落每升足足平了 $4.17。當日汽油的掛牌價(8 月 29 日)是每升 $16.99,是次入油油價降至每升 $12.82,竟然是十多年前的油價水平。

按今日最新掛牌價(9 月 5 日)入$ 530 計算:
SINO X Power 中石化超級汽油
· 每升 $18.13,$530 有 29.23 升
· ($530 – $130)/ 29.23L= 每升 $13.68, 每升即平 $4.45

SINO Power中石化汽油
· 每升$16.99,$530有31.19升
· ($530 – $130)/ 31.19L= 每升 $12.82, 每升即平 $4.17


另外,「卓瑪泉」西藏水還有 500ml 大樽裝,一箱 12 瓶只售 $72,同樣送「$400 送 $130」汽油優惠券一張。

各項優惠受條款同細則約束,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情請向相關公司查詢:
www.sinopechk.com/retail

文、攝:Car1.hk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M5 六代目 600 匹


今代寶馬 5 系在 2017 年年頭推出,我們測試過 530i、柴油 520d 和充電式混能的 530e,從高性能和架架勢勢的角度看,焦點自然落在 M5 上。


由中大形行政房車改出來的高性能跑房車,同類有平治 AMG E 63 和 Audi RS 6 Avant 為直接對手,現年玩有 600 餘匹輸出,繼續由 V8 引擎驅動,4 秒樓下的 0-100km/h 加速性能,踩油和收油轉波間同有「霹嚦…啪啪…」的動人聲響,還有是接近 180 萬元的售價,屬第 6 代設計的這部 M5 當然沒有輸蝕。


新 M5 一如其他寶馬的M系列汽車,內外均經「M 化」來引人垂涎和給予車身部件生產商「靈感」,其「M」款頭泵把有較大入風口,風口有六角形網紋,鋁質的沙板上有「M」標誌通風口,鋁質的頭冚加有拱紋,車頂首次採用 CFRP(carbon fibre-reinforced plastic)碳纖維強化塑膠所製(之前的 M6 Coupe 已是);車側裙腳、門邊鏡是特有設計,尾箱蓋有小尾翼,四出排氣喉,尾泵把和 diffuser 當然是「M」款式的。車子其實原廠標準採用 19 吋五柱款輪圈,配 275/40 R19 和 285/40 R19 輪胎,這款本屬選項的 20 吋七條雙柱款輪圈,配較薄的 275/35 R20 和 285/35 R20 米之蓮 Pilot Sport 4S 胎。新加的車身顏色有 Marina Bay Blue Metallic 藍色,Frozen Dark Silver 啞銀和 Frozen Artic Grey 啞灰色。藍色制動卡鉗的 M Compound Brakes比一般鐵卡鉗輕巧,前六、後單活塞;可另購金色卡鉗的碳/陶瓷制動碟 carbon-ceramic brakes,減輕 23kg。 


氣氛和裝備貼近 7 系的今代 5 系,隨稍稍比舊款 5 系擴大的車身體積,車廂空間也有增長;中控台 10.25 吋屏幕系統採用與 7 系一樣的「6 大方格、兩大主頁」介面和圖案設計,以及可透過輕觸式「督…督…督…」、iDrive Controller 轉盤、Gesture Control 手勢控制和 Voice Commands 語音控制來操作,可識別英、德、中、法、意、葡、日和西班牙文,M5 當然一樣。轉線時盲點有車警示兼自動扭軚的 Lane Change Warning、車道偏離警示 Lane Departure Warning、路口有車警示 Crossing Traffic Warning、緊急制動系統 Emergency Braking 等安全系統沒有分別。原廠屬選項、香港代理作標準裝置的 Ambient Lighting 氣氛燈光,同有 6 種顏色和 11 種光效組合選擇。M5 特有像盔甲般的連頭枕前座,「M」款軚盤除控制音量和巡航系統的按鈕外,另有兩粒紅色「M 1」、「M2」制可記下兩個司機的不同懸掛、波箱、引擎、軚盤、四驅反應和HUD投射儀錶的設定。新設計的「M」款波棍,將「Drivelogic」轉波快慢制放了在其頂部(以往 M 車的波箱快慢制放在波棍外)。有不同圖案的數碼儀錶,只有黑底/白字/紅針一個模樣,不似普通5系會隨Eco、Comfort和Sport駕駛模式而變出藍、白、紅色顯示,儀錶頂部有三格圖案顯示引擎、懸掛、軚盤的 Comfort、Sport 和 Sport + 設定。


車子機械上的重點,源自舊有 M5/M6 的 4.4 升雙渦輪增壓V8引擎經過「大執」,有新的渦輪增壓器,更高壓的噴注系統,加強燃料霧化和縮短噴注時間,改良的潤滑系統和機油底盤,改良的廢氣歧管;經改輕的排氣系統,兩個滅聲鼓間加有「Helmholtz」共鳴箱,另設有變聲活瓣,引擎由舊款 560 匹/680 牛頓米輸出加多 40 匹/70 牛頓米至 600 匹,1,800-5,600 轉有 750 牛頓米,7,200 轉紅線與上代一樣。舊款 M5/M6 採用 7 速 M DCT 雙自動離合器波箱,新車用 8 速 M Steptronic 自動波箱,設有波箱油冷卻器,到達紅線時波箱不會自動「+」波,可以跳波拖波(Multiple Downshifts)。由後驅改為四驅的今代,新設計的 M xDrive 四驅系統由分動箱在後輪空轉時將扭力調往前輪,三個可選的模式有正常「4WD」、有較多後輪扭力和容許較多後輪空轉的「4WD Sport」,和要關掉 DSC 穩定系統後才可從屏幕內選擇「番」淨後驅的「2WD」。今代 5 系有全新的懸掛系統,前方改用雙搖臂,減少外力對轉向軸的干擾,後方5連杆有強化和輕量化部件和大形的隔音/隔震副車架,M5 的前方有特定的幾何,較闊跨距,加裝有四條向前和向後橫牆的鋁質塔頂橫撐;後方有新的 toe 角連杆,連杆有加硬的橡膠 Bushings,加硬的防傾杆,加硬的下搖臂,副車架有加硬的橡膠墊,加有「X」形支撐和鋁質橫撐。


相比 0-100km/h 需 3.4 秒的 612 匹 AMG E 63 S 4MATIC+ 和 3.7 秒的 605 匹Audi RS 6 Avant,M5 同樣有一踩即去,段段有力的狂大加速力,車子 0-100km/h 與 E 63 S 一樣需 3.4 秒,就是你想怎樣它便怎樣那樣。車子的玩法與其他 M 車無異,引擎反應、懸掛軟硬、軚盤輕重可從波棍右旁的按鈕獨立控制,另有排氣喉兩段活瓣變聲,轉波快慢轉了在波棍上進行;各個反應一如以往,軚盤在 Comfort、Sport 和 Sport + 下分別有太輕、好些和剛好的重量分別,同是一條直路試勻後永遠留在 Sport + 好了,軚盤本身有不錯的直接手感。波箱在 Comfort 時就如一般自動波的柔順,Sport + 當然快捷得多,盡油時有「chok」頸反應,但稍稍沒有DCT波箱的爽勁。引擎 Sport + 配波箱 Sport + 時「chok」上加「chok」。排氣喉在正常狀態下有 V8 引擎式的低沈聲調,按制改變活瓣後明顯變得響亮和更加「咕嘮…咕嘮…」和特別在拖波時「啪啪…」聲。懸掛同是 Comfort 時比普通 5 系的 Comfort 稍硬,Sport + 時在爛路上會有較多彈跳,貼路性能很大,感覺上比舊款輕巧和咬地;制動力實淨。在濕路上行「4WD Sport」,車子被踩甩尾時自動將扭力傳至前輪,無需 DSC 穩定系統怎樣著燈,改用「2WD」尾驅則是另一回事。


「M」款頭泵把有較大入風口,風口有六角形網紋;今代5系改用新的前雙搖臂懸掛,減少外力對轉向軸的干擾,M5 有特定的幾何,較闊跨距。


源自舊有 M5/M6 的 4.4 升 V8 引擎,有新的渦輪增壓器,更高壓的噴注系統,現多 40 匹/70 牛頓米輸出,有 600 匹,1,800-5,600 轉有 750 牛頓米。


屏幕系統與 7 系的「6 大方格、兩大主頁」介面設計一樣,可透過輕觸式、iDrive Controller 轉盤、手勢和語音控制來操作;M5 特有像盔甲的連頭枕前座。


氣氛和裝備貼近 7 系的今代 5 系,隨稍稍比舊款 5 系擴大的車身體積,車廂空間也有增長。


車子的玩法與其他M車無異,引擎反應、懸掛軟硬、軚盤輕重可從波棍右旁的按鈕獨立控制,另有排氣喉兩段活瓣變聲,轉波快慢制改了在波棍上。


M5 有不同圖案的數碼儀錶,只有黑底/白字/紅針一個模樣,不似普通5系會隨Eco、Comfort和Sport駕駛模式而變出藍、白、紅色顯示。

儀錶頂部有三格圖案顯示引擎、懸掛、軚盤的 Comfort、Sport 和 Sport + 設定;車子加速一踩即去,段段有力,加速力狂大;7,200 轉紅線與上代一樣。


「M」款軚盤除控制音量和巡航系統的按鈕外,另有兩粒紅色「M1」、「M2」制可記下兩個司機的駕駛反應模式設定。


原廠屬選項、香港代理作標準裝置的 Ambient Lighting 氣氛燈光,同有 6 種顏色和 11 種光效組合選擇。


M xDrive 四驅有正常「4WD」、較多後輪扭力和容許較多後輪空轉的「4WD Sport」,和要關掉DSC穩定系統後才可從屏幕內選擇「番」淨後驅的「2WD」。


尾箱蓋有小尾翼,四出排氣喉,尾泵把和 Diffuser 是「M」款式的;M5 的 5 連杆後懸掛有新 toe 角連杆,連杆有硬橡膠杯士,加硬防傾杆,加硬下搖臂。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8 雙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4,395cc
最大馬力:600 匹 / 5,600-6,700 轉時
最大扭力:750 牛頓米 / 1,800-5,6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M Steptronic 自動波箱
體積:4,956 X 1,903 X 1,473mm
重量:1,855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BMW-M5/1032/

售價:HK$1,799,000 起
網址:http://www.bmwhk.com/
查詢:3129 9000(BMW Concessionaires (HK) Lt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賓利汽車亮相 2018 蒙特雷汽車周


賓利汽車於2018年蒙特雷汽車周(Monterey Car Week)期間,舉辦了一系列精心策劃的精彩活動,彰顯出這一非凡品牌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所取得的非凡成就,以及賓利汽車所蘊含的超凡性能與極致奢華格調。


作為旗艦車型全新之作,源自Mulliner之手的全新慕尚創始人典藏版傲然上演全球首秀,並與其靈感之源——賓利8升車型(8 Litre)一同登臺亮相。每台慕尚創始人典藏版均鑲嵌有極為珍貴的曲軸飾片,該飾片切割自賓利先生私人座駕的原裝發動機曲軸部件,並與後駕駛艙中手工打造的飲品冷藏箱巧妙融為一體。慕尚創始人典藏版全球限量匠造100台,每一台均體現出賓利品牌對細節的無比重視。該車裝配有拋光條形散熱器格柵、典雅黑色輪轂以及鐫刻有賓利先生簽名“W.O. Bentley”專屬字樣的精美木飾及真皮飾面。


於上週五舉辦的奢華研討會為此次汽車盛事譜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Opus One酒莊首席執行官David Pearson、Krug香檳負責人Richard Beaumont、大提琴演奏家及賓利汽車合作夥伴郭婷娜(Tina Guo)、賓利汽車設計總監及個性化定制部門負責人史蒂芬·西拉夫(Stefan Sielaff)親臨現場,透過至臻葡萄酒、香檳、音樂和汽車設計的視角,為現場150多位尊貴來賓生動闡釋極致奢華的演變歷程與未來前景。


此次,全新歐陸GT也在圓石灘(Pebble Beach)及奎爾賽車聚會(the Quail: A Motorsports Gathering)中優雅亮相。在上週六舉辦的賓利主題晚會上,賓利汽車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艾德恩·霍馬克(Adrian Hallmark)親臨活動現場,並為來賓呈現這一非凡力作。全新歐陸GT完美融合極致奢華與非凡性能,採用頂尖技術精心匠造而成,成就無與倫比的精緻駕乘體驗。


賓利汽車攜重磅車型亮相此次蒙特雷汽車周,以此演繹賓利品牌的矢志創新與不懈探索。其中展出的非凡車型還包括:作為全新歐陸GT靈感源泉的1952年推出的歐陸R型車(Continental R-Type)、近期刷新美國派克斯峰登山賽量產SUV組別紀錄的賓利添越 W12,以及添越插電混動版原型車。作為首款搭載插電混合動力的賓利車型,該車的面世將開啟賓利汽車於2025年前為所有車系推出混合動力車型的進程。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新一代 Mazda3 將於 2019 年 3 月現身!?


現行款 Mazda3 推出至今已經不多有 5 年時間了,而新一代在經歷多次預告後,如今日本有消息傳出將於2019 年 3 月正式推出。不過消息仍然未經官方確認,亦有傳將於11月的巴黎車展亮相,但無論如何終於算是有時間表出現了。 根據現時資料所知,新一代Mazda3 將會採用新一代 Skyactiv-X 引擎,有著汽油引擎的性能及柴油引擎的慳油特性;而底盤亦會使用最新Skyactiv Vehicle Architecture 技術打造。外觀造型與 2017 年東京車展推出的 Kai Concept 十分接近。新引擎、新底盤及全新造型,因此 Mazda3 被品牌視為進入新世代的重點車款,亦備受十分車迷關注。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深入「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BMW 回歸全過程曝光


世界歷史最悠久的賽車耐力賽「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於 6 月份圓滿落幕,今年的矚目事件,肯定包括 BMW 睽違 7 年後再度回歸賽場。Shell 作為 BMW Motorsport 的技術合作夥伴及唯一推薦的機油供應商,早前 Shell Helix Ultra 超凡喜力與香港寶馬合作舉辦「雙人法國利曼 24 小時耐力賽體驗之旅」,讓兩位幸運 BMW 車主能親身飛往法國,體驗這個賽車界盛事,兼近距離接觸賽車,及參加 M8 GTE 發佈會等,一次過完成了每一個車迷的 bucket list 中的好幾個項目。

M8 全球首發
甫抵達法國,兩位幸運兒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參與 BMW 8 系全球首個發佈會。現場呼聲不絕,所有人都翹首以待,將焦點集中在揭幕布下的全新跑車,彷彿已聽到跑車引擎的澎湃呼吸。


BMW 8 系全球首個發佈會,現場歡呼聲不絕!

專家帶隊 走入賽車場的心臟地帶
體驗之旅的一大福利,就是能走入 BMW 車廠的維修車庫及控制室,賽車手之所以能無所畏懼在跑道上風馳電掣,全賴強大的後方支援,而這裡就可以感受到充滿現場感的核心運作。參觀完作為大腦的控制室後,下一步當然是走進享負盛名的利曼賽道,一睹 M8 GTE 的真身!這輛持久力與速度兼備的戰車,其 V8 雙渦輪引擎是「史上最高效的 BMW 賽車引擎」,能夠近距離接觸,兩位車迷都流露出興奮雀躍的表情。Peter 更表示:「估唔到可以一次過走勻咁多個(賽車場上的)核心地帶,我真係超級滿足,作為一個超級車迷,可以同部 M8 GTE 喺利曼賽道合照,真係無憾!


維修人員正為 M8 GTE 作賽事最後檢查。


稱控制室為車隊大腦,絕不為過。


M8 GTE 甫出場,已備受傳媒矚目。


兩位真幸運車迷在利曼賽道合照。


近距離接觸參賽戰車,人生幾何。

嶄新角度觀看利曼賽事
利曼賽事於當地時間 6 月 16 日下午 3 時正式展開,Shell 特別安排了一次直昇機旅程,讓兩位幸運兒乘坐直昇機於賽道上俯瞰賽事,與別不同的觀戰體驗,令這次利曼之旅更加難忘!另外,之前舉行發佈會的 BMW M Motorsport Hospitality,同時也是體驗之旅的主要觀戰場所,這裡提供豐富的餐飲設備與絕佳地理位置。而 VIP 更可以尊享最新 M5 作為豪華轎車接送,隨時往回特設專屬住宿稍作休息。


坐直昇機觀戰,你試過未?


俯瞰角度觀看賽車,別有一番體驗。


BMW M Motorsport Hospitality 是主要觀戰場所,景觀開揚,地理位置絕佳,同時提供豐富的餐飲設備。


VIP 特設專屬住宿,稍作休息又可再次觀戰。


VIP 可以尊享 M5 作為豪華轎車接送。

賽車科技結晶 Shell 超凡喜力機油
走遍了賽車場上的各個位置,兩位車迷切身體會到為了獲勝,賽車的每個部件都必須準確無誤,包括機油。這次旅程的最終站,是 Shell Helix Ultra 超凡喜力機油的流動技術支援中心,科學家解釋 Shell 作為 BMW Motorsport 唯一推薦的機油供應商,如何於現場即時支援賽車維修,並分析機油及引擎狀態,讓賽車於 24 小時保持最佳性能。

參觀動技術支援中心後,Philip 表現得非常佩服:「我一直係 BMW 忠實支持者,但以前無留意原廠用咩機油或背後設計原理,今次旅程絕對帶我到達一個更高嘅層次去欣賞頂級賽車運動。透過 BMW 及 Shell 專業人員分析及講解,了解到跑車的機械設計、高品質電油及機油,以及最重要嘅團隊合作無間地配合,先可以將車隊躋身世界一級之列。我真係獲益良多,返到香港一定會將今次經歷同 Shell 超凡喜力機油介紹畀身邊嘅朋友!」

Shell 連續 11 年蟬聯全球第一潤滑油供應商(註1)
潤滑油主要由基礎油及添加劑組成,而 Shell Helix Ultra 超凡喜力機油選用 100% PurePlus 天然氣製全合成基礎油和優質添加劑製造,幾乎不含任何原油常見雜質,務求令賽車發揮出最大潛力。Shell 亦宣佈繼續獲選定為 BMW 集團的唯一推薦售後用油供應商至 2022 年,亦意味著將繼續為 BMW 生產優質原廠機油,於香港及澳門之分銷網絡使用及發售。


Shell Helix Ultra 超凡喜力機油流動技術支援中心


科學家面對面解釋 Shell 超凡喜力機油對 BMW 賽車的重要性。


優良的潤滑油,能令賽車發揮出最大潛力。

BMW Service Advanced Regular Inspection 升級原廠定期檢查
BMW 推出 Advanced Regular Inspection 升級原廠定期檢查,全車內外多達 48 點全方位檢查,整個過程由 BMW 專業維修技工依照車型之原廠數據,按原廠指引及要求進行,確保您的座駕符合 BMW 對汽車性能及駕駛樂趣的最高標準。現更可即日取回坐駕 (註2),讓您無憂重新啟航。推廣期由即日起至 2018 年 10 月 31 日,所有車主凡選用 Advanced Regular Inspection 升級原廠定期檢查(HK$1,820),可享原廠更換機油服務人工免費,如需更換額外零件,指定項目更可享 7 折優惠!把握機會,立即登入 https://goo.gl/FdfkXn 或致電 3193 6688 預約。

1. 資料來源:Kline and Company「全球潤滑油行業:市場分析與評估:2016 至 2026 年報告
2. 只限早上 10 時前之預約及不需任何額外維修項目

了解更多:https://www.shell.com.hk/zh_hk/motorists/oils-lubricants/user-experience/lemans24h-postevent.html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vo XC40 T4 INSCRIPTION 新配套大小通殺


Volvo 整個車系大改款之後,成功打破過往成熟形象,當中一隻奇兵 XC40 SUV 針對比較年輕和有品味的車主而來,加上同樣高科技和安全性的賣點,很快就賣個滿堂紅。今次 XC40 T4 INSCRIPTION 換了一點配置,相信它可以吸引到更多人留意。


XC40 T5 R-Design 是這個車系最高級版本,它的賣相和車廂配色都比較年輕,今次 XC40 T4 INSCRIPTION 版本,注入不一樣配置,將整部車添加了一點貴氣而不失原有活力。車頭轉用了大型電鍍鬼面罩,配上最新的 T 字型全 LED 頭燈及電鍍窗框,車身層次更為突出亦多了豪華元素。C 柱後方多了一個 INSCRIPTION 標誌,讓人很易就知道它是特別版。今次試駕車是全銀色車身,相比起雙色調來得沉實,但亦未有影響整體輪廓,只能說各有特式吧。獨特的回力鏢車尾燈設計,繼續是車尾線條重點所在,尾泵把下方中央多了啞銀色部份,令到車尾觀感不遜給車頭。代理表示,試駕的 Inscription 版本已標配 19 吋輪圈,無需額外加錢。


車廂中也有不少 Inscription 版才有的配置,如門檻銀色腳踏、Orrefors 水晶波棍頭、筆者很喜歡的漂流木内飾 (Driftwood Inlays) 。漂流木内飾是啞色有質感的,這種木材經過一定程度的天然風化,構成了獨特的灰銀色調外觀,同時不失自然風味及剛硬度,與崇尚自然和諧的北歐設計傳統不謀而合。駕駛艙內的中控台下方設有智能電話無線充電器,只需放上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就可以充電。中橋設有小型垃圾箱及紙巾盒;另外也有杯架、硬幣儲存空間及後座 USB 接口。司機座位下方設有隱藏式抽屜,可以放入銀包、平板電腦等東西。以置物空間來說,Volvo 今次算是用得很盡。此外,車門儲存格除了可容納三支一公升的飲品以外,更可放置小型手袋和手提電腦,令到空間用途更廣。


中控台標準配備已是 Sensus Connect 9 吋整合式直立觸控螢幕,它支援了 Apple CarPlay 及 Andriod Auto,跟手機連接後就可以由汽車控制手機,如聽手機內音樂、手機免提。軚盤後方錶板是 12.3 吋電子儀錶板,設有 4 款顯示主題,可因應需要轉換。Volvo 獨有的 CleanZone 空氣淨化技術也可以在 XC40 找到,它有效過濾進入車內的外部空氣及 PM2.5 懸浮微粒,確保車廂內的氣體清新無害。XC40 擁有同級車款最大容量 479 公升的車尾箱,尾箱底下更設有隱藏儲物空間,當有更多的物品需要存放時,亦可將後座翻平,令容量進一步增加至 1,392 公升。

安全性方面,XC40 配置了一系列頂尖的主動安全科技,包括泊車輔助(Park Assist Pilot)、前方碰撞預警(Front Collision Mitigation)、緩衝後方碰撞輔助(Rear Collision Mitigation Support)、防止車道偏移系統(Lane Keeping Aid),以及偏離路面安全防護及輔助系統(Run-off Road Mitigation)。


盲點輔助與轉線提示功能連剎車支援


XC40 T4 配用了一台兩公升 Drive-E 直四渦輪增壓引擎,同樣以 8 前速 Geartronic 自動波箱傳動,亦有 AWD 四輪驅動力系統方面,雖然馬力達到 190 匹和 300 牛頓米扭力,在香港一般路面駕駛的話,其實跟 T5 分別不大,起步反應和加速感都不俗。由於車身用了 CMA 底盤,以大量輕量化與高強度鋼材與鋁材打造,有效加強車架強度及明顯降低車身重量,即使 T4 版本的引擎調低了輸出,給人感覺仍然是輕鬆易開不笨重。油耗再低一點亦是它的賣點,每 100 公里只需 7.4 公升汽油,而 CO2 排放也只有 161g/km。廠方一樣為 XC40 T4 加入 5 種駕駛模式 – Comfort(預設)、Dynamic、Eco、Off-Road或Individual,行車電腦設定在玩樂性和實用定都俱備。


INSCRIPTION 特別版擁有專屬大型電鍍鬼面罩。


C 柱後方也加了 INSCRIPTION 標誌以示身份。


筆者很喜歡車內的漂流木飾件,輕輕散發著家具的感覺。


波棍換了 Orrefors 水晶波棍頭,添加了不少貴氣。


金屬門踏上也印了 INSCRIPTION 字樣。


XC40 中控台下方的置物格是一個手機無線充電座。


用上很多新科技的 XC40,液晶錶板也沒有缺少。


超大天窗讓 XC40 車廂可以吸納大量自然光,也提升了車廂開揚感覺。


後座冷氣出風口下方也有一個 USB 充電位方便乘客。


後座設有小型 LED 照明燈和掛鈎。


五座模式時尾箱容量有 479 公升。


將後座翻平可以大大提升置物空間至 1,392 公升。


車尾尾門設有電動開關功能。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 Turbo 引擎
排氣量:1,969cc
最大馬力:190 匹 / 4,700 轉時
最大扭力:300 牛頓米 / 1,400-4,0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Geartronic 自動波箱
體積:4,425 X 1,863 X 1,652mm
重量:1,684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Volvo-XC40-T4-INSCRIPTION/1033/

售價:HK$439,800 起
網址:http://www.volvocars.com/hk
查詢:2927 3388 (Wearnes Motors (HK) Limited)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荷里活廣場「秋日鮮果」泊車優惠


由即日開始至 10 月 31 日,於荷里活廣場只需出示水果相片,無需消費,即可享獲 3 小時免費泊車。

查詢:2118 8811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中日將統一電動車充電器規格


中國市場對日本汽車業界越來越重要,2018 年預計中國銷量將會達 500 萬輛,超越日本國內的 490 萬輛,再加上美國關稅的問題,令日本汽車業界決定再加強中國市場的力度。日本負責電動汽車充電系統的 CHAdeMO 協會日前宣佈,將針對私家及商用的電動車充電器,與「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簽訂備忘錄,共同制定輸出500kWh功率充電器的標準規格設計,還有與電動車連接的充電插頭及軟件技術等。目前,市場上有 5 種汽車充電器標準,主流的包括有中國 GB/T 標準充電器的電動車有 22 萬輛,而 CHAdeMO 標準充電器有 1.8 萬輛,歐洲 Combo 標準充電器為 7000 輛。全新充電器預計 2020 年將會正式推出,而且兩國車廠合計的電動車數量龐大,因此未來十分大機會成為國際標準規格。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EQC 全電 SUV 正式量產


已多次介紹 Mercedes-Benz 即將推出電動車,量產真身正式推出,它就是 EQC 旅行車。平治旅行車愈賣愈多,加上這類車型已成車主買車首選,車廠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EQC 基本上都是跟 GLC 同級,一部充電,另一部入油,先不理兩者車價,EQC 在使用馬達、充電來推動,比起電油車的消費是會小得多。EQC 的零排放對城市路面有更多好處,除非路面空氣會乾淨一點,道路上的嘈音也可以降低。


EQC 的車頭設計都是全新的,一看便知不是現有車系。台上展出的是 EQC 400 4MATIC 版本,車廂設計大家都不會陌生,駕駛席有一個雙屏錶板,配一個多功能三幅式軚盤,方型的觸控板等等。而 MBUX 人工智能系統亦是預設在此車之中,電動車加 MBUX 系統後,把 EQC 未來感大大提升,而它將在 2019 年開始大量在路面上出現!

動力方面,配用了一組 80kWh 鋰電池,前後雙馬設置。最中馬力有 408 匹 / 300kW,扭力方面頗大,達到 765 牛頓米,完成一次充電可走 450 公里,0-100km/h 加速約 5.1 秒,極速方面也有 180km/h。快充只需 40 分鐘由 10% 提升至 80% 電量。至於香港何時推出,截稿前查問香港 Mercedes-Benz Hong Kong 的回答是 2019 未必在香港見到 EQC。


平治全新電車推出當然引來全球傳媒前來採訪。


最重的鋰電池部份平均放在車底,可提升車身平衡。


車廂佈局跟現有平治車款沒有太大分別,都是雙屏加三幅式軚盤。


在沒有什麼轉變的車廂設計下,平治在冷氣出風口再玩「花臣」。


車身側邊加上 EQC 字樣標誌。


在車廠來說,零排放仍是電動車最大賣點之一。香港用家而言,充電比入油長遠使用時更為化算。

基本規格
動力來源:80kWh 鋰電、前後輪馬達
排氣量:0cc
最大馬力:408 匹
最大扭力:765 牛頓米
體積:4,761 X 1,884 X 1,624mm
軸距:2,873mm
查詢:2895 7339(Zung Fu Company)

文:小肥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Infiniti 全新灣仔陳列室開幕

OLYMPUS DIGITAL CAMERA

Infiniti 位於灣仔告士打道178號的全新陳列室正式開幕,開幕儀式由 Infiniti 主席/環球總裁 Roland Krueger 和 Infiniti Hong Kong 總經理 Jacky Lai 主持,新陳列室毗鄰同集團的 Renault 陳列室,面積可容納三車展出,開幕儀式中擺放出最新抵港、配可變壓縮比 VC-Turbo 引擎的 QX50 中形 SUV,車子售價 $499,800 起。


Roland Krueger 致詞時說,告士打道是香港傳統上的「汽車街」,能方便顧客睇車,加上在全球 SUV 熱潮下 Infiniti 在香港繼 QX30 和 QX80 後引入 QX50,肯定能佔盡天時和地利。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Lexus 發佈 RC 小改款官方照片


Lexus RC 雙門房跑在 2013 年東京車展推出以來已經有 5 年時間了,如今終於進入小改款,日前 Lexus 就發表了小改款的官方照片。外觀造型方面,上一代頭燈與 LED 燈分離,但小改款的全新頭燈組與 LED 燈則改為一體式設計;還有,頭泵把兩側的入氣口經過重新設計變得更大。不過,車廂則沒有改變,僅僅推出總共 7 種顏色組合選擇。動力系統方面將會有 RC300、RC300h 以及 RC350 F Sport,但暫時沒有公佈詳細數據,但官方表示在空氣力學、底盤及懸掛方面將會重新調校及強化,操控性及靈活性比上代更進一步。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Infiniti 單座電動概念車 Prototype 10


Infiniti 在 2017 年圓石灘車展推出了以 1940 年方程式為設計概念的 Prototype 9 純電動概念車,而在今年圓石灘車展 Infiniti 則帶來了以 50 年代利曼賽車為概念的 Prototype 10 電動概念車。Prototype 10 的外觀造型採用一體化的構造,因此整體十分乾淨俐落;同時,與 Prototype 9 一樣使用單座設計。至於車廂方面,雖然沒有公佈相關照片,但從鳥瞰圖來看內籠風格亦極為簡潔。而動力系統同樣沒有公佈,但就指擁有高功率的電動馬達及電池組。其實無論是 Prototype 9 及 Prototype 10 量產化的機會近乎零,但相信當中的系統及設計將有機會應用在 2021 年亮相的全新電動車身上。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kswagen Golf Sportsvan 230 TSI 滿足多個願望


買車人人都想大件夾抵食,又要好玩又要有空間,才可以過到屋企財政大臣的最後一關。Volkswagen Golf 一向好玩又實用,但如果屋企有小朋友的話,小揭背的它就未必夠用,有見及此香港也有引入 Golf Sportsvan 超大尾箱版本,大大滿足這班車主的訴求。


Golf Sportsvan 的軸距長達 2,670mm,車身高度也比一般 Golf 為高,所以在車廂空間方面都有一定提升。後座方面,可作前後 180mm 前後移動的座椅亦是賣點之一,令空間運用彈性大大提升,如提升腳部空間都可以借助這 180mm 來調校。Golf Sportsvan 尾箱預設空間是 590 公升,將後座翻平後可提升至 1,520 公升,放入 BB 車、多個行李箱都無問題。至於很多家庭客都注重安全性,除了一般防打滑系統外,Golf Sportsvan 有多達 9 個安全氣袋、胎壓偵測、Auto Hold 電子手制和 ISOFIX 兒童安全座椅扣。


Golf 新的型態都有轉到這部 Golf Sportsvan 身上,新車也用了 LED 頭尾燈,車身有一定的電鍍位,提升它的閃爍程度。試駕車用了比較特別的暗紅色車身,都是一隻新推出的顏色,觀感低調。車廂佈局簡約實際,沒有多餘的飾件,比較特別的是後座都有冷氣出風口和小餐台,作為後座使用率很高的家庭車來說,這兩項設備都是必需品吧。

這部 Golf Sportsvan 是 230 TSI 版本,配置一副 1.4 公升直四 TSI Turbo 引擎,最大馬力雖然只有 125 匹,但是擁有扭力也有 200 牛頓米的它,在香港多燈位停車起步的城市來使用就很適合,大大提升起步時的駕駛感。車身高大了的 Golf Sportsvan 走了實用路線後,其車體行走個性都讓人感到成熟了很多,正好將不同形態的 Golf 作出分野。


Golf Sportsvan 用上 LED 車燈作照明。


車廂以光明的杏色作主色調。


大型天窗是 Golf Sportsvan 車廂內賣點之一。


後座設有冷氣出風口和小餐台。


中控台以輕觸式調校,令操作簡單直接。


車尾箱預設為 590 公升。


將後座全部翻平後,可提升至 1,520 公升。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 TSI 引擎
排氣量:1,395cc
最大馬力:125 匹 / 5,0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200 牛頓米 / 1,400-4,000 轉時
波箱設計:七前速 DSG 半自動波箱附加減功能
體積:4,351 X 1,807mm X 1,613mm
重量:1,383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Volkswagen-New-Golf-Sportsvan-230-TSI-Luxury/1030/

售價:HK$249,980 起
網址:http://www.volkswagen.com.hk/
查詢:3698 9688(Volkswagen HK)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首款 EQ 純電車 9 月 4 日登場

Spanien ist die aktuelle Station für den Mercedes-Benz EQC auf dem Weg zur Serienreife – die Mercedes-Benz Hitzeerprobung. Besonderes Augenmerk liegt hier auf den für Elektrofahrzeuge anspruchsvollen Disziplinen wie Klimatisierung und Laden sowie Kühlung der Batterie, des Antriebs und der Steuergeräte bei extremer Hitze. Natürlich werden auch klassische Kriterien wie Fahrdynamik und Fahrkomfort erneut strengen Tests unterzogen. Spain is the current stage for the Mercedes-Benz EQC on the road to series production maturity – the Mercedes-Benz heat test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given to aspects which are very demanding for electric cars, i.e. air conditioning and charging, as well as cooling the battery, drive system and control units in extreme heat. Naturally classical criteria such as driving dynamics and ride comfort are also subjected to further, stringent tests.


日前 Daimler 在 Twitter 宣佈 Mercedes-Benz 旗下的純電子品牌 EQ 將於 9 月 4 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發表首款純電車款作品。雖然仍然沒有公佈是什麼車款,但相信最大機會為經過 3 年時間開發及測試後,近期不斷傳出消息的純電 SUV 車 「EQC」。動力系統方面,根據 2016 年巴黎車展的Generation EQ Concept 擁有 402 匹馬力及 71.4kgm 扭力,5 秒即可完成 0-100km/h 加速,並且有著 500 公里續航距離,相信 EQC 將會擁有相近的實力。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視像】型爆 Audi 未來新動向 PB18 e-tron 概念車


Audi 在圓石灘車展發佈了  PB18 e-tron 概念車,預視未來新車的設計動向。PB18 e-tron 的名稱由來十分簡單,PB 代表 Pebble Beach,18 e-tron 則是 R18 e-tron 賽車。外觀造型採用誇張凶悍的包圍,尤其車尾配備了大型主動式尾翼的多層次視覺效果,希望未來有機會應用在 Audi 新車身上。PB18 e-tron 概念車採用固態電池擁有 95kWh,可提供 500 公里續航距離;而且可使用 800 伏特電壓充電,只需 15 分鐘即可完成充動。動力系統方面,使用三具電動馬達,前輪有的單電動馬達可輸出 201 匹馬力,而後輪則配備雙電動馬達可輸出 469 匹馬力,綜合馬力達 670 匹馬力,而在特殊增壓模式則可爆發至 764 匹馬力,最大扭力為 84.6kgm 扭力,由靜止至 100km/h 加速只需 2 秒左右。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金裝911 Turbo!Porsche Project Gold 計劃


由 Porsche Classic 部門操刀的 Porsche Project Gold 計劃至今經歷了 1 年半時間,成功從無到有,將 1998 年停產的993 世代 911 Turbo 重新打造成「金碧輝煌」版本,不論外觀或是內籠全部都能感受到「土豪金」的風格。Porsche 表示金裝版 993 世代 911 Turbo 所使用的都是正廠零件,供用了 6500 個零件。其實計劃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展示廠方對於舊 Porsche 車仍然能夠提供一流的保養服務。車輛預計在今年 10 月將會正式進行拍賣。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Nissan e-NV200 Evalia 續航力提升


Nissan e-NV200 當中包括有商用和家用版本,不過舊版本的續行力太短,難以滿意一般人的需要。2018 年 Nissan 終於在香港推出更新版本,新車可以行走長達 317 公里路程,比起舊款的百多公里絕對是大躍進。


當大家看到這部車,一定會問有什麼好介紹,不是已經介紹過了嗎。e-NV200 Evalia 在賣相和應用方面,其實跟過去沒有分別,而 2018 新款重點在更換新的電池,317 公里的行駛距離會好用得多,舊款由於航距只有百多公里,只要你住得偏遠一點,電池分分鐘只夠返工放工,放工後想去其他地方吃飯遊車河就要準備中途要找充電站了,新車基本上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官方作了個小統計,新車的航距足夠由中環去機場 8 次之多。e-NV200 Evalia 跟車有兩條充電線,分別是家用慢充和中速充電,使用 220V 10A 充電需要 18 小時,後者為 220V 32A 8 小時。快充的話,只需 40 分鐘充滿 80%。


e-NV200 Evalia 是 Leaf 跟 MPV 車型的混合體,車頭是 Leaf 獨特車頭設計,車身是 MPV 實用盒仔格局。這部車有 5 座和 7 座版本,今次試駕是 5 座版本,因此它的尾箱空間是非常大,如果將後排座椅翻平的話,可以騰出 3.1 立方米的空間,亦可放入 2.04 米長的東西。很多人都說日本車來到香港就很小安全氣袋,e-NV200 Evalia 輸港版本多達 10 個安全氣袋,同時設有上斜起動輔助系統,就是讓車子在斜路起步時,防止出現溜後情況。駕駛艙部份,e-NV200 Evalia 的置物位置都很多,如中控台上方、左右都有杯座,整個中橋都可以放東西,椅下也有儲物格,總共多達 13 個。


進入 e-NV200 Evalia 舒適性跟一般私家車沒有太大分別,和 MPV 一樣坐得高高的開車,前進 D 檔、斜路或提高煞車時電力回饋充電能力可用 B 檔。轉到 R 檔倒車時,錶板也有車尾鏡頭拍攝的影像來輔助睇位泊車。電動車主另一個比較關心的是電池耐用程度,代理表示,e-NV200 Evalia 的鋰電池保用期為 8 年或 16 萬公里,為車主打下一支強心針。



中控台和中橋設計都很簡單和整齊,中橋位置的置物位置也很多。



錶板可以清晰看到電量旅程計和後泊車鏡頭畫面。


電動車大多數都有 B 檔,在走斜坡和煞車時都能提供更大的電量回收能力。


eNV200 的尾箱空間非常之大,整部單車放入去也沒有問題。


跟車已有兩條充電線。


車頭的日產標誌下方就是充電位置。


2018 版本的 e-NV200 的動力輸出跟過往一樣,105 匹馬力和 254 牛頓米扭力。

基本規格
動力單元:全電動馬達
排氣量:0cc
最大馬力:80kW (~105 匹)
最大扭力:254 牛頓米
體積:4,560 X 1,755 X 1,845mm
重量:1,667-1,694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Nissan-eNV200-Evalia/1031/

售價:$472,600(七座五座同價)$348,800(一換一價)
網址:http://www.nissan.com.hk/
查詢:2803 5333(合誠汽車)

文、攝:Teddy Leung 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Ferrari 推出 488 Pista Spider


Ferrari 在 2018 Pebble Beach Concours d’Elegance 上推出歷來第 50 款開篷作品 488 Pista Spider。外觀設計採用賽車設計元素,例如車頭的碳纖維泵把就是運用 F1 賽車的 S-Duct 專利,能夠提升導入氣流的效果,高速行駛時產生更強的下壓力。全車造型最搶眼的是由車頭一直延伸至車尾的藍白條紋作點綴。車廂設計也與車身藍白條紋互相呼應,中控台及真皮座椅同樣使用深藍色設計。動力系統方面,488 Pista Spider 比 488 GTB 提升了 50 匹,由 670 匹增加至 720 匹,配合 7 速 F1 波箱,在 3000 轉時可產生78.5kgm 扭力,由靜加速至 100km/h 只需 2.85 秒,極速達 340km/h。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