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C
Hong Kong
Monday, September 15, 2025
主頁 博客 頁面 167

Mercedes-Benz CLE Coupe 年底現身


由於雙門跑車及開篷車需要日漸降低,加上車廠將資源集中在電動車身上,所以 Mercedes-Benz 決定將 E-Class Coupe 與 C-Class Coupe 合而為一,推出 CLE-Class。近日 CLE-Class 雙門版及開篷版在紐布靈北賽道進行測試時就被拍到測試車照片。從照片看來,輪廓隱隱約約有著 C-Class 的影子,外觀最明顯的就是辨識度極高的鬼面罩,其他部分都被偽裝包覆。話說,新車雖然一直被稱呼 CLE,但其實這個名稱仍然未得到官方證實。新車預計最快將會在今年底現身。

 

文:Issac.C
圖:Autoexpress

【短片】Mercedes-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 即將推出


2022 年我們期待的四門房跑 Mercedes-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 即將在香港推出,它擁有高性能混能系統作動力單元,使用 AMG 4.0 公升 V8 Twin Turbo 引擎,後軸配備了電動摩打和 AMG 自行開發的高性能電池,輕鬆爆發出 843HP 馬力和 1,470Nm 扭力,0-100km/h 只需 2.9 秒。

Mercedes-AMG 為新車在發布前夕找來了著名 GT3 賽車手 Maro Engel 試一試這部新跑車,在短短分半鐘影片,他輕鬆展示 AMG GT 63 S E Performance 的高性能、極致反應。

大鼻失蹤!BMW XM 專利圖曝光


全新 BMW 插電式性能 suv 車 XM 即將登場,不過日前曝光的日本最新專利圖片中,比起最初概念車的設計,原本大型鬼面罩卻縮小了,大鼻設計消失了;而大燈改為分離式設計,兩側日行燈,下方為矩形的大燈;還有車頭較低扁,比概念車少了一分霸道的氣勢。車尾方面燈組設計中規中矩,概念車獨特導光條消失了。

暫時所知,BMW XM 將於今年底登場,是 X 系列中最強車款,亦是 BMW 首次採用 PHEV 動力,配合全新開發的 4.4 升 V8 渦輪引擎,預計馬力可達 650 匹及 81.6kgm 扭力。

文:Issac.C

「指紋辨識」成車用最差科技


早前 J.D. Power 對 8 萬 4165 位車主進行訪問,調查 2022 年車用科技的評價最差。結果過去兩年都成為最差科技「手勢控制」終於甩難,今年最差評的是「指紋辨識功能」,滿分 10 分只有 6.08 分,大部份問題都係辨識表現不佳,經常辨識不到,還有就是辨識時間過長。另外,還有各車廠的科技體驗排名,以 1000 分為滿分,Hyundai 以 534 分成為非豪華品牌表現最佳,Genesis 就以 643 分是豪華品牌最佳。Tesla 雖然有 681 分,但由於 Tesla 不允許 J.D. Power 訪問車主的資訊,所以並沒有在排名內。

文:Issac.C

Bugatti W16 Mistral W16 引擎告別作


Bugatti 公開了一部 W16 Mistral 跑車,這部車是他們最後一部使用 W16 8.0 公升引擎的跑車。2005 推出 Veyron 之後,為這到超強引擎打響了名堂,由一開始 1,000 匹馬力,慢慢進化至 1,600 匹,再加上獨特的外型,是不少超跑收藏家的心頭好。

W16 Mistral 只會限量 99 部,繼 Chiron 之後再次推出的 Roadster 車型。車廠強調這部開篷車身是重新設計,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仍然有獨特的外型。

Hyundai Ioniq 6 韓國首日訂單達 37,000!


今年 6 月 Hyundai 宣布要推出 Ioniq 6 電動房車,估不到它在首日公開接單就有 37,446,比起 Ioniq 5 的 23,760 還要多。韓國的 Ioniq 6 有 Long Range、E-Lite 和 Standard 3 種版本,總共有 5 款可供選擇。Long-Range 車型是 77.4kWh 鋰電池組,Standard 版是 53kWh。長距離版本在 WLTP 測試環境下可以行走 610 公里,有前後雙馬達,最大 321 匹馬力,61.7 公斤米扭力。而靜止到 100km/h 只需 5.1 秒。

Ioniq 6 車長達 4.855mm,寬度 1,880mm,高度是 1,495mm,軸距就有 2,950mm。暫定 2022 年 Q3 投產,其他地方應該在 2023 年才會推出。

Mercedes-Benz EQS SUV 版本在美國製造


Mercedes-Benz EQS 頂級豪華電動房車之後,大家另一部關注的就是它的 SUV 版本,它在不同國家已開始有售價公開,而生產線亦開始工作。看來 Mercedes-Benz 十分看重北美市場對 EQS SUV 的需要,直接將它的生產由美國阿拉巴馬州的 Tuscaloosa 基地組裝,也是車廠第一次在歐洲以下地方生產 EQ 系列。Mercedes-Benz 表示未來有 8 款 EQ 車在全球三大州生產,而今年年底 EQE SUV 也會在這 EQS SUV 的工廠生產。

車廠已確認第一批 EQS SUV 將會在美國開賣,暫定是 EQS 450、EQS 580,之後還會有 Maybach EQS。

賓利引入 DEZERVATOR 汽車電梯服務


賓利品牌美國邁阿密奢華住宅項目(Bentley Residences)將為每戶提供最高四車位車庫,並帶有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住宅配備的新型Dezervator電梯,以合作地產開發夥伴Dezer Development命名,可將車輛由路面運送入住,住戶無需下車即可駕車入戶,成就便捷奢雅的居住體驗。目前,該住宅項目已推出一項新的VR導覽功能,意向客戶除了可以預賞住宅全景,也能虛擬體驗駕車搭乘Dezervator電梯入戶的全過程。

Toyota bZ3 在中國工信部曝光


在中國工信部最近有一部新車曝光,就是 Toyota bZ3,它其實是 2021 年尾豐田發布 bZ SDN 的概念車,早前國內已有傳媒拍到它在路上試車,估不到它已經在中國工信部可以找到它的資料,而且會在一汽豐田生產,暫時目標競爭對手一定是 Tesla Model 3。bZ3 擁有 2,880mm 軸距,車長有 4,725mm、寬度有 1,835mm,高度為 1,475mm。暫時已知有兩個動力輸出版本,分別是 135kw、180kw,相信在世界其他地方都很快見到它的出現。

Mercedes-Benz 發表全新多媒體車用系統 MB.OS


近年汽車轉向低排放、電動車,動力輸出對大多數人來說「夠用就好」。車廠為了滿足大家換車時有更多新鮮感,在車身設計要有新面貌之外,車廂內的氛圍,中控台的操作,漸漸成為不同車廠的著眼點。Mercedes-Benz 近年大力發展電動車,要將電動車更加未來化,駕駛席和中控台的操作系統就十分重要。他們宣布會有全新世代操作系統出現在平治汽車身上,這套系統就是 MB.OS,全名亦十分易記 Mercedes-Benz Operation System。是由 Unity Technologies 與 Mercedes-Benz 的相關設計部門合作開發,Unity Technologies 是即時 3D 視覺平台的開發專家,目前市面售有 70% 的手機 3D 遊戲皆出自於他們的技術,這間公司也是業界中 AR 與 VR 技術應用的領先者。

今次新系統會透過網路與雲端系統相互連結,將動力單元、自動駕駛、車載娛樂系統、與車身舒適控制等四大項目,與路上鄰車交換所需情報。如果真的可以將這些功能再擴展至跟城市交通系統結合,再透過 5G 網路,相信對自動駕駛發展有一大幫助。

其實 MB.OS 在 Vision EQXX 概念車已經出現,何時會應用出來就有待公布。

Suzuki Swift Sport 明年推出 偽裝車現身


Suzuki 新一代 Swift 進行測試時被拍到偽裝車照片,可以看到鬼面罩位置變得更低和換上網格造型,還有引擎蓋與頭燈分離。暫時有關新車的消息是 Swift Sport 由於需要符合更嚴苛的環保規條,所以將會取消純燃油系統,改為 1.4 公升渦輪引擎 48V 輕混能系統,馬力估計為 140 匹馬力及 230Nm 扭力,還有電動馬達提供 13 匹馬力。換上混能系統後,慳油提升 16%,二氧化碳降低了 15%。全新 Swift Sport 預計最快將於明年第三季推出。

文:Issac.C
圖:Motor1

全新保時捷 718 Cayman GT4 RS $2,255,000 起香港開賣


718 家族旗艦新成員 – 718 Cayman GT4 RS 自 2021 年 11 月全球發布後,現正式駕臨香港。「RS」在保時捷跑車中代表著賽車運動 (Rennsport),傾注無限競速熱情。作為首款冠以RS之名的 718,718 Cayman GT4 RS 從車身結構設計以至跑格性能全方位注入了 RS 基因,盡顯家族氣勢震懾的跑格魅力。


718 Cayman GT4 RS 的強悍引擎由專業團隊從 911 GT3 移植並經過反覆調整,加上配備精良的空氣動力學設計及輕量化車身組件,無論在蜿蜒山路或專業賽道駕駛,都展示出堪稱皇者之姿的性能表現。配備 4 公升排氣量靈活無比的自然吸氣六缸引擎,馬力輸出達 500 匹轉速輕鬆直達 9,000 rpm,輸出 450 Nm 的最大扭矩,從而實現卓越的加速性能與敏捷度。從靜止加速到 100 公里/小時僅需 3.4 秒,在 7 擋時能夠達到 315 km/h 的最高車速,瞬刻極速飛馳賽道。


718 Cayman GT4 RS 的空氣力學設計追求更上一層樓的精準及動感,獨特外觀的設計元素包含了全新擾流尾翼搭配倒勾式 (Swan Neck) 連桿和鋁合金側翼支架,強勢觸目的尾翼設計源自保時捷 911 RSR GT 賽車,並於量產車型 911 GT3 中首次採用。RS 可多段式調整的前擾流套件,顯著改善車輛的空氣力學平衡表現,將空氣阻力降至最低,以成就極速為終極目標。另外,後座兩側令人眼前一亮的進氣口可增加進氣量,為引擎提供理想的冷卻效果。718 Cayman GT4 RS 於賽道專用的「Performance」模式中,下壓力產生增加高達至 60%,在高速過彎時車身更加穩定,以最高標準展現「型隨機能」的理念。


輕量化結構是 718 Cayman GT4 RS 中 RS 風格的決定性因素,設計師秉持令輕盈身段更上一層樓,追求貼近完美的理念。突破自身界限,使用以更輕盈的碳纖維強化複合材質 (CFRP) 製造車頭行李箱蓋和前葉子板等部件,以及配備輕量化後擋風玻璃有助減重,帶來無與倫比的駕駛體驗。車主亦可選購 Weissach 套件以強化718 Cayman GT4 RS 的動感設計,套件全面採用碳纖維強化複合材質打造兩側進氣口蓋板,另外配備導流板,更精準地引導空氣流向並顯著提高進氣量,而鈦合金尾管的外觀則與保時捷 935 的排氣系統相似。車室內裝更設有鈦合金防滾架和大量 Race-Tex 材質包覆,以及後窗以奪目的「Porsche」品牌標誌作點綴。套件還包括 20 吋鋁合金鍛造輪胎,亦可額外選購鎂合金鍛造輪胎。總空車重量僅 1,415 kg,比配備 PDK 的 718 Cayman GT4 減輕了 35 kg。

努力不懈的改進使 718 Cayman GT4 RS 成為了 718 家族車系中最剛烈強勁的車型,於德國知名的紐伯林賽道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由保時捷品牌大使 Jörg Bergmeister 在設置調節的最後階段,僅使用了 7:09.300 完成了 20.832 km 的賽道;略短的 20.6 km 賽道則僅使用了 7:04.511,速度上相比同系列車型快了超過 23 秒以上。

718 Cayman GT4 RS 現已登場,售價為港幣$2,255,000起*

*製造商的建議零售價(包括首次登記稅)只供參考,不包括運輸費、保險費、道路許可證、選擇性或區域性設備。

奧迪 RS Q e-tron E2 更輕巧、更符合空氣動力學,更高效能

Audi RS Q e-tron E2, Audi RS Q e-tron


奧迪 RS Q e-tron在阿布扎比沙漠拉力賽事贏得了第一個勝利,接著而來的進化版本亦已作好準備。這個新版本是專為 2022 年摩洛哥拉力賽和 2023 年達喀爾拉力賽而作出改良。全新打造的車身外形,提供更優良的空氣動力學,能有助車體重量降低及重心下移。新的操控模式包括對電動馬達效率的改善;無論駕駛者或副駕在車廂裡又或需要更換輪胎,都能享有更輕鬆容易的操作方式。透過這些改變,RS Q e-tron現在被簡稱為E2,讓人聯想起上世紀80年代於B組拉力賽進入最後發展階段,充滿傳奇的Audi Sport quattro!


擔任 Audi Sport GmbH董事總經理兼賽車運動負責人 Rolf Michl 表示:「經過精心安排,奧迪 RS Q e-tron 在達喀爾首次亮相,而在這場賽車裡首階段勝利對我們整個團隊而言都是一次嶄新的體驗。」Michl續道:「整個團隊發揮了高度的合作精神,彼此向同一個目標邁進。跟以往一樣,在最初的階段,車手、副車手及技術人員己經為下一個目標達成共識。對於改革版的RS e-tron E2我們已有了一個總結!」這代表了發展計劃第二階段的開始。10月,Audi Sport車隊已就2023年度達喀爾拉力賽準備好在摩洛哥製作的原型版。


RS Q e-tron 首席設計師 Axel Löffler 表示:「奧迪 RS Q e-tron E2 沒有採用其前身的單一車身部件。」 為了符合車廂內部面積的規定,原來向頂部微微陷入的錶板安排,現在變得更寬闊和明確。前後箱蓋進行了重新設計。Löffler提到:「我們把後箱蓋跟左右B柱連接的下擾流取消,換上複合纖維物料製作成型的新設計,此舉可以降低車身重量。」在可見的未來,根據規定T1U原型的重量必須為2,100kg而非2,000kg,但亦顯示了第一代RS Q e-tron出現了超重,必須要把重量進一步降低,同時也可以把車輛的重心下調。

引擎蓋以下的車身部分引用了嶄新的空氣動力設計概念,這部分驟眼看來有點類似船體造型,車廂的位置剛好是最寬闊之處,前後則明顯地向前和向後逐漸收窄。奧迪在新車上把設於前輪後方的擋泥板取消,主要目的是引入一種稱為“象腳”的直接式設計,這個安排的最大好處既可以減低重量,又可以優化氣流風阻。Löffler 要提醒大家:「在沙漠裡進行拉力賽,空氣動力學是絕對不能忽視。」理論上,新車的車廂佔據車身面積很大部分,較大的橫切面對動力學絕對不利。然而,設計團隊竟然把整體空氣動力阻力降低近15%,即是CD 值和正面面積 (A) 的乘積。對於極速沒有任何影響,仍然保持於170km/h的限定速度。當然氣流的改善為新車帶來很大優勢,Löffler更補充「更優秀的空氣動力學可以減少電動車對能源的耗用,我們運用計算流體動力學 (CFD)作出精密測算,這種透過計算的模擬形式取代了傳統的風洞實驗,得到的結果當然更精準。」


奧迪RS Q e-tron E2的電動傳動系統包含一台內燃引擎和發電機組成的能量轉換器,以及一個高壓電池和前後軸上的兩個電動馬達。能源管理在這組合裡起著很重要作用。複雜電動傳動系統裡的電子控制組合在第一次拉力賽中已證明了其存在價值。在極端情況下的挑戰,在達喀爾拉力賽上,奧迪留意到當賽車在飛躍或在不平坦地形上車輪與地面接觸較少的情況下會出現短暫的動力過多。國際汽車聯合會(世界汽車聯合會)的朋友在能量過多 2 千焦耳的限制進行干預,並施以處罰。負責外置軟件、應用程式及測試台研發的工程師Florian Semlinger認為:「相比之下,在允許的範圍內,每秒有—百多倍的能量流往電動馬達。我們大可以簡單一點,把限制調低幾千瓦,但這樣做只會令性能下降,因此我們對動力控制器進行大量微調!兩台電動馬達各有極限,但新的軟件可以在幾毫秒內進行重新計算,以迎合在已知的極限上運行。」

一般消費者也能從有關控制的改良上得益。伺服壓縮器、空調壓縮器和冷卻風扇等在能源均衡方面有一定的影響。2022年首季賽事裡,奧迪和 Q Motorsport 拉力車隊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從中進行更佳的評估和改良,就以空調系統為例,當系統運作一直保持最大功效會引致冷卻液結冰。稍後時間,系統將轉為
間歇模式運行,既可以節省能源,車廂溫度只會有輕微的調整,但冷卻風扇及伺服壓縮器卻因此得到優化及保證;現在系統無論處於任何情況,不管是甚麼階段都能在低負荷下進行合適的調校。


奧迪車手 Mattias Ekström/Emil Bergkvist、Stéphane Peterhansel/Edouard Boulanger 和 Carlos Sainz/Lucas Cruz 對於未來的駕駛環境會有更熱切的期待,車廂裡整個顯示屏以最合理適當的位置安排於中控台上,全都在駕駛者的視線範圍裡,附有24項功能操作的中央控制面板被保留,不過,工程師對所有顯示及操作進行了全新安排和設計。Florian Semlinger.表示:「所有功能當需要快速操作時很容易造成混亂!新的改變令駕駛者及副駕可以在四個區域模式裡輕易地利用旋轉開關選擇功能操作;“Stage”模式包括了大部分競賽時需要的重要功能,例如在限速路段的車速限制、或氣壓式千斤頂的使用。“Road”包含有轉向燈號、後視攝影鏡頭等最常用的功能;“Error”則以檢視、分類及測試問題為主;至於“Setting”,內含賽車在測試及返回路段後提供所有資料,例如個別系統溫度變化給工程團隊瞭解。」

一旦輪胎被刺穿,車隊人員現在能夠更容易及輕鬆地更換,只要幾個簡單程序把車身部件拆下,替代以往要先把笨重後備輪胎蓋板拆方式。由合作夥伴提供的十幅式輪圈能易於安裝及更換,駕駛者及副駕都可以在安全情況下更容易完成整個換胎程序。


Audi Sport車輛運營主管 Uwe Breuling 解釋 :「我們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所有遇到問題整合起來。E2 新版本印證了我們的想法。我們的開發團隊以堅定決心及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為稍後第二度參加的喀爾拉力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經過由測試工程負責人 Arnau Niubó Bosch 的初步測試之後,Audi Sport於9月 1日在多瑙河畔Neuburg推出了 RS Q e-tron E2!稍後,也就是10月1日到6日將第一次參加的摩洛哥拉力賽,這項新技術必須要在競爭激烈的賽事裡保持及證明其效能。隨後,六位奧迪拉力賽車手及副駕將會參加在這個北非國家西南部阿加迪爾開始和結束的沙漠拉力賽。

Subaru 預告 9 月 15 日推出全新 SUV


Subaru 釋出一段 15 秒的預告短片,並宣佈在 9 月 15 日透過線上直播發表全新SUV。目前,有關新車並沒有發表任何資料,只能從短片中看到與純電 Solterra 相似的 LED 頭燈造型,以及 C 字形尾燈。而外界推測新車最有可能是大改款 XV,使用 SGP 平台打造及採用 1.5 公升水平對向引擎。

文:Issac.C

平治掌握物料循環之道由廢輪胎至門把

Mercedes-Benz S-Klasse Exterieur: Hightechsilber, Interieur: Leder Exklusiv sibergrau /schwarz Mercedes-Benz S-Class; exterior: high-tech silver; interior: leather exclusive silver grey/black


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董事局成員暨負責研發及採購的首席技術官 Markus Schäfer 表示:「在邁向全電動化的進程上,我們亦同時重新思考車上採用的所有物料,如何從各方面節省地球資源。通過 與供應商緊密合作,我們以來自廢輪胎的熱解油取代化石原料製成零件。這些零件最快今年內便會量產,並在多個型號上使用。我們預計每年可將用在平治汽車上的數百噸廢輪胎循環再用,製成用於新車上的塑膠零件。我們與合作夥伴正不斷研發創新物料循環程序,致力將物料循環再用。」梅賽德斯-奔馳集團正循將原材料消耗與汽車產量盡力脫勾的目標進發。集團矢志在 2030 年,將車上採用的再造物料比例提昇至百份之四十。


平治現正與不同合作夥伴合作,嘗試將廢輪胎完全循環再用。其中一個途徑便是利用BASF公司的 「化學循環」方法。首先Pyrum Innovations AG公司會以舊輪胎製成熱解油,接著BASF公司會用 來自農業廢料的生物甲烷與之混合。這混合物可根據質量平衡原則確認下化成原生質素的塑膠原 料。獨立的審計程序會確定供應商以再生原料和舊輪胎製成的熱解油,取代相應份量的化石原料。平治與BASF這個混合熱解油和生物甲烷的方法,實屬汽車業的創舉。


將舊物料循環再用不但減少消耗化石原料,亦減少生產塑膠的碳足跡。這種先進再造塑膠的特性更與由原油製成的原生塑膠相同,因此這些零件可瞬即融入現有的生產線。這些製品能滿足平治要求的油漆可塗性和撞擊安全性,所以具有潛力取代大量由原生塑膠製成的汽車部件。

由熱解油和生物甲烷混合製成的門把,今年將會在EQE和S-Class兩個量產型號上首度採用。S-Class更額外用上以此混合物料製成的前方碰撞緩衝器。這零件可在迎頭相撞意外時更平均分散 撞擊對方車輛的力度。新型號如EQE SUV亦會使用這種再生塑膠門把。在未來日子,集團目標是陸續增加使用這種可持續的再生物料,和繼續研究利用化學循環,在配合質量平衡原則下生產更多塑膠零部件。


與機械循環回收相比,化學循環更適合製造高質素和安全要求的零件。因此化學循環不但是物理循環的合理互補,更為物料再用行前一大步,對環境和經濟上均更有裨益。由於減少了原材料需要,這程序可將生產高質塑膠與原油消耗不再直接掛勾。


平治矢志在2039年將整個私家車系列的價值鏈達到碳中和。在可持續發展範疇上,平治對保護資 源尤其著重。因應「為環境設計」的理念,早在產品開發初期便已考慮減少資源消耗。平治與各合作夥伴正研發更多可持續的物料技術,和努力不懈邁向原料循環。在質量平衡原則下,創新的化學循環正是重要一步。

Toyota GR Yaris 自動波版本開發中


Toyota 近年不斷擴大 GR 系列跑車系列,Yaris 小車推出 6 速手排之後,不少人擁有過之後都讚不絕口,不是只有手波版的確會令部份人卻部,而且不夠大眾化,Toyota 想將它打響 GR 跑車系列的話,推出自動波版本是必需的。Toyota 社長豐田章男當然知道這個問題所在,最近將一部已經擁有 8 速半自動波箱放入 GR Yaris 之中,而且已經提供給日本傳媒試駕。可是 Toyota 未有推出日期,相信這部 GR Yaris 自動波版本推出之後,帶出來的市場反應將去到另一個高峰。

文:小肥
圖:Carwatch

Bowers & Wilkins 推出 Px7 S2 耳罩式優質無線耳機


Bowers & Wilkins 自 2010年 起進駐耳機市場,從早期的 P5 和 P7 開始設計非凡優質耳機,專注卓越音質外同時結合典雅外型設計及嚴選舒適耳機製作材料。今天推出的 Px7 S2 是基於品牌最引以自豪、迄今為止最聰明的 Px7 耳罩式無線耳機全新進化,同時貫徹品牌以更輕、更時尚的外表設計,同時注入傳統 Bowers & Wilkins 超過 50 年對極致音色追求,配以全新驅動單元配置、音圈及布局設計。


Bowers & Wilkins Px7 S2耳罩式主動抗噪無線耳機,是基於品牌得意代表作Px7的 AptX Adaptive 支援 24 BIT高分析力聲學系統及系統布局重新設計及優化,內部採用全新驅動單元設計,單元系統經 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改良以獲得更細緻分析力, 並在內部結構加入向內傾斜(類似揚聲器的 Toe in 技術)以取得更好的結像令立體聲更聚焦;並通過全新經調整的更大音圈驅動系統,耳罩內元件配置布局皆重新精心調整角度,大大降低音效失真;Px7 S2 同時具備主動降噪(Active Noise Cancelling,ANC),以六組高性能收音咪(Microphone)加強接收及分辨外界音源,升級過濾噪音功能,同時升級版收音咪亦帶來更穩定卓越的通話質量。

官方建議售價:HK$3,280

B-Quik Absolute Racing 車隊奪得泰國超級系列賽首個冠軍獎盃


在剛結束的賽事週末, B-Quik Absolute Racing 車隊 Am 組別車手組合 Daniel Bilski 與 Philip Massoud 攜第二代奧迪 R8 LMS GT3 賽車,在武裡南國際賽車場舉行的泰國超級系列賽(TSS)第二回合第二場正賽中一舉斬獲全場冠軍。

在這座由國際汽聯( FIA )認證一級、全長4.554公里的賽車場,第二代奧迪 R8 LMS GT3 賽車首次亮相即表現不凡。奧迪運動亞洲官方車手、來自泰國本土的 Sandy Stuvik 與搭檔 Akash Nandy 在兩場正賽中均以第二名完賽;奧迪運動官方車手 Pierre Kaffer 與 Am 組別搭檔 Vincent Floirendo 在第一場正賽最後一圈憑藉完美的超越拿下全場季軍獎盃。

車隊經理 Henk Kiks 與斯里蘭卡籍車手 Eshan Pieris 發揮穩定,在兩場正賽中分別取得了全場第五名和第六名的成績。儘管如此,本賽事週末仍然充滿戲劇性, Daniel Bilski 與 Philip Massoud 這對車組在第一場正賽的開場階段與對手發生碰撞,遺憾未能完賽。在第二場正賽中, Pierre Kaffer 在開場不久就遭遇碰撞事故,不得已提前退賽;而臨近比賽結束15分鐘時,Akash Nandy 與 Sandy Stuvik 同樣是在遭遇事故後最終幸運地拿下了全場亞軍席位。

在這個賽事週末結束後, Daniel Bilski 與 Philip Massoud 以1,218分的積分暫居奧迪運動亞洲杯積分榜第三名,暫時落後於累積2,122分的潘君臨和2,115分的 Rio。Henk Kiks 以1,134分位居第五名, Vincent Floirendo 以1,008分排名第七名,暫時落後於 Vincent Lin。

下一場 TSS 為邀請制比賽,將於9月30日到10月2日與F1新加坡大獎賽同期舉辦,比賽地點為新加坡濱海灣市街賽道。

Nevera 為蒙特雷汽車周帶來電動化氣息


顛覆固有規則,擁有 1,914匹馬力的純電動銳馬克Nevera的量產版將於 8 月 19 日星期五在蒙特雷汽車周(Monterey Car Week)期間的鶉園賽車大會( The Quail, A Motorsports Gathering)中亮相,更是首次在美國現身。是繼宣布開始生產及交付Nevera編號#001給首位車主Nico Rosberg —— 2016年 F1 世界冠軍和可持續發展企業家。

將在加利福尼亞州卡梅爾鶉園度假酒店上展出剛於幾星期前在克羅地亞薩格勒布的銳馬克全新生產設施上誕生的兩台Nevera量產車。隨著銳馬克陸續把交付車輛交付並到運往歐洲、美國、中東和亞洲,銳馬克亦將兌現其為所有主要市場製造汽車認證的承諾。為兌現這承諾,在過往五年的開發過程中,銳馬克創建了18台原型車,這些原型車經過 45 次不同的物理碰撞測試——其中 11 台被摧毀。

Nevera 在美國的銷售和售後服務由該國 13 間最專屬的汽車經銷商合作夥伴負責。他們每一位都是由品牌精心挑選的,並且能提供與 Nevera 顛覆固有規則的能力相匹配的客戶服務。


銳馬克在美國的經銷商合作夥伴網絡包括三藩市、洛杉磯、蘭喬米拉奇、鹽湖城、丹佛、休斯頓、波士頓、波士頓、夏洛特、紐約、佛羅里達州中部棕櫚灘和佛羅里達州那不勒斯。除了銷售之外,每個經銷商合作夥伴都接受了克羅地亞工廠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以便保養世界上最先進的超級跑車,其中包括使用銳馬克團隊研發建構的數碼診斷系統工具。

Nevera在蒙特雷汽車周作美國首次亮相後,其中一台將開始在美國進行巡迴展出,讓更多的美國客戶、潛在客戶和品牌追隨者有機會體驗 Nevera 及其下一代性能。它將一直巡迴展出至今年年底,而另一台量產車將返回歐洲參加更多活動,包括 9 月初在銳馬克祖國克羅地亞舉行的 Supercar Owners’ Circle 駕駛活動。

Nevera 首年生產配額早已售罄,銳馬克在克羅地亞的生產設施每年能夠生產約 50 台汽車。當中所有主要組件均由銳馬克內部設計、開發和製造:電力系統、電池、逆變器、軟件系統等。 這些組件在銳馬克總部組裝,然後全部組件在裝配線上組裝在一起,以創建最終在公路上行駛的 Nevera。


銳馬克集團(Rimac Group)首席執行官 Mate Rimac 表示:“我們參加蒙特利汽車週多年,最初我們展示第一台汽車——Concept_One——然後將C_Two 逐步發展為最終的生產版本即 Nevera。今年在鶉園賽車大會的亮相無疑是我們迄今為止最重要的一次,因為Nevera的亮相清楚地表明我們兌現並且超越了過往五年發展中所做出的承諾;一切已經準備就緒,世界上第一台全電動極級跑車—— 也是加速最快的量產車——將陸續送到世界各地的客戶手上。正值布加迪銳馬克(Bugatti Rimac)合資公司成立的第一年,Nevera 將在鶉園賽車大會的草坪上和全新的布加迪同時現身,展示布加迪銳馬克是世界上最好的超級跑車公司。”

Transcend 雙鏡頭行車記錄器 DrivePro 620


DrivePro 620雙鏡頭行車記錄器內含前鏡DrivePro 250及後鏡DrivePro 10,皆採用高感光元件,在低光源下仍能精準地呈現豐富色彩與高解析度影像品質。每秒60幀的1080P Full HD高畫質動態錄影,提供流暢不掉格的清晰影像。

DrivePro 620 前後鏡頭互相搭配,小巧的機身卻擁有140°廣角視野,收錄更多行車畫面,車輛、道路一覽無遺。高畫質同步錄影完整記錄行車影像,多種實用功能全方位守護行車安全。

DrivePro 620 雙鏡頭行車記錄器組內建Wi-Fi功能,前後鏡可自動同步連線。透過專屬的DrivePro App,在行動裝置上可即時瀏覽及下載前後行車畫面。當發生車禍時,毋須取出記憶卡即可取得錄影檔案,可立即提供相關證據給警察機關與保險相關釐清肇事責任。

前鏡DrivePro 250內建GPS/GLONASS接收器,可將行車座標及日期時間記錄至影片中,並將資訊同步至後鏡影片。座標可精準顯示駕駛目前所在的方位,方便道路救援、警察機關或保險單位立即反應、把握救援時間。

當車輛中斷電源時,內建鋰電池可暫時供應電源給DrivePro行車記錄器直到正在錄影的檔案安全地儲存,不怕檔案毀損而遺漏重要影像。