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C
Hong Kong
Thursday, September 4,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332

Mercedes-AMG A50 偽裝現身

為了對抗 BMW 的 M Performance 與 M 車系,以及 Audi 的 S 與 RS 性能車系,Mercedes-AMG 有意將原本的 A45 AMG 分為兩個不同版本,暫時估計命名為 A35 AMG 及 A50 AMG。A35 AMG 在 5 月中時曾經為大家報道過有偽裝車的消息和動力系統等資訊。如今,終於輪到更強版本 A50 AMG(暫名) 的偽裝車出現。從圖中看來,A50 AMG 保留了 A-Class 大部份外觀,因此偽裝部份主要集中在車頭、側裙及尾泵把,另外與 A35 AMG 的雙邊單尾喉不同,A50 AMG 配備雙邊四出尾喉。至於動力系統方面,AMG 負責人 Tobias Moers 曾經表示,A-Class 頂級性能車將會使用全新打造的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超過 400 匹馬力,0-100km 加速可在 4 秒內完成,估計 Tobias Moers 暗示的性能車極有可能正是A50 AMG 。預計 Mercedes-AMG A-Class 最快可於 10 月巴黎車展現身。

文:Issac.C
圖:Carscoops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香港賽車手陸漢洋完成 2018 Road to Le Mans「勒芒之路」


香港車隊一颷賽車WIN Motorsport於本週末參加勒芒24小時耐力賽(24 Hours of Le Mans)序幕戰Road to Le Mans(短途國際盃)賽事。車隊創辦人兼主車手陸漢洋,與美國車壇大亨兼長堤大奬賽總裁及首席執行官Jim Michaelian先生攜手參賽,為香港而戰。披上藍色和橙色塗裝的Ligier JS P3 Nissan賽車於著名的勒芒賽道飛馳,同時標誌着車隊合作夥伴GULF勒芒首勝50周年的大日子。

年過70的Michaelian雖然已經參加過地通拿24小時耐力賽(Daytona 24 Hours)16次之多,今次則是他首次在勒芒亮相。對他來說,能夠於星期六的第二場Road to Le Mans比賽中衝過終點意義重大。

車隊在排位賽中略遇阻滯,故在星期四下午的第一場比賽中只能在後排起步。憑着去年於亞洲勒芒衝刺盃總冠軍的實力,陸漢洋迅速超越了12位對手,再換上Michaelian上陣。


一颷賽車WIN Motorsport希望能在星期六的第二場55分鐘賽事中做出更好成績,陸漢洋再次打頭陣出賽。可惜期間卻發生事故,導致安全車出動,打亂了陸漢洋的計劃。儘管如此,他仍能在Michaelian接棒前成功晉升10個名次。

陸漢洋表示:「我們在Road to Le Mans參予了一場充滿挑戰性的比賽,亦為Jim Michaelian先生達成心願感到非常高興。Jim是一位優秀的夥伴,很佩服他今次為Le Mans付出的努力。他對比賽每一個細節都十分專注和執著,賽道內外都追求完美和百分百投入,令我獲益良多。」

再次於Road to Le Mans比賽中做出成績的陸漢洋已經著眼下一個目標:

「我非常高興能夠有機會向像Jim這樣的賽車運動管理巨頭學習,亦非常歡迎他加入今次Road to Le Mans賽事。Michaelian同時邀請我明年參加長堤大獎賽,雖然未必能再與他並肩作戰,但我還是十分期待每一個國際賽事。」


作為勒芒24小時耐力賽序幕戰的Road to Le Mans愈來愈備受關注,去年一颷賽車WIN Motorsport以LMP3車型出戰Road to Le Mans並獲得前10名的佳績。2017年8月,陸漢洋帶領一飈賽車於亞洲勒芒衝刺盃中一舉登頂,因而以亞洲冠軍身份獲邀請出戰本週的「短途國際杯」。

一颷賽車WIN Motorsport與GULF於2017年起展開合作,成績斐然。海灣石油(GULF Oil)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起與頂尖國際賽事合作,1971年GULF保時捷917賽車出現於由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主演的電影《大賽車》中,從此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在1968年和1969年,GULF福特GT40戰車征服了世上最艱巨的耐力賽,揚名國際。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Red Bull F1 Racing 正式宣傳放棄 Renault 引擎轉投 Honda!


十二年情又如何,Red Bull F1 Racing 正式宣布在 2019 年賽季轉用 Honda 引擎,亦即表示 Red Bull F1 將放棄 Renault 引擎,這次 12 年的合作關係,再沒有洽談的餘地,亦表示 Red Bull F1 對 Renault 引擎感到非常失望,也不期望使用 Renault 將會有更好的成績,為車隊帶來冠軍。

Red Bull F1 Racing 領隊 Christian Horner 表示他們與 Honda 理念很相近,都是想走上世界冠軍之路而努力,今年細牛 Toro Rosso F1 車隊在使用 Honda 引擎下獲得很好的成績,跟往年的 McLaren 車隊相比,絕對是另一個層次的進化。

當 Red Bull F1 在來年同時使用 Hodna 引擎後,Honda 將獲得更多資訊去優化引擎,對引擎升級有絕大幫助。2018 年賽季 Toro Rosso 轉用 Honda 引擎後隨即有好成績,已有不少車迷向 McLaren 抽水,今次大車隊 Red Bull 都轉投 Hodna 引擎陣營,若 2019 年拿到好成績的話,相信更多車迷再次衝出來盡情抽水,F1 Fans 們買定花生等睇好戲。

文:太迪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Tesla Roadster 將會有「SpaceX」火箭 Option!?


Tesla 老闆 Elon Musk 動作多多,行事作風有自己一套,外人點都估佢唔到。早前就在 Twitter 上表示,第二代 Tesla Roadster 將會與 SpaceX  技術結合,推出「SpaceX」套件 option,可在新一代 Roadster 上安裝 10 個小型火箭推進器,大幅提升新車性能,甚至快到「飛天」!雖然現時第二代 Roadster 仍然沒有更多資料釋出,但傳聞將會使用三組電動馬達,可以發出驚人的 1,020kgm 扭力,由 0-100km/h 加速只需 1.9 秒,極速更可達驚人的 400km/h,預計 2020 年將會正式推出。狂人之言與瘋狂性能車,究竟真相是如何?暫時未知,只能耐心等待時間証明。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Hyundai SUV 新面貌 Grandmaster Concept 現身


Hyundai 發佈開發代號為 HDC-2 的全新 SUV 概念車「Grandmaster Concept」,採用品牌最新的 Sensuous Sportiness設計理念打造而成。可惜,Hyundai 並沒有多作說明,但可以聯想到未來推出新 SUV 時將會大量採用 Grandmaster Concept 的設計元素。由於 Hyundai 在今年 3 月時在美國註冊「Palisade」的商標,加上北美市場宣佈取消了 Santa Fe 七人車型,因此 Grandmaster Concept 很有可能將會成為新一代的 7 人車之選。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420i Gran Coupe 靚背 4 系有小改


四門寶馬 3 系減去兩塊車門變成的兩門 4 系,先有 Coupe 和 Convertible,然後再加回兩塊車門又變成 4 系 Gran Coupe,是這分支車系的第三個車款,就如 Audi A4 改個斜尾成為 A5 Sportback 一樣,擁有 5 門車的實用性和斜背 coupe 般的風流外型,車子在 2014 年推出,現在這部是 facelift 小改的模樣。


4 系 Gran Coupe 的長度、闊度和輪距與 4 系 Coupe 一樣,而比四門 3 系稍闊;車子的車頭、車尾設計與 3 系一樣,頭泵把左、右兩側同有 Air Curtains 垂直導風口,前沙板與其他 4 系一樣有那「7」字形的 Air Breathers 出風口,能配合前者將前輪拱內的亂流排走,車門沒有窗框,車頂比 4 系 Coupe 高多 12mm 和長多 112mm,前和後排頭頂位分別比 Coupe 多 11mm 和 27mm;480 升的行李箱容量與四門 3 系一樣,比 Coupe 多 35 升;將 60:40(或另購的 40:20:40)的後排椅背訓低後,容量更達 1,300 升。3 和 4 系共用的前支柱、後五連杆懸掛,4 系 Gran Coupe 有自己的彈簧/避震設定,在前懸掛塔頂與橫牆加有撐杆,加強前車架硬度和軚盤敏銳度,設有天窗的,在車架後方加設支柱補償失去的剛性。


廠方在 2017 年推出的 4 系 Gran Coupe 小改款式,頭燈標準改用雙 LED 燈,前泵把入風口之前分開左、中、右三格,現改為打橫「8」字形一塊過,下方霧燈也改用 LED 燈;車尾同樣有新設計全 LED 尾燈,尾泵把之前有「M」字形的裝飾塊,現改為將左、右紅色反光片連起的一條線。車系隨小改有四款 4 系專有、稱為「Sport」、「Luxury」、「M Sport」和圖中示範車所用的「Advantage」輪圈;新出的「Snapper Rocks Blue」藍和「Sunset Orange」橙也是 4 系獨有的車身顏色。


與 3 系一樣的錶板設計,小改款也有點不同,有新設計軚盤,錶板台改用雙行縫線,話說中控台控制板改用亮麗黑色飾塊,我們翻查初期 4 系 Gran Coupe 的舊照片,見這地方亦是亮麗黑色,不明小改了甚麼;冷氣風口、窗制和中控台話同樣說有新的電鍍片,我們看來看去也是不覺有何不同。屏幕改用現年新寶馬的「方塊」介面設計。車廂用料則有新的灰、黑、啡色皮座顏色和三款新的錶板飾塊。 


沒有不同的機械規格,引擎選擇同有 326 匹 / 450 牛頓米輸出的 3.0 升 6 汽缸的 440i、252 匹 / 350 牛頓米的 2.0 升 4 汽缸的 430i,和測試的 184 匹 / 270 牛頓米的 2.0 升 4 汽缸的 420i,引擎與例如 320i 和 520i 等採用的一樣,有 twin-scroll 進汽歧管的渦輪增壓、High Precision Injection 直噴、VALVETRONIC 進氣活瓣升程控制和 Double-VANOS 進和排氣活瓣正時控制;重量有 1,615kg 的 420i Gran Coupe,0-100km/h 加速需 7.7 秒,售價 $459,900 的這部初級型號,不算飛快,比重 1,570kg 的 420i Coupe(7.5 秒)稍慢,而比重 1,790kg 的 420i Converticle(8.4 秒)快,同有寶馬引擎例牌的「炸炸」聲運轉聲調,頗平坦地直踩至 7,000 轉紅線的扭力遞送,和不講不覺的 turbo lag。寶馬式的軚盤,同有輕巧得來頗直接的手感,和坐在最低點時軚盤底部與大腿有整個拳頭的距離,要人提著雙臂駕駛;加 $5,500 可改配可變化比率的 Variable Sport Steering。8 前速自動波箱,香港標準採用原廠屬 option 的 Sport 版 Steptronic,有較爽快的轉波反應。Driving Experience 駕駛模式系統,同樣有慳油的 Eco Pro、改變引擎/波箱反應、軚盤重量的 Comfort 和 Sport、延遲 DTC 循跡系統介入的 Sport+,Eco Pro 有 50-160km/h 時收油,引擎會與波箱分離讓車滑行的「Coasting function」,配有M Sport Suspension 的這部有懸掛軟硬可調;雖說 4 系 Gran Coupe 有自己的懸掛調校在加上加硬的 M Sport Suspension,行駛和操控感覺大至與 3 和 4 一樣,都是感覺輕鬆,50:50 重分佈平均,舒適和跑格有很好的平衡。


前沙板與其他 4 系一樣有那「7」字形的 Air Breathers 出風口,能配合前 Air Curtains 將前輪拱內的亂流排走。


車門沒有窗框,車頂比 4 系 Coupe 高多 12mm 和長多 112mm,前和後排頭頂位分別比 Coupe 多 11mm 和 27mm。


車廂小改有新軚盤,錶板台用雙行縫線,中控台控制板改用亮黑色飾塊,冷氣風口、窗制和中控台有新的電鍍片,屏幕改用現年新寶馬的「方塊」介面。


引擎有寶馬例牌的「炸炸」聲運轉聲調,頗平坦地直踩至 7,000 轉紅線的扭力遞送,和不講不覺的 turbo lag。


Driving Experience 系統,有改變引擎/波箱反應、軚盤重量的 Comfort 和 Sport 模式,配有 M Sport Suspension 的這部有懸掛軟硬可調。


Eco Pro 模式有「Coasting function」,在 50-160km/h時收油,引擎會與波箱分離讓車滑行。


車廂用料則有新的灰、黑、啡色皮座顏色和三款新的錶板飾塊。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98cc
最大馬力:184 匹 / 5,000 轉時
最大扭力:270 牛頓米 / 1,350-4,6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Sport Steptronic 自動波箱
體積:4,638 X 1,825 X 1,389mm
重量:1,615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BMW-420i-Gran-Coupe/1010/

售價:HK$459,900 起
網址:http://www.bmwhk.com/
查詢:3129 9000(BMW Concessionaires (HK) Lt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Porsche Cayenne Coupe 將於 2019 年推出


早於 2014 年時 Porsche 就表示在今年將會推出 Cayenne Coupe,可惜一直仍然未見蹤影。如今,經過 4 年時間等待後,Porsche 終於確認在 2019 年將會推出 Cayenne Coupe。早於上年11月時,Cayenne Coupe 進行測試時被拍下偽裝車照片,從圖中可見 Cayenne Coupe 的車側至車尾的流線型設計十分有 Panamera 的影子,而主動式尾翼亦增添一份跑感。動力系統方面,據了解暫時將會有 2.9 升 V6 及 4.0 公升 V8 兩款引擎,根據車型等級可輸出 440 匹至 550 匹馬力。Coupe 版的特別之處,更強調駕駛樂趣,因此在底盤設定方面更著重運動化,在 PDCC 電控底盤基礎以電腦控制氣壓懸及後輪轉向等的,令 Cayenne Coupe 的操控反應更敏銳直接。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600 匹「Polestar 1」預約 2019 年


Volvo 旗下的性能子品牌 Polestar,在去年 10 月宣佈自立門戶後,曾經表示將會推出首款產品「Polestar 1」,而 Polestar 1 近日宣佈已經完成低測試,各種測試接近尾聲階段,預計可在 2019 年就可正式推出。Polestar 1 雖然使用 Volvo 的 SPA 模組平台,但車身結構以碳纖維材料打造,令車重減輕了 230 公斤,同時強化了 45% 剛性。動力系統方面,使用負責驅動前輪的是 2.0 公升 Drive-E 渦輪增壓引擎,而後軸則由電動馬達負責,組成四輪驅動系統,綜合馬力達到 600 匹,而最大扭力更為 102kgm 的驚人境界。此外,在滿電狀態下,以純電模式行車可擁有 150 公里續航距離。現時 Polestar 1 已經在 18 個國家開放預訂,而根了解,中國的售價為 145 萬人民幣,歐洲為 15.5 萬歐元,美國為 15.5 萬美金。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全新 i8 Roadster﹑i3s 及 i3 首度亮相


BMW i8一直是未來駕馭樂趣的象徵車款,為市場上最暢銷的油電跑車之一。標誌性的鷗翼車門配上軟頂開蓬設計於市場上獨一無二,車窗更是無框設計。BMW i8搭載連續四年(2015-2018)奪得國際引擎大獎(International Engine of the Year)的油電混合動力系統-1.5公升直列三汽缸渦輪增壓引擎,能夠為後輪帶來231hp馬力輸出及-320Nm扭力。加上電動馬達輔助下可以爆發出374匹馬力及570Nm扭力,只需4.6秒 (BMW i8 Roadster) 便可完成0-100km/h加速,極速為250km/h。


BMW i8 Roadster採用軟篷式車頂,其軟篷即使在時速50km/h或以下時,15秒內便能無聲地打開或關上,在純電模式下的i8 Roadster續航距離有54公里,而最高時速為120km/h,能夠讓駕駛者在全寧靜兼零排放下享受開篷駕駛樂趣。


BMW i3s採用了全新的LED燈組和長方形指揮燈設計,前後採用全新設計的泵把,車身四周加上多樣化的亮麗黑裝飾,如車頭泵把、輪拱和A柱等,為一款兼備環保和動力需要的高性能電動汽車。新設計的i3s徵章置於車尾右側,大大增添BMW i3s的活力動感形像。BMW i3s結合卓越的動態駕馭表現和最先進的科技,其所搭配的94Ah鋰電池組件,可以帶來高達184hp馬力輸出以及270Nm的最大扭力,帶來傲人的加速表現:0-100km/h加速只需6.9秒,較上一代快0.4秒。
BMW特別增加兩款全新車身顏色-Imperial Blue和Melbourne Red,配合全新設計的黑色A 柱,將為全新一代BMW i3s增添一點型格。


新一代BMW i3的車身淨重只有1,245kg,為目前最輕巧的電動車。搭配容量94Ah鋰電池,馬力和扭力輸出維持在170hp及250Nm水平,續航距離維持在300公里,足夠日常使用有餘。BMW i3 0-100km/h加速只需7.3秒,極速為150km/h。原廠提供八年或十萬公里高壓電池保用,車主大可放心使用。

全新i3售價:
HK$529,000(連首次登記稅)
HK$377,000( 一換一計劃)

全新i3s售價:
HK$575,000(連首次登記稅)
HK$422,500( 一換一計劃)

全新i8 Coupe LCI售價:
HK$2,838,000(連首次登記稅)

全新i8 Roadster售價:
HK$3,078,000(連首次登記稅)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70 周年臨別之作 Porsche 911 Speedster Concept


Porsche 今年 70 周年生日,適逢 1948 年推出的品牌首款跑車 Porsche 356 Roadster 誕生 70 周年,廠方特別推出 911 Speedster Concept 作紀念,同時也意味著 911 即將改朝換代,未來將由現時的 991 車型進化成全新一代的 992 車型。911 Speedster Concept 擁有經典的低矮前擋風玻璃和雙峰式軟篷蓋設計,還有車側使用銀色金屬打造而成、復古造型的多層次圓錐側鏡及油缸蓋,同時頭燈組更以十字型加固法設計向Porsche 50 年代賽車致敬,十分搶眼,當然少不了全處多處也有著「Speedster」的紀念字樣。車廂方面,由於輕量化是主要目的,因此娛樂系統如音響、導航及冷氣全部都取消了,前行李箱蓋、後引擎蓋、桶形賽車座椅等使用碳纖維為打造。至於動力數據仍然未公佈,暫時只知道使用與 911 GT3 相同 4.0 公升水平對向6缸自然吸氣引擎和 7 速 PDK 波箱,因此估計 911 Speedster Concept 可能為 500 匹左右。911 Speedster Concept 將於 2019 年正式推出。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KIA Stinger GT-Line 輕盈配方同一口味 


KIA 昨年年尾推出的 Stinger GT,是他們首部後輪驅動 Gran Turismo 高性能巡航房車,兼是史上加速最快的 KIA,配 370 匹雙渦輪增壓 V6 引擎,0-100km/h 加速僅 4.9 秒,在設計階段經過等如圍繞赤道 27 次的試車距離和跑過 Nurburgring 480 個圈,47 萬元售價,有比得上 7、80 萬元如平治 AMG C 43 和 Audi S4 等舒適與跑格並存的有性能房車的動感、反應、樂趣和精純度,我們試過後說「即使 2018 年剛剛開始,也可知到年尾時它會是今年的其一最大車壇新聞」;今次有機會再試的,是 Stinger 車系較便宜的 GT-Line 型號,採用較細的 2.0 升渦輪增壓引擎,加速沒有 GT 般「壓著去」,但外觀和內飾與它幾乎一樣,售價 $338,800。


2011 年以 GT Concept 概念車出現在法蘭克福車展的 Stinger GT,外形設計在 KIA 的德國法蘭克福 studio 進行,有前外懸短、後外懸長,長車頭、車廂傾後這 KIA 形容為典雅 GT 車的車身比例;鬼面罩如常是 KIA 式的「老虎鼻」(tiger nose),拋出的前後沙板形成「可樂樽」的修腰身形,腰線闊闊,C 柱設計獨特,如同 Audi sportback 的斜尾,貌似 Maserati 的扁細尾燈,Jaguar 式的引擎蓋黑色散熱孔裝飾,處處散發不甘於平淡的誘人線條,較便宜的這部 GT-Line 外形上與 GT 沒有不同,一粒粒像水晶般的 LED 指揮燈同樣藏在頭燈和尾燈內,頭泵把旁的入風口同有將汽流擾過輪拱的 air curtain 設計,前沙板鰓位出風口有類似寶馬「air breather」的裝飾,尾泵把也與 GT 一樣有黑色 diffuser,被包圍的四條排氣喉,左右黑色「酒凹」扮出風口,就連有中蓋蓋著扮無螺絲的19吋輪圈和前窄(225/40 R19)後闊(255/35 R19)的 Continental ContiSportContact 5 輪胎也是一樣,只是沒有 GT 的紅色 Brembo 前、後制動卡鉗。 


同是大至一樣的車廂,黑沉沉的內飾,有深灰色猄皮類物料的天花,功整的皮革縫線,跑房車式的坐姿,集商務、跑格、豪華、舒適於一。重要的標準設備,如 HUD 投射儀錶、藍牙免提、手機無線充電、冷氣前座、前後座暖氣、D 形電熱軚盤、後車鏡頭、後輪限滑差速器、有 dynamic torque vectoring 扭力調配功能的 VDC 穩定系統等全與 GT 版一樣,只是沒有後者的 15 喇叭 Harman/Kardon 音響系統。


Stinger GT-Line 採用 KIA Optima GT 也有用的 2.0 升「Theta II」渦輪增壓 GDI 直噴引擎,設有雙卷軸(twin-scroll)渦輪設計,雙無段可變氣門正時技術(dual continuously variable valve timing technology),有255匹和36公斤米輸出。車子加速性能當然比370匹V6的GT慢,但0至100km/h加速所需的 6 秒依然是相當「跑得」的數字,毫不覺慢;「大路」的較細 turbo 引擎反應,同是起步稍等,中段最有力,和較明顯的 turbo lag。


與 GT 一樣、KIA 自行設計的8速自動波箱,在扭力轉換器內設有離心力鐘擺吸震器(CPA–Centrifugal Pendulum Absorber)。同個中控台平幕卡通「車仔」圖案隨轉換駕駛模式而改變的 Drive Mode 系統,從波棍後的圓鈕改變5個反應模式,有 Smart 全自動、Eco 慳油、Comfort 舒適、Sport 跑化和熄掉穩定系統的 Sport +;之前測試的 GT 版由 Comfort 變至 Sport 時,變化幅度之大就像是唯恐你不知它改了 Sport 似的,引擎突然「雄」一聲「chok」一「chok」,軚盤變快,懸掛變硬,這部 GT-Line 則沒有這麼激烈反應,因其 R-MDPS(rack-mounted Motor Driven Power Steering – 摩打連在軚尺上的)電動軚盤沒有可變快慢齒輪比例,懸掛沒有可軟可硬的電子控制吸震筒,只有引擎/波箱反應和軚盤重量不同;但我們反而較喜歡 GT-Line 的線性扭軚反應,軚感同是輕巧得來喜出望外地直接;前支柱式、後 5 連杆懸掛,懸掛設定是跑房車應有的微硬和沒大拋浮,在相同的輪胎組合下,同有中上的貼路水準;Stinger 車架結構含 55% 高拉力鋼,有 173 米長的膠水黏合地方,尾門框、地台橫樑、前橫樑與前副車架接連處加固,GT-Line 的引擎倉內同有兩條「塔頂」橫撐,換來比美任何對手的世界級扎實感覺和行車純練度,比 GT 便宜 $130,000 的這部 GT-Line,對喜歡 Stinger 外形但沒有需要 GT 級性能的,這部是你的答案。 


引擎倉同有兩條「塔頂」橫撐。


扮無螺絲的 19 吋輪圈,前 225/40 R19、後 255/35 R19 的 Continental ContiSportContact 5 輪胎與 GT 一樣,只是沒有其紅色 Brembo 前、後制動卡鉗。


尾泵把與 GT 一樣有黑色 diffuser,被包圍的四條排氣喉,左右黑色「酒凹」扮出風口。


與 GT 版一樣的車廂,黑沉沉的內飾,有深灰色猄皮類物料的天花,功整的皮革縫線,跑房車式的坐姿,集商務、跑格、豪華、舒適於一。


重要的標準設備如藍牙免提、手機無線充電、冷氣前座、前後座暖氣、D形電熱軚盤、後車鏡頭等,全與 GT 版一樣,只是沒有後者的 Harman/Kardon 音響。


Drive Mode 系統,從波棍後的圓鈕改變 5 個反應模式,有 Smart 全自動、Eco 慳油、Comfort 舒適、Sport 跑化和熄掉穩定系統的 Sport +。


沒有可變比率軚盤和電子控制吸震筒的 GT-Line,由 Comfort 變至 Sport 模式時只有引擎/波箱反應和軚盤重量不同,反應沒有 GT 般激烈。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988cc
最大馬力:255 匹 / 6,200 轉時
最大扭力:36.0 公斤米 / 1,400-4,0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830 X 1,870 X 1,400mm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Kia-Stinger/1011/

售價:HK$338,800 起
網址:http://www.kia.com.hk/
查詢:2760 9933(Kia Motors (Hong Kong) Lt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Porsche 電動超跑「Taycan」2019 年推出


Porsche 全球多次現身的電動超跑 Mission E Concept,終於決定將會成為 Porsche 的首純電動車,並正式命名為「Taycan」,意為「活潑年輕的馬」,代表著品牌廠徽中心的駿馬,預計在 2019 年將可開始銷售。Taycan的馬力輸出高達 600 匹,由靜止加速至 100km/h 可在 3.5 秒內完成,最重要是據 NEDC 標準進行測試,車輛續航距離足足超過 500 公里,無論是性能表現或是續航力都將電動車發展提升全新層次。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ercedes-Benz 尖沙咀海運大廈車展 6 月 16 至 18 日


今個父親節,誠邀親臨平治海運大厦車展,多款新車型號首度駕臨車展,包括新一代C系列及全新CLS。新一代C系列搭載全新四汽缸引擎,結合尖端的EQ Boost技術及48v車載電力系統,能同時增加動力輸出及降低油耗和排放數值。外觀方面,其保險桿經過重新設計,加上全新的高性能LED頭燈及全新的精緻雙色尾燈設計,令C系列更賦跑感!售價由HK$449,000起或每月由HK$7,357(1)起。同場另一焦點為首次用上5座位設計的全新高性能轎跑車CLS 450 4MATIC;其他熱賣型號包括E系列,CLA,GLA及GLC等亦於車展列陣。把握機會親臨選購心儀的平治座駕為父親節增添額外喜悅!

日期:2018年6月16日至18日(星期六至一)
時間:上午10時30分至晚上8時
地點:尖沙咀海運大廈展覽大堂
查詢:2895 7339 | 2764 6919

車展期間,各位平治車主只需簡單出示您的平治車匙,即可享2小時免費泊車優惠 (2)。今個長週末歡迎親臨現場參觀選購!

網上申請購車方案預先批核:https://www.think-agility.com/tc/
(1) 所有資料、圖片及月費 (由梅賽德斯-奔馳財務提供) 僅供參考;跨境車輛的月費計算或會有所不同;限量優惠之供應期有限並受有關條款及細則約束,詳情請聯繫我們。
(2)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陸漢洋夥拍美國賽車大亨征戰 2018「勒芒之路」


香港車隊一颷賽車WIN Motorsport將在本週末登臨著名賽車要地—法國,於舉世知名的勒芒賽道上參加作為勒芒24小時耐力賽(24 Hours of Le Mans)序幕戰的Road to Le Mans(短途國際盃)賽事。屆時,陸漢洋將與長堤大奬賽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im Michaelian先生攜手,並肩激鬥兩回合。雖然已經參加過地通拿24小時耐力賽(Daytona 24 Hours)16次之多,但75歲的Jim卻一直心繫勒芒,視為人生中必須出戰的夢想。

一颷賽車WIN Motorsport是次參賽,同樣標誌着車隊合作夥伴Gulf勒芒首勝50周年的大日子。車隊將駕駛披上藍色和橙色塗裝的Ligier JS P3 Nissan賽車,作為唯一一支代表Gulf征戰勒芒的勒芒原型車車隊,為香港出戰。

陸漢洋表示:「一颷賽車WIN Motorsport很榮幸Jim Michaelian先生的加入,與我們一起參加2018 Road to Le Mans賽事,我很高興能夠幫他實現征戰勒芒的心願。成立車隊時,我們都是以『實現理想』為車隊宗旨,勇往直前。同時,作為唯一一支香港車隊,我們感到非常自豪。」

自1975年起一直主辦長堤大奬賽的Michaelian先生則說道:「我很高興能夠與經驗豐富的一颷賽車WIN Motorsport 車隊攜手,參加人生首場勒芒比賽。車隊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能夠充份幫助和指導我這個LMP3新手。陸漢洋和我都非常努力為這場比賽准備,希望在本週末取得好成績。」

作為勒芒24小時耐力賽序幕戰的Road to Le Mans愈來愈備受關注,去年一颷賽車WIN Motorsport以LMP3車型出戰Road to Le Mans並獲得前10名的佳績。2017年8月,陸漢洋領軍一飈賽車於亞洲勒芒衝刺盃中一舉登頂,因而以亞洲冠軍身份獲邀請出戰本週的「短途國際杯」參賽資格。

Road to Le Mans 第一回合賽事將在當地時間6月14日(星期四)下午5點30分(香港時間23點30分)正式舉行,而第二回合則於6月16日(星期六)上午11點30分(香港時間17點30分)展開,兩場比賽均將於https://bit.ly/2JopAOG 進行直播。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Subaru Forester 父親節限定優惠 $309,800


241匹頂級Turbo版Forester 2.0XT現以父親節限定優惠價$309,800發售!全天候四驅SUV Forester配備Subaru獨有對稱式全時四輪驅動及水平對向直噴式渦輪增壓引擎,瞬間爆發241PS馬力及350Nm扭力。配合車輛動態控制系統 (VDC)、智能駕駛系統(SI-DRIVE)、智能搖控車匙、按制啟動引擎及電動尾門開關等設備,帶給您非凡駕駛體驗。

日期:由即日起
時間:(星期一至六)早上9時 至 晚上8時(星期日)早上10時 至 晚上8時
地點:Subaru九龍灣旗艦店(九龍灣宏光道1號億京中心地下4號舖 https://goo.gl/maps/SsAqcNNZsKr )
熱線:2828 2488
網址:www.subaru.asia/hk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Samsung Galaxy A8 Star 強勁相機效能


Galaxy A8 Star配備2400萬和1600萬像素F1.7大光圈後置雙鏡頭,無論於日間或夜晚,讓用戶可捕捉完美的一刻,拍攝出清晰的影像。配合Live Focus功能,更可實時調校和預覽景深或後期修改,令主角更突出亮麗。其2400萬像素F2.0大光圈前置鏡頭於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拍攝出高像素相片。後置鏡頭亦會智能地因應光線強度轉換2400萬和1600萬像素鏡頭,從而拍出亮麗細緻的相片。為增加拍攝趣味,Galaxy A8 Star加入各種拍照效果,讓用戶創造個人化照片。智能美肌功能特別加入新的美肌效果,專業打光則為相片營造攝影棚的燈光效果,以及生動有趣的AR貼紙。

Galaxy A8 Star機身厚度僅7.6毫米,並擁有特大的6.3吋全高清Super AMOLED無邊際顯示,屏幕比例為18.5:9,讓用戶全程投入影像世界。多工作模式和視窗固定模式讓用戶可同時間處理多項工作,如一邊觀看影片一邊發短信,並可把常用的應用程式固定於屏幕上,適合講求效率的用戶。

Samsung明白千禧世代非常重視即時通訊,用戶可透過Galaxy A8 Star的Dual Messenger,輕易使用兩個即時通訊軟件的帳戶。Galaxy A8 Star支援Samsung Pay、Smart Octopus和Samsung智能助手Bixby,令用戶可極致地發揮手機功能。Bixby可協助用戶完成每日任務,引領用戶探索眼前事物,結合用戶關注的資訊,並提醒各項日程,從而提供更輕鬆便利的生活。Galaxy A8 Star更備有Always On Display,隨時掌握最新訊息,無須解鎖手機也可一目了然。另外,多項Samsung自家功能亦內置於Galaxy A8 Star,包括全面監測用戶活動、營養和睡眠的Samsung Health。

Samsung重視用戶的手機安全,因此Galaxy A8 Star備有安全資料夾(Secure Folder),儲存高度保密的檔案及應用程式,並使用指紋識別開啟,用戶能更安心地使用手機。

Galaxy A8 Star 售價:港幣 $3,998 元
推出日期:6 月 29 日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Porsche 全新 2019 Macan 性能躍進


Porsche 小改款 Macan 進入開發最後階段,更多資料傳出。據了解,小改款 Macan 動力系統全面升級,入門版將會使用經過強化的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304 匹馬力,提升了 52 匹馬力。而 Macan S 則改為使用 Panamera 的 3.0 公升 V6 渦輪增壓引擎,暫時沒有確實動力數據,但估計可輸出 360 匹馬力。最強的性能版 Macan Turbo 則採用全新 2.9 公升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取代 3.6 公升雙渦輪增壓引擎,雖然排氣量減少了,但馬力卻進步了 40 匹,達到 440 匹的水準。全新小改款 Macan 預計在今年第三季推出,因此有機會亮相10 月巴黎車展或 11 月的洛杉磯車展。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沒有方向盤?Tesla Model Y 剪影圖釋出!


Tesla 在年度股東大會上,發佈了有關 Model Y 的消息及最新剪影圖,從剪影圖可以窺見Model Y沒有後視鏡,而且車頭體形比其他車款更大,輪拱的肌肉亦十分大。另外,Elon Musk 在大會上表示 Model Y 將於2019 年 3 月推出,並指新車沒有方向盤及任何皮革!沒有任何皮革作裝飾不是一件難事,但 Elon Musk 指沒有方向盤,難道是對能夠在明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投下信心一票嗎?又或者是開玩笑?究竟真相如何,唯有繼續等待官方的消息吧。 至於 Model Y 的售價將位於 Model 3 及 Model S 之間。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MW 釋出全新 X5 官方照片


經過多次預告後,BMW 終於釋出 X5 的官方照片及更多資料。第四代 X5 以 CLAR 底盤平台打造,車身尺碼為4945x2004x1791mm,軸距長了 42mm 為2975mm,車身長了 36mm 及寬了 66mm,變得更大更實用,行李廂容量為 645 公升,折疊後排座椅後最大可擴充至 1860 公升;另外,還提供第三排座椅選擇。車廂質感極佳,賣點為第一款使用 iDrive 7.0 介面的車款,首先 10.25 吋數位儀錶板變為 12.3 吋,同時整合了音樂及聽電話等功能,還能夠在時速及轉速表間顯示導航地圖。中控台上的資訊娛樂系統螢幕同為 12.3 吋,而冷氣系統及音響按鍵設計在出氣口的中間位置。動力系統方面,X5 入門車型使用 3.0 公升直六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為 340 匹及 45.9kgm 最大扭力,0-100km/h 加速為 5.5 秒,極速為 243km/h。高級版為 X5 xDrive50i,使用 4.4 公升 V8 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462 匹馬力及 66.3kgm 扭力,4.7 秒完成 0-100km/h 加速,極速限制在 250km/h。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Porsche Panamera Turbo Sport Turismo 特快豪華艙


保時捷現款即第二代 Panamera 繼正常和長陣版的五門斜尾房車後,有這屬第三款車身設計的 Sport Turismo 旅行車,車子最先在 2012 年巴黎車展以概念車形式出現,比 Panamera 房車有較長的車頂,較大的尾箱,有車頂尾翼,所謂「4+1」的座椅佈局可載 5 人,測試的這部乃頂級的 550 匹渦輪增壓 V8「Turbo」型號,售價由 $2,833,000 起。


今代 Panamera 採用與 VW 共用的 MSB(Modular Standard Drive Train Platform)底盤,含 30% 鋁合金,車頂、地台、車頭構造、車門、前沙板、頭冚和尾門是鋁。Sport Turismo 的 5,049mm 長度與正常陣距的 Panamera 一樣,車頭造型也是完全一樣,同有伸至前門的沙板出風口, B 柱後的車身是其自己的設計,車頂較長,後門側窗較大,所以有較多頭頂位方便進出後排,腰線保持車系的闊膊線條;尾燈款式、尾泵把和 diffuser、尾燈之間的光條和「Porsche」字與五門 Panamera 一樣,V8 Turbo型號有左右雙孖喉。尾門上的一塊亮麗黑色尾翼,170km/h 以上或在 Sport 和 Sport Plus 模式於 90km/h 以上會自動升起1度,開天窗時行至 90km/h 以上會升至 26 度,能為後軸帶來高至 50kg 的下壓力。旅行車式的行李箱蓋,闊度有 92cm,門檻位於方便探入的 63cm,520 升的行李箱容量比 Panamera 房車多 20 升。可乘載 3 人的後排,左右座保持獨立座椅的模樣,中橋處雖沒有 4 座 Panamera 的控台設計,但仍有冷氣出風口、冷氣控板和拱起的中橋,坐在中央的可要分腿「騎」著坐或是選擇雙腿擺向一方。


Sport Turismo 的原廠引擎選擇與 Panamera 一樣,同有 330 匹 3.0 升單渦輪增壓 V6 的「4」、440 匹 2.9 升雙渦輪增壓 V6 的「4S」、330 匹引擎加 136 匹電摩打的 462 匹混能「4 E-Hybrid」,以及這部 550 匹 / 770 牛頓米輸出的 4.0 升雙渦輪增壓 V8 的「Turbo」,此引擎乃自今代 Panamera 推出的新 V8,設計重點有位於汽缸體夾角內的兩個 twin-scroll 渦輪增壓器,VarioCam Plus 系統,進氣和排氣輪軸可旋轉 50 度的,進氣活瓣有可變升程,抗磨的鐵汽缸套由電漿噴上(Plasma spray),活塞環有亞硝酸鹽鍍鉻(chrome nitrite)抗磨塗層,鋁質曲軸底盤重 39.1kg,比舊款 4.8 V8 輕 6.7kg,整台引擎減輕 9.5kg;adaptive cylinder control 系統在 950 至 3,500 轉低負荷時會透過 VarioCam Plus 系統熄掉 2、3、5、8 號汽缸行 4 汽缸,可降低耗油量 30%。


車子直路加速非常飛快,0 至 100km/h 只需 3.8 秒,配上 Sport Chrono Package 時更只需 3.6,起步、中段和高轉任何時段踩油,都引來兇猛的渦輪壓力狂谷著的去,在強大的向後 G 力推進下,能感到面頰有點凹陷和乏血,完全無視 Sport Turismo 的巨大身形。8 前速 PDK 雙自動離合器波箱與 Panamera 現有的一樣,7 和 8 波是慳油波,極速由 6 波達到。由電子控制多碟式離合器中央分動的四驅系統,常有較大後驅扭力,盡油出彎的爪地力同樣是大得驚人。


Panamera 的前方懸掛採用鍛造鋁質雙搖臂,後方的多連杆,上方搖臂是鍛造鋁,下方是空心鑄造鋁,今代採用新設計的三氣室氣壓避震,軟至硬的範圍廣闊,Sport Turismo 同是軟時有行政房車的幼滑,硬時有未至超跑的硬淨。電子控制主動式懸掛 PASM(Porsche Active Suspension Management),四個吸震器自動獨立調節軟硬。今代出現的「4D 底盤控制」4D-Chassis Control,將全部底盤系統根據車身上下、左右、前後擺動的數據來綜合管理,在不同環境調校出最適合的底盤反應。話說為應付旅行車較大的載物量,Sport Turismo 比各其他 Panamera 型號有較大的制動系統,4S 型號的前、後制動碟加大至 390 和 365mm(Panamera 4S 用 360 和 330mm),但 Turbo 型號則一樣是 410 和 380mm,制動腳踏同是保時捷式的實淨,輕 50% 的 PCCB(Porsche Ceramic Composite Brake)陶瓷制動碟是可選項目,前、後直徑 420 和 410mm。


Sport Turismo 的其他駕駛感覺和氣氛與 Panamera 沒有分別,黑底白字的儀錶,亮麗黑色控板、LED 顯示的控台,是為保時捷現年的 Porsche Advanced Cockpit 錶板設計,儀錶右邊的顯示屏同有四驅動力分配、引擎液體溫度、衛星地圖、跑圈計時、G 力錶等;改變中央冷氣風口角度,同樣要在風口之上的屏幕內「揀揀揀…撳撳撳…」一番,才可完成簡簡單單用手指推推便可的動作,行車時令人分心。駕駛模式可從中央屏幕內或是軚盤上的轉盤揀選,同有 Normal、Sport、Sport+ 來改變懸掛軟硬、車身高低、尾翼升降,另有可自定各項的 Individual 模式,配有 Sports exhaust system 跑化排氣喉的這部,另可調校排氣聲浪。輔助力不算大的保時捷式的軚盤,扭軚感覺直接。軚盤上的轉盤同有「Sport Response」按鈕,按下後有20秒時間引擎和波箱會「谷」出比 Sport+ 更快、更爽的加速反應。


Sport Turismo 的 5,049mm 長度與正常陣距的 Panamera 一樣。


170km/h 以上或在 Sport和Sport Plus 模式於 90km/h 以上會升起1度的尾翼,開天窗行至 90km/h 以上會升至26度,能為後軸帶來高至 50kg 下壓力。


今代 Panamera 推出的新 V8,有位於汽缸夾角內的兩個渦輪增壓器,VarioCam Plus 系統,進氣和排氣輪軸可旋轉 50 度的,進氣活瓣有可變升程。


520 升的行李箱容量比 Panamera 房車多 20 升。


儀錶右邊的顯示屏同有四驅動力分配、引擎液體溫度、衛星地圖、跑圈計時、G 力錶等。


軚盤上的轉盤同有「Sport Response」按鈕,按下後有 20 秒時間引擎和波箱會「谷」出比 Sport+ 更快、更爽的加速反應。


駕駛模式同有 Normal、Sport、Sport+ 和 Individual 模式來改變懸掛軟硬、車身高低、尾翼升降,配有Sports exhaust system的這部,另可調校排氣聲浪。


改變中央冷氣風口角度,要在風口之上的屏幕內「揀揀揀…撳撳撳…」一番,才可完成簡簡單單用手指推推便可的動作,行車時令人分心。


旅行車式的行李箱蓋,闊度有 92cm,門檻位於方便探入的 63cm。


可載 3 人的後排,左右保持獨立座椅的模樣,中間仍有冷氣出風口、冷氣控板和拱起的中橋,坐在中央的可要分腿「騎」著坐或是選擇雙腿擺向一方。


4S Sport Turismo 的前、後制動碟加大至 390 和 365mm(Panamera 4S 用 360 和 330mm),但Turbo 型號則一樣是 410 和 380mm。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V8 汽缸雙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3,996cc
最大馬力:550 匹 / 5,75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770 牛頓米 / 1,960-4,5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 PDK 自動雙離合器波箱
體積:5,049 X 1,937 X 1,432mm
重量:2,035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Porsche-Panamera-Turbo-Sport-Turismo/1009/

售價:HK$2,833,000 起
網址:http://www.porsche-hongkong.com
查詢:2926 2911(Porsche Centre Hong Kong)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