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C
Hong Kong
Sunday, August 17,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33

許建德比利時分組奪季!積分榜領先


香港車手許建德(Jonathan)在 2023 年第 75 屆比利時斯帕 24 小時耐力賽(24 Hours of Spa)中取得了又一項驕人成績,再次打入賽事三甲登上領獎台。這是今季 GT 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耐力賽(GT World Challenge Europe Endurance Cup)賽程上最為矚目的一場 GT 耐力賽賽事。他與今季所屬的 Sky Tempesta Racing 車隊,以及另外三名隊友分別是英國車手 Chris Froggatt,意大利藉的 Eddie Cheever III,以為來自瑞士的 Jeffrey Schmidt 成功克服不利形勢,再度獲得佳績。他們自組別第 14 位起步(全場第 46 位),在這一場被公認為世上最艱巨的 GT 賽事中,成功從後追回三甲位置完賽。憑藉這一成績,許建德現時在 GT 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耐力賽的銅盃車手榜(Bronze Cup)登上榜首位置,並且在洲際 GT 挑戰賽(Intercontinental GT Challenge,IGTC)的獨立車手盃上繼續擴大其領先優勢。


這次已是許建德個人第 5 次參加這項位於比利時的年度大賽,他在本季 GT 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耐力賽的第三站賽事的最大目標是在年度車手榜上取得領先,同時鞏固在 IGTC 獨立盃車手榜中的領先地位。這兩大目標 Jonathan 已成就實現,然而當中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由於賽道條件不斷變化,車隊在周四的練習賽上很難為戰車找到良好的平衡。在排位賽中,剛開始時賽道地面乾爽,但最終卻以大雨結束。儘管他們已盡了最大努力,但仍無法充分發揮 93 號麥拿侖戰車的性能。許建德與隊友最終在總成績中排名第 46 位,在 21 部銅盃參賽車中排名第 14 位。

正賽他們在車群中游起步,車隊目標是盡可能取得最多的 GT 歐洲賽的年度錦標積分。在這場 24 小時的比賽中,年度錦標積分將根據比賽的第 6、12 和 24 小時當刻的名次計算。許建德所屬的車隊在比賽初段因超出賽道範圍而被罰 30 秒,戰車下滑 2 個名次,積分位置也受到影響,最終他們以第 5 名完成第 6 小時。但團隊並未有放棄,他們默默努力繼續作賽,並且維持了好一段時間沒有任何出錯,這讓漸漸讓他們回到競爭之中。


在第 12 小時的積分大關中,Sky Tempesta Racing 車隊成功將帶有 Sky 幻彩車花的 93 號麥拿侖 720S GT3 Evo 戰車提升至組別第 2 位,獲得不俗的積分,並且為他們的後半段比賽打好基礎。可是接著,戰車在一次更換剎車零件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讓 Jonathan 他的隊友損失近1分鐘時間。但他們沒有因此而亂了陣腳,並繼續努力作賽,期望能完成賽前定下的目標。這位香港車手在他的麥拿侖戰車上展現出高超的駕駛技術,使他能持續造出極快的圈速,時間一直保持在銅級車手的前三名內,他的精彩表現協助車隊能在比賽尾段仍有力爭奪領獎台席位。

Eddie Cheever 的最後一段賽事上出現危機,當時他逼近守在銅盃次席的保時捷,並已經做好發動攻勢準備要超前對手,此時卻突然發現戰車燃油不足,並意識到可能在最後一次進站加油時出現了技術問題。這迫使車隊在比賽完結前的最後 11 分鐘需要臨時進站加油,可惜的是他們將失去爭奪前兩名的機會。


許建德和他的隊友最終以銅盃第 3 名,全場第 18 名完成比賽。以他們於比賽中曾數度面對不利形勢,在這場充滿挑戰性的賽事上,能夠獲得這個賽果可說是令人喜出望外。這次的三甲成績亦足以讓他在踏入賽季後半段時,於 GT 歐洲賽銅級車手榜上反先對手 4 分並登上榜首。此外,由此這場比賽亦同時是洲際 GT 挑戰賽的第三站賽事,故此許建德亦在 IGTC 獨立盃車手榜上獲得重要積分,他於本站取得的第二高的錦標積分,僅次於獲得組別冠軍的另一位香港車手區天駿。許建德期望將能延續勢頭至下站比賽上,一直保持位於三甲名次之內。他的下一站比賽將會是 GT 歐洲賽的德國紐布靈賽站,比賽將於 2023 年 7 月 29-30 日舉行。


許建德餘下賽程:
GT 世界挑戰賽歐洲賽耐力賽
德國站 – 紐布靈賽道:2023 年 7 月 29-30 日
西班牙站 – 巴塞隆拿賽道:2023 年 9 月 29 日至 10 月 1 日

洲際 GT 挑戰賽
美國站 – 印第安納波利斯8小時耐力賽:2023 年 10 月 5-7 日
阿聯酋站 – 海灣12小時耐力賽:2023 年 12 月 8-10 日

許建德 | 93號 Sky Tempesta Racing 麥拿侖 720S GT3 Evo 車手
「這次的斯帕24小時賽經歷了很多高低。要去說明參加這一級別的比賽對身體和精神的要求是很困難的,或許這就是許多人為何稱這賽事為世界上最困難的 GT 比賽的原因。我們在這場賽事的主要目標就是取得 GT 歐洲賽冠軍的榜首位置,同時亦要鞏固我在洲際 GT 挑戰賽獨立盃車手榜上的領先優勢。現在這兩個目標都實現了,我非常感謝整個團隊的努力和協助。當然如果能贏得比賽會更美好,但我亦很高興我的好友兼香港賽車手區天駿贏得比賽冠軍。我們會再次回來這裡,繼續追尋頒獎台最高的一級。」

Chris Froggatt | 93號 Sky Tempesta Racing 麥拿侖 720S GT3 Evo 車手
「這場比賽就像過山車一樣。練習賽時我們的戰車未能找到平衡,排位賽亦非常困難,令我們只能在不理想的位置起步。但是,我認為我們一直在比賽中都有很好心理質素。跟過去幾年相比,今屆我們幾位車手的失誤和違規情況是最少的。我們日以繼夜地不斷努力,三甲位置一直都在目標之內。晚間比賽時我們遇到些好運,名次上升至第二位,最終由於一些我們無法控制的問題而獲得季軍而回。我對我的隊友和車隊工作人員的優秀表現感到自豪。雖然精神上和身體上都非常辛苦,但能夠參與的每一秒都十分值得。很高興能再次登上斯帕 24 小時的領獎台,我們終於在車手榜領先!」

Eddie Cheever III | 93號 Sky Tempesta Racing 麥拿侖 720S GT3 Evo 車手
「我們在斯帕 24 小時賽後成功登上榜首,這是一場非常艱巨的比賽,我為車隊的表現感到無比自豪。顯然我們本是希望贏得冠軍,我們有條件去爭取勝利,可惜今年還未能實現。我要非常感謝車隊的努力工作和付出成就這次好成績。」

Jeffrey Schmidt | 93號 Sky Tempesta Racing 麥拿侖 720S GT3 Evo 車手
「很高興與 Chris,Jon,和 Eddie 一同駕駛 Sky Tempesta Racing 的麥拿侖戰車參賽。車隊中的所有人都表現得十分好,讓我們從排位賽中只得第 14 位的不利情況然後成功打入三甲登上領獎台。於世上最困難的 GT3 比賽中登上領獎台總是令人最難忘!非常感謝我的隊友和 Sky Tempesta Racing對我的信任,可協助他們獲得這實至名歸的獎盃。我祝願他們在下半季繼續取得成功,希望他們可以贏得年度錦標!」

Mazda CX-60 2.5 AWD 質感豐富作賣點 


萬事得的 SUV 選擇眾多,之前在小型的 CX-3 和中型的 CX-5 之間加插了一部以雙位數命名的 CX-30,現在 CX-5 和大型的 CX-8 之間出現這部同樣是雙位數字的 CX-60,車子有別所有其他前驅「底」的萬事得 SUVs,是縱置引擎、後驅「底」,屬採用 Skyactiv Multi-Solution Scalable Architecture 即可拉長撳扁通用車架結構的首部大形 SUV,新一輪「KODO」(魂動)外形設計亦稍稍有別所有其他萬事得的扁眼模樣,另有新屏幕、新儀錶、新 8 速波箱,車廂用料豐富,兩個型號有稍後推出的渦輪增壓微混能 3.3T 4WD 和測試的這部 2.5 4WD,售價 $549,990 和 $419,990。


以「Noble Toughness」為設計主題的 CX-60,外形結合硬朗、動感和優雅元素於一,我們解讀為豪華城市休旅車的一類。車子後驅「底」的機械佈局造就車頭長、車廂靠後的跑格身形比例,前沙板貼有沒有作用的扮風口黑膠裝飾,車側線條勁似 Jaguar F-Pace。兩粒燈泡改為上下疊的頭燈有「L」形日行燈,指揮燈改放到鬼面罩像「鹿角」的電鍍框內,尾燈也像 F-Pace 般有「如意」形的紅燈,下身循例有越野式的黑膠包圍和輪拱。整體感覺較現行的扁眼萬事得 SUVs 老成,或許可視為優雅吧。新出的車身顏色有反映日本工藝美學的 Rhodium White 白色,需 $8,500 加購,亦即所見的這部。 


跟隨大潮流的 CX-60,錶板設計同樣有別萬事得的一向做法,儀錶由指針式改為全 TFT 顯示,並有傳統圓錶和「大車仔」兩種圖案可以從中屏幕的設定內改變。從車子的內飾和設備可見 CX-60 的豪華定位,座椅、手枕、中控台地方有黃色車線,左右冷氣風口有「有設計味」的黃色內框,錶台、中橋和門板有啞銀色飾件、有紋銀色飾件、粗紋皮革帶來多層次觀感,軚盤首次有電動調校,兩截的大天窗有電動窗簾。屏幕採用新版本 Mazda Connect 系統,反應較快,圖案更高清。作為中大形 SUV,CX-60 的前、後排膊頭位比 CX-5 闊落,全新波箱因外殼纖巧,讓中橋保持闊度窄,中橋手枕比 CX-5 長和闊,並與門邊手枕處於同一高度,令擺手時感覺自然,「滑鼠」轉盤改放得較前和較高,較為就手。有色的投射儀錶,顯示面積比 CX-5 大三倍。尾門闊度比 CX-5 多 35mm,40:20:40 後排椅背在尾箱內有拉柄彈低。 


CX-60 在歐洲有 Mazda 首個 PHEV 充電式混能引擎,進氣系統經改良的 Skyactive-G 2.5 有 191 匹 / 261 牛頓米輸出,摩打有 175 匹 / 270 牛頓米,總輸出有 327 匹 / 500 牛頓米,17.8 kWh容量的電池充滿一次可行電動約 62 km;香港則有兩款引擎選擇,隨後會有一新設計的 3.3T 直六渦輪增壓加微混能引擎,電油部份有284匹/450牛頓米輸出,發電機/摩打提供 17 匹 / 153 牛頓米輔助,平均耗油量 13.2 km/L;測試的這部是沒有摩打輔助的 Skyactive-G 2.5,即就是有 191 匹 / 261 牛頓米輸出,平均耗油量 12.7 km/L。新的8速自動波箱由多碟式離合器傳動,帶來比扭力轉換器快捷的轉波反應。懸掛是前雙搖臂、後多連杆懸掛。穩定系統加入 2022 年在 MX-5 出現的 KPC(Kinematic Posture Control)功能,轉向時會夾內brake將車身「撳低」,減少傾側,以及稍為幫車「抝」入彎。i-Activesense 主動安全系統包含前後自動煞車、LDWS(Lane Departure Warning)偏航警示、LAS(Lane-keep Assist System)偏航扭軚輔助、DAA(Driver Attention Alert)防瞌睡警示、懂跟速跟距的 i-Adaptive Cruise Control(i-ACC)巡航系統、360 度泊車鏡頭。  



車子加速力度不可以用「快」來形容,引擎運轉起來稍為嘈雜,8 速波箱可從軚盤手動 +/-,Mi-Drive(Mazda Intelligent Drive Select)行車反應系統有 Normal、Sport 和 Offroad 和三種模式來改變油門和波箱反應,儀錶圖案會跟隨反應模式變紅、變灰,用 Offroad 時中間會出現羅盤顯示,落山有 HDC(Hill Decent Control)自動限速控制玩。中台屏幕適宜顯示出來的頁面,只有指南針、耗油量、動力流程圖案,日本車在這方面一向不及德國車豐富。行車和操控感覺一如日式高大 SUVs,比較沉重和拋浮,萬事得一貫的高質隔音隔震水準令乘坐舒適。


從車子的內飾和設備可見 CX-60 的豪華定位。


車子加速力度不可以用「快」來形容,引擎運轉起來稍為嘈雜。 


儀錶顯示有傳統圓錶和「大車仔」兩種圖案可以從中屏幕的設定內改變。


Mi-Drive 反應系統有 Normal、Sport 和 Offroad 模式來改變油門和波箱反應,儀錶圖案跟隨變紅、變灰。


CX-60 的前、後排膊頭位比 CX-5 闊落;萬事得一貫的高質隔音隔震水準,令乘坐舒適。


有色的投射儀錶,顯示面積比 CX-5 大三倍。


兩粒燈泡改為上下疊的頭燈有「L」形日行燈,指揮燈改放到鬼面罩的電鍍框內。


中屏幕適宜顯示出來的頁面只有指南針、耗油量、動力流程圖案,日本車這方面一向不及德國車豐富。


新8速自動波箱因外殼纖巧,讓中橋保持闊度窄,中橋手枕比 CX-5 長和闊。


座椅、手枕、錶台有黃色車線,冷氣風口有黃色內框,啞銀色飾件、有紋銀色飾件、粗紋皮革帶來多層次觀感。


後驅「底」機械佈局造就頭長、車廂靠後的跑格身形比例,車側線條勁似 Jaguar F-Pace。

基本規格
引擎設計:直四汽缸引擎
排氣量:2,488cc
最大馬力:191 匹 / 6,000 轉時
最大扭力:261 牛頓米 / 3,000 轉時
波箱設計:8 前速自動波箱
體積:4,740 X 1,890 X 1,680 mm
重量:1,754-1,813kg

詳盡規格表

售價:HK$419,990 起
網址:http://www.mazda.com.hk/
查詢:3768 4888(Vang Iek Motors (HK) Limited)

文、攝:James Chan
編:Teddy Leung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Car1.hk 視像頻道。

更多視像內容請即進入 Instagram 圖片集頻道。

想第一時間收到 Car1.hk 的最新情報?立即加入我們的 Facebook 吧!

Hyundai IONIQ 6 香港一換一 HK$438,800 開賣


車廂設計上,全新IONIQ 6特設無按鈕門邊及橋式中控台,人性化為車廂帶來更多儲物空間,應對生活中的不同收納需求;內設6種雙色主題及64色互動氣氛燈,並可與車速連結,從光效中感受速度與激情,配合駕駛者每天不同的心情;有別於以往四門轎跑車設計,IONIQ 6 前座標準配備了Relaxation Comfort座椅連8向調節及冷暖功能,靈活便利享受純電駕乘體驗;駕駛車艙亦與科技結合,搭載一體式12.3吋觸控式綜合顯示屏及原廠Bose 8聲道高級音響系統等,實用或娛樂休閒都充滿無限可能。

秉承Hyundai IONIQ 系列「生活空間」的設計概念,搭載品牌創新之作—Vehicle-to-Load科技(V2L),讓你於車廂內外以230V電源為不同電器供電,即使在熄匙後,外置插座亦可提供多達3.6kW電力。


Hyundai自主研發的電動車建構平台E-GMP電動車專屬底盤,配備先進高效的永磁同步摩打及高壓電池組合,使2,950mm長的軸距不但擁有前後座寬敞空間,亦提供動感平穩的電能跑驅駕駛表現,完美締造出326匹最大馬力輸出及61.7 kgm最大扭力,0-100km/h加速只需5.1秒;充電效能亦是全新IONIQ 6標竿賣點,電池容量為77.5kWh,最長續航距離高達583公里,支援最大800V特快快充系統,同時相容350kW直流高速充電,只需18分鐘,便可由10%至80%的電量!


有別於一般電動車,品牌銳意打造一部全新跑格玩味十足的純電動四門轎跑車,特別為IONIQ 6加入了獨有EV Performance tune-up功能,駕駛者可以度身訂造自己的專屬智能配置,選擇不同的馬達輸出、加速敏感度、轉向力度及綫道模式,配合不同的駕駛需要及個人風格,100%享受真正電能駕駛魂;品牌更覺醒其純電馳騁聲效,為IONIQ 6特設Electric Active聲音設計(e-ASD),以虛擬太空艙的音效,為您帶來速度感滿載的駕駛樂趣。

區天駿成首位勝出比利時斯帕 24 小時耐力賽的香港車手


香港賽車運動員區天駿(Antares Au),在周日(7月2日)於比利時斯帕24小時耐力賽(24 Hours of Spa)上成為香港寫下新一頁,他與隊友於賽事的最後關頭反超對手,贏得銅盃(Bronze Cup)冠軍(全場第13名),成為首位贏得此項年度大賽錦標的香港賽車手。由 Antares 與隊友合作駕駛的 20號 Huber Motorsport 保時捷 911 GT3 R (992) 戰車絕不容小覷,在這場逾70多部賽車同場競逐的比賽上,他們於周五的排位賽中擊敗一眾好手,取得全場排頭位資格,是首次有銅盃賽車能夠造出此佳績。他們更在比賽中造出 2:17.087 的全場最快圈速,打破此項賽事的GT3圈速紀錄。區天駿與他的三名隊友:意大利車手 Matteo Cairoli,以及兩名德國車手 Tim Heinemann 及 Jannes Fittje 的出色合作,亦令區天駿成為首位於比利時斯帕24小時耐力賽奪冠的香港賽車運動員。

在經歷過去年比賽早段的意外退賽之後,區天駿再次捲土重來,帶著對勝利的渴望,以及為彌補自己的心情再次參加今年的斯帕24小時賽。這名港將在賽前未有怠慢,在轉投新車隊並駕駛新戰車後,Antares 非常積極為熟習賽道作充分準備。包括在月前在同一場地上出戰並贏得國際GT公開賽(International GT Open)冠軍,務求提升比賽狀態以應付這項被公認為最困難的耐力賽事。此外,在教練及車隊工程師的協助下,Antares 亦以賽車模擬器作大量賽前訓練,為參賽做足準備。


由區天駿及其隊友所合作駕駛的 20 號戰車,於周四的排位賽上已有過人的表現。藉著合時的天氣狀況,他們更成功晉身全場最快20名終極的超級排位賽(Super Pole shootout)。在周五的超級排位賽中,每部賽車只有一次機會做出有效時間,由 Matteo Cairoli 駕駛的保時捷 911 GT3 R 戰車造出全場最快的極佳時間,擊敗連同保時捷以及其他車廠派出的所有廠隊賽車,為車隊取得全場第一兼可獲排頭位出賽資格。這是斯帕24小時賽在近10多年以來首次由非職業車手取得排頭位資格,也是自1968年以來再度有保時捷賽車獲得這個榮譽。

由於天雨關係,正賽由安全車領航下起步,使20號的保時捷戰車可順利起步帶出。他們在比賽初段一直保持在最前的位置,在有多達21部賽車參加的銅盃賽事中領先,這個組別的參賽數目也是今屆之冠。當比賽進入晚間之後,他們逐漸受到專業組別車手的挑戰而名次有所下滑。這段時間車隊的比賽狀況不太理想,至周日凌晨時,他們的名次更一度下跌至組別第7位。


在以多變著稱的斯帕24小時賽上,面對逆境的 Huber Motorsport 憑著穩定的發揮和努力成功扭轉形勢。區天駿亦利用他的經驗,在晚間的數次接力中成功避免犯錯並且持續造出穩定的圈速。Antares 的策略是在黑夜時段中完成賽例所規定的駕駛時間,一般來說這會是由職業車手負責。他的隊友們則盡力保守戰車免受損害繼續作賽,結果這成為他們於周日下午贏得比賽勝利的關鍵因素。

比賽直到尾段迎來戲劇性的發展。因為在之前的黑夜時段中,他們使用有別於其他對手的比賽策略,20號戰車在比賽末段從後趕上,成功超越正受不同程度損壞而減慢速度的其他對手。而車隊適時的進入維修站策略,使戰車可避開車群不受阻礙的作賽,令他們造出全場最快圈速(2:17.087)兼成功打破於2022年賽事創下的圈速紀錄。在比賽的最後兩小時,Huber Motorsport 的保時捷戰車憑著速度的優勢和完美的執行能力重回比賽三甲的爭奪位置,更在最後的一小時比賽上奪回組別首名於銅盃中再次領先。最終區天駿及其隊友帶著約30秒的領先優勢,以銅盃第1名,全場第13名衝過終點,名次更是在銀盃冠軍的前面。


對區天駿而言,這確實是一個非凡的比賽周末。他書寫了香港賽車運動歷史的新一頁,成為首位帶著香港區旗站上斯帕24小時賽頒獎台的最高一級的香港賽車運動員。這對香港車手來說是一項令人自豪的成就,對他所屬車隊而言也是一個童話般的故事。這次於比利時的驕人成績,亦使他們在洲際GT錦標賽獨立盃(IGTC Independent Cup)中,成功獲取最多的錦標賽積分。


區天駿 | 20號 Huber Motorsport 保時捷 911 GT3 R (992) 車手
「我不知該說什麼好。經過過去三年的嘗試,我本對今年的比賽不抱任何期望。在周四的排位賽排在首3名已令我感震驚,然後在12小時之後的超級排位賽更造出全場最快時間 — 在場的每一個人都不敢相信。周六我們在正賽起步領先,接著之後的經歷便充滿高低起跌。我們在錯誤、被罰和策略中不斷掙扎,到周日黎明之時,我已對賽事不存希望,因為當時我們在只是在中游位置,我們唯一優勢就是有一部完好無損的戰車。可是來到比賽的後半段,這竟然成為我們重回正軌的最大優勢,因為我們的戰車比對手更有戰鬥力,而且車隊的策略漸見成效,最終令我們贏得勝利!我非常慶幸,能夠帶著排頭位成績,最快圈速,以及最重要,屬於我們的冠軍離開斯帕大賽。
這絕對要歸功於車隊的努力,沒有我的幾位隊友Matteo,Tim,Jannes,以及保時捷車廠給予的支持,我是絕不可能取得這次好成績的。

我亦非常高興能夠跟我的好友許建德一同分享這次比賽的頒獎台。能夠有兩名香港車手一同在重要的國際大賽中登上頒獎台席位,對香港來說絕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這次比賽我們都將永世難忘!」

Volkswagen 縮減電動車生產


受影響的車型包括ID 4 SUV和ID 7轎車的早期生產。儘管包括大眾帕薩特在內的傳統燃油車型的生產繼續不變,但電動車生產線的工廠休假時間將延長一周。

此外,Wulff表示,2023年8月時,大眾Emden工廠現有的1500名臨時工將有300人的合約不會被續約。員工於周一被告知了電動車生產減少的消息。

Wulff表示,對於電動車的需求比原計劃的生產數量低了多達30%。

Wulff表示,ID 7轎車的生產原計劃在7月開始,但現在已延遲至“今年晚些時候”。

大眾Emden工廠的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相信,隨著ID 7於年底推出,工廠的利用率將再次提高。”

隨著第九代 Passat 於今年晚些時候到來,Emden工廠的內燃機帕薩特車型的生產將停止,該工廠已在電動車生產上投資了約10億歐元(85.8億港元)。

在接受《北西報》的採訪中,下薩克森州經濟事務部長Olaf Lies評論了大眾在Emden採取的措施,他將其描述為“可以理解”。

大眾目前在德國的四個工廠生產電動車:Emden、Zwickau、Hanover和Dresden。

Toyota Century SUV 即將現身


Toyota最近在新一代Alphard的發表會上,由品牌總監Simon Humphries宣布了一個令人期待的消息,即最高級的休旅車Century SUV即將問世。預計這款車型將在今年底前推出。

同時,Toyota也公布了一些預告圖片,保持了Century系列一貫的方正風格,Century SUV被視為Century系列的延伸車型,並不會取代自1967年以來一直存在的房車。這款休旅車並不強調越野能力,而是提供更豪華舒適的乘坐體驗。同時,它的價格也是Toyota目前旗艦休旅車Land Cruiser的三倍之多。

預計Century SUV將基於TNGA-K平台打造,車身尺寸為5200 x 1950 x 1750mm,軸距達到3000mm的水準。整車仍將採用Century獨有的Eternal Black Kamui塗裝技術。過去,Toyota的旗艦車款通常只在日本銷售,如Crown和Century。

BMW M5 Touring 明年現身!


寶馬M5房車的第七代已經展開密集的測試計劃。寶馬計劃在2024年繼續推出新車型,並確認將擴展其車款系列,包括全新高性能車型的Touring車型。

這些原型車被精心伪装,但無法掩蓋其高性能車輛的特性。寶馬M5的未來一代已經進入系列開發的實際階段。來自寶馬的新款高性能房車正在世界各地的公共道路、寶馬集團試車場和賽車場進行測試。


此外,寶馬M品牌的粉絲還可以期待到2024年持續的產品攻勢的另一個成果。寶馬現已正式確認,將在新款寶馬M5中添加一款Touring車型。M系列獨有的性能、無妥協的長途舒適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寬敞感將在2024年全新的寶馬M5 Touring中得到重生。

就像未來的寶馬M5房車一樣,Touring車型也將配備全新開發的部分電氣化驅動系統。其M系列典型的性能特性以及經過創新系統精心調校的底盤技術,為這個車型類別獨特的駕駛動力和敏捷性提供了可能。因此,寶馬正穩步推進電氣化之路。寶馬的開發主管Dirk Häcker表示:”我們現在還在其他高性能車型中安裝了具有典型M性能的混合動力系統。”


近40年來,寶馬M5一直是高性能房車領域中駕駛動力、敏捷性和精準性的基準。進化的進步、賽車的開發知識以及在動力、懸掛、氣動力學和輕量化方面的開拓性創新,塑造了寶馬M5的歷史。六缸、八缸和十缸引擎,M TwinPower Turbo技術和高轉速特性,以及搭載M碳陶瓷制動系統和M xDrive四輪驅動等技術里程碑,不斷重新定義了房車領域中卓越性能和日常使用的M5。第七代寶馬M5將延續這一傳統,以更激動人心的創新呈現更強烈的性能體驗。

第一款寶馬M5 Touring於1992年推出,基於第二代寶馬M5房車,從那時起一直代表著高性能和日常實用性的結合。2007年,寶馬還在第四代寶馬M5中添加了一款Touring車型。目前,首款配備M xDrive的寶馬M3 Competition Touring的成功推出,也凸顯了這種特殊車型在高性能房車中的高吸引力。

新款寶馬M5 Touring的首批原型車將在未來幾天內開始在慕尼黑市區道路、鄉村道路和高速公路上進行測試,同時也將在慕尼黑和寶馬總部所在地Garching的Nürburgring北部迴路等地進行所有動力和懸掛系統的整合應用,以確保在賽道上的運動性能和日常駕駛以及長途行駛時的卓越駕馭舒適性之間達到理想的平衡。

經典盒仔車 NSU “Uruguay”

A historic shot of the NSU “Uruguay”


NSU“Uruguay”無疑是NSU家族中一個異國風情的成員。當地人通俗地稱這款方盒車為“Uruguay車”。在1969年至1971年間,蒙得維的亞的NSU進口商生產了大約500輛這款有些角度的車,分為P6和P10兩個版本。


這是一款方盒子型的車型,就像用尺子畫出來的一樣。NSU Uruguay 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NSU汽車設計語言中根本不符合。事情是這樣發生的。1968年,Uruguay 的NSU進口商Quintanar自行開始生產和銷售一款旅行車,基本上是使用NSU Prinz 4的技術子組件。到年底,該公司已經銷售了140輛。但進口商想要更多,特別是旅行車需要更強大的引擎,最好是四缸引擎。1969年5月,在頸塔爾蘇姆工廠舉行了一次會議,澄清是否可行。為了這次會議,一個“裸體”的樣品車身被空運到頸塔爾蘇姆,NSU工程師們用它建造了一個原型。


最終,NSU Prinz 1000的四缸引擎無法在不進行大規模修改的情況下放入引擎艙,但它可以放在車尾。Quintanar的代表似乎對在此過程中失去相當大的貨物空間毫不在意,也不受頸塔爾蘇姆技術開發部門提出的問題清單的影響。達姆施塔特的檢查機構整體上對NSU旅行車評價良好,除了一些“易於解決的投訴”,並給予了綠燈。因此,在1969年至1971年間,約有500輛旅行車在南美的生產線上下線,有P6和P10兩種型號。1971年,NSU退出Uruguay 市場,這也決定了“Uruguay ”的命運。如今,NSU P10的原型車是AUDI AG收藏的歷史車輛之一,也是該收藏中最特別、最角度分明的模型之一。

日本 Honda Civic 不再收單!現時沒有交車日期


日本 Honda 近日調高多款新車價格,其中包括了 Civic 車型。然而,僅僅不到一星期的時間,Honda 卻再次發布公告,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暫停接受 Civic 的訂車,並且沒有給出任何交車的時間點。這一決定是由於全球汽車晶片供應短缺的情況持續存在,而Honda表示難以預測未來的產量,為了確保已下訂的車主能夠順利交車,他們決定暫停接受 Civic 的訂車。儘管目前無法訂購 Civic,Honda也沒有提供任何有關汽油車和 e:HEV 油電車交車時間的具體信息。

Porsche 911 GT3 RS 及 911 Sport Classic 首次香港亮相


為慶祝保時捷 75 周年和經典 911 車系問世 60 周年,保時捷舉辦了一連串盛大的慶典活動,兩款新型號絢麗奪目的超級跑車首次於香港亮相 – 911 GT3 RS 和 911 Sport Classic。城中嘉賓和傳媒雲集出席獨樹一幟的「 Driven by Dreams 雞尾酒晚會」,親身體驗非凡的美食及專屬體驗,進入保時捷時光隧道,見證保時捷 75 周年光輝歷史,共度充滿魅力的喜慶晚上。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Michael Kirsch 先生與香港及澳門保時捷中心為 911 GT3 RS 和 911 Sport Classic 共同揭幕。「保時捷始終為實現全球客戶的跑車夢想而努力奮鬥,現迎來了 75 周年。我感到非常榮幸,能夠第一時間與香港的車主及車迷們分享這份喜悅。」 Michael Kirsch 先生說道。


新推出的兩車,可於道路上合法駕駛的911 GT3 RS 以6:49.328 完成單圈長度為 20.8 公里的紐博格林北環賽道,比現款911 GT3 快10.6 秒,售價$4,723,000。



相比 GT3 , RS 的4.0 升自然吸氣引擎採用經調校的凸輪軸,源自賽車的氣缸獨立進氣伐門,車底有進氣口,輸出增加至525 匹;七速雙離合器PDK變速箱  的尾牙比例較 GT3 更大,0 至 100 km/h 加速只需 3.2 秒,極速在 達到 296 km/h 。車子採用前275/35 R20、後335/30 R21 輪胎。前 410 mm、後 390 mm陶瓷複合煞車系統  (PCCB) 是另購選項。標準裝置有可調式尾翼 (DRS),賽車化懸掛可於駕駛座艙內調節,前雙搖臂懸的連桿改成淚滴狀,在最高速度下能產生大約 40  kg前軸下壓力,三種駕駛模式有普通、運動和賽道,內飾方面採用黑色皮革、Racetex 織物和拋光的碳纖維面板,Clubsport 組件包括防滾籠、滅火器和六點式安全帶已跟車有齊。


賣$5,641,000的911 Sport Classic 是保時捷 Heritage Design strategy 四款產品策略收藏品中的第二款,重新詮釋由 1950 至 1980 年年代經典 911 設計和設備,全球限量 1,250 輛。車子外形根據 1964 – 1973 年的 Original 911和 1972 年的 911 Carrera RS 2.7,盾徽有金色「PORSCHE」標誌和橘色條紋,前沙板有金色 Porsche Exclusive Manufaktur 銘牌,20/21 吋 Sport Classic亮黑色輪圈靈感來自第一代911的款鍛造 Fuchs 輪圈,碳纖尾翼造型源自 Carrera RS 2.7 的「鴨尾尾翼」,車身顏色有專屬的Sport Grey Metallic 、純黑色、Agate grey metallic、 Gentian Blue Metallic 或 Paint to Sample 選擇,頭冚、車頂及尾翼有 Light Sports Grey 雙條紋。內飾有千鳥格紋門板和座椅中央部分,黑色與干邑色雙色皮革,頭枕壓上保時捷標誌,置物盒蓋印有「Porsche Exclusive Manufaktur」字。


回顧品牌歷史,保時捷自誕生那天起便是一個由夢想驅動的品牌。「當我環顧四周,卻始終無法找到我的夢想之車時,我決心自己親手打造一輛。」 Ferry Porsche 先生憑藉對跑車夢想的執著追求,創造並打造了極具傳奇色彩的品牌。 1948 年 6 月 8 日,第一輛冠以保時捷之名的跑車 356 “No.1” Roadster 獲准上路,標誌著保時捷跑車品牌的誕生。1963 年,保時捷推出了其標誌性跑車 911,歷經八代變革後仍深受全球車迷的喜愛。此後的幾十年間,保時捷不斷擴充其產品陣容,豐富車型選擇,將運動性能與日常實用性充分融合。當步入電化時代,保時捷繼續以先鋒姿態積極入局,續寫品牌的輝煌歷史。

保時捷傳奇的雋永經典帶領著「Driven by Dreams 雞尾酒晚會」的成功,當晚有超過 300 位傳媒及嘉賓出席,香港及澳門保時捷中心總經理 Samson Cheng 先生感謝保時捷中國、各位嘉賓及媒體朋友的出席,三年疫情後於周年紀念這個重要的時刻,所有保時捷的愛好者聚首一堂。當晚的焦點著於多款特別 911 車型的展示,當中更有三輛 911 型號於香港首先亮相,率先一睹跑車的風采,完美演繹了傳奇的運動靈魂,慶典會場亦同時展示了 718 GT4 RS 和 911 Carrera T 車型。


911 憑藉標誌性的設計和無與倫比的動態性能,早已奠定成為全球跑車迷夢想中的經典。911 GT3 RS 以匠心打造更快、更輕的車型為目標,是迄今為止合法公路行駛的 911 車系中最為極致的型號。911 Sport Classic 貴為復興 1960 年代和 1970 年代初風格的傑作,出類拔萃的設計美學讓其於 911 車系中佔據獨特的位置,同時仍保留了品牌標誌性的元素,讓所有保時捷車迷怦然心動。

為振奮人心的周年紀念喜上加慶,保時捷中國特別安排了圓桌會議,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Michael Kirsch 先生及多位保時捷中國的管理層主要成員與香港傳媒會面交流,親述現時市場情況及未來品牌策略、產品特點以及與香港市場未來發展等項目。Michael Kirsch 先生指出,香港自 1955 年以來已成為保時捷的重要國際市場,在品牌成立的 75 年當中,香港及澳門保時捷中心已在本地駐足超過 65 年,創造輝煌成就及亮眼成績,中國亦連續第八年成為全球最大單一市場。

另外,Michael Kirsch 先生很高興地分享了他對保時捷眾多新記錄和重要里程碑的見解,而去年保時捷成功上市亦是一大亮點。香港作為其中一個擁有市場佔有率最高的地區,滲透率高達 3%,有賴香港車迷對保時捷的追崇及愛戴,擁有高瞻遠矚及獨到見解,並熱衷於品牌以及其帶來的高質生活和生活風格。作為保時捷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 承襲了保時捷經典跑格靈魂的同時散發純電魅力,深受香港市場歡迎,帶領保時捷踏入純電新世代。

由始至今,開拓者以新穎的想法將理想變成現實,亦是改變未來的關鍵。Michael Kirsch 先生指出:「保時捷中國將為 75 周年展開一系列品牌慶祝活動,齊集一眾夢想家將宏大的夢想實現,描繪出令人讚歎的夢想畫布。」保時捷全電動 Macan 已經直奔最後階段,並將於 2024 年面世。同時,全電動 718 車型亦計劃於未來五年亮相。緊隨其後的將是全新 D 級電動車,更多混能及 BEV 車型亦將陸續相繼推出。

BMW XM 正式登陸香港


由BMW M GmbH獨立開發的最新插電式混能SUV BMW XM正式登陸香港,香港 $2,999,000 開賣!


採用了品牌最新的電能動力技術,以大膽創新的方式實現出色的性能和耗能平衡,全面引領BMW M邁向更多不可能!全新BMW XM搭載M Hybrid混合動力系統,同時以全新開發的4.4 升 BMW V8 M TwinPower Turbo汽油引擎為基礎,結合197hp的電動摩打,締造出高達653hp 的最大馬力及800Nm最高峰值扭力,由靜止加速至時速100公里僅需4.3秒。


另搭載25.7 kWh鋰電池模組,於WLTP測試標準下的最大純電續航距離長達88km,讓車主任意隨時隨地選擇BMW M系的純正熱血基因或純電迅速穿梭,更可使用最高7.4 kW的AC交流電充電,約4.5小時便可完成整個0%至100%的充電過程,為日常出行提供更快更靈活的實際支援!設計團隊更為它花盡心思,以達至完美的駕馭性能,特意首次在BMW M型號上採用整合式四輪轉向系統(Integral Active Steering)及主動防傾系統(Active Stabilizers),使車主更安心在道路上愜意飛馳,盡情享受這款BMW M專屬的油電猛獸!

Ferrari SF90 XX Stradale 震撼登場


法拉利震撼推出了全新的特別版限量車型法拉利 SF90 XX Stradale和法拉利 SF90 XX Spider,這兩款車型分別限量生產799輛和599輛。它們搭載了V8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系統,展現了法拉利特別版車型的魅力與精髓,並將躍馬公路跑車的性能提升到全新的境界。

在過去的20年中,法拉利特別版車型的理念不斷完善,如法拉利488 Pista和法拉利812 Competizione等特別版車型成為了法拉利產品系列的傑出之作。與此同時,法拉利還推出了法拉利XX項目(XX Programme),為熱愛法拉利的老司機們提供具有極致性能的賽道專用跑車。這些車型無法上路,而是專為極限賽道駕駛而生。各款XX專案車型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最近一款便是法拉利FXX-K EVO。


憑藉在特別版車型和XX專案車型方面的豐富經驗,法拉利決定打造一款既能合法上路,又能充分展現專案車型設計理念的新車。法拉利SF90 XX Stradale基於法拉利SF90 Stradale超級跑車打造,將賽道駕駛的激情和極致性能提升至全新高度。這款新車的最大輸出功率高達1030匹馬力(比法拉利SF90 Stradale提升30匹馬力),同時採用獨特的軟件邏輯和創新的空氣動力學解決方案,特別是首次應用於法拉利公路跑車的固定式尾翼設計,整體性能得到顯著提升。在時速250公里下,新車的下壓力可達到令人難以比擬的530公斤。


法拉利SF90 XX Spider採用與法拉利SF90 XX Stradale相同的研發理念,將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巔峰性能與令人陶醉的敞篷駕馭樂趣完美結合。其中,法拉利V8引擎標誌性的聲浪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法拉利SF90 XX Spider同樣採用精妙的空氣動力學解決方案,並配備經過特別研發的座艙氣流管理系統,確保在開篷時具備出色的駕乘舒適性。法拉利SF90 XX Spider搭載了備受讚譽的可折疊硬頂結構,該頂篷由鋁板製成,在時速不超過45公里/小時的情況下,只需14秒即可輕鬆開啟或關閉。

這款車型採用V8內燃引擎和三個電動摩打組成的動力系統,其中兩個電動摩打獨立安裝在前軸,第三個則位於引擎和波箱之間。這樣的設計使得SF90 XX Stradale能夠達到高達1030匹馬力的綜合輸出功率,比SF90 Stradale提升了30匹馬力,為法拉利車型設立了全新的性能標準。

該車型搭載中後置布局的V8渦輪增壓引擎,最大輸出功率高達797匹馬力,將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的性能提升到全新水平。這款F154FB引擎在SF90 Stradale的基礎上進行了顯著改良和升級,通過拋光進氣道和排氣道,提高了引擎的效能。同時,全新的活塞和特殊加工的燃燒室使得引擎實現了更高的壓縮比,並且成功減輕了3.5公斤的重量,因為SF90 XX Stradale不再需要二次進氣系統。

SF90 XX Stradale與SF90 Stradale一樣配備了三個電動摩打,其中一個安裝在內燃引擎和波箱之間,另外兩個則布局在前軸。這款車型首次應用了法拉利公路跑車並獲得專利的額外增壓車輛動態策略,三個電動摩打提供了233匹馬力(即171千瓦)的最大輸出功率。高性能鋰離子電池為三個電動摩打提供動力,確保純電模式下可行駛25公里的續航里程。當內燃引擎停止工作時,前軸的電動摩打可支援最高時速135公里/小時。


SF90 XX Stradale的控制邏輯根據不同需求對動力輸出進行升級管理,以獲得最佳的效能或性能表現。駕駛者可以使用方向盤上的eManettino控制按鍵,在四種不同的動力管理模式中進行選擇。在純電模式下,內燃引擎關閉,牽引力完全由前軸提供;在混合動力模式下,動力系統優先使用電池能量並自動管理電動摩打和內燃引擎之間的切換,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純電續航里程;在性能模式下,內燃引擎始終工作,以提供持續穩定的性能表現;在排位賽模式下,動力系統釋放最大功率輸出,擁有以性能為先的控制邏輯和全新的額外增壓功能。

法拉利SF90 XX Stradale和SF90 XX Spider在空氣動力學方面進行了重要的設計調整,以提供更強大的性能和下壓力。兩款車型都配備了固定式尾翼,這是基於XX項目車型研發經驗打造的,不僅具有標誌性的外觀設計,還能提供優秀的空氣動力學效能。法拉利的空氣動力學團隊和設計中心密切合作,確保尾翼的設計與整體車輛完美融合。


固定式尾翼的形狀經過精心打造,能夠在閉合式襟翼周圍的複雜壓力和背壓系統中產生高效的協同作用。這種設計不僅能提供強大的下壓力,還能有效減少風阻。尾翼和閉合式襟翼可以在兩種模式下工作:

低風阻(LD)模式:移動部件升起,與固定部件完美融合,最大限度地減小風阻,提供卓越的縱向性能表現。

高下壓力(HD)模式:移動部件降下,封閉了風區域,使氣流導向固定部件。這樣產生了一個高壓力區域,不僅能在車輛尾部產生下壓力,還能垂直導流進入的氣流,提供最大的下壓力。在時速250公里時,新車尾部的下壓力可達到315公斤。

這些空氣動力學設計的調整旨在提高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和操控性能,確保法拉利SF90 XX Stradale和SF90 XX Spider能夠在賽道上發揮出色的表現。

Netgear Nighthawk M6 Pro 成車上、自駕遊娛樂核心!


有不少車主喜愛自駕周圍去,疫情後回復正常,大家自駕的彈性更大,既可以在香港,亦可以參加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泊車轉乘及港車北上計劃,自駕版圖更可伸延至澳門及廣東省,或者出國租車自駕遊都相當簡單。駕長途車無論司機與乘客都要有娛樂,入手 Netgear Nighthawk M6 Pro 5G WiFi 6E Router,可以成為車中娛樂核心!

同時連接 32 款裝置
Netgear Nighthawk M6 Pro 5G WiFi 6E Router 總頻寬達到 3200MB,可同時連接 32 款裝置,再多裝置的車廂,亦都足夠大家連接上網使用。網絡覆蓋亦達到 1000 呎範圍,落地遊玩時,同行的親友,亦都可以繼續連網使用。

直接供電,使用時間無限制
Netgear Nighthawk M6 Pro 5G WiFi 6E Router 不但內置 5040mAh 特大電量,使用時間可達 13 小時,電池亦可以拆出更換,多購一粒後備電,整天外遊使用亦不怕電池耗盡。車上使用時,更可拆出電池,直接以車上充電器直接供電,使用時間無限制。


5040mAh 電池亦可以拆出更換

支援 5G 網絡、2.5G Ethernet,WiFi 6E 分享
當今最快的流動網絡 WiFi Router (WiFi 蛋) ,必然是 Netgear Nighthawk M6 Pro 莫屬。首先它支援 5G 網絡,最高可達 8Gbps;還支援 2.5G Ethernet,更可利用 WiFi 6E 分別,配合支援的裝置,以 WiFi 6 或以下的上網速度更快速。即使在車上各人都播放不同 Netflix 影片,理論上亦有足夠的網絡速度流暢地播放 (超高畫質 (UHD)15 Mbps 以上)。

裝置進行完整設定
簡單、易用、快捷是流動產品成功的先決條件,Netgear Nighthawk M6 Pro 於機面的 2.8 吋螢幕,已經可以完整操作與設定,SSID 的密碼,亦可輸出一個 QR Code,令用家一掃連接。一般的 SSID 安全設定、SIM 卡網絡 APK 設定,網絡分享方式、網絡分享頻寬都一目了然。如果大家想固定地連接 WiFi 6E,就選擇 6GHz Only;要較多裝置支援上網,就選擇 2.4GHz + 5GHz,就是這麼簡單。使用時螢幕上亦有顯示已使用的數據用量,方便用家漫遊上網時作出管理。


機面的 2.8 吋螢幕,已經可以完整操作與設定


可輸出一個 QR Code,令用家一掃連接 WiFi SSID


去旅行當地數據咭要設定 APK 亦都支援

Netgear Nighthawk M6 Pro 定價:HK$8,180

網上旗艦店購買及服務查詢:https://netgear.anlander.com/collections/5g-sim-wifi-router/products/mr6450
其他銷售地點:https://bit.ly/2Q7ucbn

恩科特與豐田共同開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恩科特(Enecoat Technologies)於6月27日宣布,與豐田汽車達成協議,共同致力於開發車載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實現其商業化目標。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一種新一代太陽能電池,採用了稱為鈣鈦礦結構的化合物晶體結構。該技術於2009年在日本發明,目前正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開發以實現商業化。該電池的特點包括高達20%以上的高發電效率、輕薄靈活且能彎曲,以及能夠在較少工序下進行製造等。它具有低成本製造和高能源效率的潛力,尤其適用於車載應用,如安裝在車頂等位置。

恩科特是一家初創企業,成立於2018年,基於京都大學化學研究所若宮淳志研究室的研究成果,擁有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材料技術和薄膜技術。該公司成功開發出轉換效率達19.4%的高功率鈣鈦礦太陽能薄膜電池(截至2023年4月)。

另一方面,豐田汽車正在推進基于結晶矽電池的車載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商業化,並致力於進一步提高發電效率和降低成本。未來,兩家公司將結合恩科特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元件技術和豐田的車載太陽能電池技術,推進實用化開發,旨在促進可再生能源的自給自足,為實現碳中和做出貢獻。

Tesla 已開始進行廣告宣傳


Tesla 首次開始在Google上投放廣告,這是繼 Elon Musk 宣布 Tesla 將嘗試廣告宣傳後的第一次。

上個月,Tesla CEO Elon Musk 宣布逆轉了長期以來的策略,Tesla 不再花費在廣告宣傳上,而是將資金用於產品改進,指望車主口耳相傳。

Tesla 的投資者經常建議 Elon Musk 推出一些廣告,以突出 Tesla 車輛的某些功能和優勢,可能是值得的。在 Tesla 上周的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首次答應了這個要求。Elon Musk 表示Tesla 將“嘗試一些廣告”,並看看效果如何。

到目前為止,這些廣告似乎主要集中在英國,但在美國也發現了一些太陽能廣告。Tesla 似乎更注重在搜索引擎上投放廣告,而不是傳統的橫幅廣告。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動車以大量生產上市,市場預計將變得更具競爭力,汽車製造商預計將把部分廣告預算從燃油車轉移到電動車,汽車業的廣告預算是各行各業中最大的之一。

Aston Martin DB12 香港正式發布


Aston Martin 全新 DB12 正式在香港發布。這款擁有傳奇DB血統的新款跑車,在運動特性和動態能力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越,為高性能、超豪華和獨特風格樹立了標杆,是世界首款SUPER GT跑車。今年不單是Aston Martin 成立110週年,也是DB系列問世75週年。


Aston Martin DB12 特點
更大膽的外觀: 凸顯優雅和沈著,自信而大膽的姿態
• 全新更大的標誌性“DB”葉片式前格柵
• 更寬的車身姿態(前輪距寬6mm、後輪距寬22mm)
• 全新LED大燈帶3D“金字塔”裝飾細節和新的獨特6模塊日間行車燈
• 首次配備時尚無邊框翼形外後視鏡
• 首次配備自動門把手
• 全新21英寸輪轂
• 一體式的新造型前分流器
• 更有肌肉感的車身設計線條帶更有力量的車身側部門檻
• 翼子板三角飾 板帶全新“Aston Martin ”字標
• 首次煥新車身翼形徽標

更強悍的性能:帶來心潮澎湃的感官享受,同級別最強動力和最高車速
• 4.0升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由Aston Martin 定制調校。通過重新調校,改變凸輪軸輪廓、優化壓縮比、增加大渦輪增壓器和提升冷卻效果等方式,產生同級別一流的680PS和
800Nm的動力和扭矩輸出。
• 百公里加速:3.6 s
• 發動機冷卻優化:發動機冷卻迴路中的散熱器數量增加3倍;現有中置主散熱器上增加2個附加輔助散熱器,前部增加56%的前進氣口;發動機雙渦輪增壓器上方的中置引擎艙蓋2個通風口提供額外的熱量散出。

更銳厲的操控與動態駕馭:輕鬆應對各種路況,帶來領先的敏捷、銳厲、精準的駕駛感受,同級最強動態表現
• 新一代智能自適應減震,引入了智能自適應的倍適登Bilstein DTX減震器,為客戶帶來長途駕駛的舒適性與激烈駕駛的性能動態體驗。
• E-Diff 帶來靈活性與穩定性:電子差速器與電子穩定控制(ESC)系統相連,智 能分配扭矩,它可以在 135 毫秒內從全開差速器過渡到100%的鎖定。
• 縮短最終傳動比 3.083:1 ,提供更強勁的齒輪加速。
• 採用了之前僅用於最高性能車型的非隔離轉向柱, 將轉向輸入、車輛響應和路面信息反饋最大化,增強了敏捷、精準的動態感受。

更純粹的駕駛者至上: 專為駕駛而生的座駕,讓駕駛者感受掌控
• 以駕駛者為中心的座艙設計:DB12引入了一個新的以駕駛員為中心的內部環境,結合了觸摸屏菜單和按鍵來提供人體工學優化的控制。以駕駛員為中心的控制裝置,均沿座艙中心線佈置,確保在最大程度上將車與駕駛者相鏈接。所有關鍵的駕駛控制裝置都集中安裝在中央扶手位置,以實現常用功能的觸手可及。
• 以駕駛者為中心的人機交互HMI
• 行業領先的電子穩定性系統帶4種ESP模式
• 5種駕駛模式

更精湛的內飾與科技:完美平衡模擬與數字,打造時尚奢華、簡潔現代科技的座艙氛圍
• 全新內飾佈局帶雙大屏幕設計、觸摸屏幕 Dual 10.25’’
• 全新Aston Martin 定制信息娛樂系統
• 智慧網聯和手機應用程序
• 全新菱形格紋絎縫
• Bowers & Wilkins環繞聲旗艦音響系統


高性能和超豪華始終是Aston Martin 的核心。全新DB12擁有手工打造的4.0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通過重新調校,改變凸輪軸輪廓、優化壓縮比、增加大渦輪增壓器和提升冷卻效果等方式,產生一流的680PS和800Nm的動力和扭矩輸出,最高時速為325KM/H,將駕駛激情提升到了全新標準。在GT跑車的基礎上,DB12向前一步,實現了高質的飛躍,為高性能、超豪華和獨特風格樹立了標杆,定義了新一代SUPER GT跑車。

全新DB12引入了智能Bilstein DTX減震器,為客戶帶來長途駕駛的舒適性與激烈駕駛的性能動態體驗。電子差速器與電子穩定控制(ESC)系統相連,智能分配扭矩,可在 135 毫秒內從全開差速器過渡到100%鎖定。縮短最終傳動比 3.083:1,提供更強勁的齒輪加速。結合最新的ESC系統技術,顯著提高了動態能力。全新DB12採用了之前僅用於最高性能車型的非隔離轉向柱, 將轉向輸入、車輛響應和路面信息反饋最大化,增強了敏捷、精準的動態感受。


全新DB12大膽而自信的外觀設計,是對力量之美的精彩演繹。融合了DB系列黃金分割視覺比例,全新DB12的整個座艙內飾設計理念更符合人體工程學,以駕駛者為中心的控制功能沿座艙中心線完美呈現,一切想要快速觸及的模塊盡在掌握。Aston Martin 研發的新一代定制信息娛樂系統,和全新智慧網聯系統互相支持,帶來卓越信息娛樂享受;新的音響合作夥伴寶華韋健 (Bowers & Wilkins) 的壯觀環繞聲系統,讓客人感受卓爾不群的音樂感受。


作為Aston Martin 全新跑車時代的開始,全新DB12是旗下第一款應用新型翼形徽標與自動門把手的跑車,立體化設計且尺寸加大的前進氣格柵、富有張力的空氣動力學分流器、更凸顯運動風範的前保險槓配合工藝精細的新型LED頭燈,共同塑造了極具張力的飽滿前臉。得益於前輪距加寬6毫米、後輪距加寬22毫米,全新DB12擁有更具衝擊力的跑車姿態,風馳電擎之間呈現銳意之姿。

Aston Martin 首席技術官Roberto Fedeli表示:”DB12是一款標誌性的重磅汽車,它表明了Aston Martin 在性能、動力、工程和技術方面的領導者地位,是一款充滿激情和具有真正運動特性的汽車。最重要的是,我們實現了以上種種追求,而不影響其精緻、舒適和豪華。再加上我們對行業領先的動態控制和信息娛樂系統的使用,DB12是Aston Martin 激動人心的新時代的開始。”

Aston Martin 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創意官Marek Reichman認為: “作為Aston Martin 最輝煌的DB血統的最新成員, 全新DB12的造型體現了整體性的進步,它採用了全新的前端處理、更寬的姿態和更有肌肉感的整體線條,呈現出更強的存在感。內飾也經過了完全的重新設計,簡潔的水平線條強調了空間感,並擁有全新的最先進的信息娛樂系統。DB12是Aston Martin 的新產品,它定義了SUPER GT跑車的新概念。”

全新DB12早前在法國康城影展 (Festival de Cannes) 首度登場,甫一亮相,萬眾矚目。在amfAR慈善晚宴上,首輛客用DB12拍出了160萬美元的高價。全新DB12的生產將於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併計劃於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陸續交付。

DB12香港官方建議零售價:港幣3,680,000起。

平治運用 ChatGPT 將車廂語音控制系統提升至更高境界

Teilnahme am ChatGPT Beta Programm per Mercedes me App. Participation in the ChatGPT beta program via Mercedes me app.


平治正提升人工智能的使用範圍,下一步更會將有關功能整合到語音控制系統中。MBUX語音控制系 統加入 ChatGPT 後,將更簡單易用。2023 年 6 月 16 日起,平治率先於美國為超過 90 萬輛配備了 MBUX 的汽車,展開一項客戶自願參與的測試計劃。

客戶可以透過 Mercedes me 應用程式,或直接利用汽車的語音指令說出「Hey Mercedes, I want to join the beta programme(你好平治,我想參與測試計劃)」,來參加這項透過無線方式進行的測試。平治正透過 Azure OpenAI 服務來整合 ChatGPT,進一步利用微軟雲端及人工智能平台的企業級功能。

目前平治的 MBUX 語音助手已是業界標準;而系統最為人熟悉的是提供簡單便捷的操作及大量的指令組合。在部份市場,不論是駕駛者還是乘客,均可藉此接收最新的體育和天氣資訊,並透過提問了解四周的環境狀況,甚至操控他們的智能居所。

ChatGPT 將與平治的語音控制系統互相配合。大部分語音助手能完成預先定義的任務及提供相關回應,但 ChatGPT 卻能利用龐大的語言庫,大幅提升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回應更多不同的主題。


平治將 MBUX 語音助手的已驗證數據與 ChatGPT 更自然的對話方式二合為一。語音助手既能接受語音指令,亦可進行對話。無論是要求語音助手提供有關目的地的詳細資料、建議新穎的晚餐食譜,還是解答複雜的問題,均可得到更全面的答案。而且駕駛者雙手仍可緊握軚盤,而眼睛亦可持續留意路面狀況。

平治與微軟合作,促成將 ChatGPT 融入汽車產品中。透過 Azure OpenAI 的服務,平治可運用 OpenAI 的大型生成式AI數據庫,及 Azure 的企業級安全、私隱和可靠的功能。平治仍可完全控制後台的資訊科技流程,而收集到的語音指令數據,亦會儲存於平治的智能雲端系統中,進行匿名化及分析。

平治一直視保護數據為首要工作,以免客戶數據遭篡改或濫用。客戶時刻均可了解公司收集了哪些 資料及其目的,並可隨時按照個人意願就這些資料作出決定。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管理委員會成員兼發展及採購部技術總監 Markus Schäfer 表示:「將微軟的 ChatGPT融入至平治的雲端環境中,對我們將汽車定位為”車主數碼生活的主軸”理念跨進一大步。透過 ChatGPT 的功能,我們在測試計劃中提升 Hey Mercedes 的現存功能,其中包括導航查詢、獲取天氣資料等等。我們旨在容許自然對話與跟進提問。此外,我們會盡力確保客戶的數據私隱受妥善保護。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朝著一個主要目標進發,就是將客戶和平治汽車的關係重新定義。」

平治讓客戶有機會率先體驗最新科技。這項預計為期三個月的測試計劃在美國地區推行。平治的開發人員將可藉著這項計劃就特定的要求獲得有用數據,從而可在進一步開發語音控制系統時,更有效地擬訂優先工作次序。在測試計劃所獲得的結果將有助令語音助手變得更方便易用,並可針對更多不同市場及語言,為大型的語言庫制定上市策略。

GPT 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生成式預先訓練轉換器)」的簡稱,當中包括一系列大型語言模型,經訓練後便可創作或總結文章、回答問題、翻譯語言,甚至編寫程式代碼。而 ChatGPT,則是建基於 OpenAI 所開發的精密類神經網絡。

平治正透過將ChatGPT整合至品牌於人工智能方面的理念,讓客戶享受嶄新人工智能方案的優點。平治時刻確保以負責任的方式來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並密切留意當中的潛在風險,及就所有客戶的利益持續改進有關系統。

《福音戰士賽車隊》將以限定版「NSX GT3」參戰SUGO超耐久系列第3戰


Lana Entertainment宣布以與熱門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合作為基礎成立的賽車隊伍《福音戰士賽車隊》,將以超耐久賽車系列2023年第3戰SUGO超耐久3小時賽(7月8日至9日舉行)的形式進行特別參戰。


在第3戰SUGO中,將推出基於「Honda NSX GT3」的賽車,以初號機為藍本,塗上紫色和綠色的特別參戰車身塗裝,車號202號車「EVA RT TEST TYPE-01 KCMG NSX GT3」將以第3戰獨有的特別塗裝亮相。此外,作為《福音戰士賽車隊》2023年的賽車女郎,五十嵐希將擔任Asuka的角色,霧島聖子將擔任Mari的角色,共同為車隊帶來活力。


《福音戰士賽車隊》與合作夥伴KCMG組成聯盟,KCMG是一支以香港為基地的賽車隊伍,參與超耐久賽車系列的最高級別「ST-X」賽事。車隊的駕駛陣容包括香港出生的車隊負責人兼車手Paul Ip、同樣出生於香港並曾在2019年參與SUPER GT賽事中代表《福音戰士賽車隊》參賽的駕駛Marchy Lee,以及具有豐富經驗的華裔荷蘭籍賽車手Ho-Pin Tung,曾參加WEC世界耐久賽等賽事。

作為KCMG,他們在第1戰鈴鹿取得第5名,第2戰富士24小時賽則獲得第3名的成績。在第3戰SUGO中,他們將力爭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排名,並力圖奪得冠軍。

限量 1,500 部 Mercedes-Benz G 500 Final Edition 三十週年紀念版


三十年前,Mercedes-Benz為G-Class首次配備了八缸引擎:500 GE V8於1993年在一個獨家小型系列中首次亮相,標誌著在路上和越野行駛中培養出的卓越性能的歷史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現在,Mercedes-Benz以”Final Edition”的名義,推出了G 500的有限特別版紀念車型(WLTP:綜合燃油消耗量15.7-14.7升/100公里,綜合二氧化碳排放量356-334克/公里 – V8汽油引擎,排量:3,982cc,額定輸出功率:310/421 kW/hp)。該特別版車型有三種顏色可供選擇,每種顏色限量生產500輛。車主可以選擇金屬漆翡翠黑、MANUFAKTUR專屬漆石綠白和全新MANUFAKTUR專屬漆橄欖綠。


Emmerich Schiller博士表示(Mercedes-Benz G GmbH董事會主席,同時也是Mercedes-Benz Off-Road Vehicle部門的負責人)「Final Edition是我們為G 500推出的30周年禮物,它在1993年被視為奢華級高端越野車的先驅和先兆。憑藉其獨特的配置細節,這款限量特別車型也是G 500 V8雙渦輪引擎的一份相得益彰的告別禮物。」

「Final Edition」還配備了20英寸的AMG輕合金輪圈,採用5幅雙尖設計,車輪與車身同色並具有高光澤效果,搭配MANUFAKTUR的橄欖磨砂塗裝。而其他兩種變體則為黑色,同樣具有高光澤效果。此外,這款特別車型還採用了「FINAL EDITION」字樣,從外部保護條到備用輪胎蓋上的裝飾件都有。作為MANUFAKTUR徽標套件的一部分,帶有壓花徽標的門把手豐富了「Final Edition」的高品質外觀。此外,車外鏡還配備了徽標投影器,當車輛靜止時,它會在地面上投射出「G」徽標和「STRONGER THAN TIME」字樣。高光鉻製的備用輪圈環,以及車身顏色和高光鉻製的其他附件,凸顯了這款限量特別車型的獨特性。此外,買家還將獲得一款帶有「STRONGER THAN TIME」字樣的獨家車內車套,以保護車輛免受塵埃和刮傷。


自推出以來,高品質的內裝配置一直是G 500的特點。而「Final Edition」延續了這一傳統:當乘客進入車內時,門構的門檻板上亮起了「FINAL EDITION」的燈光字樣,乘客的扶手握把上也能看到這一字樣的插入件。車鑰匙的背面則附有一枚特定版本的純銀幣,上面刻有相應的字樣。此外,「Final Edition」特別版的標準配置還包括Superior Line,配備Burmester全景音響系統、主動多功能座椅套件和雙色MANUFAKTUR Nappa真皮座椅。


G 500的「Final Edition」獨家搭載了全新的MANUFAKTUR全真皮套件,完美配合外部車漆。名字就說明了一切:幾乎整個內飾都與Nappa真皮材質緊密結合,從行李廂到車頂內飾和座椅調節開關上的面板。頭頂內飾的中央區域與座椅中央面板顏色相匹配,並擁有相同的鑽石設計。配合黑曜石金屬漆面,內飾中央區域採用鈦灰珍珠/黑色配色。在白色珠光磨砂漆面的選項中,中央區域採用鉑金白/黑色配色;而在橄欖磨砂漆面的版本中,中央區域則採用特濃咖啡棕/黑色配色。

BMW 推出 X1 M35i xDrive 運動化版本


BMW全新的X1 M35i xDrive採用了獨特的M系列設計元素,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強悍外觀。特別是配備了大型進氣口的前保險槍,確保在激烈駕駛時引擎、變速器和制動系統能夠持續在最佳溫度範圍內運作。此外,還裝備了側裙擴充件、專屬的車頂尾翼和帶有擴散器片的後泵把。

前格柵採用水平雙桿設計,並飾有”M”標誌,而黑色的M外部後視鏡蓋以雙斜線造型展現出高貴氛圍。車尾則裝配了直徑80mm×4的專屬排氣管。標配19英寸的雙輻M輕合金輪圈,可選配專屬的20英寸M輕合金輪圈和運動輪胎。


內飾設計獨具M系列風格,包括覆蓋著Alcantara的儀表板、鋁製六角形暗色內飾飾板、煤黑色頭環裡布、M門檻飾板、M踏板以及帶有M標誌的BMW曲面顯示器(可選配頭部顯示器)和帶換檔撥片的M皮質方向盤等。

前排座椅標配黑色Sensatec/Alcantara運動座椅,藍色縫線提供對比效果,可選配帶有照明的M徽標頭枕和鑽縐紋理的Vernasca真皮座椅(具有駕駛座記憶功能)。此外,後排座椅背角度可以4:2:4分割摺疊,也可以單獨摺疊,提供更多載物空間。


BMW最新一代的X1 M35i xDrive搭載了全新開發的2.0升直列四缸汽油引擎,採用了Miller週期技術、進氣道和燃燒室的重新設計,以及進氣凸輪軸的調校、燃油噴射系統、點火系統和排氣路徑的調整。同時,還進一步優化了曲軸、活塞冷卻油供應系統,並從最新一代直列六缸汽油引擎中繼承了主軸承壳和帽等多項創新技術,為M系列車型帶來了獨特迷人的性能表現。

此外,M TwinPower Turbo技術不僅提高了渦輪增壓系統和間接式進氣冷卻性能,還引入了根據負載點調節混合氣的「雙重噴射」技術。同時,配備了優化油供應系統的VANOS可變凸輪軸調節和VALVETRONIC全可變氣門正時控制,可在5750至6500轉/分範圍內輸出最大功率,峰值扭矩達到400牛米,在2000至4500轉/分範圍內輸出。

歐洲版本的最大功率為221千瓦(300匹馬力),而美國和其他特定市場的版本則更高達233千瓦(317匹馬力)。0-100公里/小時加速僅需5.4秒,最高速度經過電子限制為250公里/小時。


BMW全新搭載的7速Steptronic自動變速器配備了方向盤上的換檔撥片,操作方便。此外,當您長按左側的換檔撥片超過1秒時,車輛的所有動力傳輸和底盤系統將切換至最運動化的設定,這就是搭載的”M Sport Boost”功能。

標配的「自適應M運動懸掛系統」結合了機械控制的可變避震器和頻率選擇避震器,同時為您帶來敏銳的操控性和長途行駛時的舒適性。它具有吸收路面細微凹凸的舒適響應和在動態行駛狀況下表現出的運動避震器特性。車身較標準車型降低了15毫米,這得益於”M專屬底盤技術”。同樣地,標配的運動方向盤結合了車速感應式動力助力和反應迅捷的齒比。


該車配備的整合制動系統不僅能夠準確地響應駕駛者的制動輸入,並提供出色的制動反饋,還將”制動激活”、”制動助力器”和”制動控制”功能集成到一個緊湊的模塊中。所需的制動壓力由電動作動器產生。作為BMW M性能車型的首次選項,它還提供了”M複合制動系統”,配備了385毫米鑽孔碟片和四活塞制動卡鉗前輪,以及集成停車制動和330毫米碟片的單活塞浮動卡鉗單元後輪。

同時,”iDrive with QuickSelect”和”BMW Operating System 9″也升級至最新版本,可以更直觀和舒適地選擇和操作眾多功能和數位服務。此外,它還搭載了全新設計的”主畫面”和”快速選擇功能”,可以將適當的資訊顯示在適當的位置,提升駕駛者的專注力,實現可靠的駕駛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