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C
Hong Kong
Wednesday, September 3,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380

Audi A5 Cabriolet 40 TFSI 爽如人字拖


Audi A5 車系跟隨昨年轉款的 A4 也轉第二代新款,我們早前試過 5 門 Sportback,這是繼而推出的開篷 Cabriolet 型號。  

兩門款的 A5 與 Sportback 一樣有長車頭、短車身外懸的身形比例,較扁和闊的鬼面罩與近年新 Audi 一樣變得三尖八角;Wraparound 的包圍式引擎蓋同有 4 條「Power Domes」拱線,前後泵把設計一樣;波浪形的腰線,前沙板處同樣有扮出風口的電鍍裝飾,腰線拋至後方,有較拱的尾沙板,即使前輪驅動版本也要顯露 quattro 四驅 DNA;4,673mm 的長度與兩門 Coupe 款一樣(Sportback 長 4,733mm),比舊款長多 47mm;開篷款與之前一樣,有啞銀色 A 柱,舊款的中置尾燈設於鴨尾定風翼,新款則改放在軟篷蓋的銀色電鍍邊內;尾窗的角度較扁,廠方說閉篷時有較sporty的觀感,開篷時的模樣與同類 4 座位開篷房車例如寶馬 4 系 Convertible 和平治 C-Class Cabriolet 一樣有點「人字拖」feel。


與前一樣的軟篷設計,同有一個按制「開晒」和「收晒」,一個按制將所有車窗降下,打開篷頂所需的 15 秒和關閉需的 18 秒也與前差不多,50km/h 之內也可操作;篷內同有隔音軟層,車內可見一整幅美觀的纖維布。與其他 A5 和 A4 車系一樣的錶板設計,Cabriolet 同樣可加錢另購撳制改變顯示主題的數碼儀錶板,示範車則裝有標準示樣的黑底、白字、紅針 Audi 式儀錶;中橋同樣是以「J」字形的飾條分開銀/黑兩邊的不對稱設計;棟在錶板上的半懸浮 MMI 系統顯示屏,介面圖案和扮平板電腦的銀邊包圍也是一樣;鈕制內有跳字溫度顯示的冷氣系統,前乘客前有多一排滲風的出風口;前座膊頭位設有將座椅移前移後的電制,按著耐心的等,終於可以跨上後排,改為兩座位的後座,腳部空間與其它同類一樣闊落不到那裡。關上軟篷時,尾箱的 380 升容量與前一樣;尾箱內設有手把,可將後排椅背彈低。行李箱蓋可加錢裝上腳控打開感應器。


由 A4 改出來的 A5 車系,同有由鋁和高拉力鋼混合製造的新車架,有較輕的電動轉向系統,較輕的新 5 連杆後懸掛,較輕的制動系統、較輕的座椅等等,A5 Sportback 全車減重達 85kg,A5 Cabriolet 則較舊款輕 40kg,其車架比 A5 Coupe 加有支杆,門檻位置經強化,抗曲度比前提升 40%。

A5 Cabriolet 與 A5 Sportback 一樣有兩台 2.0 TFSI 引擎,亦即跟隨 A4 採用的全新設計,分別有香港稱為「45」型號的 252 匹 / 370 牛頓米輸出的 quattro 四驅版本,和測試的 190 匹 / 320 牛頓米「40」頭驅型號。引擎的廢氣歧管與汽缸頂綜合,廢氣凸輪軸有 Audi Valvelift System(AVS)升程控制,電子控制洩壓閥,雙噴注系統在低負荷時會改為非直噴的 Port 噴。


之前測試的 190 匹 A5 Sportback「40」,0-100km/h 加速需 7.5 秒,重 1,490kg 的 A5 Coupe「40」要 7.3 秒,這部 A5 Cabriolet「40」重 1,675kg,要 7.9 秒,引擎反應一樣,起步稍等,中段最有力,高轉再等;算快的渦輪增壓器反應,像吊 Clutch 的 Turbo Lag 很快在踩油後便過,就是加速慢一點。前驅的新 A5 與 A4 一樣,不再使用無段變速 Multitronic 波箱而改用新設計的 7 速 S tronic 雙自動離合器波箱,轉波反應無縫。Audi Drive Select 反應模式系統,有慳油 Efficient、舒適 Comfort、跑格 Dynamic、全自動 Auto,和 Individual 模式來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和排氣聲浪,加錢配 Adaptive Dampers 才有懸掛軟硬可玩。車廂的隔音水準與硬頂 A5 差不多,除了關上軟篷時膠邊有點「吱吱」聲,收摺起來時尾箱內有點「餐餐餐」,這是完全預計之內的事。與 A4 一樣的懸掛系統,前方是改良自舊有的 5 連杆,後方由舊 A4 和 A5 的 Trapezoidal-link 梯形連杆改為 5 連杆,Cabriolet 特有跑格調校,同有隨路面拋浮的偏舒適懸掛反應,車架則明顯比舊款 Cabriolet 硬淨,只感到很輕微的錶板台、轉向軸和底盤抖震;新設計的電動軚盤,輕巧的軚感同是 Audi 式的直接得來有點虛假。之前試的 A5 Sportback,採用算是 Ultra-high Performance特高性能的 Pirelli Cinturato P7 輪胎,這部 Cabriolet 用算是最高性能 Max Performance 的Michelin Pilot Sport 4,同是 245/40 R18,貼路性能似比它較高,較難響胎,響起來也較少 Understeer,即使車身較重,但跑格感覺較強。


波浪形的腰線,前沙板處同樣有扮出風口的電鍍裝飾,腰線拋至後方,有較拱的尾沙板,即使前輪驅動版本也要顯露 quattro 四驅 DNA。


中橋同樣是以「J」字形的飾條分開銀/黑兩邊的不對稱設計;棟在錶板上的半懸浮 MMI 系統顯示屏,介面圖案和扮平板電腦的銀邊包圍也是一樣



尾窗的角度較扁,廠方說閉篷時有較 Sporty的 觀感。


A5 Sportback 採用 Pirelli Cinturato P7 輪胎,Cabriolet用較高性能的 Michelin Pilot Sport 4,貼路性能似比它較高,較難響胎,響起來也較少 Understeer。


之前試的 190 匹 A5 Sportback「40」,0-100km/h 加速需 7.5 秒,這部 A5 Cabriolet 重 1,675kg,要 7.9 秒,引擎反應一樣,起步稍等,中段有力,就是慢一點。


前座膊頭位設有將座椅移前移後的電制,按著耐心的等,終於可以跨上後排。


與前一樣的軟篷設計,同有一個按制「開晒」和「收晒」,一個按制將所有車窗降下,打開篷頂所需的 15 秒和關閉需 18 秒也與前差不多。


Audi Drive Select 系統有 Efficient、Comfort、Dynamic、Auto,和 Individual 模式來自定引擎波箱快慢,軚盤輕重和排氣聲浪,加配 Adaptive dampers 才有懸掛軟硬可玩。


關上軟篷時,尾箱的 380 升容量與前一樣;尾箱內設有手把,可將後排椅背彈低。行李箱蓋可加錢裝上腳控打開感應器。


打開篷頂所需的 15 秒和關閉需 18 秒也與前差不多,50km/h之內也可操作;篷內同有隔音軟層,車內可見一整幅美觀的纖維布。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 Turbo FSI 直噴引擎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190 匹 / 4,200–6,000 轉時
最大扭力:320 牛頓米 / 1,450–4,200 轉時
波箱設計:7 前速 S tronic 雙離合器波箱
體積:4,673 X 1,846 X 1,383mm
重量:1,675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Audi-A5-Cabriolet-40-TFSI/946/

售價:HKD$499,900 起
網址:http://www.audi.com.hk
查詢:3465 0000(奧迪客戶熱線)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Porsche 有意推出更入門 SUV 車!?


Porsche 在 2014 年推出全新 suv Macan 後,成功令銷售成績達到歷史新高。現在有傳聞表示,Porsche 有意推出更入門的車款,以 Mercedes-Benz GLA、BMW X1 與 Audi Q3 等作為對手。日前土耳其汽車設計師 Emre Husmen 就設計出新車假想圖,並名為 Porsche 911X Targa,擁有高車身和巨型輪圈,同時保留「雙門」Coupe 的跑車線條;動力系統則使用 Macan 的 2.0 公升渦輪增壓引擎可輸出 252 匹、3.0 公升 V6 雙渦輪增壓引擎為 340 匹及頂級版的 3.6 公升 V6 雙渦輪増壓引擎的 440 匹馬力。不過 Porsche 911X Targa 是否能成真,仍然未知之數,但如果 Porsche 真的打算推出更入門更低價的 suv 新車,對車迷是說絕對是福音,希望 Porsche 可以認真考慮一下吧。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Ford Focus 旅行車路上試走


Ford 的 Focus 揭背車有一定 Fans 支持,當中旅行車版本在國外也是,不過舊有的版本在空間不足存在了一定問題,令到不少用家也有微言。最近 Ford 真的要將 Focus 的旅行車版本更新了,新車將軸距、寬度也同時增加,令到車廂空間有一定改變。最近它在國外進行路面試車,相信很快就可以面世。不過測試車竟然不是 LED 車燈,但是車頭就找到攝影鏡頭,相信是協助半自動駕駛之用。Focus 旅行車會有 1.0 和 1.5 公升 Turbo 引擎,同時亦有 Hybrid 車型出現,暫定 2018 年日內瓦車展會亮相。

文:小肥
圖:Autoevolutio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RIDGESTONE 全新 ECOPIA EP300 推出


BRIDGESTONE 將EP300定位為下一代的節能輪胎,在兼顧低滾動阻力及優異的濕地抓力之同時,還延長了使用壽命。通過創新的設計理念和工程解決方案,EP300將輪胎的環保理念重新定義,果斷地採用「滿足您所有要求」為EP300的標語。那些「有要求」的駕駛者終於在市場上看到可以滿足他們期望的產品。

承繼了ECOPIA系列,EP300在經過測試和驗證,與傳統的輪胎相比,每一缸油可以節省高達2公升的燃油。而且在EP300在與上一代ECOPIA 比較的測試中,證實EP300所採用的新技術和設計理念在燃油節省比上一代更優勝,每缸油可以行駛多11.2 km3的額外距離,還有更優異的濕地抓地性能,保證車輛行駛於濕滑柏油路面時更加安全。

「現今大多數駕駛者都希望獲得更好的燃油效率,從而節省油耗。然而,儘管駕駛者很認真地控制加速器,如果車輛沒有配備最佳的輪胎,是很難實現良好的燃油效率和經濟效益。」BRIDGESTONE 亞太技術中心總經理Tai Kawasaki先生評論道:「通過新的ECOPIA EP300,我們的目標是為駕駛者提供最佳的經濟效益,同時讓他們能夠為環境做出貢獻,因為EP300較低的滾動阻力使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

EP300的低滾動阻力將燃油效率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這有助於節省燃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汽車的環境足跡。與上一代的ECOPIA相比,EP300每缸油能多行駛達11.2公里。


EP300採用增強Nano Pro-TechTM所開發的新型聚合物,由於與路面增加了接觸面積,在微觀層面下與濕滑路面有較高的摩擦力,所以造成更強的濕地抓力。此外,新的胎面花紋有助於防止輪胎發生滑水現象,更好的操縱能力和降低噪音。

EP300輪胎肩上有更深的溝槽設計,增強耐用性之餘,也增加了耐磨性。其新穎的胎紋設計,能更好地控制輪胎變形,並通過均勻的磨耗來提高使用壽命。

要體驗新時代的輪胎,保護環境又經濟耐用,在濕滑路面上安全駕駛,只有BRIDGESTONE全新的ECOPIA EP300 能一次過滿足以上所有條件。ECOPIA EP300 現已開始發售,此輪胎有32種不同的尺碼,輪圈尺寸由15吋到18吋、輪胎闊度由175mm到245 mm不等。


新產品推廣計劃
現凡於2017年9月30日前,購買四條全新ECOPIA EP300 或 ALENZA 001,即可免費換領價值HK$600的BRIDGESTONE藍牙揚聲器(具備手機充電功能),如只購買兩條可加HK$100換領。

查詢:2525 6313(同成有限公司)
網址:http://www.tongseng.com.hk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BRIDGESTONE 全新系列 ALENZA 頂級 SUV 旗艦輪胎


近年運動型多用途(SUV)車在市面越來越多,顯示SUV風潮蓬勃發展。BRIDGESTONE有見及此,專門為SUV開發的全新旗艦輪胎系列ALENZA,這是專門針對豪華SUV設計,例如Audi Q5 及 Q7, BMW X4,  X5 及X6, Lexus RX, Porsche Macan 及 Cayenne, Range Rover Sport, Mercedes-Benz GLC, Tesla Model X 等等。

全新ALENZA 001除了提供頂級舒適度與安靜度外,同時兼具優異的濕地操控性能。新花紋與改良的配方,有助平衡輪胎和道路的接觸面,減少震動,進而減低輪胎噪音,無論行駛於市區道路或山路,ALENZA 001 皆可提供駕駛優越的舒適體驗。同時,ALENZA 001透過優化直列花紋邊緣處的圓滑度,提升輪胎中心的接地壓力,強化濕地抓地力,達到煞車距離較以往商品縮短5%。最後,ALENZA 001採用了嶄新的3D M-形刀片紋,阻止輪胎滾動時的變型,有效減少不規則磨損,使輪胎壽命了提升11%。

當你的SUV配備上ALENZA 001,你會發現你的坐架不再一樣,無論在乾地或濕地都能操控自如,將SUV的性能盡情發揮,舒適安穩地享受駕駛樂趣。ALENZA 001為SUV輪胎重新定位,開啟SUV巔峰潛能,現於各大輪胎零售商有售,供應尺碼由16吋到22吋不等。

查詢:2525 6313(同成有限公司)
網址:http://www.tongseng.com.hk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Nissan 新一代 Leaf 油門煞車一個腳掣搞掂(視像)


Nissan 新一代 Leaf 將於 9 月 6 日正式發佈,廠方日前率先釋出了預覽圖,新車一改圓潤外觀,頭燈組變得銳利有神;而最令人驚喜的改變是波棍上新增的 e-Pedal 按鍵設定,按下後油門腳掣同時操控煞車功能,踩下腳掣就加速,鬆腳掣就會開始減速,完全放開時車輛就會停止,與傳統車輛的操控方法完全不同;當然,新一代 Leaf 仍然有傳統的煞車腳掣給不適應新功能的駕駛者使用,而推出 e-Pedal 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更先進的 Pro-PILOT 半自動駕駛技術。按下在方向盤上的 Pilot 鍵後,半自動駕駛就會啟動自動操控車輛的轉向、加速和減速。至於動力系統,據消息所指可能使用 147 匹力及 320 牛頓米扭力,續航加達 257km,未來新車推出時將會分為 Leaf S、Leaf SV 以及 Leaf SL 三種型號。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kswagen 成為歐洲足球總會聯盟新指定運輸方案合作夥伴


Volkswagen 宣佈於2018年起成為歐洲足球總會聯盟 (UEFA)指定運輸方案合作夥伴,延續品牌一向支持足球運動的傳統。根據簽訂的四年合約作為UEFA足球國家隊的「官方運輸方案夥伴」,Volkswagen亦會支持於2020年舉辦的UEFA2020歐洲國家盃,賽事將首次於十三個歐洲國家舉行以慶祝這賽事邁進60周年。是次合作將是Volkswagen 計劃於2020年開始推出零排放I.D.車系的重要宣傳平台。

Volkswagen品牌首席執行官Herbert Diess博士表示:「沒有任何運動可以像足球這樣團結全球這麼多人。此外,UEFA2020歐洲國家盃會於歐洲大陸多個國家舉行,絕對是一項美妙的國際盛事。我們希望能出一分力連繫所有國家及為球迷帶來革新的運輸方案。」

Volkswagen於去年在歐洲的交車量錄得接近一百七十萬輛。Volkswagen汽車在UEFA所有五十五位成員國都有足跡。品牌汽車生產基地在歐洲大陸遍佈7個國家21個地方,聘用員工超過15萬人。

德國足球總會於2019年起亦會和法國足球總會及瑞士足球總會一樣,駕駛Volkswagen品牌汽車。

Volkswagen擴展對足球運動的支持及承諾是為配合公司未來的策略。Herbert Diess博士認為:「足球運動和Volkswagen是絕配。足球遍佈在世界上每一國家,正如我們的汽車,因此透過這運動我們可以有效宣傳品牌的最新方向。我們將會推出品牌史上最大規模的產品攻勢,包括多個新型號及零排放電動運輸方案。」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視像節目】Mercedes-Benz S-Class 進化不完的豪華汽車科技



如果你已經覺得現有的 Mercedes-Benz S-Class 已經很完美的話,最新小改款你可能會省略了不看,但是如果你真的這樣想的話,必定令你錯過更多的飯後話題。今次屬於小改款的……

本週 Mercedes-Benz 現貨優惠


本週末親臨平治陳列室,凡選購A 200及B 200現貨送汽車美容服務及首年保險(以60%NCB計算)。

日期: 8月12至13日 (星期六及日)
時間: 上午10時30分至晚上8時
地點: 平治陳列室 (銅鑼灣及紅磡)
查詢: 銅鑼灣陳列室2895 7339;紅磡陳列室 2764 6919

多款熱賣型號可享現貨優惠,當中包括A系列、B系列、C系列、CLA、CLS、GLA及V系列等。

*圖片只供參考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kswagen 全新灣仔陳列室開幕優惠誌慶


為慶祝Volkswagen全新灣仔陳列室開幕,現凡購買指定型號,可享高達 $15,000財務及保險回贈*。另外,全新灣仔陳列室更於本週末設嶄新專業指紋分析服務,免費分析您的性格之餘亦助您選擇適合的汽車型號。

精選熱賣型號優惠:
Polo 180 TSI Match Sport Edition $159,9801
全新Passat 280 TSI ACT Luxury $299,9802
升級版Sharan 280 TSI Life (連Comfort Package 及Twin Child Seats) $381,9803

*優惠只適用於指定型號並受相關條款約束,詳情請向銷售顧問查詢。
1限量15部免費獲享升級配備,包括全黑擾流尾翼、金屬尾喉咀、碳纖紋鏡殼、灰色輪圈
2於全新灣仔陳列室選購,可免費升級至17吋Nivelles合金輪圈、LED頭燈、全景天窗及送首年牌費,限量10部。
3於全新灣仔陳列室選購,限量10部送首年牌費。

日期:8月12-13日(星期六至日)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地點:Volkswagen灣仔陳列室
查詢:3698 9588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2018 VOLVO XC90 R-Design 正式抵港


盡情投入於動感豪華SUV的駕駛快感;專屬R-design設計提升在路上的運動氣勢,包括跑格鬼面罩及車身包圍、跑車座椅及軚盤等,極致提升動感氣勢;Volvo XC90 T6 R-Design搭載2.0升Drive-E渦輪增壓及機械增壓引擎,配合8前速自動波箱,迸發最大320匹馬力及400Nm強悍扭力;加上一系列前膽駕駛輔助功能,讓您輕鬆駕馭七座SUV,現僅售HK$819,800,更限量升級皮革錶板(價值HK$20,000),進一步提升豪華層次。請親臨Volvo灣仔陳列室參觀選購,投入動感駕駛體驗。

時間:10am – 7pm
地點:灣仔告士打道160號海外信託銀行大廈地下
查詢:2927 3388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vo 或會推出 S50 系列


向來以安全作賣點的 Volvo,近年多款車型都有全新設計形象,令到不少年輕車主再次考慮購買這個品牌的汽車。在眾多戰線之中,房跑車 Volvo 暫時比較弱,不過 Volvo 剛剛註冊了 S50 的名字,看來新車有機會是基建於 S40,早前曝光的 40.2 概念車是四門車型,大家都在猜測 S50 將會是雙門還是四門,又或者可能是全電車都不出為奇,不過最快也要 2019 才看到 S50 的影子。

文:小肥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伍家麒的 G37 – 就是愛它又大又重


在美國升學,轉而投身職業賽車的 Charles Ng(伍家麒),由亞洲房車賽鬥至世界房車賽,漂移由美國漂至大陸,他所用的 Infiniti G37,是由報消的 savage title 一手一腳改裝出來。

請給我們簡述一下你的賽車經驗
「這大概可從我 14、5 歲看日本汽車影碟說起,開始對賽車尤其是漂移產生興趣;19 歲我到美國升學,當時有部萬事得 MX-5,自己落手落腳改裝,並與同學和朋友鑽研漂移技術,2004 年首次在賽車場上成功連續的做到漂移動作,很有成功感,自此真正開始深深愛上這玩意;其實一切算是無師自通。


「第一次落 track day 玩,主辦者見我技術很好,問我是否賽了車很久,有否興趣為他們擔任 track day 教練,但其實我那次真是首次玩 track day 的,自此我在教人之時也可免費落場玩,算是由這刻開始賽道生涯。

「我的賽車發展大部份時間都在美國發生,早年 drifting 還未流行,以駕駛場地賽多,例如 time attack 計時賽,後來有改裝舖頭邀請我做司機,有駕駛 Corvette 和 S2000 等,贏過組別冠軍;期後有參加全國性的萬事得 MX-5 單一賽 one-make-race,2008 年贏得西部系列的總冠軍,也算是這樣正式開始轉為職業賽車。2009 年,漂移和賽車我也有同時參與,瓢移方面,贏得美國 Formula Drift 的 Rookie of the Year 新手賽冠軍,賽車方面,我有參加 ATCC 亞洲房車賽。2010 年也是兩個賽系同時參加,Formula Drift 則轉攻職業賽,得全美 17 位,Rookie 新人榜第二,亞洲房車賽得年度總冠軍。之後數年我有機會到歐洲參加 FIA 的 WTCC 世界房車賽,澳門也有賽過,駕駛寶馬 320TC,2013 年得過日本 Suzuka 站的獨立杯第三名,總成績是排名最高的亞洲車手。

「今年 2017 年,有國內車隊邀請我參與全年的中國 D1 漂移賽,另有馬來西亞贊助商找我到東南亞地區包括馬來西亞和泰國參加漂移比賽,全年會有十多場,全都是漂移;同時也會與香港 Infiniti 合作,為他們進行些表演和示範駕駛。」


FR 車中,常有人說某些較易 drift,某些較難,你有何見解?
「確實有這情況,例如我擁有過一部本田 S2000,這車前後重量比例 50:50,軸距也短,甩起來的時間回軚反應要很快才能救車,這種車本身很穩定,很平衡,所以由穩定至甩的狀態來得很突然,就像鐘擺般,一擺便很難收拾;對於用作漂移的車來說,車頭較重有 55 甚至 60% 重量,車尾較輕如 40 餘 %,操控會較易,車尾擺出來會較易救,我這部G37就是這樣,前後 50 餘和 40 餘 % 重量比例,車頭有較好指向性。」


可否介紹一下你開的這部 Infiniti G37 嗎?
「用來漂移的這部 Infiniti G37 其實我在 2011 年買下,當著手進行改裝時,因要參與世界房車賽,所以撇下了它幾年,2014 年才用它重回漂移比賽,首年的第 3 站我在 60 多部參賽車中得到第四名,有這成績我很滿意。2015 和 16 年我都是用它作漂移比賽。G37 其實很大部,很笨重,似部房車,漂移起來比較難『就』,但我偏偏喜歡這個挑戰,用一部大車也可勝過好些較小形又矯捷的其他汽車,我亦因為作為一個香港人,到美國能挑戰當地的高手而感到自豪。

「讀書時我本來比較喜歡 G35,但當時買不起,後來遇上這部經大撞的『savage title』(被報消)G37,而且是自動波,但因為只需萬餘元美金便可買得,所以便買來改裝。我很喜歡它的外形,人家喜歡開細車,我偏偏要用部大車來改裝。」

對於有興趣玩甩尾的車迷,改裝上你有何提議?
「最好當然要是棍波車,自動波不是不行,但棍波車可用腳來控制動力分離,會好得多,一定要有 limited-slip differential 差速鎖來令兩個後輪鎖上,不然只會內輪空轉,要有手動的手制來做 hand brake turn,桶櫈也是值得購買的,它可讓你更集中駕駛,無需用腳頂著中控台來穩定身體;懸掛設定方面,如果汽車本身馬力不大的話,車尾可調校得硬些,胎氣打高一些,讓車尾較易甩。」

賽車尤其漂移,需要很敏銳的油門反應來控制汽車的動態,渦輪增壓引擎有 turbo lag,是否對油門控制有影嚮呢?

「絕對有,以我這部雙渦輪增壓的 G37 為例,turbo lag 很大,它 4,000 轉前無甚扭力,然後兩個渦輪同時『來』直至 8,000 多轉,那反應是相當突然的,我們會『磨』clutch 配合,避免轉數跌得低過 turbo『來』的水平,同時比賽時我們會在 2,500 轉至 5,000 轉加氮氣,補償未有渦輪壓力時的引擎反應,讓轉數上升得快一點,5,000 轉後便 cut 氮氣,淨行 turbo,這會是比賽時的對策;個人而言,自然吸氣 V8 引擎,800 匹輸出便理想不過!」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Mazda Skyactiv 再進化!新 Mazda3 與 6 有機會十月現身


Mazda 的全新第二代 Skyactiv 技術進入最終開發階段,最快將會在 8 月尾的法蘭克福技術論壇中發佈。Skyactiv 技術打造出 14:1 壓縮比引擎,令引擎效率大幅提升,如今 Mazda 第二代 Skyactiv 技術再進一步,以稀薄燃燒原理搭配高壓縮比技術。但稀薄燃燒最大的問題是燃油不易點火燃燒,而第二代 Skyactiv 就採用了 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HCCI)均質混合氣壓燃技術,簡單來說,HCCI 技術是利用汽油氣與空氣均勻混合注入到汽缸幫助燃燒效率,不需要火星塞點燃,獲得更高燃燒溫度和更強動力,再配合高達 18:1 的高壓縮比,使新一代引擎將可創造更驚人的燃油效益,甚至有消息指比第一代 Skyactiv-G 引擎的燃油效益提升了 30%,而平均油耗由17.4km/L進步至 20.5km/L 的水準。可惜,動力輸出方面則沒有任何資料釋出。此外,第二代 Skyactiv 技術最快將會應用於 10 月東京車展發表的全新四代 Mazda 6 和新一代 Mazda 3 概念車。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Ferrari 鬆口!未來有機推出全新「多功能」車款


SUV 熱潮誰也沒去阻擋,當 Lamborghini、Aston Martin、Bentley 和 Rolls-Royce 紛紛先後加入這個狂熱市場,企圖分一杯羹時,連之前信誓旦旦表示不會推出 SUV 車款的 Ferrari CEO Sergio Marchionne 也一改口風,暗示車廠未來有機會推出 SUV 車款。不過,有指 Ferrari 推出的新車不會以 SUV 作為稱呼,而是對多功能車款(Utility)進行全新定義,可能會如 BMW 的 SAV(Sport Activity Vehicle)般,把 SUV 變成 FUV(Ferrari Utility Vehicle)吧。就目前的所知,新車的代號為 F16X,與下一代雙門獵跑 GTC4Lusso 共用底盤,所以將會是四座設定;還有無 B 柱和對開車門的設計。動力系統則可能使用 3.9 公升雙渦輪增壓 V8 引擎,也會有 Hybrid 車型推出。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Honda CR-V Turbo 七人谷氣是賣點


在全球潮興的 SUV 熱潮下,要駕駛本田在市區扮越野,較細的有 Vezel(即 HR-V),較大和較多設備的有 CR-V;上款 CR-V 在 2011 年推出,香港代理要在 2014 年才引入,這部第 5 代新款,2016 年尾最先在美國推出,車子除設備大升級外,最重要也最吸睛的兩大賣點,是改用渦輪增壓引擎和有足 7 個座位,對同級對手例如萬事得 CX-5、Ford Kuga、豐田 RAV4 等等肯定帶來壓力。  


新 CR-V 的體積稍稍比前大部,重量重多 77kg。車子同有像可攀山涉水的外形,但設計上比舊款複雜得多,車頭有翼形鬼面罩,「笑紋」泵把,「八」字形下巴,一排 5 粒 LED 霧燈,窗框和車側有電鍍邊,又直又有橫的尾燈,其向外凸出之處隱約有點 FK2 Civic 的模樣,全車就像將很多元素堆砌在一起似的。入時的裝備,有自動水平調節的LED頭燈,雙排氣喉,可設定開啟高度的電動尾門,Walk-away door lock 離車自動鎖門功能;車廂裡,有雙區冷氣,電子錶板,電子泊車 brake,前兩個、後兩個USB插頭,大面積的顯示屏幕,內有可中文輸入的原廠導航系統,亦可接連 Apple CarPlay 平台;比起黑膠感較重的舊款 CR-V,同樣黑膠膠的新款,則以較多扮木紋和啞銀色的飾條、錶板縫線、亮麗黑色的半懸浮中控台營造出同樣較複雜的觀感。


改為 7 座車廂的新 CR-V,一如本田的優閒汽車,有易用易摺的後排座椅,全在拉拉扯扯下便可翻前、放平;中排可獨立前後趟動,中間有連杯架的手枕,門邊有樽格;進出後排,要將不算重的中排座椅整張抽起,算是容易,後排在輪拱處有雜物格和膠兜,腳位和頭頂位完全 OK;天花有 4 個冷氣出風口向中和後排送風,行李箱內有層板可與摺至平齊的後兩排椅背連成一線,是恰當的 7 人多用途汽車。


CR-V 一向是由 Civic 底盤改建出來的 SUV 車系,新款則是建基於(香港只有賣其 Type R的)現款即第 10 代 Civic,「先進兼容機械設計」ACE(Advanced Compatibility Engineering)車架結構含有高拉力鋼,後懸掛由舊款雙搖臂改為多連杆,用特別調校的低磨擦量吸震器,前軸空心防傾杆,Dual-pinion 雙齒輪電軚系統;最引人的 1.5 升渦輪增壓引擎,與 150 匹的 Stepwgn 和 Jade RS,以及 182 和 173 匹的第 10 代 Civic Hatchback 和 Sedan 所用的基本一樣,CR-V 有較低壓縮比(10.3:1) 和不同的渦輪增壓器,有較大的 192 匹和 243 牛頓米輸出,舊款 2.4 升自然吸氣 i-VTEC 引擎有 190 匹 / 7,000rpm 和 222 牛頓米。取代舊款 5 前速自動波的 CVT 無段變速波箱,有「G-Design Shift」轉波程式,可更理想地 Keep 住轉數,理論上比一般 CVT 波箱較少踩油/收油時的轉數浮浮沉沉。


不大容積的引擎在起步初段動力不算強,然後中段在 D 波恆定的 CVT 式「嗚…嗚…」聲下有頗肯去的加速性能,但甚麼 Turbo 谷氣感覺和出力特性大至給 CVT 波箱所掩蓋,引擎和波箱轉起來也有一點聲響,不過都是高轉或上大斜路時才較為明顯,軚盤後方設有撥片可 7 速手動加減。同樣稱為 Dual-pinion 的雙齒輪電軚,不知甚的,只有 Jade RS 才有那神奇的直接手感,CR-V (和 FK2 Civic Type R) 也重複不了,軚感就像一般日本車的輕柔,行車感覺也是日式的拋浮;同樣稱為「REAL TIME AWD」的適時四驅系統,平時只會以前輪驅動,後輪可獲最高 40% 動力,儀錶盒內的顯示屏可選擇顯示四驅系統的分動情況,見大油加速和上斜時後輪有協助加速。


同一個顯示屏內,另有耗油量、指南針、根據軚盤搖晃程度來推測的 Driver Attention Monitor 注意力監察器,以及與導航系統一起顯示的引路箭咀。以北美為最大市場的 CR-V,美國版採用統稱為 Honda Sensing 的安全系統,包括有 CMBS(Collision Mitigation Braking)防撞自動煞車、FCW(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前方撞車警示、RDM (Road Departure Mitigation)、LDW (Lane Departure Warning) 偏航警示、自動跟車跟線的 ACC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智能巡航、BSI (Blind Spot Information)盲點有車提示和 HSS (Auto High Beam)自動高燈,香港賣的全沒這些,但有前後泊車感應器、後波鏡頭,和稱為 LaneWatch 的左邊盲點鏡頭,打左燈時或是按下燈棒的按鈕,顯示屏會顯出左方影像,無聊時按按也好玩。


1.5 升渦輪增壓引擎與 Stepwgn、Jade RS 以及第 10 代 Civic Hatchback 和 Sedan 所用的基本一樣,CR-V 有較低壓縮比和不同的渦輪增壓器,有較高的 192 匹輸出。


設有天幕天窗;天花有 4 個冷氣出風口向中和後排送風。


比起黑膠感較重的舊款 CR-V,同樣黑膠膠的新款,以較多扮木紋和啞銀色的飾條、錶板縫線、亮麗黑色的半懸浮中控台營造出較複雜的觀感。


導航系統可在儀錶顯示屏一起顯示引路箭咀。


REAL TIME AWD 適時四驅系統,平時以前輪驅動,後輪可獲最高 40% 動力,顯示屏可顯示四驅系統的分動情況,見大油加速和上斜時後輪有協助加速。


根據軚盤搖晃來推測的 Driver Attention Monitor 注意力監察器;引擎起步初段動力不算強,然後中段在 CVT 式恆定的「嗚…」聲下有頗肯去的加速性能。


新 CR-V 建基於第 10 代 Civic,「先進兼容機械設計」ACE車架結構含有高拉力鋼,後懸掛改為多連杆;又直又橫的尾燈,凸出之處有點 FK2 Civic 的模樣。


中排可獨立前後趟動,中間有連杯架的手枕,門邊有樽格。


進出後排,要將不算重的中排座椅整張抽起,算是容易,後排在輪拱處有雜物格和膠兜,腳位和頭頂位完全OK。


行李箱內有層板可與摺至平齊的後兩排椅背連成一線,是恰當的 7 人多用途汽車。


LaneWatch 左邊盲點鏡頭,打左燈時或是按下燈棒的按鈕,顯示屏會顯出左方影像,無聊時按按也好玩。


車頭有翼形鬼面罩,「笑紋」泵把,「八」字形下巴,一排 5 粒 LED 霧燈,窗框和車側有電鍍邊,全車就像將很多元素堆砌在一起似的。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渦輪增壓引擎

排氣量:1,498cc

最大馬力:193 匹 / 5,600 轉時

最大扭力:243 牛頓米 / 2,00-5,000 轉時

波箱設計:CVT 無段變速波箱

體積:4,590 X 1,855 X 1,690mm

重量:1,677kg

詳盡規格表
https://autos.car1.hk/product/Honda-CR-V-Turbo/945/

售價:HK$349,880 起
網址:http://www.honda.com.hk
查詢:2380 2231(Reliance Motors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不靠渦輪化!Toyota 自然吸氣引擎進化


全球車廠都在進行引擎 Downsizing,推出排氣量更細、更慳油和動力更強的渦輪引擎,取代原本的 NA 引擎。但 Toyota 就反其道而行之,早前廠方宣佈將會針對自然吸氣引擎再作出改良和加強,無需依靠Downsizing 渦輪化成功提高引擎效率的方法,並且成功應用在全新第八代 Toyota Camry 所使用的 2.5 公升自然吸氣引擎上,這具以「Dynamic Force」開發的新引擎,擁有最新最先進的技術,能改良引擎排氣系統、加強冷卻系統和減少引擎摩擦,不僅令到熱效提升至 40%,動力輸出明顯地有提升,連燃油表現也比舊引擎提升 26%。北美 Toyota 執行項目經理 Ben Schlimme 就指以後不單只 2.5 公升引擎獲得進步,Toyota 所有的引擎也會有 Dynamic Force 技術加持,看來車迷期望 Toyota 渦輪化的日子還要再等等了。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Volkswagen T-Roc 8 月 23 日正式發表


Volkswagen 宣佈在 8 月 23 日將會正式發表全新迷你 SUV「T-Roc」,並發佈了最新的宣傳影片。目前的資料所知,T-ROC 與 Golf、Audi A3 共用 MQB 模組平台打造,車身尺碼為 4,231 X 1,818 X 1,541mm,並會增加底盤離地高度和寬闊車身來營造越野感。而從宣傳中可以看到,T-ROC 將會主攻年輕市場,採用大型彩色飾板作鋪陳,展現年輕時尚玩味。動力系統方面,推測將會有 1.0 公升三缸自然吸氣引擎作為入門,之後還有 1.0 公升 TSI、1.5 公升 TSI EVO 和 2.0 公升 TSI 等不同引擎選擇。不過,T-ROC 在推出後將會面對 Toyota C-HR、Nissan Juke 和 Mazda CX-3 等眾多對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RJMZpnXzDg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Infiniti 新一代 QX50 偽裝車照露出


Infiniti 全新一代 QX50 在今年 1 月底特律車展發佈概念車型後,日前進行測試時被拍下偽裝車照片,連車廂的佈局也一覽無遺。從照片中可以看出,偽裝車保留了概念車備受好評的外觀造型,厚實分明的肌肉線條,銳利的頭尾燈組,整體感覺亮麗有神。至於車廂同樣使用了概念車的設計佈局,採用了大量皮革提升豪華感,中控台以觸控螢幕取代繁複的按鍵設計。動力系統方面,雖然仍然未正式公佈,但有可能使用最新的 2.0 公升 VC-turbo 引擎,可輸出 268 匹馬力及 390 牛頓米扭力,並且能夠根據行駛情況而調整 8:1~14:1 的壓縮比,令慳油性能更出色,還會配有新一代的自動駕駛技術。預計新一代 QX50 預計在 2018 年正式推出。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Audi Q5 e-tron quattro 2018 年加入混能戰


Audi 繼 A3 Sportback e-tron 和 Q7 e-tron 後,目前正積極開發第三款插電式混能車「Q5 e-tron quattro」。而根據消息指 Q5 e-tron quattro 將使用可輸出 188 匹馬力及 320 牛頓米扭力的 2.0 公升 TFSI 渦輪增壓引擎,以及 108 匹馬力及 300 牛頓米扭力的電動馬達,綜合馬力可以達 296 匹及 618 牛頓米扭力,同時由於電池技術的進步使純電續航力達到 50 公里。

此外,由於鋰電池的關係車重將會比 Q5 e-tron quattro 重得多,所以如何解決重量分配比例和提供穩定操控駕駛感就成為其中的難題;而招牌的 quattro 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和新世代虛擬車廂科技亦將標配在內。Audi Q5 e-tron quattro 目前正於歐洲進行測試中,預計在 2018 年下半年正式發表。

文:Issac.C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